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家归晋之后 原本的三国皇帝又是什么下场

三家归晋之后 原本的三国皇帝又是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956 更新时间:2024/2/5 3:04:35

对三家归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分天下最终归于司马家,三国末代皇帝的下场是什么?他们又是什么结局?

前言: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权倾魏国朝野的相国、晋王司马昭去世。还没等皇帝曹奂高兴几天,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就动了谋朝篡位程序。当年十一月,傀儡皇帝曹奂被迫禅位。司马炎登基称帝,改国号为晋,改年号为泰始。晋咸宁六年(公元280年)四月,晋军灭掉吴国,至于蜀汉,则早在17年前便已灭亡。至此三分归晋,司马炎下诏改年号为太康。那么问题来了,三国各自的末代皇帝:刘禅、曹奂和孙皓,他们的结局都是怎么样的呢?

晋武帝司马炎剧照

安乐思公刘禅

刘禅,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生于荆州,昭烈帝刘备之子,生母甘夫人,小名阿斗。刘禅其实并非刘备的长子,但是刘备颇有乃祖刘邦的遗风,早年逃跑的时候抛妻弃子,因此直到47岁的时候才又有了阿斗这么一个宝贝儿子。

后面的事情由于《三国演义》的渲染,广大吃瓜群众都已经耳熟能详,比如“长坂坡七进七出”,“赵子龙截江夺阿斗”,其实都是为了突出阿斗对于刘备的重要性。

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云别传》

长坂坡七进七出剧照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为群下所推为汉中王,刘禅则被立为王太子。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十月,大汉皇帝刘协禅为给魏王曹丕,汉朝灭亡。刘备闻讯后即于次年登基称帝,国号仍为汉,改年号为章武。为了和正统汉朝做差别,刘备政权被称为蜀汉。

至于汉中王太子刘禅,则被册封为皇太子。作为储君,刘禅接受了系统地培训,丞相诸葛亮教授他《韩非子》、《六韬》等书,昭文将军伊籍教授其《左传》(伊籍是蜀汉王朝法典《蜀科》的制定人之一)。另外据《寰宇记》记载,刘禅还曾学习射箭。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五月,刘禅在成都继位称帝,时年十七岁。刘备去世之时曾遗诏令丞相诸葛亮辅政,因此刘禅在其执政之初说过这样一句话:“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意思就是丞相负责一切,自己只需做好象征皇帝的本职工作即可。

建兴十二年(234年)八月,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刘禅随即废去丞相一职,将朝政大权收归己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夏天,魏军大举伐蜀。其中钟会率领的军队被大将军姜维挡在剑阁。但邓艾率领的偏师由阴平直奔成都,在绵竹击败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蜀汉政权最后一支拱卫成都的机动兵力损失殆尽。

最终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向邓艾军投降,其子北地王刘谌愤而自杀。由于姜维的反间计,魏军发生内讧,钟会、邓艾、姜维等人都死在乱军之中,成都因而大乱。好在刘禅本人并未受到波及,他和宫眷子女及部分大臣一起迁居洛阳。对于这位亡国之君,魏国朝廷封其为安乐公,赋予了相当的礼遇,当然这也是做给吴国皇帝看的面子工程。

此间乐不思蜀名场面

根据《汉晋春秋》的记载,司马昭曾经试探过一次刘禅,被他以“此间乐不思蜀”给糊弄了过去。当时为刘禅撰写投降诏书的郤正劝他下次司马昭再问,就说想回四川。这真是用心歹毒,惋惜刘禅大智若愚,当司马昭果然问他相同问题之时,他再次装傻,这才平安过关。

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汉晋春秋》

泰始七年(公元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65岁,赐谥曰思。刘禅共七子,第五子北地王刘谌自尽,长子皇太子刘璿在钟会之乱中遇害,次子安定王刘瑶、第四子新平王刘瓒、第六子新兴王刘恂(后袭封安乐公)、第七子上党王刘虔均死于永嘉之乱。第三子西河王刘琮不详,据说其后代在永嘉之乱时逃往广东,后迁居镇江,后代分布于山东、四川等处。

魏元帝曹奂

曹奂,正始五年(公元244年)生于燕王宫,燕王曹宇之子,魏武帝曹操之孙,本名曹璜。甘露三年(公元258年)封常道乡公。甘露五年(260年)五月,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让儿子司马炎去邺城迎立曹璜为帝。

六月初一日,皇太后郭氏下诏将曹璜改名曹奂。次日,曹奂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景元。此时其父曹宇仍然在世,但和后世为生父争名分的皇帝不同,曹奂只是个傀儡,无心也无力为曹宇提高待遇。

十一月,燕王上表贺冬至,称臣。—《三国志·卷四·魏书四·三少帝纪第四》

曹奂剧照

回到本文之初,司马炎谋朝篡位之后将曹奂降封为陈留王,迁居至金墉城。金墉城是洛阳城东北西北角上的一座小城,城小而固,为巩固戍守要地。可能是考虑到留前魏皇帝在洛阳有安全隐患,司马炎在邺城为陈留王建造宫室,让他从那儿来回哪儿去。曹奂在邺城宫中可以使用天子旌旗,备五时副车,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待遇。

太安元年(公元302年),陈留王曹奂去世,享年58岁,晋朝为其上谥号为元皇帝,称魏元帝。由于永嘉之乱的原因,曹奂是否有直系后人,史书未载。晋室东渡之后,晋成帝司马衍封曹操玄孙曹劢为陈留王。曹劢死后传于其子曹恢,曹恢死后传于其子曹灵诞,曹灵诞死后传于其子曹虔嗣。东晋元熙二年(公元420年),晋恭帝禅位于宋王刘裕,改国号为宋。南朝宋国依然承认陈留王爵位,并在曹虔嗣死后传于其弟曹虔秀,曹虔秀死后传于其子曹铣,曹铣死后传于其子曹粲。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宋顺帝禅位于齐王萧道成,改国号为齐国。由于曹魏对于南齐已经超出二王三恪的时效性,萧道成在建元元年(公元479年)八月废除了陈留国。陈留国传国214年,见证了两代乱臣贼子晋朝和宋代的覆灭,称得上是一代传奇。

归命侯孙皓

孙皓,生于赤乌五年(公元242年),皇太子孙和之子,吴大帝孙权之孙。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和在和弟弟鲁王孙霸两宫之争中被废去太子之位。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孙权封孙和为南阳王,让他迁居长沙。

孙权驾崩后,幼子孙亮继位,太傅诸葛恪辅政。诸葛恪是孙和正妃张氏的舅舅,当时朝野上下都有他要迎立孙和为帝的传言。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十月,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和皇帝孙亮联手将诸葛恪除去。为了斩草除根,孙和被勒令自尽,张氏也自杀以随。至于孙皓,则由何姬抚养长大。

及恪被诛,孙峻因此夺和玺绶,徙新都,又遣使者赐死。和与妃张辞别,张曰:“吉凶当相随,终不独生活也。”亦自杀,举邦伤焉。—《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诸葛恪剧照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丞相孙綝发动政变,废黜了皇帝孙亮,改立孙权第六子琅琊王孙休为帝,改年号为永安。孙休即位之后,孙皓被封为乌程侯。永安七年(公元264年),孙休驾崩。当时蜀汉刚刚灭亡,吴国境内又发生了交趾的叛乱。孙休虽有儿子,但群臣认为“国赖长君”,最终请23岁的乌程侯孙皓即位为帝。

天纪三年(公元279年)冬天十一月,晋军兵分六路大举伐吴。天纪四年(公元280年)三月龙骧将军王濬所部率先杀到建业(今南京)城外,走投无路的孙皓仿效刘禅一样肉袒出降。孙皓抵达洛阳之后,被司马炎封为归命侯。据说当年弑杀魏帝曹髦的贾充曾经讽刺孙皓在江南草菅人命,孙皓却反呛自己只会杀以下犯上的贼臣。

贾充谓皓曰:“闻君在南方凿人目,剥人面皮,此何等刑也?”皓曰:“人臣有弑其君及奸回不忠者,则加此刑耳。”充默然甚愧,而皓颜色无怍。—《资治通鉴·卷第八十一》

太康五年(公元285年)孙皓去世,享年42岁,葬于洛阳北邙山。对于传说中孙皓的各种罪恶,其身边的侍中李仁在亡国之后面对晋朝高官的询问,都一一予以了驳斥。至于真假,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结语:三国之中蜀汉第一个灭亡,故而其主刘禅得到了公爵的封号。而逊位的魏帝曹奂则依旧被视为正统,可以在封国内享受天子待遇。这是晋朝对于前朝国君,所赋予的“二王三恪”礼遇。至于最后一个投降的孙皓只能封为侯爵,那也很好理解,三分归晋了,有个爵位给你就不错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孙权和曹操刘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孙权为什么能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孙权刘备联手的故事,孙权和刘备大战,荀彧

    还不了解:孙权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以德服人,曹操以才华称雄。孙权有什么有点存在?孙权最后为什么能三分天下?东汉末年的乱世诸侯,发展到后期就成了三足鼎立的现象,三个以不同的发展维度发展壮大的国家,有了不一样的内核。刘备举贤为亲,曹操礼贤下士,而孙权呢?今天

  • 慕容绍宗:南北朝名将,号称侯景克星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名将克星马忠,名将狙击手马忠,名将强兵

    侯景之乱是南北朝时期梁国的一场动乱,南朝至此一蹶不振。侯景是北方人,本应在东魏发生叛乱,却因一个人被驱赶到了南方。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慕容绍宗(公元501年-公元549年),字绍宗,昌黎棘城人,鲜卑族,先后在北魏、东魏担任要职,在征讨侯景、阻击南梁战争中立有大功,死后入祀武庙。

  • 孙策临死前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孙策是出于什么考虑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孙策之死跟孙权有关吗,孙策为什么不把位置传给儿子,孙策为何不传位给儿子

    对孙策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策明明有自己的儿子,孙策为什么还会传位给孙权?孙策心里是怎么想的?事实上,孙策临死前,之所以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孙绍,反而传位给弟弟孙权,主要是为了保住自己儿子和家人的性命!因为当时的局势非常混乱,稍微出错,孙策的儿子孙绍将会被诛

  • 韦孝宽:西魏大将,一生南征北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韦孝宽图片,南征北战醉人,魏征之子

    西魏大将韦孝宽,他是个怎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过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后,东西魏虽然各有胜负,但整体格局仍以东强西弱为主。高欢为了灭西魏,一改之前进攻潼关的方向,改攻晋南玉璧城,不料遇到名将韦孝宽,60日攻城不下,损兵折将,含恨而亡。韦孝宽(公元509年

  • 秦始皇的称呼到底叫什么 秦始皇赢政还是秦始皇赵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嬴稷是秦始皇的什么人,嬴政叫赵什么,嬴政为什么不称赵政

    对秦始皇叫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到底叫什么?应该叫嬴政还是赵政?这里边有什么说法吗?如果我问秦始皇叫什么,你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嬴政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连几岁小孩都了解。不过,别着急,你可能真的叫错了秦始皇的称呼,严格意义上来讲,上千年来

  • 三国时期赵云在蜀汉担任的是什么官职?是文官还是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蜀军是刘备的吗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赵云是文官还是武将,这个问题无需深究,因为三国时期文官武将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熟知的蜀汉三大谋士都曾担任武职:庞统以军师中郎将身份冲锋在前,在雒城攻

  • 孝庄和在面对顺治和康熙时 两人的关系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顺治与孝庄的关系,顺治与孝庄的关系为什么紧张,康熙为什么和孝庄关系那么好

    对孝庄和顺治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庄太后和顺治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两人关系为什么如此紧张?孝庄为什么和康熙关系好?顺治帝是豪格和多尔衮两大势力妥协的产物,而且顺治帝坐上皇位之后不过是傀儡而已,一切都要听多尔衮这个摄政王的。多尔衮惧怕后宫干政,因为相比于自己这

  • 历史上武则天晚年过度宠爱面首,狄仁杰是如何进谏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狄仁杰为什么想恢复李唐,狄仁杰劝谏武则天传位,狄仁杰对武则天忠心吗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狄仁杰是武则天的老乡,他在武周时期被女皇重用。狄仁杰也因断案能力,在大唐王朝堪称一绝。而女皇武则天,则是我国2000多年封建王朝中,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 周文王之父 季历生平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茅以升的主要成就,家父生平简介怎么写,牛顿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文化古公去世后季历嗣位,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领导部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并与商王朝贵族通婚,积极吸收商文化。从而促进了周族社会经济发展,壮大了周的力量。外交周羌联盟进一步巩固。殷商对此无可奈何,转而采取牵制、笼络等办法,将事实上已成为周人家园的岐邑赐给季历,以便利用季历对付已与殷商恶

  • 李煦与康熙关系铁 红楼梦贾府老祖宗原型是其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红楼梦里琏二爷是谁的孩子,八爷的母亲是什么身份,红楼梦琏二爷是谁演的

    李煦是“曹学”研究中的一个人物。姑苏织造李煦与江宁织造曹寅都是康熙皇帝的亲信,在文献上李煦称呼曹寅“老妹丈”或是“吾妹婿”。其中有说法便认为李煦将妹妹嫁给了曹寅(曹雪芹祖父),红楼梦里贾府老祖宗的原型便是李煦的妹妹。而梳理曹寅、李煦的社交圈也可看出他们大致分幕友阶层、当地的文人和乡绅阶层。其中曹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