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赵云在蜀汉担任的是什么官职?是文官还是武将

三国时期赵云在蜀汉担任的是什么官职?是文官还是武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3 更新时间:2024/1/21 16:17:45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赵云是文官还是武将,这个问题无需深究,因为三国时期文官武将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熟知的蜀汉三大谋士都曾担任武职:庞统以军师中郎将身份冲锋在前,在雒城攻坚战中不幸中箭牺牲;诸葛亮先是跟庞统一起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后升任军师将军;法正投靠刘备,先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后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文武一肩挑。

赵云曾为桂阳太守、留营司马,并曾掌管刘备“内事”,更曾任牙门将军、翊军将军、中护军、征南将军、镇东将军、镇军将军,也算文武双全,所以纠结赵云是文官还是武将是毫无意义的,倒是有人从三国史料中找出三个证据,以证明赵云其实是一员女将,并说有一位终生未嫁但跟闺蜜感情深厚的女总统最喜赵云,这个还真值得好好琢磨一下了。

喜欢赵云的那位女总统现在还在监狱里,她为什么终生最喜赵云,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即使她不进监狱,咱们也问不到,但她喜欢赵云,却是尽人皆知的事情,那个令她身陷囹圄的崔闺蜜,长得也真是“浓眉大眼,阔面重颐”,跟赵云刚一出道大战文丑的时候有八成相似。

抛开女总统不提,咱们还是来看看前一段时间有人根据三国史料和演义小说找出的“赵云是女将”的三个证据。

证据一出自《云别传》,裴松之注《三国志》的时候还专门引用了:“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

刘备跟赵云在卧室密谋,袁绍当然无从知晓,而赵云替刘备召集的这几百人,就是他们投奔荆州刘表的资本,也是三国时期精锐部队白毦兵的前身,赵云能在长坂坡之战中保护甘夫人和幼主阿斗刘禅,应该不是单枪匹马,而是手下有一支精锐部队。仅凭赵云一人之力,是救不出简雍和甘夫人这两个成年人的——背着抱着都不行,只能由一帮小弟左右护卫,赵云当先杀出一条血路。

证据二同样出自《云别传》,这个故事在《三国演义》里也有:赤壁之战后刘备收取荆州四郡,赵云的任务是去攻打或接收贵阳,并在那里跟原桂阳太守赵范结为同姓兄弟,赵云居然当了大哥,这说明赵云的年纪已经不小。不知道是比赵云年纪大还是小的张飞,已经娶妻八年了:张飞于建安五年在芒砀山打游击的时候娶了夏侯渊那个才十三四岁的侄女,在当阳长阪桥喝退曹军的时候,他老婆大人的伯父们是没好意思上前,而许褚等人也不愿意得罪夏侯(曹)家的侄女婿,就都凉锅贴饼子——蔫溜了。

赵范要把寡嫂嫁给赵云,这在当时也是基本符合规矩的,汉武帝时期的名将卫青,既是刘彻的小舅子,也是刘彻的姐夫,刘彻的姐姐平阳长公主初嫁平阳侯曹寿(曹参曾孙,名义上也算曹操先祖)、 再嫁汝阴侯夏侯颇(夏侯婴曾孙,夏侯惇夏侯渊的祖先,也可能是曹操的祖先)、三嫁大将军卫青,在当时传为佳话。

刘备后来的穆皇后吴夫人,也是同宗刘瑁的未亡人,刘备娶吴夫人,法正也能引经据典找出理论依据,证明这种事情符合古礼。

但是轮到赵云,一听赵范要把寡嫂嫁给自己,不但不感激,反而勃然大怒,最后连刘备和诸葛亮也先后出面劝说:““此亦美事,公何如此?(诸葛亮)”“今日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刘备)”

但是赵云坚决不肯答应:“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

于是有人怀疑,赵云之所以不肯娶赵范之嫂,就是怕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证据之三出自《三国演义》,但是在《三国志》和《云别传》中也能找到相关佐证,那就是刘备迎娶孙权之妹,带的是赵云,后来孙夫人骄横跋扈,又是被赵云看管起来:“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

作为一代枭雄,刘备不可能对任何人百分之百的信任,又是把妻子托付给别人,这件事情一定是要慎之又慎的——董卓就是用错了吕布,这才被人做成了油灯。

刘备之所以这样信任赵云而不避男女之嫌,很可能就是因为赵云本身就是一员女将,让他(她)掌管后宫,应该百分之百放心。

虽然有人从史料和演义小说中找出了这三点证据,但是在笔者看来,却都是可以辩驳的,咱们今天有时间,就逐条分析一下。

首先来说“同床眠卧”,这并不是赵云的专利,《三国志·卷三十六》记载的刘备关羽张飞在崛起之初,也只这个样子的:“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不但刘备关羽张飞寝则同床,就是唐明皇李隆基,也喜欢跟兄弟们昼夜不离,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同样被传为千古佳话。刘备当年白手起家颠沛流离,他能给予兄弟们的只有同甘共苦的深情厚谊,这种同吃同住的方式,是刘备的一贯做法,赵云并不是特例——如果以此证明赵云是女将,让关羽张飞情何以堪?

接下来再看第二个证据,那就是赵云拒娶赵范之嫂,这一点赵云解释得很清楚:“范迫降耳,心未可测。”

赵云不娶赵范之嫂,但却不拒绝娶别家的闺秀,他后来娶妻生子,而且是一连生了两个:“云子统,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阵战死。”

赵云一生为刘备保驾护航,赵统赵广子承父业,继续护卫嗣主刘禅,可谓忠烈,这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家风传承。

最后再来看第三点,那就是负责掌管刘备家事的为什么是赵云而不是关羽张飞。这一点熟读三国正史和演义小说的读者都知道:关羽和张飞有点不靠谱,他们都曾弄丢过刘备的老婆孩子——“刘备数失妻子”,阿斗也不是嫡长子,关羽被俘投降后只身出逃,很可能把糜竺糜芳的妹妹丢在了曹营,这也是糜芳与关羽结有宿怨的源头(正史中并无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糜夫人直接消失,甘夫人没有被擒,而是跟刘备跑掉了)。

赵云做事稳重,为了保护刘备家小能舍生忘死,而且算起来赵云可能还比刘备大两岁,古代有“长兄迎亲”之礼,赵云去迎娶孙夫人,再合适不过了——如果赵云真是个年轻后生,估计刘备是不会放心的,孙夫人有赵云陪伴,也未必会舍弃刘备大叔而溜回江东一去不返。

笔者这三点解释,只是一家之言,读者诸君可能会有更高明的见解,咱们可以在评论区讨论一下:赵云到底是文官还是武将?说他是女将的三个证据,是否一个都靠不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孝庄和在面对顺治和康熙时 两人的关系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顺治与孝庄的关系,顺治与孝庄的关系为什么紧张,康熙为什么和孝庄关系那么好

    对孝庄和顺治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庄太后和顺治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两人关系为什么如此紧张?孝庄为什么和康熙关系好?顺治帝是豪格和多尔衮两大势力妥协的产物,而且顺治帝坐上皇位之后不过是傀儡而已,一切都要听多尔衮这个摄政王的。多尔衮惧怕后宫干政,因为相比于自己这

  • 历史上武则天晚年过度宠爱面首,狄仁杰是如何进谏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狄仁杰为什么想恢复李唐,狄仁杰劝谏武则天传位,狄仁杰对武则天忠心吗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狄仁杰是武则天的老乡,他在武周时期被女皇重用。狄仁杰也因断案能力,在大唐王朝堪称一绝。而女皇武则天,则是我国2000多年封建王朝中,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 周文王之父 季历生平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茅以升的主要成就,家父生平简介怎么写,牛顿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文化古公去世后季历嗣位,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领导部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并与商王朝贵族通婚,积极吸收商文化。从而促进了周族社会经济发展,壮大了周的力量。外交周羌联盟进一步巩固。殷商对此无可奈何,转而采取牵制、笼络等办法,将事实上已成为周人家园的岐邑赐给季历,以便利用季历对付已与殷商恶

  • 李煦与康熙关系铁 红楼梦贾府老祖宗原型是其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红楼梦里琏二爷是谁的孩子,八爷的母亲是什么身份,红楼梦琏二爷是谁演的

    李煦是“曹学”研究中的一个人物。姑苏织造李煦与江宁织造曹寅都是康熙皇帝的亲信,在文献上李煦称呼曹寅“老妹丈”或是“吾妹婿”。其中有说法便认为李煦将妹妹嫁给了曹寅(曹雪芹祖父),红楼梦里贾府老祖宗的原型便是李煦的妹妹。而梳理曹寅、李煦的社交圈也可看出他们大致分幕友阶层、当地的文人和乡绅阶层。其中曹寅和

  • 季历的父亲儿子介绍 季历去世后谁继承了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季历的儿子,父亲欠钱儿子要还吗,女儿和孙子谁的继承权大

    季历的父亲季历,原名姓姬,而季只是他在同辈家族中的一个排行,也是最小的一个,他是古公亶父最小的一个儿子,他的母亲名为太姜,季历在继承王位之后,遵循其父的道路,最后使周国越来越强大,就连商王也承认他的实力,季历后为西伯君主。周太王雕塑季历的父亲古公亶父并非就叫古公亶父,“古公”只是当时的人们对他的一个

  • 汉武帝征大宛或因其痴迷求仙 相信大宛天马属龙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求仙意恳哉,汉武帝求仙,汉武帝东海求仙

    关于汉武帝的传说非常多,主要保留在《说苑》、《新序》、《汉武故事》、《风俗通义》、《西京杂记》等小说中。像《汉武故事》,还假托是班固写的呢。这些“小说”(与今天的小说不是同一个概念,是一种笔记式的短篇故事),写了许多汉武帝求神拜仙的故事。而且,无数古代的段子手,给汉武帝编派了无数的段子,最后集中体现

  • 李商隐“忘恩负义”:做恩人死对头的女婿成人生污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商隐最著名的三首诗,纳兰容若最有名的十首诗,李商隐七首绝美爱情诗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总让我想起齐秦的那首《大约在冬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白话来说就是你在信里问我的归期,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窗外夜雨涨满秋天的池塘,我于是想,待到将来重逢的时候,我一定要在灯下,跟你说一说我此刻的心情。异乡的风雨夜,他内心茫然,

  • 孙策之死是孙权一手策划的吗?孙策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策是被孙权害的吗,孙坚孙策孙权谁最厉害,孙策是不是被孙权弄死的

    孙策与孙权性格各异,在战略观点上矛盾很大,孙权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必须夺取孙策的权位。加之外界的影响,很可能谋杀孙策。在《三国志·吴书·孙策传》中,陈寿对孙策的评价是:“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他指出了孙策力能胜人,有“小霸王”式的刚猛之气;又指出了他性

  • 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 他都干啥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万历皇帝不上朝时间,万历不上朝,万历和嘉靖为什么不上朝

    万历皇帝朱翊钧在历史上颇具争议,在其长达48年的皇帝职业生涯中,竟有近三十年不上朝,消极罢工的程度令人瞠目,以至于时人和后人对其评价偏低,其中最激烈的莫过于“明朝之亡实亡于万历”。沉迷酒色、怠政荒诞几乎成了他的代名词。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万历皇帝究竟如何呢,他在历史上都曾干出过哪些大手笔?(图)明神宗万

  • 纸上谈兵的赵括 其实是战国时期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有赵括纸上谈兵今有,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纸上谈兵讲的是战国时期谁的故事

    提到长平之战,几乎人人想到的一个词语就是“纸上谈兵”,而创造出这个成语的人就是赵括,几千年来,赵括一直被作为一个反面形象来教育国人,要大家知道,理论是苍白的,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中国的历史大抵如此,事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能为统治者服务,能体现统治者的意志。因为中国的正史都是官家编著的。故意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