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策临死前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孙策是出于什么考虑

孙策临死前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孙策是出于什么考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681 更新时间:2024/1/20 5:46:47

孙策传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策明明有自己的儿子,孙策为什么还会传位给孙权?孙策心里是怎么想的?

事实上,孙策临死前,之所以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孙绍,反而传位给弟弟孙权,主要是为了保住自己儿子和家人的性命!因为当时的局势非常混乱,稍微出错,孙策的儿子孙绍将会被诛杀,他的家人也将死于非命!

孙策

孙策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能力非常强大,甚至不少人认为,如果孙策活着,刘备很难发展起来,就算是曹操,也未必能够做大!因为孙策的实力太恐怖了!

孙策乃是孙坚的长子,原本是在袁术手下效力。最开始的孙策,其实是没有更大想法的,他想的是好好帮袁术干活,日后打进荆州,为父报仇。结果袁术这人,非常不地道,脏活累活都让孙策干,到了分好处的时候,却把孙策给踢到了一边。这种情况其实在古今中外的职场是很常见的,不少人也对此麻木了,敢怒不敢言。然而此时的孙策才二十来岁,血气方刚,他哪里受得了这种不公平待遇啊,于是便开始谋划着离开袁术了。

孙策认为袁术并非明主,在这里没有发展前途,所以他准备向江东发展,趁江东还没有超级势力出现,自己先去分一杯羹。而袁术也对江东觊觎很久了,所以他也欣然同意了孙策的计划,表示支持孙策去江东发展,反正在袁术的心目中,孙策就是个好拿捏的小伙子,打下的江东地盘都是他袁术的。然而后续的发展大大出乎了袁术的预料,孙策不仅快速平定了江东,而且宣布和袁术决裂,这一下,孙策就算是江东名义上的主人了!

《江表传》:策说术云:“家有旧恩在东,原助舅讨横江;横江拔,因投本土召募,可得三万兵,以佐明使君匡济汉室。”术知其恨,而以刘繇据曲阿,王朗在会稽,谓策未必能定,故许之。

曹操创建自己的基业,所耗费的时间并不短,刘备就更不用说了,到了五六十岁才看到希望,然而孙策,在二十来岁就打下了江东,奠定了基业,可以说他的创业速度是这些人中最快的,他的战斗力是最强悍的。惋惜的是,孙策死得太早,没能再创辉煌,要是让他再多活几年,那么曹操能否做大还不一定,因为孙策曾计划在曹操和袁绍对峙时,出兵偷袭许都,这事要真办成了,曹操估计得气死!

总的说来,孙策这人的军事才能是非常出众的,短短时间内就拿下了江东,创下了东吴基业,这在三国可是首屈一指的!只是很惋惜孙策死得太早了,不然天下形势必将大变!而在孙策临死前,他也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将自己的位置传给弟弟孙权而不传给儿子孙绍!这个决定令许多人不解,因为在大家的认知中,父死子替,这乃是真理,放之四海皆是如此!但为啥孙策要做出这么反常的举动呢?

事实上,孙策之所以这么做,最大的原因就是保护自己儿子和家人的性命,理由有三!

一、孙策的儿子太小

孙策出生于公元175年,死于公元200年,仅活了26岁!试想一下,26岁的年轻小伙子,他的儿子能有多大?就算孙策十六七岁开始生孩子,此时他的儿子也不到10岁啊,一个10岁的孩子,他能懂什么?他能掌控大权?掌控局势?

很多人会说,以前有不少的皇帝死后留下幼子,让托孤大臣辅助少主即可,为何孙策不这么干呢?这就得提起第二个理由了!

二、孙策死得蹊跷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去丹徒山中打猎,结果碰到了三个人,这三个人是许贡的门客,而许贡乃是死于孙策之手,所以他们三人是专门来找孙策复仇的。

《三国志》: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先是,策杀贡,贡小子与客亡匿江边。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

孙策杀了许贡,所以许贡的门客来杀孙策,表面上来,这就是一起简单地为主复仇的故事,但实际上,仔细揣摩这件事情,背后其实有许多不解之处!

首先,这许贡三门客是怎么了解孙策的打猎路线的?其次,这许贡三门客是怎么了解孙策喜欢把扈从甩到后面,独自一人打猎?另外,孙策年少成名,武力强悍,他怎么会被许贡三门客给伤到?最后,这三门客既然交代出了是许贡的门客,为何背后帮助他们的人没有交代出来?

这些问题,其实非常有深意,如果完全想通了,就能够想到当时的孙策所面临的局面是有多差?他的敌人,可不仅仅是三名刺客,而是背后的世家豪族和自己内部的叛徒!

孙策打猎的时间、路途这种重要信息,许贡的门客是不可能了解的,了解这些信息的人,肯定是些大能量之人,这和那些豪门大族肯定有关系,毕竟孙策把这些士族欺负得比较惨,许多人都对孙策不满,想要报复。而能了解孙策会抛下扈从,独自一人打猎,这说明透漏消息的人,就是孙策的扈从之一,这说明孙策集团的内部有叛徒。除此之外,既然查出了三个刺客是许贡的门客,那么为他们提供信息的人为何查不出?说明这三人在交代详情之前被灭口了,这就进一步说明,孙策身边就有叛徒。

综合这些信息来看,孙策之死并不简单,这是一场由世家大族和孙策内部叛徒联手策划的阴谋!而这个目的嘛,很简单,世家大族杀孙策,是报复孙策的之前的铁血政策,内部叛徒则是想要抢夺孙策的权利!关于孙策内部的叛徒,很多人推测是孙权,因为孙策死后的最大获益人就是孙权,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个人应该不是孙权。

首先孙策临死前把权利交给孙权,这就说明孙策对孙权还是比较信任的,而且孙权当时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功劳还不够大,即便他想杀孙策夺权力,也应该再等几年,等他羽翼丰满之后,此时的孙权显然实力还不够。其次,孙策死后,他的亲戚孙辅暗通曹操,孙暠(hao)阴谋夺位,这两人的表现都不正常,尤其是这个孙暠,很可能他才是那个跟世家大族联合起来袭杀孙策之人!

孙策深知,既然这些人敢对自己动手,那么等自己死后,那么这些人势必将大举进攻,一旦处理不好,那么孙策一脉肯定会被屠戮殆尽,他的儿子,他的其他家人都将死于敌手,所以他必须找一个人来处理接下来的善后事宜。他儿子才10岁不到,肯定是善不了后的,而孙权平时就擅长权谋,此时由他主政,估计能保住自己这一支的血脉,毕竟孙权乃是自己的亲弟弟!

《三国志》: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至夜卒,时年二十六。

三、孙策和张昭的对话

如果说孙策的死,背后有很多疑团,需要大家推敲,那么接下来孙策和张昭的一番对话,就完全说明了孙策真正的意图,也能非常好的解释为啥孙策会让弟弟孙权继位,而不让儿子继位!

《吴历》: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看看孙策和张昭的这番对话,他先是恳求张昭好好辅佐孙权,稳定下江东的局势。之后他又说,要是孙权这个人不上道,处理不了这个危机的局面,那么你张昭就取代孙权,自己做主公吧。这话是不是很耳熟?没错,刘备去世前也对诸葛亮这个说过!孙策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其实就是让张昭尽力辅佐,实在辅佐不了就取而代之,只要护住孙策子孙的性命,那么孙策在九泉之下也不会怪张昭!

此话说完之后,孙策又补充了一句,说要是你亲自上场,还是无法控制住局势,那么就请你带着我的家人缓步西归,这里的缓步西归,就是指回孙策的老家,远离江东这个权力旋涡,回老家避难,不再争夺天下了。

孙策对张昭说的这一番话,其实预设了最差的结局,让张昭自己把握。而其中最重要的点,其实就是护住孙策儿子和家人的安排,即便是失去了权力,也希望张昭把他们带回老家,好生安顿,让他们活下来!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孙策之所以让弟弟孙权继位,而不让儿子孙绍继位,其实就是为了保住孙绍的性命!因为孙绍一旦继位,结局必死!原因有三:一、孙绍年纪太小,不足以掌控大局;二、孙策的死有蹊跷,背后有一股庞大的势力,孙绍应对不了,只有孙权也许有那个能力;三、孙策在和张昭的对话中,已经预设了最差的局面,即孙权、张昭都玩不过敌人,那么这个时候孙策就没啥指望了,只希望张昭把他儿子家人带回老家安顿好。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江表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韦孝宽:西魏大将,一生南征北战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韦孝宽图片,南征北战醉人,魏征之子

    西魏大将韦孝宽,他是个怎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经过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邙山之战后,东西魏虽然各有胜负,但整体格局仍以东强西弱为主。高欢为了灭西魏,一改之前进攻潼关的方向,改攻晋南玉璧城,不料遇到名将韦孝宽,60日攻城不下,损兵折将,含恨而亡。韦孝宽(公元509年

  • 秦始皇的称呼到底叫什么 秦始皇赢政还是秦始皇赵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嬴稷是秦始皇的什么人,嬴政叫赵什么,嬴政为什么不称赵政

    对秦始皇叫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到底叫什么?应该叫嬴政还是赵政?这里边有什么说法吗?如果我问秦始皇叫什么,你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这还用问吗?当然是嬴政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连几岁小孩都了解。不过,别着急,你可能真的叫错了秦始皇的称呼,严格意义上来讲,上千年来

  • 三国时期赵云在蜀汉担任的是什么官职?是文官还是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蜀军是刘备的吗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赵云是文官还是武将,这个问题无需深究,因为三国时期文官武将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熟知的蜀汉三大谋士都曾担任武职:庞统以军师中郎将身份冲锋在前,在雒城攻

  • 孝庄和在面对顺治和康熙时 两人的关系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顺治与孝庄的关系,顺治与孝庄的关系为什么紧张,康熙为什么和孝庄关系那么好

    对孝庄和顺治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孝庄太后和顺治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两人关系为什么如此紧张?孝庄为什么和康熙关系好?顺治帝是豪格和多尔衮两大势力妥协的产物,而且顺治帝坐上皇位之后不过是傀儡而已,一切都要听多尔衮这个摄政王的。多尔衮惧怕后宫干政,因为相比于自己这

  • 历史上武则天晚年过度宠爱面首,狄仁杰是如何进谏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狄仁杰为什么想恢复李唐,狄仁杰劝谏武则天传位,狄仁杰对武则天忠心吗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狄仁杰是武则天的老乡,他在武周时期被女皇重用。狄仁杰也因断案能力,在大唐王朝堪称一绝。而女皇武则天,则是我国2000多年封建王朝中,唯一正统的女皇帝。

  • 周文王之父 季历生平的主要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茅以升的主要成就,家父生平简介怎么写,牛顿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文化古公去世后季历嗣位,修古公遗道,笃于行义,领导部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训练军队;并与商王朝贵族通婚,积极吸收商文化。从而促进了周族社会经济发展,壮大了周的力量。外交周羌联盟进一步巩固。殷商对此无可奈何,转而采取牵制、笼络等办法,将事实上已成为周人家园的岐邑赐给季历,以便利用季历对付已与殷商恶

  • 李煦与康熙关系铁 红楼梦贾府老祖宗原型是其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红楼梦里琏二爷是谁的孩子,八爷的母亲是什么身份,红楼梦琏二爷是谁演的

    李煦是“曹学”研究中的一个人物。姑苏织造李煦与江宁织造曹寅都是康熙皇帝的亲信,在文献上李煦称呼曹寅“老妹丈”或是“吾妹婿”。其中有说法便认为李煦将妹妹嫁给了曹寅(曹雪芹祖父),红楼梦里贾府老祖宗的原型便是李煦的妹妹。而梳理曹寅、李煦的社交圈也可看出他们大致分幕友阶层、当地的文人和乡绅阶层。其中曹寅和

  • 季历的父亲儿子介绍 季历去世后谁继承了王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季历的儿子,父亲欠钱儿子要还吗,女儿和孙子谁的继承权大

    季历的父亲季历,原名姓姬,而季只是他在同辈家族中的一个排行,也是最小的一个,他是古公亶父最小的一个儿子,他的母亲名为太姜,季历在继承王位之后,遵循其父的道路,最后使周国越来越强大,就连商王也承认他的实力,季历后为西伯君主。周太王雕塑季历的父亲古公亶父并非就叫古公亶父,“古公”只是当时的人们对他的一个

  • 汉武帝征大宛或因其痴迷求仙 相信大宛天马属龙种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求仙意恳哉,汉武帝求仙,汉武帝东海求仙

    关于汉武帝的传说非常多,主要保留在《说苑》、《新序》、《汉武故事》、《风俗通义》、《西京杂记》等小说中。像《汉武故事》,还假托是班固写的呢。这些“小说”(与今天的小说不是同一个概念,是一种笔记式的短篇故事),写了许多汉武帝求神拜仙的故事。而且,无数古代的段子手,给汉武帝编派了无数的段子,最后集中体现

  • 李商隐“忘恩负义”:做恩人死对头的女婿成人生污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商隐最著名的三首诗,纳兰容若最有名的十首诗,李商隐七首绝美爱情诗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总让我想起齐秦的那首《大约在冬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白话来说就是你在信里问我的归期,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窗外夜雨涨满秋天的池塘,我于是想,待到将来重逢的时候,我一定要在灯下,跟你说一说我此刻的心情。异乡的风雨夜,他内心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