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被夷三族的原因是什么 魏延谋反是真的吗

魏延被夷三族的原因是什么 魏延谋反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88 更新时间:2024/1/21 10:05:51

魏延被灭三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一心为了蜀汉,魏延死后为什么还被夷三族?魏延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如果要说三国时期谁死得最惨最憋屈,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关羽、张飞、姜维夏侯渊等人;不过,以上这些名将虽然死得惋惜,但却不憋屈,因为他们要么是自作自受,要么是战死沙场,没什么可憋屈的。其实要说在三国时期,谁死的最憋屈,其实应该是魏延才对。

在正史中,魏延最开始追随的就是刘备,所以并不存在什么“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之说;魏延是义阳平氏人(今河南桐柏县),早年并没有官职,不过应该是出生豪强,因为魏延是带部曲投靠刘备的,所以起点稍高一点;在随刘备入川时,屡立战功,因而升为牙门将军。

虽然牙门将军只是个杂牌将军,但也算是肯定了魏延的能力。而且在汉中之战后,在商议谁留守汉中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

全军上下听闻此事一片震惊。一日,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委任你这个重任,你打算说点什么吗?”魏延朗声答道:“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军队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刘备听后感到十分满意,群臣也为魏延这番话而称赞其雄豪。

其实在汉中之战时,并没有见到魏延立下什么功劳,但刘备依然做下了这个决定;要了解魏延才投靠过来没两年啊!而且关键是还没立下什么大功劳;其实在预想中,即便不是张飞,也至少应该让赵云上吧,论跟随刘备的时长而言的话,赵云可能仅次于关羽和张飞,论能力,汉中之战时,一半的功劳都是赵云的;但,终刘备一朝,赵云只是一个翊军将军,嗯,就是一个杂牌将军而已。

直到刘备去世后,在诸葛亮的提携下,赵云才得以升为中护军、征南将军;这和魏延是不能比的,因为在刘备称帝时,就已经封魏延镇北将军了。单论崛起速度之快,魏延在蜀汉无人出其右。但之后魏延镇守汉中的事迹,足以证明刘备的眼光之毒辣,虽然曹魏屡屡有进犯汉中之意,但魏延实在是守得太严了,让曹魏无可乘之机。

正是有魏延镇守汉中,所以在襄樊之战后,刘备才敢举全国精兵伐吴,因为有魏延在,根本不担心曹魏进犯。而在刘备去世后,南中联合南蛮叛乱,诸葛亮也是毫无后顾之忧的带将前去平叛,虽然将魏延也带过去了,但魏延在汉中的部署却是丝毫没变;魏延固守汉中的战略部署,保了汉中数十年太平,直到姜维掌握大权后,将魏延部署全部打乱,才有了后来的“魏灭蜀之战”。

在诸葛亮北伐曹魏时,魏延官拜凉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阳溪大破费瑶和郭淮。而且魏延还打算亲率兵马由子午道袭取关中,仿效韩信故事,与诸葛亮会师潼关,遭到谨慎的诸葛亮反对。其实诸葛亮并不是觉得此计不行,魏延镇守汉中多年,对曹魏的部署自然是了若指掌,既然能提出来,当然是有把握完成;诸葛亮也只是觉得此计有危险才拒绝的。

不是说魏延是完美无缺的,虽然魏延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唯独杨仪不屑魏延,与他势成水火,甚至有数次魏延拿刀作势要杀杨仪的举动;诸葛亮爱惜二人,费祎也常为二人调解。但是在诸葛亮死后,杨仪却是矫诏杀了魏延;而且回到成都后,更是夷灭魏延三族,当真是心狠手辣。

或许很多人认为,魏延有反心,该杀;但是在正史中,自始至终都没说过魏延要反,最多只是私人矛盾而已;如果这还不能证明魏延的无辜,那杨仪后期的所作所为也能从侧面证明魏延的无辜;在诸葛亮死后,按照诸葛亮的部署,由蒋琬接替,而杨仪被拜为中军师,其实中军师已经算是很高了,但杨仪并不满足,还经常口出怨言,因而被流放;但杨仪并不自省,反而经常上书诽谤,最终惹来杀身之祸。而且,自始至终,其实都相信一代枭雄刘备的眼光,刘备看人还是很准的,极少出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太上皇呢?分别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太上皇这个词,我们一般人都知道。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上皇,也称太上皇帝,通常是皇帝退位或当朝皇帝父亲的头衔。历史上,除了部分被迫退位的皇帝之外,内禅的皇帝大多都能获得“太上皇”的称号,而除了个别皇帝外,太上皇大多没有实权。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位太上皇呢?

  • 益州民间对刘璋评价不错 张松法正李严等人为什么还要背叛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璋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张松法正李严为什么都要背叛他?民间不是刘璋评价不是还好吗?事实上,在益州的民间,刘璋这个人的评价还是不错的,因为他并没有胡乱对外发动战争,给了益州百姓安稳的生活。不过在益州官场上,刘璋的评价就比较差了,也正是因

  • 能收服高顺,吕布为何不能真正收服其他部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吕布是汉末三国名将,也是汉末割据诸侯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关于高顺,史书记载的战绩令人惊讶,真正做到攻无不破战无不胜,堪称吕布手下第一悍将。《英雄记》: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三国志》:将众整齐,每战必克。只有700人,却“

  • 邓艾的智谋和武艺和姜维相比 两人谁更强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姜维与邓艾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姜维与邓艾相比,两人谁的智谋和能力更强一些?邓艾比得上姜维吗?因为邓艾无论是武艺还是智谋,都比姜维强了那么一点点。邓艾出身贫寒,因为曹操的移民政策,邓艾从自己的家乡南阳被迁到汝南,成为一名屯田军的新移民,没家世,没背景

  • 嘉庆皇帝杀和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皇帝杀和珅的真实原因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一)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和珅(1750-1799年),钮祜禄氏,本名善保,奉天府开原县人,满洲正红旗,乾隆朝时期的权臣、商人。人之初,性本善。和珅幼时学习努力,精明强干,要说不是一个天生有劣根之人,笔者认为他是入仕后喜欢上了玩

  • 三国最痴情的猛将,你知道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最痴情的猛将,你知道是谁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夏侯尚是三国时期的大将,在《三国演义》中没有太多故事,但事实上他是曹魏有名的武将,曹丕对夏侯尚有极高的评价:”智略深敏,谋谟过人”。但曹丕也感叹:“不幸早殒,命也奈何!”这背后是一个凄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三国时期名将痴情

  • 法正与张松背叛刘璋的原因是什么 两人为什么要引狼入室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法正与张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法正与张松作为刘璋的部下,法正与张松为什么会帮助刘备夺取益州?两人为什么会背叛刘璋?建安十九年,刘备率诸葛亮、张飞、赵云、马超等把成都团团围住,然后派简雍去劝益州牧刘璋投降。刘璋不得已,只好向刘备投降,刘备遂夺得益州,自领益州牧

  • 在三国正史中除去吕布典韦太史慈,用戟的高手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冷兵器时代,刀排在第一位。 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三国正史中,用短刀的不少,用长矛长槊的也很多,比如吕布在长安城下单挑郭汜郭阿多,用的就是长矛:“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汉末

  • 朱元璋和陈友琼打仗时,元朝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和陈友琼决战时,元朝在干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同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战略决战,陈友谅中箭而死,朱元璋.取得战略全胜。此时元朝主力早已被北方向红巾军统帅刘福通给歼灭了,正在苟延残喘根本没有精力出兵南方。1351年,刘福福在颍州发动武装

  • 董卓临死前说了一句话,为何被嘲笑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大奸臣,他玩弄权术,祸国殃民。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董卓还算是比较聪明的,他花光了自己的家产来拉拢羌人,羌人一方面觉得董卓真的很豪爽,一方面又害怕董卓的武力,所以就听命于他,董卓借此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于是,看着当时中央势力弱小,地方豪强趁机发展,他就是这个时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