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桓公作为称霸中原第一人 齐桓公最后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齐桓公作为称霸中原第一人 齐桓公最后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891 更新时间:2024/2/5 3:19:4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齐桓公继承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齐桓公在选择继承人上面,最后为什么会落到一地鸡毛?

春秋时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混乱的,当时产生了众多的小国,然而在这众多小国的国君中,首当其冲,称霸中原的人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的一生所经历的起伏波澜还是比较大的,就在齐桓公继位之前受到的排挤是特别多的,并且也受到了很多的耻辱,甚至还被人追杀,完全不能够生活在自己的家乡,就像是天大地大,没有一个容身之地一样。好在齐桓公把这所有的苦痛都熬了出来上位之后的齐桓公,把励精图治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在他的带领下,成功的实现了霸业的打造。

但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晚年的齐桓公似乎和很多的君王一样变得有些昏庸了,没有任用贤能之人,反而是轻信那些小人的话语,最后活活的都被饿死了。

更让人感到悲痛的便是,在他去世之后有关于王位继承的人选,还让他的几个儿子之间产生了无休止的争斗,互相大打出手。这便令人疑惑,为什么能力如此强大的齐桓公,对于自己所打拼出来的这一番霸业继承人选的安排和计划上,如此的逊色,甚至能够称之为一地鸡毛。

一、齐桓公有关于继承人选的计划

1、齐桓公没有嫡子

在确定继承人选的时候,最为重要的那就是血统的正规性。虽然齐桓公的儿子特别多,足足有十几个,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儿子是齐桓公的元配所生下来的。这也就意味着在选继承人的时候,齐桓公还是比较纠结的。

因为没有嫡长子,所以这些儿子似乎都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虽然众多的儿子中有的儿子能力比较高,有的儿子资质平平。其中名望比较高的有五个,他们的名字叫做无亏,昭、潘、商人以及元。

这也就意味着继承人选,初步确定就在他们五个人之中产生。因为他们几个人的亲生母亲都是庶出的,没有血脉的正统性,所以他们谁也不服谁,他们都想去争夺这个太子之位。

就拿公子无亏来看,虽然天资聪颖,但是年龄却是最大的,并且还和齐桓公最喜欢的臣子关系特别的亲近。而另一位公子潘,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也是比较明显的,虽然他的能力和公子无亏能够相提并论,但是他也得到了齐桓公身边宠臣卫公子的认可。

其实这两个孩子都不算什么,最为重要的是公子昭,他凭借着个人出色的能力,不仅得到了管仲的认可,还得到了鲍叔牙的认可。

要了解这几位大臣在朝堂上的分量都是毋庸置疑的。其实公子商人以及公子元,也拥有着相应的视力,他们的背后都是有人支持着的。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这几位公子,每一个人都有拿得出的本领,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支持者。

2、齐桓公摇摆不定

而齐桓公对于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心知肚明的。同时齐桓公也了解,如果安排不好的话,他们兄弟之间肯定会为争夺这个皇位而大大出手,也正因如此齐桓公早早的就把身后事安排好了。而被齐桓公认定为继承人的儿子就是公子昭。

在当时,齐桓公这么做就是为了能够让兄弟之间更加的和睦一些,为的就是他去世之后儿子之间不会血肉相残。同时还能够趁早叫到其他的儿子来扶持公子昭。

按道理说都已经确定了继承人选之后,就应该更加的坚定一些。可是齐桓公,却没有按照常理出牌,因为身边的宠臣比较多,也正因如此,这些宠臣也支持着自己认可的那个人。

所以有事儿没事就会在齐桓公旁边说一些风凉话,这就让齐桓公的心智受到了扰乱。并且在这些流言蜚语不断笼罩的过程中,齐桓公对于公子无亏,逐渐的感兴趣起来,甚至把公子无亏和公子昭放在一起做比较。

3、朝中大臣为非作歹

正是在这样的摇摆不定以及犹豫不决下,让齐桓公在之前所定下来的继承人选计划逐渐的泡汤,甚至成为了儿子们之间大打出手的导火索。就在齐桓公的身体大不如前时,支持公子无亏这些宠臣,就不断的拉帮结派,故意制造出一些事端。

而齐桓公的身体每况愈下,就在卧床不起之后,齐桓公和外界的联系似乎都已经被切断了,这也就意味着公子昭的靠山,在这番现状下已经显得不稳固了。令公子昭没有想到的是,齐桓公去世之后。支持公子无亏上位的大臣,他们竟然一手遮天,不仅伪造了一份奇幻宫在生前所遗留下来的皇命,还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占领了公宫。

就在这一番景象呈现出来之后,也就意味着齐桓公在之前的安排彻彻底底的泡汤了。之前所立的皇位继承人还没有走向皇位,就已经成为了失败者。实际上大臣管仲对于这一幕还是有所预料的,就像在葵丘之盟,他就针对于这件事情有所提及。

希望齐桓公能够下定决心,让公子昭早日上位。但当时的齐桓公完全不坚定,在犹豫中,为日后的这一幕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更何况当时的齐桓公都已经过了古稀之年。

二、齐桓公决定放手

1、公子昭面对的威胁

朝中支持着公子无亏,上位的大臣还是比较多的。而管仲就心知肚明,他了解这些人都是公子昭所面对的巨大威胁。所以他拼尽全力的劝诫齐桓公,但齐桓公完全不为所动。因为在时间的推移下,齐桓公在当时都已经80多岁了,完全没有这个心情和余力去考察太子。

更何况在齐桓公看来,只要这个儿子能够得到众人的拥戴,凭借着他的出色能力,一样能够把这个国家打理好。更加直白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齐桓公对于权力,所留有的念想在作祟。他害怕自己把所有的权利都交给儿子之后,会被架空,甚至会保不住自己的性命,所以才会不断的纠结,不断的疑虑。

2、极为仓促的安排

等到齐桓公终于下定决心要把权力放手时,他的安排还是太过仓促了。他的这几个儿子之间所形成的争斗都已经硝烟弥漫了,虽然看起来是风平浪静的,实际上都已经泛云覆雨。除了公子昭,就像是在孤身一人奋斗之外,其他的儿子背后的靠山都是巨大的。

更何况这些孩子的年纪也正值壮年,他们的心劲也是比较大的。但是在齐桓公纠结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决策,并且手上把持的权利以及听信的人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在这样的纠结下,他的各个儿子对于继承人选的野心也在不断的增长着。

所以支持公子昭上位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并且支持他的人所拥有的实力并不是特别的强厚。然而为了能够达成夙愿,此时就需要动用一系列的外部力量。

三、动用外部力量

1、齐桓公拉拢宋襄公

齐桓公认识到了公子昭,身后除了他这个巨大的靠山之外,支持他的大臣们似乎实力也不是特别的强大,为了能够保住他的太子之位,齐桓公就把目光放在了宋襄公的身上。就在葵丘之盟上,齐桓公就表明了自己的心态。

当时的宋襄公为了能够让彼此之间的友谊更加的深厚一些,也为了让宋国的影响力不断的扩张,所以就果断的答应了。但是在当时结盟的这些国度中,宋国的实力并不是特别的强大。但是反观如今的尴尬窘状,借助外部力量的过程中,宋襄公的确是最佳的人选。

2、宋襄公不负所托

就在公子昭失败之后,宋襄公没有忘记之前答应齐桓公的事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联合起了曹果,以及卫国,还有当时的邾国,形成联合之后,他们的目的就在于护送齐国正统的继承人公子昭返回齐国。

正是在他的帮忙下,以及众人的合力下,才平定了这些造反者,公子昭才如愿以偿的成为了齐国的继承者。

但这样的好景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在这众多的小国中,齐国和宋国之间的关系本来还是比较要好的。但是宋襄公,是一个野心比较大的国君,他也想成为一个霸主。在最后就和齐国之间,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在利益的面前,最后都已经成为了兵戎相见。

结语:

齐桓公去世之后,他的五个儿子争夺皇位,在这件事情发生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他们5个人的争斗,而是他们五个人背后势力的争斗,除此之外,王公贵族在这个时候一瞬间拉帮结派。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野心得到实现,还不得不借助外部的力量,这也就意味着,王朝的发展,已经不是本国人说了算。在这不同的派系之间,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争斗。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来看,齐桓公有关于继承人的计划和安排,到最后成为了一地鸡毛,这是他个人的失败,更是齐国王公贵族斗争的惨败。

参考文献:

管子

《史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周平王迁都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次迁都为何意义重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周平王东迁作为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同时开启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时代的标志事件。为什么只是一次迁都事件,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呢?史记记载,周幽王对褒姒十分的宠幸,但这个妃子就是不喜欢笑,周幽王用尽方法,试过各种手段都没有让褒姒笑起来,于是,烽火戏诸侯就这样出现,当时的诸侯看到烽火,带着大军赶来救驾,结果却不见

  • 历史上武安侯田蚡是什么人?他与魏其侯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田蚡西汉时期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西汉初年外戚、宰相,孝景王皇后同母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武安侯田蚡是坏人吗?当然是,但其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武安侯的坏其实是多数人都有的贪欲,他的命运与他的对手魏其候窦婴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完全连在了一起,所以,连司马迁先生在书写的过程中,

  • 汉中之战前,张飞与联手马超却被曹洪打败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汉中之战,对于三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众所周知,张飞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无论正史还是演义中,张飞都是举世罕见的勇武。更为难得的是,张飞有一股狠劲,面对吕布这样的高手,张飞敢于亮剑血拼而不败;刘备兵败长坂坡时,面对数千魏军,敢于只带20余骑断后。又勇又

  • 历史上马腾是什么结局?真的是被马超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腾字寿成,东汉末武将,东汉初将领马援之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马腾被写成对汉室十分忠诚的忠臣。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时,马腾为西凉太守,起兵应诏,为十八路诸侯之一。董卓败亡后,马腾同韩遂讨伐李傕、郭汜,因缺粮为其所败,退还西凉。曹操将汉献帝刘协迁往许都

  • 刘伯温临终前留下的预言是什么?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刘伯温是名气最大的一个。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人们常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师,也是蜀汉政权建立的重要功臣,在诸葛亮的悉心辅佐下,刘备一路走来,最终建立蜀汉基业。白帝城托

  • 南唐亡国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李煜是如何投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的故事吧。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灭掉了南汉。南唐

  • 王绩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被弹劾?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绩生活在隋唐之间,出身官宦世家,但他不像大多数读书人那样以建功立业为己任,而是一生纵情诗酒。这正如他的名字:他名绩,就是辉煌的

  • 秦朝宰相李斯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相位的?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丞相李斯,战国时上蔡人,后入秦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 六国的大业,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李斯作为秦朝时期的重要人物,其一生信奉自己“老鼠哲学”,因而对权力始终念念不忘。秦始皇时期,他全力辅佐秦始皇推行中央集权制,而在秦始皇去世之后,却由于贪恋权力,先后犯

  • 沈佺期为什么会成为北门学士?他的诗词有怎样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沈佺期,字云卿,唐朝时期诗人,擅长七言之作,诗名与宋之问齐名,二人合称“沈宋”。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沈佺期的故事吧。唐高宗后期,由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武则天凭借皇后的身份掌握了朝廷大权。她明白,要想控制整个国家,必须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力量。武则天就从左、右史和著作郎中,物色了一批才

  • 蔡文姬:多才多艺,却一生经历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曹文姬是东汉末年时期著名才女,是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她十分博学多才,精通书法、音律、诗词,“文姬归汉”的故事,为后人熟知,但在历史上,她流传下来的事迹并不多。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她是蔡邕的女儿,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