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维:用一生为我们缔造了一个清逸空灵的诗意世界

王维:用一生为我们缔造了一个清逸空灵的诗意世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217 更新时间:2024/2/5 3:19:02

唐朝是个诗歌繁盛发展的年代,出了很多著名诗人,流传于世的佳作更是数不胜数,王维就生在了这样一个时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唐朝诗歌的繁盛与武则天上官婉儿李隆基等人对诗文的真心喜爱与倾力倡导是分不开的,从而市井流行,人人爱诗,口口相传。

王维以他优雅、从容的盛唐特质,留给我们一个清逸空灵的诗意世界。

如果单从一个诗人的角度来看王维是远远不够的,他还精通书法和绘画,深谙音律,古琴弹得好,琵琶弹得也好,称得上是位全才。

盛唐时期,王维就素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加之他自幼受父母家庭影响,参悟禅理,因而他的诗歌、书法、绘画以及音韵都融入了深厚的禅宗佛学。

王小波说,“一个人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王维拥有了这诗意的世界,似一股清流,以明澈的内心和不染尘埃的禅心,活出了风清云淡,拥有了适意人生。

01

《新唐书·王维传》记载:“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不难看出,王维自幼就是一个聪明好学、孝顺父母、爱护弟弟的宽厚善良之人。

先天的好条件,还有一个懂得对他因材施教的母亲。王维的母亲崔氏是一位非常开明又有见地的女人,不仅成全了王维自幼对诗文的喜爱,还发现王维在音乐和绘画方面也有着极高的天赋,于是为他请名师来培养。

出身名门,天资聪颖,从小接受的是全面素质教育,又赶上盛唐时期的文化大繁荣,王维吟诗作赋,能书善画,通晓音律的才能样样都显示了出来。

这么有才华就算了,偏偏颜值还高,《集异记》中记载,“维妙年洁白,风姿都美”,这可是才华颜值都在线了。

钟灵方可毓秀,地灵乃育人杰。

王维的母亲一心向佛,常年清修《维摩诘经》,终身以维摩诘为榜样,给王维取名字摩诘,连起来便是“维摩诘”,有“洁净,没有尘污”之意,告诉王维要以清净平静之心,去达成自己的人生境界。

9岁时,王维父亲暴病去世,面对母亲以及五个年幼的弟弟妹妹,曾经衣食无忧的他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家庭的变故也让他过早地成为一家之主,少年老成,也注定了他日后性格中的坚韧与仁忍。

伴着滔滔的黄河水,王维闻鸡起舞,发奋苦读,短短几年的时间在诸子百家,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中学习滋养,在古乐谱、古画册、古书法字帖中深深涉猎。

本就是纯良一派的少年王维,凭着刻苦的攻读和天资的聪慧,十五岁游学长安城,写下了英雄出少年豪气的《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重阳节孤身在外,思乡之切的他凭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打动了全天下的烟火凡人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奔走尘世,若能将生活过出烟火气,也算是对一颗漂泊在外的灵魂最大的慰籍了。而这一年,王维年仅十七岁。

二十岁时,王维做了大唐右丞,写的文章早已名闻天下,被坊间众人传咏。王维的爷爷王胄是朝廷的乐官,擅琵琶和各种古琴,幼时受爷爷的影响和调教,王维自然也是弹得一手好琵琶和古琴。

《新唐书·王维传》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大家都猜不出《按乐图》中众乐工吹奏的画面是何题名,王维看了一眼便说画中人弹奏的曲子是《霓裳羽衣曲》,于是请来乐师演奏,竟然与画中人物表现不差分毫。

公元721年,大唐长安岐王府内,妙年洁白,风姿英挺的王维大秀才艺,一曲《郁轮袍》让玉真公主听后惊为天人,如此好听的琵琶曲,公主之前竟从未听过,在得知很多喜欢的诗文也出自这个年轻人后,便力荐王维科举,后来王维一举登第,得了头名进士。

02

王维中了状元后,又通过吏部例行的选试,等这一切都顺利通过后,谋得了太乐丞的官职,掌管朝廷的乐典籍薄,这对王维来说是很满意的差事了,既有一份固定的俸禄,还可以施展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才华。

时常与李龟年等乐工一起切磋音律,相谈甚欢。后安史之乱,李龟年流落江南,时常唱起王维写给他的《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重情至深,用红豆寄托对友人的思念,真水无香却可以品出至真至纯,如返璞归真于自然之美,不染纷华,修美于内。

王维的才华尽显,他的前半生春风得意,收获了人生的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可是万千烦恼与坎坷也随之而来,就仿佛注定了老天给谁的都不会太多一样。

正是那次岐王宴饮中酒醉,借着酒意看了不该他们这些臣子看的黄狮子舞,要知道在当朝这“黄”可是犯忌讳的,王维也在场,于是一起连带被贬流放出京,去济州当了粮仓保管员。

这无疑是给了当时风头正劲的王维当头一击,也让王维终至顿悟,官场也许本就是不属于他的。

被贬三年期满,又苦等两年仍等不来朝廷的任用,索性一纸辞书,做个自由人,从此读书、赋诗、写字、画画、弹琴,周游世界,隐居山水田园间。

王维想到了母亲一直教他背诵的《维摩诘所说经》,明白“世事间不可过于执着,随缘而动,无可无不可,只求问心无愧”。

看开一切苦乐,看淡是非成败。正是自幼受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还在诗书画中增加了禅意与空灵,纵然是看尽繁华绚烂,遍尝人间至痛,王维也可心如止水,于山水田园间悟透生命的真谛,于尘世间活出一副恬淡安详般的飘然物外。

这个时期王维创造了一幅山水画《袁安卧雪图》,王维特意在画中画了一株翠绿怡人的芭蕉树,傲然于大雪中。而这雪中芭蕉给后人留下了众多说法,仿佛在以禅理说尽王维此生对适意人生的执着追求,以袁安为自勉,内蕴高洁之志,清贫却不失操守的意愿。

画中王维巧妙撷取了《维摩经》中的“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意为万物缘空而无,因空而弥坚,一空可敌万千惊怵。正是如此高尚的境界,“雪中芭蕉”成为了绘画艺术史上的千古绝唱和艺术化身。

后期王维画了《雪溪图》、《江山雪霁图卷》等多幅雪山雪景图,王维对雪景山水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恰恰象征了他那高洁的品格和幽远安定的心灵,这其间也是内藏无限禅机。

03

王维将他的禅宗理念深深渗透进他的诗书画中,无疑他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是一个用情至深之人,是一个感情专一的人。

王维与他的妻子青梅竹马,想必那女子应是优雅且美丽到极致的,同时也是离尘脱俗懂得禅修之道之人,是王维的红颜知己,灵魂伴侣,令其一往情深。

然幸福的时光太过短暂,王维的妻子因难产不幸而亡,王维“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而当时王维才三十一岁,却终身保持了“居常蔬食,不茹荤血”的生活习惯。未曾有写给妻子的只言片语,却用自己孤独的一生给了妻子最深沉的爱。

经历过人生四大喜,同样也遍尝人生的四大悲苦。早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无子,官场不顺,看空一切是最好的选择。

佛说,“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妻子的离去,王维对自己完全是放空了,半隐于山水田园中写诗、作画、弹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生只爱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酷的事。

于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大概就是王维内心最平静的写照,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不用禅语,时得禅理。山穷水尽,还可以柳荫花晴,人生有此境界,夫复何求了。

在终南山辋川,王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一年四季,空旷的山谷,清新恬静的时光刚好应了王维的随意挥洒,“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诗像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优美抒情的乐曲,恰如王维心中的桃花源,如此诗意的栖居生活也真是令人向往。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诗中仿若有三千空灵般见声不见影,空谷传声,愈见谷空,日影偏移,落照斜晖,青苔落寞,愈显岑寂。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清光透过竹林叶隙,抚琴的王维如置身仙境,而王维正是此仙境中的天人。

王维在辋川编写了《辋川集》,并且把诗中所描写的风物绘制在一面大墙上,那是母亲生前时常诵经的地方。《辋川图》是王维一生对田园生活的最好纪念,完美展现了他在诗歌、音乐、绘画和书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质。“山谷郁郁盘盘,云飞水劲,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辋川图》开的是诗画并重的先河,“《辋川图》,古今人品,为画家最上乘”,“辋川为摩诘养志之所,其诗其图,艳称千古”。

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钱钟书也是奉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倚”。

04

761年上元二年,六十三岁的王维端坐桌前,写下了几封给亲友的书信之后,带着微笑从容而逝,“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

王维在田园山水中疗愈了自己的伤痛,用他的诗书画赋予了山水间的生命力,这生命力是长盛不竭的。

他的一生恰似一缕清风,优雅而来,从容而去。给了我们一个空灵淡远的山水世界,为我们缔造了一个诗意的世界。

放慢奔走于红尘之中的脚步,在拈花微笑中达成自己的大境界,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机中去参悟,在面对人生的困顿时去收获内心的安然。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人生才需要这份坦然,这份内心的平静与温和。

经历了世间繁华,一无所有,孓然一人,不慕荣华,不求富贵,获得心灵的安宁,“生命从不是为了别人而存在”。

他的才情,他的深情,他的痴情,让他活成了一股清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齐桓公作为称霸中原第一人 齐桓公最后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齐桓公继承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齐桓公在选择继承人上面,最后为什么会落到一地鸡毛?春秋时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混乱的,当时产生了众多的小国,然而在这众多小国的国君中,首当其冲,称霸中原的人就是齐桓公。齐桓公的一生所经历的起伏波澜还是

  • 周平王迁都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次迁都为何意义重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周平王东迁作为西周与东周的分界线,同时开启春秋战国诸侯纷争时代的标志事件。为什么只是一次迁都事件,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呢?史记记载,周幽王对褒姒十分的宠幸,但这个妃子就是不喜欢笑,周幽王用尽方法,试过各种手段都没有让褒姒笑起来,于是,烽火戏诸侯就这样出现,当时的诸侯看到烽火,带着大军赶来救驾,结果却不见

  • 历史上武安侯田蚡是什么人?他与魏其侯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田蚡西汉时期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西汉初年外戚、宰相,孝景王皇后同母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武安侯田蚡是坏人吗?当然是,但其实,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武安侯的坏其实是多数人都有的贪欲,他的命运与他的对手魏其候窦婴息息相关,可以说是完全连在了一起,所以,连司马迁先生在书写的过程中,

  • 汉中之战前,张飞与联手马超却被曹洪打败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汉中之战,对于三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众所周知,张飞勇武过人,与结拜兄弟关羽并称为“万人敌”,无论正史还是演义中,张飞都是举世罕见的勇武。更为难得的是,张飞有一股狠劲,面对吕布这样的高手,张飞敢于亮剑血拼而不败;刘备兵败长坂坡时,面对数千魏军,敢于只带20余骑断后。又勇又

  • 历史上马腾是什么结局?真的是被马超害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腾字寿成,东汉末武将,东汉初将领马援之后。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马腾被写成对汉室十分忠诚的忠臣。东汉末年,董卓篡夺大权时,马腾为西凉太守,起兵应诏,为十八路诸侯之一。董卓败亡后,马腾同韩遂讨伐李傕、郭汜,因缺粮为其所败,退还西凉。曹操将汉献帝刘协迁往许都

  • 刘伯温临终前留下的预言是什么?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历史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的开国功臣中,刘伯温是名气最大的一个。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人们常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师,也是蜀汉政权建立的重要功臣,在诸葛亮的悉心辅佐下,刘备一路走来,最终建立蜀汉基业。白帝城托

  • 南唐亡国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李煜是如何投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的故事吧。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派兵灭掉了南汉。南唐

  • 王绩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被弹劾?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王绩,字无功,因隐居东皋,自号东皋子,唐代初期诗人,是被后世公认的五言律诗的奠基人,为开创唐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王绩生活在隋唐之间,出身官宦世家,但他不像大多数读书人那样以建功立业为己任,而是一生纵情诗酒。这正如他的名字:他名绩,就是辉煌的

  • 秦朝宰相李斯是如何保住自己的相位的?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秦丞相李斯,战国时上蔡人,后入秦辅助秦始皇,完成了统一 六国的大业,官拜丞相,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相”。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李斯作为秦朝时期的重要人物,其一生信奉自己“老鼠哲学”,因而对权力始终念念不忘。秦始皇时期,他全力辅佐秦始皇推行中央集权制,而在秦始皇去世之后,却由于贪恋权力,先后犯

  • 沈佺期为什么会成为北门学士?他的诗词有怎样的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沈佺期,字云卿,唐朝时期诗人,擅长七言之作,诗名与宋之问齐名,二人合称“沈宋”。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沈佺期的故事吧。唐高宗后期,由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武则天凭借皇后的身份掌握了朝廷大权。她明白,要想控制整个国家,必须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力量。武则天就从左、右史和著作郎中,物色了一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