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少帝曹芳被废之谜:为何因失德导致被废黜?

魏少帝曹芳被废之谜:为何因失德导致被废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11 更新时间:2024/1/17 19:52:13

曹芳出生于公元232年,卒于公元254年,字兰卿。他是曹叡的养子,因此他也成为了魏国的第三任皇帝,其在位时间也比较短,是236年-254年在位,总共在位时间6年。关于他的出生来历我们都不清楚,只知道他自小就被收为养子。根据《魏氏春秋》上的记载,曹芳的生父或许是曹楷,这只是史书上的片面记载,如今难以考证。在公元235年,曹芳就被封为齐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公元239年,由于曹叡得了重病,怕导致国家根基不稳,立曹芳为皇太子,当时的曹芳还只是8岁。立诏当天,曹叡就因病去世,曹芳就即位。尊皇后郭氏为皇太后,并且让曹爽司马懿辅佐自己,同年七月,曹芳就开始亲政,向百官们索取意见。

在公元244年,年仅16岁的曹芳,在听信大将军曹爽的建议之后,令其率兵去攻打蜀国,结果是无功而返。曹爽怕遭到皇帝的罪责,听信部将何晏等人的计策,软禁郭太后在永宁宫,使曹芳缺乏援助,从此曹爽开始专权。

在公元249年,曹芳将要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曹爽两兄弟紧跟其后。由于他们两个出了洛阳城之后,司马懿就跟郭太后提议,请求废除曹爽两兄弟,并亲自率兵掌控了整个洛阳城局势。曹爽兄弟自知大势已去,想要免去自己的职务,但是司马懿依旧将他们定罪,诛杀其三族,经过这起事件,曹魏的政权就落到了司马懿的手上。

在公元254年,朝中的局势受司马师掌控,在他出师讨伐蜀国的时候,曹芳听信大臣们的进言,想要废除司马师,但因为自身恐惧未能实行,于是,在司马师班师回朝的时候,决定废除曹芳帝位。

在公元254年,免除其帝位,令其搬到河内群重新营建齐王宫,于是,他就在此地度过自己的余生,死后被后人称其为“魏齐王”。

曹芳年号

在中国古代,历代皇帝都有年号用来表示年份,只要是发生国家大事或者是天降祥瑞等大事,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在世的时候,年号少说有一个,多则十几个。年号的历史意义在于新皇帝登基的时候,为了跟上一任皇帝有所区别,新皇帝会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其实年号是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遗产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公元239年,曹芳刚登基的时候,第二年改年号为正始。

在公元249年4月到公元254年十月,曹芳改年号为嘉平,一共有6年,其是这也是曹魏政权史上的第六个年号。

在嘉平元年的时候,司马懿发动政变,被后人成为“高平陵事件”,夺取了朝中大权,顶替了曹爽的地位,继续让曹芳沦落为傀儡皇帝。

在嘉平二年的时候,王昶率大军攻打吴国,大败了吴国军队,将钟离茂等将领斩于马下。并且蜀汉的将领姜维率兵出蜀地,攻打西平。

在嘉平三年的时候,司马家族在朝中势力越来越大,逐渐蔓延开来,掌控朝局。

在嘉平四年的时候,司马懿去世,其爵位和权力由他的儿子司马师继承,就任为大将军。而东吴的皇帝孙权去世,发生了政变,孙弘被杀,才平定了政乱,立孙亮为下一任皇帝。

在嘉平五年的时候,蜀汉和东吴分别进攻,但都遭到阻拦,最终都是无功而返,而东吴的将领诸葛恪遭到了内部的刺杀。

在嘉平六年的时候,曹芳想联合朝中大臣诛杀司马师,但是计划失败,导致自己被废,勒令离开洛阳,去河内群做齐王。

曹芳为何被废

在中国古代,历来朝局都是动荡不安,在每个朝代末期,都会出现很多能人异士。君主并不是绝对的权威,会遭受到来自臣子的抨击,甚至是被臣子拉下皇位,但是在历史上废除皇帝时候,说他失德的话,三国时期中也有一位皇帝,那就是曹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公元239年,由于魏明帝病重去世,其皇位由曹芳继承,并让曹爽和司马懿来辅佐他主持朝政。根据《汉书》上的记载:“古者以天下为公……齐王替位。”让一个非自己亲生,并且一直身居在宫廷之内,毫无威望可言的曹芳登上皇位,难以服众,最终还是被司马氏废除。

根据《三国志》上的记载,那时候即位的曹芳还不过是8岁,对朝中大事根本毫无兴趣,虽贵为一国之君,但是却把朝中大事分别由曹爽和司马懿负责处理,自己只不过是“亲临朝,听公卿奏事”,就好像是一个傀儡皇帝一样。起初,这两个朝中大臣还能够和睦相处,但是身处权力中心,两个人怎么可能没有私心,在日后的时间里逐渐发生矛盾,在最初矛盾爆发的时候,曹爽首先抓住先机,占据了上风,让他在朝堂之上耀武扬威,而司马懿并没有放弃,只不过是在韬光养晦。

在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政变,掌控了洛阳,废除了曹爽,夺取了绝对的权力。经此政变以后,司马家族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达到如日中天的地步。而曹芳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在司马懿死了,他已经到了20出头的年纪,对权力越来越向往,希望自己能够手中握有实权,但是都在司马师手中,于是,他就动了除掉司马师的念头。但是密谋行事屡次失败,最终惹怒了司马师,在公元254年,司马师联合朝中百官将其废除,让他去做最初的齐王,就这样曹芳从高高的皇位上被拉下来,做了半辈子的齐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日本躲过一劫:朱元璋为何说永不攻打日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甲午海战、马关条约、南京大屠杀……中国跟日本有着说不清的恩怨情仇。如果当初朱元璋攻打日本的计划付诸实施,也许……中国与日本在地理上一衣带水,自古以来就是唇齿相依的邻邦,历史上有过漫长的蜜月期,如汉唐。也有过水火不容的时候,后者最典型的莫过于元朝时忽必烈的两征日本,其声势浩大,规模可谓空前。但恐怕很少

  • 为王代孕:战国时期两个靠女人博富贵的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个粉墨登场的人物是李园。战国时期,贵族都好养士。士,在古代就是武士,后来在战国时期逐渐演变为以文士为主体。当时的士就是“言治乱”、“议政事”或“论 国事”,他们与贵族不是真正意义的主仆、师友或朋友关系,也不完全是现代意义的参谋、顾问之职业。在当时,知名的有魏国的信陵君, 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

  • 一代才子消失在历史舞台:三国陈琳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陈琳首先是个才华横溢,善写文章的大才子,这一点从他那篇著名的讨贼檄文里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文采飞扬,感情激烈,堪称三国名篇。陈琳也凭借这篇文章而名垂千古,而且这本来是陈琳为袁绍写的讨伐曹操的文章,但是却神奇的治好了曹操的头痛病,陈琳也因此成名。图片来源于网络陈琳

  • 历史旧闻:“四爷”雍正真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吕四娘,女,清朝雍正时人,为吕留良之孙女(一说女儿),野史记载其为报雍正以文字狱杀祖吕留良之仇,以选妃之名混进皇宫,后 在雍正召其侍寝时以短剑将雍正斩首而亡。雍正真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雍正真是被吕四娘刺杀的吗?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

  • 司马睿是史上第一个被臣子活活气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一代开国皇帝,他虽然在历史上的威名远不如秦皇宋祖,人气甚至盖不过宋高宗。究其原因,除了他“恭俭之司马睿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一生无所作为之外,还在于他死得太早,死得太窝囊。在非正常死亡的开国皇帝中,能被臣子活活气死的,恐怕也只有东晋的司马睿了。司马睿,公元276年(咸宁二年)生于洛阳,祖父琅琊

  • 刘封之死主要是源于蜀汉储位之争造成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大业晚成,在其入主荆州后,仍未有子嗣继承其大业,在三国混战时期,各藩君主常常征战在外,没有继承人坐镇稳定军心是对集团扩张极为不利的,当时刘备选择继承人便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图片来源于网络刘封是东汉末年人,他原来姓寇,是罗侯寇氏的儿子,后来跟随着刘备,当时刘备还在荆州刘表那儿,而阿斗也还没有出生

  • 古代四大美女中,杨玉环为何能排名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杨玉环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白,是中外闻名的大诗人,创造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歌行体和七言绝句都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因此被世人尊为“诗仙”。按说这样一位性格豪放,狂妄不羁的大才子,怎么遇见一个叫杨玉环的女子,就情不自禁地写出一首令人十

  • 对于宋朝第三位皇帝赵恒来说,他有着怎样鲜明的特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的每一位皇帝,好像都有自己的特色。宋太祖赵匡胤武将出生,行事风格比较粗犷,与大臣议事一言不合就喜欢动手。宋太宗赵光义一心想成为千古明君,最后却落得个褒贬不一的下场。对于宋朝第三位皇帝赵恒来说,他的特色也很鲜明。有人开玩笑说赵恒是宋朝最怂的皇帝。其实这是个非常片面的评价,而且我们不能用怂这个词语来

  • 赵悼襄王赵偃为何要赶走廉颇?他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赵悼襄王赵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首先,司马迁在《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中记载: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赵悼襄王,嬴姓,赵氏,名偃,是赵孝成王之子,赵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

  • 历史上谥号为“灵”的统治者有哪些人?都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谥号为“灵”的统治者有哪些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我国古代的统治者过世后,后人总会给他们取一个“谥号”,以此来对这位统治者的生平进行总结和归纳,颇有“盖棺论定”的意味。一般而言,谥号都是继任的皇帝给先皇定的,所以谥号往往是有水分的。当然,一个统治者是明君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