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对于宋朝第三位皇帝赵恒来说,他有着怎样鲜明的特色?

对于宋朝第三位皇帝赵恒来说,他有着怎样鲜明的特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25 更新时间:2023/12/18 1:21:25

宋朝的每一位皇帝,好像都有自己的特色。宋太祖赵匡胤武将出生,行事风格比较粗犷,与大臣议事一言不合就喜欢动手。宋太宗赵光义一心想成为千古明君,最后却落得个褒贬不一的下场。

对于宋朝第三位皇帝赵恒来说,他的特色也很鲜明。有人开玩笑说赵恒是宋朝最怂的皇帝。其实这是个非常片面的评价,而且我们不能用怂这个词语来描述一个帝王,那样显得太不严肃。赵恒一辈子没做几件事,但是每件事对后世的影响都非常深远。他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后期又去泰山封禅,这两件事,应该算是他一辈子最大的两件事。后人对澶渊之盟和宋真宗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那他到底是怎样一个皇帝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真宗是宋太宗的三儿子,宋太宗去世后,他继位称帝。宋真宗的性格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显示出来了。宋真宗曾兼任开封府尹,这是历来的习惯,如此太子便不会疏于政事,算是实习阶段。开封府的事务纷杂,但是赵恒却处理的井井有条,对于有争议的诉讼,他一定会拿捏轻重,所以开封的监狱一度非常清闲。按照规矩,太子上朝时,位置应该在宰相之上,但是赵恒一直都对群臣礼让有加,看到辅导自己的宾客,太子每次都迎来送往,态度极其恭敬。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赵恒其实是一个彬彬有礼的人,他礼贤下士,开明公正,所以才会把开封府的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

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政变后,宋真宗在宰相的帮助下,保住了自己的皇位。他登基之初,广开言路,任用贤臣,注意节俭,减免赋税。这几个字现在在我们看来,是如此的简单,但是要一个君主做到这样,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这需要极高的自律性和宽广的胸襟才可以。在宋真宗的治理下,宋朝一步一步的走向繁荣。有多繁荣呢?风调雨顺之时,宋真宗时代政府一年的税收,是唐朝一年的七倍。要知道,当时的宋朝刚刚经历过三次失败的北伐,边境的战争不断,四川还有叛乱,在这种情况下,能达到如此光景,不得不说,此时的宋真宗是一个贤明的君主。

如果宋朝继续这样发展下去,很有可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盛世。但是命运总不会那么顺利的。宋真宗登基后的第一次危机,来自于契丹,也就是大辽。当时北宋和大辽已经前前后后打了近二十年,不管是大辽还是大宋,其实都已经厌倦了。大辽军队在萧太后的带领下,气势汹汹的朝宋朝奔来,这不是以往的小打小闹,这是御驾亲征的决战。

此时的宋真宗,却表现得很犹豫。朝中大臣主张迁都南京,只有少数以寇准为首的大臣主张与辽军决战。最后关头,宋真宗听取了寇准的建议,御驾亲征,准备与辽军决一死战。但是到了澶州城,宋真宗一度变现的非常害怕,最后在寇准的鼓舞下,才走向城楼鼓舞士气,最后宋军与辽军难分上下,签订了颇具争议的澶渊之盟。

很多人就是因为宋真宗这一举动,认为他是昏庸无能的胆小鬼。这种评价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宋真宗是个人,是个真实的人,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就会害怕。人遇到困难,第一反应就是逃避。宋真宗只是表现出一个人的正常反应,他并没有迁都,也没有逃跑,在寇准的鼓励下,他御驾亲征,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他曾说过如果十日之内不能战胜辽军,他便会立下太子。最后签订的澶渊之盟,虽然以宋朝向辽国缴纳岁币为结果,看似屈辱,实则是一个明智之举。宋朝的军队力量薄弱是众所周知的,当时的宋朝根本不可能战胜辽军,拖拖拉拉打下去,只会是鱼死网破。而宋朝向辽国缴纳的岁币,不足边疆军队的百分之一,换来的却是两国近一个世纪的和平。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汉武帝或者明成祖,历史上大多数的皇帝,都是普通的人,他们要从整个国家的大局考虑,而不是单纯的考虑一个方面,我们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也不能单纯的用一件事情来评价。

宋真宗继位初期,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明君,他体谅百姓,任人唯贤,把千疮百孔的宋朝带上了正轨,但是他对待辽国的态度,的确是软弱了一些,但是他并没有投降,也没有迁都,相反的,他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了最大限度的和平。这对于当时的宋朝来说,对于宋朝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只是国家军事薄弱,不能一雪前耻罢了。

但是到了后期,他的所做作为就不尽人意了,所以我只能说,这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的前半生是一个明君,但是他的后半生,并不是一个贤明的君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悼襄王赵偃为何要赶走廉颇?他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赵悼襄王赵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首先,司马迁在《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中记载: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赵悼襄王,嬴姓,赵氏,名偃,是赵孝成王之子,赵国晋阳(今山西省太原

  • 历史上谥号为“灵”的统治者有哪些人?都是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谥号为“灵”的统治者有哪些人,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我国古代的统治者过世后,后人总会给他们取一个“谥号”,以此来对这位统治者的生平进行总结和归纳,颇有“盖棺论定”的意味。一般而言,谥号都是继任的皇帝给先皇定的,所以谥号往往是有水分的。当然,一个统治者是明君还

  • 司马懿成为三国最后的赢家 司马懿是如何运筹帷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三国司马懿,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司马懿为什么会那么出名呢?司马懿他的家族实际上是文武兼修的,既是学儒的世家,可其祖上偏偏还出将军,可见司马懿的才能有其很深的家学渊源。到司马懿时,河内司马家其实已经繁盛了好几百年了。司马懿二十岁出头就出来做事了,这在当时不算早的,出来就被

  • 于万军之中秒杀颜良,关羽算得上是三国第一斗将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关羽的故事。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战事,当时刘备已在徐州斩杀车胄而夺得徐州,并与袁绍暗自勾结,为了不至于腹背受敌,曹操决定亲率大军攻打刘备,就此将刘备击败,而当时坐镇下邳的关羽也抵挡不住曹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为何他的历史评价却很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朱高炽是朱棣册封的太子,是一个接近四百斤的大胖子,他宅心仁厚,却在朱棣眼中是个软弱的人。传言朱棣将皇位传给他,是因为喜爱朱高炽的儿子,自己的孙子朱瞻基,虽然朱瞻基十分优秀,未来也成了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是这种说法对朱高炽来说却兵不公平,他其实也是一位很优秀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炽是明代有名的一个皇帝

  •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的“元从禁军”为何没有出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玄武门之变的故事。禁军,是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军、亲卫军、近卫军、御林军等不同称呼。唐高祖从太原起义的

  • 面对葛荣的数十万大军,尔朱荣是怎么战胜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面对葛荣的数十万大军,尔朱荣是怎么战胜他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上起码三四十万),却在敌人7000骑兵的冲击下瞬间土崩瓦解,这一兵败如山倒的战争场面,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经过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统治中心从北方的平城一线(黄河以北)南移到洛阳地区(黄河

  • 狸猫换太子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宋仁宗是什么身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宋仁宗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千古奇案“狸猫换太子”,由于事涉皇帝身世、后宫嫔妃争斗,本就足够重磅,再加上其中彰显了包拯办案不畏权贵,因而自古以来便广为流传,并相继演化出大量戏曲、文学作品,现代影视作品同样对其多有改编。

  • 宋慎参与谋逆,朱标为何要为他的家人求情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明朝大臣宋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朝洪武十三年,胡惟庸逆案爆发,牵连甚广。胡惟庸作为明朝最后一位宰相,此人阴险狡诈,骄纵跋扈,甚至意图谋反,他的死是必然。但是,在这场大案中有一个叫宋慎的人,让太子朱标如坐针毡。朱标认为,宋慎虽然参与胡惟庸谋逆,但他的家人无罪,恳求父亲朱元璋能够赦

  • 诸葛亮伐魏时,如果有马超在会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马超不死,诸葛亮伐魏能成功吗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马超,字孟起,曾为西凉地方割据势力,是能够和曹操叫板的人物。可惜的是,马超归顺刘备后,被闲置,郁郁不得志,于公元222年病逝。有人认为,如果马超没有早亡,活到诸葛亮伐魏时期,给诸葛亮当先锋,冲锋陷阵,可以统一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