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慎参与谋逆,朱标为何要为他的家人求情呢?

宋慎参与谋逆,朱标为何要为他的家人求情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75 更新时间:2024/1/31 14:33:36

大家好,说起明朝大臣宋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明朝洪武十三年,胡惟庸逆案爆发,牵连甚广。胡惟庸作为明朝最后一位宰相,此人阴险狡诈,骄纵跋扈,甚至意图谋反,他的死是必然。但是,在这场大案中有一个叫宋慎的人,让太子朱标如坐针毡。朱标认为,宋慎虽然参与胡惟庸谋逆,但他的家人无罪,恳求父亲朱元璋能够赦免宋慎的家人,但朱元璋并没有给太子面子,宋慎的家人全部被捉拿,等待问斩。

众所周知,太子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当年朱元璋正在攻打南京,马皇后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朱元璋听闻儿子出生,豪情万丈,在石头上刻字明志,并为孩子取名朱标。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册封朱标为太子,朱标敦厚仁德,深得朱元璋之心。但是,太子朱标亲自出面求情,为什么朱元璋还是不肯放过宋慎的家人呢?宋慎参与胡惟庸谋逆,罪不可赦,朱标又为何要为宋慎的家人求情呢?

实际上,朱标想救的人是宋慎的爷爷宋濂,也就是自己的老师。宋濂是元末明初的大才子,此人和刘基(刘伯温)齐名,在明朝初年的政治、文化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宋濂从生下来时,就是个奇迹。他是个早产婴儿,母亲怀孕刚满7个月因为意外,导致宋濂早产。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婴儿存活的概率非常低。宋濂的祖父给孩子取名为送寿,希望一个“寿”字能让孙子长命。随着宋濂的慢慢成长,大家发现宋濂有两大特点:第一,体弱多病,经常生病;第二,对诗词文字非常敏感,是一位神童。宋濂六岁时入学,每天可以学习两千字的文章,等到宋濂长大,他学识渊博,《宋濂年谱》中说他“于学无所不通”,即,没有他不精通的学问。因此宋濂名声很响,元朝皇帝派大臣亲自请宋濂入翰林院,宋濂借口要奉养父母,不愿为元朝效力,后来干脆做了道士,躲避乱世政治。

宋濂和刘伯温、叶琛、章溢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公元1359年,朱元璋攻下金华后,立即派人带着重金去请这四个人,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朱元璋在南京专门设立“礼贤馆”,宋濂从此来到朱元璋麾下。朱元璋看重宋濂的学识,让宋濂做朱标的老师。明朝建立后,宋濂是翰林文人们的首领,编撰史书,制定法典等工作,都以宋濂为首。

在当时,宋濂是天下文臣领袖,很多读书人在宋濂面前都自称学生。宋濂最出名的两个学生,分别是朱标和方孝孺。朱元璋出身草莽,朱标自从拜在宋濂门下,接受正统的儒学教育,宋濂悉心教导,朱标深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朱标能成为史上最优秀的太子之一,宋濂功不可没。

宋濂67岁那年(洪武十年),因为身体原因,申请告老还乡。朱元璋十分不舍,亲自携马皇后、朱标为宋濂饯行,并且给了许多赏赐,宋濂荣归故里。如果故事从此结束,宋濂的结局一定非常圆满。只可惜,三年后,胡惟庸案爆发,宋濂的长孙宋慎牵连其中。

胡惟庸案最终被定性为“逆案”,宋慎参与谋反,以律当斩,株连全家,宋慎的家人因此未能幸免。朱标听闻宋慎牵连其中,连忙找朱元璋,请求赦免宋慎的家人,包括在故乡的宋濂。但朱元璋认为,谋逆是大罪,家人不能赦免,宋濂必须要为孙子陪葬。

朱标为救宋濂,想了很多办法,大臣们也纷纷为宋濂求情,在朝堂之上,朱元璋龙颜大怒,发话说:“再敢为宋濂求情者,与其同罪。”一时间,大臣噤若寒蝉。朱标无奈,只能去后宫求助自己的母亲马皇后。马皇后素来敬重宋濂,听闻此事后,马皇后对朱标说:“我有个办法,或许可行。”

马皇后穿上一身素服,等朱元璋一下朝,便邀请朱元璋到中宫吃饭。朱元璋衣服都没来得及换,马皇后就把饭菜端上桌,朱元璋发现,只有几盘素菜,无酒无肉。朱元璋问马皇后为何吃素,马皇后说:“听闻宋濂这两天就要死了,我吃几天素为他祈福。老百姓家中都知道尊敬老师,我们身在皇家,恐怕不及老百姓。”

朱元璋一听,原来马皇后也是为宋濂求情的,筷子一扔,带着一脸怒气走了。但到了第二天,朱元璋下旨,免除宋濂死刑,改为流放。《明史》云:

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

在胡惟庸逆案的大背景下,宋濂的孙子被牵连进来,的确十分尴尬。一方面,宋濂作为明初大儒,他虽然对明朝做过巨大的贡献,但是根据律法,孙子谋逆,宋濂罪应当诛。另一方面,宋濂久居故乡,孙子做的事情他也不清楚,就这样杀掉有功之臣,着实可惜。太子朱标为了救恩师一命,想尽办法恳求朱元璋,但没有收到效果,因为朱标只能和朱元璋论“理”。但马皇后不同,马皇后和朱元璋夫妻20余年,夫妻感情深厚,马皇后用“情”来说服朱元璋,最终救了宋濂。

然而,马皇后虽然救了宋濂一命,也仅仅让宋濂多活了一年。宋濂年过七旬,死罪可免,获罪难逃,他被朱元璋流放到四川。因为气候和身体原因,再加上身心上的折磨,宋濂于第二年客死西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伐魏时,如果有马超在会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马超不死,诸葛亮伐魏能成功吗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马超,字孟起,曾为西凉地方割据势力,是能够和曹操叫板的人物。可惜的是,马超归顺刘备后,被闲置,郁郁不得志,于公元222年病逝。有人认为,如果马超没有早亡,活到诸葛亮伐魏时期,给诸葛亮当先锋,冲锋陷阵,可以统一中原,

  • 潘安是个有才学之人,为什么他的一生并不顺遂?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潘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成语叫做“貌比潘安”,“潘安”这个人,似乎早已变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表。但潘安可并不是光靠美貌出圈的,他其实是一个极有才学之人,其诗作让大批评家钟嵘都不禁赞叹。可是,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却并没有一生顺遂,反而是

  • 北宋灭亡时,王安石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安石“享负天下盛名三十年”之下,该不该为北宋灭亡背负骂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脱离了大宋的控制,数十年间时常越境劫掠大宋,大宋派兵予以镇压。但无奈的是,大宋在长期以来军事及财政上的弊端在这场战争中被无限放大,大宋不仅没能迅速取胜

  • 北宋开国功臣潘美真是一代奸臣?他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古代功臣都没好下场,北宋潘仁美,潘仁美历史的真相

    北宋开国功臣潘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潘良是电视剧《大宋宫词》中最大的逗比,他唯一的特长是从来不打胜仗,被连降三级后竟然厚颜无耻随其父潘美到金殿讨旨,大言炎炎欲率禁军击退辽国进犯。宋真宗看在他是爱妃兄长面上,答应让他随父率禁军抗击辽军。潘良再次展现狗熊本色,与辽军

  • 卫献公为什么会被迫逃亡他国?他被推翻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卫献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历史上被推翻的君王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在位期间暴虐无道,百姓民不聊生;有的是因为只顾贪图享乐,置国家于不顾,有的是因为治国不佳,颁布了错误的政策。但战国时期有一位君王,被推翻的原因非常搞笑,他因为在一场饭局中放了大臣的鸽子

  • 李斯一生精明,为何会让自己沦为那般田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朝宰相李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装历史剧《大秦赋》改编自小说《大秦帝国》,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正在热播中。该剧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收官之作,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

  • 张居正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张居正一死中兴就中断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居正的死对明朝影响,张居正改革成功了吗,张居正改革的弊端

    你真的了解张居正改革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个朝代从最初的建立,到繁荣,再到衰落。如果期间遇到不可控的因素,衰落的更快,离灭亡也越来越近。可是有的朝代,她经过繁荣,衰落,之后又经历改革,想突破现状,实现中兴。而明朝就发生过这样的一次改革,它就是张居正主导的。如果它能向商鞅变法一

  • 朱由检继位时拟定了4个年号时什么 朱由检为何会选择崇祯这个年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朱由检年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后人在称呼中国古代皇帝时,有很多的称呼。有的是以庙号来称呼,比如我们熟知的“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等。有的是以年号来称呼,比如嘉靖皇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等。而年号对于一个皇帝来说也很关键,有的皇帝一生用过十几个年号,

  • 古代历史上,那些古人是如何扬名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历史上,那些古人是如何扬名天下?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例如诸葛亮,没当官的时候也就每天窝在家里读书,为什么当时全荆州的人都知道他有才呢?刘皇叔也是听了别人夸他,才亲自去三顾茅庐的。诸葛亮这个穷书生,到底是怎么做到名扬荆州的呢?我不太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但通过

  • 赵襄子和赵惠文王,废长立贤上位,最终成为一代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襄子和赵惠文王是如何上位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原本只是晋国大夫的赵、魏、韩取代了晋国的位置,并列为战国七雄之一,在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赵襄子生在赵国开国国君赵籍之前,但他为赵国的创立奠定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