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为何他的历史评价却很高?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为何他的历史评价却很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904 更新时间:2024/1/16 2:21:46

朱高炽朱棣册封的太子,是一个接近四百斤的大胖子,他宅心仁厚,却在朱棣眼中是个软弱的人。传言朱棣将皇位传给他,是因为喜爱朱高炽的儿子,自己的孙子朱瞻基,虽然朱瞻基十分优秀,未来也成了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但是这种说法对朱高炽来说却兵不公平,他其实也是一位很优秀的皇帝。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代有名的一个皇帝,他继位短暂,却有三杨辅佐,他慈爱仁厚,深的民心。但是这样一个皇帝却被人说为靠儿子才能得到皇位的窝囊皇帝,可谓是对他的极为不公平。

朱棣不喜欢大儿子高炽,一个原因大概是他太老实仁厚,说得损一点,就是有点懦弱。没有他爷爷、他爸爸那种英武之气,不像个君临天下、让臣民战战兢兢的君主。第二则是因为身体不好,患了严重的肥胖症,走路很不方便,必须要两个人搀扶。他的爷爷和爸爸,江山都是马上得来的,朱棣自己上马能开弓,下马能治国,没办法喜欢这样的接班人。更可怕的是,这窝囊的老大却有了两个能干而不安分的弟弟。尤其是老二朱高煦,老爸兴兵南下,和建文帝夺江山时,身先士卒带领军队做先锋,直逼南京,功劳赫赫。在这场战争中,有一次朱棣对自己喜爱的二儿子许诺,你大哥身体不好,你好好干,江山迟早是你的。

高炽最终能入承大宝,一是嫡长继承制对朱棣的约束;二是因为他娶了个好老婆,生了个好儿子,朱棣喜欢仁宗的长子朱瞻基。高炽的皇后张氏也有朱元璋马皇后、朱棣的徐皇后之风,见识远大而乖巧伶俐,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内助,用古代命书的说法,有“旺夫命”。

《明通鉴》记载,张氏自从嫁给仁宗后,很得成祖和仁孝皇后这对公婆的喜爱。明仁宗在东宫做太子的时候,多次被汉王、赵王两位弟弟挑拨离间,又因身体肥胖,不能骑马射箭,明成祖很生气,命令减少太子在宫中的膳食,太子几次险些被换,然后最终能被保全,据说是因为张皇后的缘故。——婆媳关系是大家庭第一大难题,这张皇后能让婆婆开心,凭这点就知道她不是等闲之辈。明朝和宋朝一样,外戚很难干政,而且多贤后。

老爸给仁宗规定的减肥计划没见什么成效,你想想,人到中年再减肥何其难也,减肥无非是个姿态,做给老爸看看。高炽当了皇帝后,虽然因为封建礼法,不能公开对老爸有非议,心里恐怕腹诽不少。由于他一生都活在老爸的阴影下,对老爸喜欢的长孙——自己的大儿子朱瞻基,大概有点怨屋及乌的因素在里面,反而不喜欢,自己喜欢被封为襄王的第五子。朱棣生前,一再显示他立高炽为太子是因为自己喜欢长孙,而且明确向臣民表明他的态度,将来继承高炽皇位的,只能是长孙瞻基。——这种隔代指定继承人的行为,剥夺了仁宗自己选择继承人的权力,对他自尊的伤害可想而知。

史载,永乐帝朱棣数次出征,都带着皇太孙瞻基。永乐十二年(1414年),“庚寅,车驾发北京,皇太孙从”,“上语诸侍臣曰:‘皇长孙聪明英睿,智勇过人,宜历行阵,俾知兵法,且可悉将士劳苦,知征伐不易。然文事武备,不可偏废,每日营中闲暇,卿等仍与之讲论经史,以资典学。’”对孙子的培养远比对儿子用心。

因为沾儿子的光才当上皇帝的仁宗,对儿子有种莫名其妙的嫉妒可以理解。可是,后世有人断言如果仁宗再多当几年皇帝,可能会废除太子,我认为纯属臆猜。仁宗对儿子感觉不爽是一回事,可废除长子继承权再选另外儿子继位又是一回事。因为前者是个人的感情,后者涉及整个朝廷政局和大明江山,涉及自己身后的评价,朱高炽不会这样冒险。在父皇在世时,他在几次重大事件面前都有惊无险,证明他是个老实人,但毫不糊涂,做事极有主见,且“忍”的功夫一流,关键时刻形势非常理智。这样的老实人才是大聪明。

朱棣带领二儿子挥师南下时,建文帝的部队搞了个“围魏救赵”,派奇兵直捣燕王的都城北平,而燕王大军在外,如果贸然班师来救,得胜之势将功亏一篑。朱高炽这时不顾自己多病肥胖的身子,带领老弱将士坚守北平城,自己冒着弓矢上城督阵,激励将士,南军终于无功而返。他这保护根据地的功劳成为日后得到继承权的重要砝码之一。

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成祖住在自己的老窝北京城(当时称“行在”,还没有正式的首都名分),让朱高炽以太子身份在南京监国。他怀疑太子有什么不轨的行为,命令礼部侍郎胡濙暗中去监视太子的行为,并叮嘱他说:“人言东宫多失德,汝至京师,可多留数日,试观何如,密奏来!奏字须大,晚至即欲观也。”这老皇帝对太子已经有倾向性意见,一般的办事人员会迎合上意,收集太子的“不轨”言行。而胡濙被太子的老实折服了,“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

这老实人最聪明之处是认清了父亲的为人和自己的处境。面对永乐帝这样文武兼备而又阴险毒辣的父皇,耍小心眼能瞒过他?一味地去讨好也是下策。只有以不变应万变,老老实实夹起尾巴做人,才是上策。他能最后熬到皇帝位置,和两个弟弟相比,笑到了最后,其制胜之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吾知尽子职而已,不知其他也。”有时候,这样的笨办法更管用。

仁宗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他赦免了建文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停止了永乐帝开始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文化得到了复兴,读书人的待遇比洪武、永乐两朝要好。因此后世对他的评价很高,痛悼他在位时间太短。如果从个人的能力来说,他显然不属于有锋芒、有魄力的改革派,比起秦皇汉武乃至他的祖父、父亲,相对平庸。但他最大的特点是尊重下面臣民的能力,尽量少地去命令臣民这样或那样。这样平庸的皇帝,带给百姓的福祉远甚于那些个人能力很强、不甘平庸的皇帝。商纣、秦始皇隋炀帝就是有能力而喜欢胡折腾的皇帝。所以,朱高炽的庙号为“仁”。

明仁宗虽然因为身体肥胖不能身先士卒,但是他的功绩同样不可小觑!北平之围中,就是他用巧计堵住了李景隆大军攻陷的北京城门!就是他用区区一万军民守住了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疯狂进攻。如果没有他燕王就成了无根之萍,要想成事,十倍努力都不止。并且,他能得到皇位绝不仅仅是因为他生了一个好孩子,试想,没有任何实力,他怎么可能得到文官集团的集体拥护?杨荣又为何敢冒杀头危险在朱棣死后秘不发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的“元从禁军”为何没有出现?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玄武门之变的故事。禁军,是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因时代、文化与地域的不同,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如禁卫军、亲卫军、近卫军、御林军等不同称呼。唐高祖从太原起义的

  • 面对葛荣的数十万大军,尔朱荣是怎么战胜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面对葛荣的数十万大军,尔朱荣是怎么战胜他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号称百万大军(实际上起码三四十万),却在敌人7000骑兵的冲击下瞬间土崩瓦解,这一兵败如山倒的战争场面,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经过孝文帝改革后,北魏的统治中心从北方的平城一线(黄河以北)南移到洛阳地区(黄河

  • 狸猫换太子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宋仁宗是什么身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宋仁宗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千古奇案“狸猫换太子”,由于事涉皇帝身世、后宫嫔妃争斗,本就足够重磅,再加上其中彰显了包拯办案不畏权贵,因而自古以来便广为流传,并相继演化出大量戏曲、文学作品,现代影视作品同样对其多有改编。

  • 宋慎参与谋逆,朱标为何要为他的家人求情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明朝大臣宋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明朝洪武十三年,胡惟庸逆案爆发,牵连甚广。胡惟庸作为明朝最后一位宰相,此人阴险狡诈,骄纵跋扈,甚至意图谋反,他的死是必然。但是,在这场大案中有一个叫宋慎的人,让太子朱标如坐针毡。朱标认为,宋慎虽然参与胡惟庸谋逆,但他的家人无罪,恳求父亲朱元璋能够赦

  • 诸葛亮伐魏时,如果有马超在会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马超不死,诸葛亮伐魏能成功吗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马超,字孟起,曾为西凉地方割据势力,是能够和曹操叫板的人物。可惜的是,马超归顺刘备后,被闲置,郁郁不得志,于公元222年病逝。有人认为,如果马超没有早亡,活到诸葛亮伐魏时期,给诸葛亮当先锋,冲锋陷阵,可以统一中原,

  • 潘安是个有才学之人,为什么他的一生并不顺遂?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潘安,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个成语叫做“貌比潘安”,“潘安”这个人,似乎早已变成了千古美男的代表。但潘安可并不是光靠美貌出圈的,他其实是一个极有才学之人,其诗作让大批评家钟嵘都不禁赞叹。可是,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却并没有一生顺遂,反而是

  • 北宋灭亡时,王安石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安石“享负天下盛名三十年”之下,该不该为北宋灭亡背负骂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立西夏,脱离了大宋的控制,数十年间时常越境劫掠大宋,大宋派兵予以镇压。但无奈的是,大宋在长期以来军事及财政上的弊端在这场战争中被无限放大,大宋不仅没能迅速取胜

  • 北宋开国功臣潘美真是一代奸臣?他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为什么古代功臣都没好下场,北宋潘仁美,潘仁美历史的真相

    北宋开国功臣潘美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潘良是电视剧《大宋宫词》中最大的逗比,他唯一的特长是从来不打胜仗,被连降三级后竟然厚颜无耻随其父潘美到金殿讨旨,大言炎炎欲率禁军击退辽国进犯。宋真宗看在他是爱妃兄长面上,答应让他随父率禁军抗击辽军。潘良再次展现狗熊本色,与辽军

  • 卫献公为什么会被迫逃亡他国?他被推翻的理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卫献公,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历史上被推翻的君王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在位期间暴虐无道,百姓民不聊生;有的是因为只顾贪图享乐,置国家于不顾,有的是因为治国不佳,颁布了错误的政策。但战国时期有一位君王,被推翻的原因非常搞笑,他因为在一场饭局中放了大臣的鸽子

  • 李斯一生精明,为何会让自己沦为那般田地?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朝宰相李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古装历史剧《大秦赋》改编自小说《大秦帝国》,由延艺、顾其铭、强龙、刘永涛执导,李梦、张健编剧,张鲁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邬君梅等人领衔主演,正在热播中。该剧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收官之作,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