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探索王勃短暂却光芒万丈的一生,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探索王勃短暂却光芒万丈的一生,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17 更新时间:2024/1/7 21:31:42

说到王勃,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王勃,一个天才!

一直记得高中语文老师在讲《滕王阁序》说起王勃时,那般慷慨激昂,那般惋惜非常。

上元三年,二十六岁的王勃一气呵就写成《滕王阁序》,刷屏各大平台,一直传到了皇帝唐高宗的朋友圈里。

唐高宗读罢,拍案而起:“此乃千古绝唱,真天才也!”

“王勃现在哪,快把他找来,朕要重用他!”

一旁的太监回话:“王勃已经命丧南海…”

高宗惊愕,连叹三声可惜!

可能是天妒英才,泼了他一盆水,淹没了27岁的年华,也淹没了“绣口一吐”的另外半个盛唐......

王勃的一生,虽短暂,却已经光芒万丈!

一、名门之后,神童降世。

王勃可是出生名门,家族之中,个顶个的都非同寻常:

爷爷王通是隋末唐初的文化名人,私人教育家,“十五为人师”,门生遍天下;

爷爷的弟弟王绩是十一岁就名动京城的“神童仙子”,五言律诗奠基人,个人代表作《野望》在当时家喻户晓;

爷爷的哥哥王度是《古镜记》作者,开唐代传奇(灵异小说)之先河;

王勃的哥哥王勮(jù)也是天才少年,20岁就考中了进士!

公元650年,古绛州的一座宅院里,一声啼哭打破了黎明的寂静。

王勃更是良好的吸收了家族基因,成功的长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六岁即可写文章,“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九岁读《汉书》,并且指出书中错误,写了10卷长文《汉书指瑕》。

13岁,已经在文学圈里风生水起,开始到处投简历找工作。

14岁上书宰相,直抒政见,针砭时弊,宰相读罢击节赞叹,大呼神童,当即给朝廷人事部门写了封推荐信。

二、年少得志,未冠入仕。

15岁的王勃,意气风发,少年英才,通过皇甫常伯直接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高宗展卷而阅,只见文章词意壮美,绮丽生花,忍不住连连惊叹:“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啊!”

一年之后,王勃参加朝廷公务员特招,一举高中,成了当朝最年轻的博士,最年轻的朝廷命官!

唐朝一向是以文采为著,奉旨为文的他,更是人生得意之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名趁早,年少得志,俨然人生赢家!

十几岁便已经站在了绝大部分人一辈子也到不了的高度,光芒耀目。

三、一篇檄文,招来麻烦。

然而,站得越高也就意味着,如果哪天一脚踏空就会摔得越惨。王勃只知“人生得意须尽欢”,却不知道高处不胜寒,反转只在一瞬之间。

长安城无人不知的王勃,自然是王权富贵争相交好的对象,高宗第六子沛王与王勃成了朋友,整日喝酒游戏,与皇二代在一起,当然可以愉快的玩耍。

一次沛王与英王相约斗鸡,命王勃写一篇斗鸡的檄文助威,王勃随手一写,竟又是一篇10w+,在斗鸡群里疯狂转发,留言区也是热闹的很,却总有好事者,在留言里@了当今圣上唐高宗。

高宗饶有兴趣的读这篇爆文,神情骤变,转而盛怒!

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鹅,与同类者争胜。

好工整的骈文,好大胆的王勃!

王勃的一篇小文章,无意间触碰到了帝王最敏感的一根弦!

写者无意观者有意,王勃只是写文助兴,到了高宗眼里,便成了暗有所指,挑拨离间。

到底是太过年轻,不够圆滑,初唐四大天王之首、当朝最年轻的命官,无限风光的王勃,一夜之间成了停职停薪的无业游民。

19岁的王勃,神情黯然的走出王府,望着繁华的长安街,心中无限失落。

四、重返官场,又来人祸。

当官这几年,也是交了几个朋友,杜少府算一位,当初靠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斩获的死忠粉,如今正好失业,王勃就有了时间去杜少府所在的蜀州游玩一圈。

跋涉了一个又一个城市的山水,别过了一拨又一拨的粉丝,一晃居然三年已过,吃多了麻辣烫,酸辣粉,王勃开始想念长安的肉夹馍和刀削面了。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正是年轻的王勃,想想自己万种才情,怎甘心如此闲度时光,一个“归”字说明一切,是该回长安了!

回到长安的王勃,在朋友的力荐做了虢州参军,多了一丝沉稳,但还是远远不够。

在虢州他一时心软私藏了一个逃跑的官奴,后来怕被人举报居然一时糊涂把官奴给杀了……

杀人偿命,锒铛入狱,秋后问斩。

就在大家都在唏嘘感叹一代天才即将陨落时,可《滕王阁序》还未问世,王勃命不该绝啊!果然,适逢唐高宗更改年号,天下大赦,勃就此逃过一劫。

父亲遭受牵连,远谪南荒之外,王勃又是出名的孝子,心中无限惭愧,对仕途已无他念,于是坐船南下,去看望自己的老父亲。

五、一序既成,四海皆惊。

一路南下的王勃,却不知即将迎来人生中最巅峰的时刻。

路过洪州(今南昌)时,恰逢洪州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在重阳节举办的文学派对,听说王勃恰好路过,阎都督冲着王勃父亲的面子,邀他参加,王勃也毫不拒绝,作为大咖,参加这种聚会是理所当然的。

宴会之上,酒过三巡,阎都督热情号召大家选派代表为本次重阳赛诗会作序一篇,旁人知道都督用意,都各种推脱,正在都督女婿吴子章拿着提前写好的长序准备闪亮登场技惊四座之时,王勃酒杯一放,“我来”!

天才的智商和情商总是成反比的,这一点亘古不变。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抢了自家女婿的风头,都督自然心中不畅快,愤而离席,又按捺不住心中好奇,藏于帐后,遣手下盯着王勃,现场转播。

良久,一吏匆匆来报:他写了“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都督不以为然:这些套话,谁都会写。

手下再报: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心中一惊,传闻王勃有惊世之才,果然如此!

王勃受到儒学影响很深,基本人情世故还是懂的,看到都督面色不悦,自然要奉承几句。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写到这里,王勃极目四望,只见远处天高云淡,澄江如练,波光山色交相辉映,近处则是楼阁错落,丹漆流彩,一时无限灵感涌上心头,一句句神来之笔飞逸而出: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听手下人报到这里,都督再也坐不住了,出帐见证这一篇千古奇文出世!

当阎都督看到王勃因感时伤怀写下“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时,已经对面前的这位小兄弟佩服的五体投地,严实合缝,完美的骈句,这就是高手,这便是奇才!

接下来王勃笔锋一转: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众人惊叹不已,掌声不绝......

王勃回顾之前坎坷,也深知不可恃才傲物,一番挥洒之后,结束时,也谦卑起来: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大家读完这篇一蹴而就的古今第一骈文都彻底傻眼了:音律、对仗、辞藻、典故,有情有理无可挑剔,汉字之美,发挥到极致。

揽汉唐人文成一序,绝江山美景于片言。

无疑,这篇震惊四海的奇文,刷爆了整个文化圈,一篇限时命题作文写成这样,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亦不为过。

一序既成,四海皆惊!王勃落笔那一刻,殊不知天空一颗流星划落.....

六、天妒英才,魂归南海。

也许是一篇《滕王阁序》耗尽了王勃的时运,不久之后,他便迎来了生命的终点。

王勃看望完老父亲,踏上归途。

正值盛夏,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惊悸身亡。

也许像王勃这般的奇才,只有大海才能容得下他!

若苍天不负,或者王勃命硬,回到了长安,得高宗重用,那么之后的盛唐或许会更加辉煌吧!

臧克家在纪念鲁迅时,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这句话用来形容王勃也十分合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魏忠贤被称为“九千九百岁” 魏忠贤为何躲不过刚继位的崇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斯被腰斩,魏忠贤是什么人物,魏忠贤为什么不反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魏忠贤和崇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许多王朝,都曾出现宦官干政的情况,一次又一次的事实证明,只要让太监掌权,百害而无一利,轻则忠臣良将无用武之地,朝廷内外被乌烟瘴气笼罩,重则导致王朝灭亡。读史使人明智,朱元璋虽然文化水平较低,却善于总结历史教训,在他称帝后

  • 如何评价李清照?她的一生都没能得到安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渔家傲》李清照,李清照的晚年生活有多凄惨,李清照晚年靠什么为生

    说到李清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李清照,千古第一奇女子,公主的命,活得却像一个骑士。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也许,相比男人,作为女人的李清照更需要安定,尤其是在那个男权的时代,哪怕只是一个容膝之地,也足矣。可安宁,又谈何容易

  • 苏轼的人生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诗人中的美食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苏轼是美食家的证明,苏轼带给我的人生感悟,苏轼美食家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说到苏轼,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苏轼,惊世之才,宋词半壁江山,一生流离,一大半的才华都用在吃上,世人多叫他东坡。台湾诗人余光中曾经说:“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

  • 母亲去世后,徐庶没有选择投靠刘备向曹操复仇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徐庶为什么会离开刘备,徐庶和诸葛亮谁聪明,徐庶推荐诸葛亮

    徐庶的母亲去世后,他为何不去投靠刘备向曹操复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与徐庶有关的情节感人至深,让人读之落泪,说的是刘备在荆州时,徐庶毛遂自荐,就此曾为了刘备身边的军师,并帮助刘备击败曹军,当时败军回到许都,向曹操汇报了当时的情况,曹操当即询

  • 上天给了崇祯十七年的时间 崇祯为什么没有能挽救大明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崇祯有机会挽救大明吗,崇祯为什么救不了大明,崇祯怎样才能救明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灭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史上大多亡国之君都是昏君,好比秦二世胡亥、陈后主陈叔宝、宋徽宗赵佶等等。而崇祯帝却是个勤勉的皇帝,他一心要复兴大明,不分昼夜地处理公文,吃喝用度都相对节俭。勤政和节俭是明君的标配,但崇祯意外成了亡国之君,他无脸面对列祖列宗只得自缢身亡。在

  • 崇祯皇帝临死之前 崇祯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祯皇帝的女儿,崇祯砍了女儿的胳膊,崇祯杀女儿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崇祯和妻子女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明朝末年,各地起义军四起,很快便将京城围住。统治近三百年的大明朝,终于要走到了尽头。明朝的末位皇帝,崇祯尽管自接任皇位开始,就尽力在挽救明朝的颓势,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看着各地的起义军大肆行动,崇祯心里也明白,明朝的结局是注定

  • 司马懿既然已经看破空城计 司马懿为什么还选择撤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和司马懿谁厉害,司马懿到底有没有看透空城计,司马懿真的没有识破空城计吗

    司马懿空城计,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三国演义相信大家是一定都不陌生的,就算是没有看过原著也应该是看过其改变的一些影视作品了,这最近又新上映了一部剧叫《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不知道有没有看过的朋友,虽然我没有看过这部作品,但是听名字说的应该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军师司

  • 陈玄礼在马嵬驿带兵哗变,事后为何没有被治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陈玄礼是谁,马嵬驿具体地址,当时挖李鸿章墓的贱民下场

    还不知道陈玄礼在马嵬驿带兵哗变,事后为何没有被治罪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马嵬驿兵变中,陈玄礼逼死了杨贵妃,看似显得胆大包天、拥兵犯上;但实际上,他这是弃卒保帅,帮助李隆基渡过了一生中的最大危机,同时也避免了一场宫廷惨案的发生。这就是陈玄礼后来继续安安稳稳,受到

  • 顺治帝重病时,为何要送吴良辅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为什么不等吴三桂老死,清帝顺治出家,顺治帝最后是出家了还是病死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顺治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清朝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清世祖顺治帝驾崩。在清史上,顺治是一位富有争议性的帝王,特别是关于顺治的“死”,目前仍有很多种说法。根据《清史稿·本纪五》记载:“丁巳,崩於养心殿,年二十四。”按照正史的说法,顺治是病逝,并非出家。顺治虽然没有出家

  • 郭嘉有何过人之处能成为曹操手下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嘉为什么是三国第一谋士,鬼才郭嘉,如果郭嘉不死

    对郭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曹操不只有“宗亲八虎骑”和“五子良将”,还有一个庞大的智囊团。这个庞大的智囊团之中,最出色的就是和“五子良将”相媲美的“五大谋士”,即荀彧、荀攸、程昱、贾诩、郭嘉。有人说荀攸最厉害,也有人说贾诩最厉害,还有人说荀彧最厉害,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