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社会大乱之前 必有三种前兆分别是什么

曾国藩:社会大乱之前 必有三种前兆分别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92 更新时间:2024/1/28 16:08:13

清末,曾国藩曾说,社会大乱之前,必有三种前兆,将曾国藩的文言文译成今天的语言就是说:

其一是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

其二是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

其三是当问题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之后,偏偏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没有人愿意为这艘破船补补窟窿,却权当没有看见。

实际上,曾国藩是说亡国的三步曲:

黑白不分,社会丧失了应有的净化与清算功能,就没了正义与邪恶之别,自此踏上了死亡的第一个台阶。

网络配图

由此一个社会越是小人就越猖獗,而好人就只能忍受坏人的猖獗了。由此就踏上了死亡的第二步台阶。

当事态严重了,于是乎越是丑恶,就越容易被人所默认,有如今天的专家教授大放獗词,连允许有限腐败的狗屁话都敢讲了。

不能不说曾国藩高瞻远瞩,果不其然,在曾国藩闭上眼睛的20年后,当慈禧老妖婆蹬了腿,三年后,大清王朝也终就灰飞烟灭了。

但说这话之前,曾也曾与自己的幕僚讨论过大清的寿命,但这时的曾还不得要领,但其幕僚的预言却一语成谶。

整个晚清,清醒的只有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一人。赵在1867年就预言国家将亡的时候,连曾国藩都不敢相信。因这时洋务运动刚刚开始,一切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但赵烈文从当时官府明火执仗、社会两极分化、百姓穷困潦倒、朝中大臣无能,还有外敌虎视眈眈的外部背景,推断清朝将在50年内灭亡。结果赵文烈一语成谶,大清王庭在44年后土崩瓦解了。

当年曾国藩听了赵烈文的分析,叹了一口气,说“我日夜望早死”。

曾虽不能算位极人臣,但也算是中流砥柱,如此高干,都觉得无力回天,又不愿意看到国家“抽心一烂”“土崩瓦解”的局面。只能以自己的闭上眼睛来对抗不能不到来的末日。

统治者过分主迷信了武力,当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那又是何等的英雄?但喊了几声“陈胜王”,几个新兵蛋子挥挥手就把不可一世的大秦朝推翻了,在当时根本没有一个人能预料到强大的帝国,会在一夜间突然完蛋。

而横向上看强大到世界老二的前苏联,在解体前,也没有几个人预见到。

网络配图

从晚清延至民国,于右任老先生在《亡国三恶因》中,出于特殊时期,说得更有些意思:民穷财尽--社会破产--国家破产。概括出一部亡国灭政的三步曲。

国有金,吝不与人,为他人藏。此其一。

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此其二。

宫中、府中、梦中,此哭中、彼笑中,外人窥伺中、霄小拨弄中,国际侦探金钱运动中,一举一动,一黜一陟,堕其术中。此其三。

其一是说,百姓贫穷,物价飞涨,社会呈败落之像。

而老百姓为什么会贫穷?是因为“国有金,吝不与人”,财富不往普通人手里流动,国与民争利。财产归权贵私有。劳苦民众虽竭尽劳作,所得不足以维持生计,两极分化严重。残民,掠民,扰民以自肥,最终也就只能民不聊生,由此种下了亡国恶因。

其二是说,行善的不能受到褒扬,作恶的不能受到制止,社会道德急剧下滑。官员虽多,但不作为,忙于吃喝嫖赌,聚敛财富,使“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善恶本人兼而有之。所以于右任说“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其中的“化”、“使”两个动词很生动地说明了官员普遍贪腐、社会道德败坏原因。在社会层面上,“善不能举,恶不能退,利不能兴,害不能除。化善而作贪,使学而为盗。”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社会就呈现出溃败的状态。

网络配图

其三是说,财富有了贫富不均,权力有了两极分化,财产聚于权贵之家,而社会又丧失了自我更新的功能,也就有了“此哭中、彼笑中”的现象。于是乎“外人”--列强,“窥伺”中华大地,伺机捞好处;“霄小”--内奸,挑动拨弄,出卖国家利益。搞金钱外交,用通商拉拢外国政要“助纣为虐”,维持其祸国殃民的统治。“侦探”渗透国外华人社区,“金钱”收买外国政要,甚至行为举止,罢免升迁,都以金钱利益为动因,用这样方法维持其统治,岂能不使社会败亡?

于右任老先生的三步曲,是一步步走向灭亡的三部曲,有其一,就必有其二,有其二就必有其三。作为民国的监察院长,作为孙中山先生提倡的五权分立的监察院,想来于老先生,再联想到曾国藩,不能不承认,这些先贤比常人有先见之明。

惜哉,明则明矣,在历史的拐点,那历史还是驶入了左道傍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身为五虎将之一 为一个女人投敌还杀了丈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梁山大大小小108个将领,并非都是粗人,比如燕青,不仅长得好看,一身好花绣,而且多才多艺,吹拉弹唱都会,他对应的星名“天巧星”正是由此而来。不惟燕青,梁山还有一位,也是相貌俊朗,心灵机巧,而且“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跟燕青有的一比,人称“英勇双枪将,风流万户侯”。网络配图此人就是

  • 光绪老师考场吃人参中状元 曾国藩曾被室友欺负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记得当年念大学时,每学期初都要痛下决心:从这个学期开始,缓慢而从容地用功,及时地消化课程,不要等到临考前一两天开夜班车。然而,人的劣根性比江山还要强大,每到期末,才发现誓言已顶着厚厚的灰尘放在高阁上,还是在考前四十八小时才想起要用功,还是在深夜的烛光中怀着对学分的恐惧做背水一战,还是眨巴着疲倦的眼皮

  • 同治皇帝死于天花?真实死因羞于启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皇帝是史上最短命的皇帝,6岁登基,19岁驾崩,上篇文章也讲述了同治皇帝傀儡般的一生。查阅、分析大量史实材料后,不难发现,同治皇帝并非死于天花,这只是慈禧对外宣传的一种说法,同治的真是死因却是性病。网络配图同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于性病的皇帝,虽然贵为皇帝,但他从来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这跟慈禧繁

  • 他一点都不想当皇帝 却在昏迷时被抬上帝王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细数中国古代历史上所出现过的帝王,数目居然有五百五十九位之多,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帝王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也被众人视作为天子,因此很多人都觊觎皇位,并为了可以夺权展开了很多战争和厮杀,所以帝王宝座应该是被视为是至高的享受。网络配图可是让人们感到诧异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居然有一位帝王,他非常不情愿做皇帝,

  • 青年时代的左宗棠:不爱四书五经沉迷于旁门左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抵御外侮的爱国者,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晴四大中兴名臣”,相对完整地经历了人类19世纪,见证了国家“崛起与衰落,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与政治”的主题。徐志频认为,同为被载入史册的晚晴重臣,曾国藩追求“道德之名、文章之名”,毕生压抑真实的人性,端坐圣坛以致

  • 晚清最后的汉臣左宗棠 连俄国人都害怕的雄狮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光绪十一年7月27日清晨,七十四岁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接到丧折后,慈禧太后的心情是复杂的。“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言尤在耳,可左宗棠走了,这个汉人确实太强硬,太血性,太无拘束,甚至在万寿圣节也不参加行礼,甚至在中法战争之时怒发冲冠,拍案而起“胜固当战,败亦当战!”但

  • 溥仪自述:怕遭报复和偷盗赶走紫禁城所有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紫禁城在表面上是一片平静,内里的秩序却是糟乱一团。我不懂事的时候情形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从我懂事以后就时常听说宫里发生盗案、火警,以及行凶事件。至于烟赌,更是不用说。到我结婚的时候,偷盗已发展到这种程度:刚行过了婚礼,“皇后”的凤冠上原来的全部珍宝,都被换成了赝品。这时我已经从师傅们那里知道,清宫

  • 大老虎和珅究竟贪了多少钱?贪的这些钱来历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退出皇位但仍在训政的太上皇乾隆帝,走完了89年的人生旅程,突然离开人世。嘉庆帝亲政,开始实施他整肃朝政的计划,其中一个重大步骤就是逮治和珅及其党羽。正月初八,嘉庆帝宣布革除和珅的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军政职务,命令刑部将他逮捕法办。正月十八,赐白练一条,令和珅自尽。和

  • 张飞的儿子张苞去世后,诸葛亮反应为何如此激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同样是大将,对于赵云和张苞两人的死,诸葛亮的表现却截然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赵云死当时诸葛亮正在筹备北伐事宜,突然刮来了一阵大风,将门前的松树生生地折断了,诸葛亮暗叫不好,赶忙掐指一算,完了!主折一员大将!果然十分钟过后,赵云的儿子披麻戴孝、呼天抢地报丧来了,诸葛亮大叫一声

  • 曹操手下第一猛将是谁?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历史,乱世的总是会出现非常多的英雄人物,尤其是武将谋士,而且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也是小编最喜欢三国历史的原因,我们都知道魏蜀吴当中,曹魏的实力是最强的,而且曹营里面的猛将是非常的多的,而且我们大多耳熟能详,比如说能和关羽打个平手的庞德,或者是逍遥津战神张辽,还有血战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