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奉世是如何带领一万人平定西羌之乱的?

冯奉世是如何带领一万人平定西羌之乱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57 更新时间:2023/12/8 2:16:08

很多人都不了解冯奉世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公元前42年的大汉帝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险局面。

在国内,因为持续好几年恶劣的气候环境,农业生产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百姓家中没有余粮,商人们更是囤积粮食,抬高粮价,全国粮食价格暴涨。

当时,就连国都附近的粮价都涨到了每石200多钱的价格,边远郡县涨到了每石400多钱,关东(函谷关以东)的粮价更是涨到了每石500钱。

百姓没有存量,更买不起粮食。为这事,皇帝和大臣们愁破了头,都想不出完美的解决方法。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凉州西方的羌人乘着大汉朝此时正遭遇的困境,乘机举兵反叛,乘火打劫,他们不仅脱离了大汉的控制,还组织族人在大汉边境入侵寇掠,抢夺百姓的财富。

发兵应对

当时坐在皇位上的汉元帝,是一个仁慈却又无能的皇帝,他立刻组织朝臣商议如何应对西羌的叛乱。

丞相、御史大夫、大司马全都沉默了,大汉内部粮价暴涨,百姓民不聊生,西羌此时乘机反叛,如果组织军队平乱,定会让早已不堪内忧的朝廷,背上更重的负担。百姓早就无以为生,又要组织他们去打仗,这不是荼毒百姓的举动吗?

西羌之乱,又不能坐视不管。现在出兵也不是,不出兵也不是,他们哪里敢提方案呢?

老将冯奉世,是三朝元老,久经沙场,他的气魄是那些臣不能比的。

在文武百官都一筹莫展之时,冯奉世建议皇帝出兵平乱,遂自荐,表示自己愿意担任平羌主将。

出大军还是出小部队?

此时朝廷和百姓两方都不好过,汉元帝实在不忍心在这个时候组织百姓打仗。

冯奉世直言:“打仗就不要分多次征发军队,一定要一次性把军队人数、后勤问题都解决好,西羌有三万人叛乱,照理该派出四万大军。舍不得派大军的话,打不赢西羌就会丢我大汉的面子,边境的部落就敢跟着叛乱。要用大军将他们一举击溃,不要给他们留团结其他部落的时间。”

大臣们都只注意国内的困局,全体建议:只派一万人意思一下就行了!汉元帝本人也这么想。

冯奉世极力争取,还是不能如愿,最后汉元帝恩准:在一万的基础上再加两千人,就这么定了!

初战不捷

冯奉世带着可怜的军队西进,兵分三路,前将军到达前线后和羌人争夺有利地形,派出了两个校尉率领的军队,都被羌人击溃,两校尉被杀。(汉朝一个校尉手下有2000人)

汉元帝听到消息就坐不住了,冯奉世初战告败,但他还是顶住压力朝廷增援三万六千人。

汉元帝一次性征调了6万大军,还派太常去给冯奉世作副将。

太常是个大官,官位比冯奉世还高,冯奉世明白,这个副将是皇帝派来制约自己的人,他坚持说:只要军队,不要副将。

元帝又派使者严厉地责备他,数落他前面的失败,质疑他的统帅能力,还表示:若不是考虑到部署已经确定,早把你撤了。

冯奉世再次顶住了压力,当年十二月,他带着大军与羌人决战,在他的英勇指挥之下,羌人大败而归,在战场上留下了8000具尸体,西羌之乱就此平定。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冯奉世经验丰富,他相信自己的指挥能力和判断力,所以才敢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局面下,直接请求发动4万人的军队,这种魄力值得学习。

打仗就要打胜仗,在完全的准备之下,就很难遭到失败。

在朝臣和皇帝的质疑声中,冯奉世能顶住压力,敢于违抗皇命,坚持自己控制军队,这正是他自信的表现。

成事在人,冯奉世久经沙场而无败绩,他的成功有很多细节值得我们学习,而他果断的性格、过人的魄力就更值得我们学习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宋八大家”中名气最小的一位为什么是曾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文化史上有个名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组合。大部分中国人对“唐宋八大家”都是耳闻其名,耳熟能详。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不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相比,曾巩的名气

  • 皇太极死后,豪格为什么没能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猝死在盛京(今沈阳)后宫。由于生前没有安排和满洲旧有的风俗,清朝皇族围绕皇位展开了激烈争夺。距离皇位最近的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和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当时决定清朝皇位归属的关键是八旗亲贵的态度。而豪格当时是正蓝旗旗主,皇太极生前亲领的两黄旗、济尔哈朗所领的镶蓝旗都支持

  • 马谡守街亭的时候,蜀汉其他大将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建兴六年(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曹魏。由于准备充分和曹魏方面估计不足,蜀汉的北伐大军势如破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投降归汉,整个陇西马上要被蜀汉控制,曹魏朝野恐惧。然而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不听诸葛亮部署的马谡被曹魏名将张郃击败,丢掉了交通要地街亭,导致蜀汉军功亏一篑,第一北伐失败。

  • 屡遭打击的永乐太子朱高炽是怎么站起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这些日子,《大明风华》的播出在网上引起热议,梁冠华老师饰演的永乐太子朱高炽(明仁宗)更是非常出彩。不过朱高炽(明仁宗)在剧里的日子过得很不好,以至于被戏称为“明朝家庭鄙视链的低端”。电视剧虽然有所夸张,但朱高炽在永乐年间的日子确实难过,屡遭打击到太子之位都摇摇欲坠的程度。奇怪的是,无论受到怎样的打击

  • 息夫人陈氏,春秋四大美女之一,为何会被称为桃花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息夫人陈氏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古希腊有一场持续了十年的特洛伊战争,传说,这场战争便是为了争夺那最美丽的女子海伦爆发的。当海伦看着满目疮痍的特洛伊城落下了眼泪,她的眼泪化作了美丽的百里香花儿,而她的哭泣也让无数勇士甘愿为她赴汤蹈火。那么中国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呢?当然有,而且也与

  • 如果擒于禁的是张飞,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擒于禁的是张飞,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关云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他怒斥降将于禁的时候,也是豪气干云:“吾杀汝,犹杀狗彘耳,空汙刀斧!”于禁兵败投降而不自尽以谢曹操,固然有不足取之处,但是在后汉三国乱世,战败投降后封侯拜将者比比皆是,为

  • 唐太宗曾说了一句,预示了长孙无忌的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的大舅子、凌烟阁第一功臣,在唐高宗初期更是大权独揽。但长孙无忌的人生却以悲剧收场,最终被逼自杀。而李治(唐高宗)被立为太子时,唐太宗说的一句话就预示长孙无忌的悲剧。大约从贞观十四年(640年)开始,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之间爆发了夺嫡之争,最终导致李承乾谋反被废

  • 揭秘:曹操的家族为什么不属于士族?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汉末三国是士族门阀崛起并主导社会的时代,但曹魏、蜀汉、东吴的皇族却都不属于士族。其中刘备早年织席贩履、孙坚孙权父子不过是江南地区的小土财主和县级官吏,他两个家族不属于士族倒不奇怪。可曹操的祖父曹腾被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则出任过东汉三公之一的太尉。曹操年轻时是洛阳的“高干子弟”之一,与大士族出身的袁绍

  • 在汉末三国崛起的士族门阀最后又是怎么衰落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士族门阀在汉末三国崛起并主导社会。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在政治上垄断了选官,在文化上垄断了舆论和教育,在经济上控制了大量人口和土地。士族门阀的统治好似坚如磐石,定可千秋万载。可是士族门阀从南北朝开始衰落,到隋朝时期仅剩下数个集团苟延残喘,在唐朝初期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最终在五代十国时期彻底消失

  • 袁术敢在乱世之中称帝,除了身份地位,还有什么资本?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除了身份地位,袁术还有什么优势,让他敢在乱世之中称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建安二年,袁术不顾众人的劝阻,毅然在寿春称帝,随后,他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然而袁术军中的将士却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而且在他腐败的统治下,江淮一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