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神宗赵顼是怎样的人?为何说他是北宋争议最大的皇帝?

宋神宗赵顼是怎样的人?为何说他是北宋争议最大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481 更新时间:2024/1/30 8:53:32

宋神宗赵顼是北宋争议最大的皇帝。赞誉者认为他锐意进取,有理想、有抱负,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明君;贬低者认为他志大才疏,一味瞎折腾,结果把整个国家搞得鸡犬不宁,国力不增反减,为后来的北宋亡国埋下了隐患,因此他是一位典型的昏君。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的宋神宗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北宋灭亡是他的错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北宋为什么要变法?

在许多人印象中,北宋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所以北宋皇帝手中的江山都美得像幅画一样,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北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这是事实,可北宋由于制度问题造成的财政支出极高也是事实。从北宋中期开始,朝廷财政收支便时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到了宋神宗即位后,北宋国库早已捉襟见肘。

朝廷没有钱怎么办?那就只能打破原有规则,通过革除积弊让国家重新焕发生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宋神宗才采纳了王安石的建议,发动了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社会变革——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给北宋带来了什么?

“王安石变法”在正史中的评价多为负面,宋神宗之所以遭后人诟病,最主要原因就是他旗帜鲜明地支持变法。那么“王安石变法”真的如一些史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一个“恶法”吗?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在北宋留下的诸多史料中都不遗余力地抹黑“王安石变法”,但不看广告看疗效,“王安石变法”推行的十多年时间里,北宋在社会、经济、军事等方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朝廷收入大幅提高,对外战争也多次取得胜利,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神宗朝名将王韶的“熙河开边”,为北宋疆域拓边二千余里。(注: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将这些浴血奋战抢回的土地全都无偿归还了。)

元丰三年(1080),宋神宗亲自主持职官制度的改革,史称“元丰改制”。这次改制淘汰了大批尸位素餐的昏官庸吏,既节省了朝廷开支,又提高了朝廷办事效率。

元丰四年(1081年),西夏发生内乱。宋神宗决定趁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发动一场北宋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军事行动——元丰西征。如果此战能一切顺利,那么不仅证明了宋神宗全力支持的“王安石变法”行之有效,而且也可以彻底解决西北问题,并且让北宋国力大幅提高,甚至有可能重现当年的汉唐雄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元丰西征”在十战九胜的情况下,却因主帅贪功而最终导致了满盘皆输。

宋神宗不甘心失败,于是采纳徐禧的建议在西夏腹地修筑永乐城。可是永乐城在地理位置上有先天缺陷,因此在后来的西夏大军围攻下最终沦陷,北宋精锐鄜延军被悉数歼灭。

平心而论,“元丰西征”和“永乐城之战”的失败宋神宗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时宋军在实力上显然比西夏军更强,可两战皆因主帅糊涂导致了无法挽回的结局,宋神宗用人不当自然难辞其咎。作为一位极聪明,又极富进取心的帝王,宋神宗心中的自责难以言表。因此终日郁郁寡欢,最终在元丰八年(1085年)郁郁而终,年仅38岁。

宋神宗是明君还是昏君呢?其实答案很明显。宋神宗一生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对国家和大多数百姓有利的。他全力支持的“王安石变法”给中下层百姓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他亲自主持的“元丰改制”不仅在当时取得了积极正面的效果,而且对后世官制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在军事方面,元丰西征和永乐城之战的失利给宋神宗的人生蒙上了难以抹去的阴影,但他在位期间也取得了熙河开边、平定荆湖、大败交趾(今越南)等战争的胜利。

为什么史书上的宋神宗是昏君?

那么为什么宋神宗在史书上为什么会给人留下一种受“小人”蒙蔽的昏君形象呢?那是因为宋神宗支持的变法侵害到了权贵阶层的利益,而这些人偏偏又在宋神宗死后掌握着大宋王朝的命脉和书写历史的话语权。所以宋神宗一生所作出的贡献往往在历史上被一笔带过,许多人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些事迹,而他的失误以及变法所产生的部分负面影响则被大肆渲染。

宋神宗一生励精图治,结果死后却得到了个“神宗”的庙号。这个“神”字并非代表神圣英武,而是指神神叨叨。与他同个庙号的还有明神宗朱翊钧,这是一位三十年不上朝的主。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在宋神宗去世后,以他母亲高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将他一生抹黑到了什么程度。

北宋灭亡是宋神宗的错吗?

至于说北宋灭亡是不是宋神宗的错,这个问题就比较有意思了。宋神宗死的时候,虽然北宋算不上富国强兵,但国内整体情况还很稳定。在之后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北宋先后经历了高太后临朝称制、宋哲宗亲政、宋徽宗执政等时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四十多年时间足以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看看我们现今中国和四十年前的中国对比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因此真要强扣“黑锅”,怎么也不该先轮到宋神宗的头上。如果一定要把宋神宗跟北宋灭亡扯上关系的话,那他最大的错就是不该在元丰五年(1082年)生了一个叫赵佶的男孩。几十年后,这个男孩将给北宋带来惨痛的亡国之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渊是开国皇帝,为什么存在感那么低?李渊的出身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唐朝,李世民不可不提,但是李渊也不可忽略,下面又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李渊的名声李渊建唐618,这是我们小时候经常背诵的话,所以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常说的大唐盛世,最早是由李渊建立的。但是李渊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却不怎么样,也不能这么说,只是他的名声很受贬低,比事实上的他差

  • 膝盖骨被砍伤、脸上被刻字的孙膑,是怎么复仇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因妒生恨,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更可怕的是,这发生在两个同窗、师兄弟身上。孙膑,孙武后人,家族的血脉传承,就是极其精通“战术”,春秋战国时称为“兵法”。孙膑年少时师从神秘的全才“鬼谷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孙膑的智慧才华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此时,算是他的师兄,鬼谷子的另外一位弟子庞涓,厌恶上了这个才华横溢

  • 小说三侠五义中,公孙策是真实存在的吗?历史原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公孙策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中国古代的小说虽多为杜撰,但往往其主人公也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原型或者影子。《三国演义》就不说了,因为罗贯中是直接按自己的喜好将历史人物的故事重新进行了编排;《水浒传》也是如此,施耐庵将宋江等人的故事扩大了百倍。与此相比,《红楼梦》就显得扑朔迷离了。大家似乎

  • 和珅怎么说也是一个聪明的人 和珅为何不巴结嘉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和珅与嘉庆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颙琰还只是十五阿哥的时候,乾隆向和二透露了想立颙琰为继承人的意思,和二马上向颙琰报喜。颙琰知道以后非但没有感激和二,反而引发了对和二深深的忌惮,要知道清朝自雍正以后,对于继承人的问题都是秘而不宣的,真相要到了最后才能揭晓。而如此机密的事

  • 三国时期东吴的四位前将军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东吴的四位前将军分别是谁?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前将军,古代武将官职,始于战国时期。对于前将军来说,地位仅次于上卿,职务上包含了护卫京师,驻守边境等范围。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左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

  • 古代皇帝不洗龙袍,那他们要准备多少件来换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龙袍开始正式出现在帝王的身上,严格来讲是在隋代,在隋代以前,龙袍的概念是有的,但大多数时候却只能躺在皇帝的“衣柜”里,自封建时代开始,秦汉,乃至于魏晋南北朝,对于皇帝所强调的是“天子”,而不是“真龙”,因此隋代龙袍的确立,是对皇权加强的一种进步。咱们可以先不说龙袍,就从皇帝的“常服”、“朝服”的角度

  • 武则天与吕雉有哪些相似之处?她是命定的女皇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不管是在她之后的唐朝时期对她的夸赞,还是后来史书上对她的唾骂,不可否认的是,她的确有政治才能,的确为大唐的繁盛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是这些故事我们已经听了很多遍了,甚至耳熟能详,

  • 乾隆为什么把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 乾隆此举是为了保护和珅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乾隆与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是乾隆最宠爱的大臣之一,一直到乾隆去世之前,和珅可以说是只手遮天的存在。但也正是因为手里的权力,也导致了嘉庆亲政之后,直接赐死了和珅,但是和珅的儿女在这场风波中幸免于难,很多人认为是乾隆保住了和珅的孩子,我认为并非如此。和珅

  • 明世宗嘉靖皇帝是怎样的人?为何能主宰大明王朝46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春暖花开,百草争艳,大明王朝即将迎来了最重要的一个人物,而他将主宰大明王朝46年之久,他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湖广安陆州的兴王府内,十五岁的少年朱厚熜与其母蒋氏分别,她哭着对这个孩子说:“吾儿此行,肩负重任,千万不要轻

  • 刘邦在驾崩的前一年,为何要将萧何逮捕入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在驾崩的前一年,为何要将萧何逮捕入狱?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刘邦在沛县人脉很广。朋友多,但也有亲疏之分。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又住在一条街的卢绾;与他同父异母的四弟刘交,这两人是真正的心腹。樊哙、夏侯婴,是他的死党。相比之下,萧何、曹参、周勃等人,关系又要次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