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东吴的四位前将军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三国时期东吴的四位前将军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91 更新时间:2024/1/24 0:57:03

三国时期东吴的四位前将军分别是谁?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前将军,古代武将官职,始于战国时期。对于前将军来说,地位仅次于上卿,职务上包含了护卫京师,驻守边境等范围。按照东汉时期的官制,左将军在武将中仅次于大司马、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官职,也即是一个中等偏上的武将官职。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少著名的武将就被封为前将军,比如刘备于公元219年进位汉中王的时候,就将关羽册封为前将军,这也是关羽最高的官职了。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东吴,历史上共有四位前将军,并且后面两人都背叛了吴国!

一、吕范

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郡细阳县(今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东汉末年,吕范结识了当时在袁术手下效力的孙策,孙策认为吕范与众不同,以礼相待。吕范之后跟随孙策攻破庐江郡,随军东渡长江,向江东地区进攻。此后,吕范出任宛陵县令,击败丹阳贼寇。回到吴郡后,升任都督。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去世后,吕范回到吴郡奔丧。此后孙策的弟弟孙权接掌东吴势力,再征江夏,吕范奉命与重臣张昭留守根据地吴郡。在建安十三年(208年)的赤壁之战中,吕范跟随周瑜破敌有功,战后被孙权拜为裨将军,领彭泽郡太守,受彭泽、柴桑、历阳三地奉邑。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成功击败关羽,之后回师,迁都武昌。吕范拜为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杨太守。后来,魏将曹休、张辽、臧霸率军进攻东吴,吕范率领徐盛、全琮孙韶等将领,以水军在洞口县一带拒敌。其时吕范受封前将军、假节,并改封南昌侯。黄武七年(228年),吕范被孙权授为大司马。印绶尚未下发,吕范便已经因病逝世。孙权闻讯后,为其素服举哀,并遣使者追赠大司马印绶。

二、朱桓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县的县令,招募士卒,讨伐当地山贼,所到之处,山贼都平定。后来代替周泰成为濡须督。

在夷陵之战后,曹仁率领几万步骑出征濡须。朱桓手下只有五千军队,诸将都十分恐惧。朱桓鼓舞士气,又设计引诱曹仁派兵攻城。于是,朱桓火攻曹泰,又转攻常雕,并斩常雕,擒王双,重挫曹仁的大军。在公元228年的石亭之战中,周鲂引诱曹休出兵皖城,朱桓为右督,助陆逊破曹休,吴军斩获万余人。朱桓又献计阻塞曹休退路,进图寿春,但陆逊认为不可行,于是没有实施。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登基称帝,朱桓被封为前将军,领青州牧,假节。赤乌元年(238年),朱桓病逝,享年六十二岁。部下不论男女,无不痛哭。又因为家里没有财产,孙权赐五千斛盐来处理丧事。子朱异继嗣。

三、唐咨

唐咨(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魏国利城(今江苏赣榆西)人。对于唐咨来说,原本是魏国的将领。公元225年,利城郡人蔡方叛乱,太守徐箕被杀,而唐咨则被推举为首领。魏文帝曹丕派屯骑校尉任福等领军讨伐,唐咨兵败逃亡,经海路走到吴国,被任命为将军。公元239年,唐咨曾与吕岱一同讨平叛乱的廖式,亦曾参与各大小战役。因为在东吴立下了战功,唐咨最终官至前将军。对此,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孙亮太平元年,(唐咨)以前将军从丞相孙峻,领军自江都入淮泗,颇有战功,而不为立传者,薄其人耳。

到了公元257年,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司马昭领兵讨伐,诸葛诞派儿子诸葛靓及牙门诸将为人质向东吴求救,东吴于是派文钦、唐咨、全怿、全端和王祚等领三万兵支援诸葛诞。但是,在这场战役中,不仅东吴没能取得战绩,诸葛诞也最终被司马昭包围。诸葛诞部将蒋班、焦彝和全怿等都向司马昭投降,诸葛诞和唐咨等欲突围失败,最后唐咨被捕投降,被封为安远将军。因为魏国善待东吴兵士,唐咨在东吴的家室亦没有被诛杀。

公元262年,司马昭打算进攻蜀汉,同时命令唐咨制作浮海大船作攻吴准备。在此之后,唐咨的事迹不详。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三国时期,唐咨先在曹魏为将,然后归降东吴,成为吴国的前将军,但是,唐咨还是背叛了吴国,又投靠曹魏。对于这样反复易主的情况,在汉末三国时期无疑是比较少见的,这不禁让笔者想到了蜀汉的孟达,也是在蜀汉和曹魏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被司马懿斩杀。所以,唐咨能够获得善终的结局,自然是比较幸运的了。

四、孙秀

孙秀(?-301年或302年),字彦才。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一带)人。三国西晋时孙吴宗室、将领,乌程侯孙匡之孙、长水校尉孙泰之子、吴大帝孙权侄孙。孙秀出身宗室,早期任吴国前将军、夏口督,后来又长期拥兵在外,所以被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孙皓所猜忌。

到了公元270年,270年,孙皓派宠臣何定带士兵到夏口狩猎,孙秀害怕自己会遭到诛杀,便携妻室及亲兵数百人投奔西晋。来到西晋后,孙秀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骠骑将军、交州牧、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相对于之前的前将军,骠骑将军自然是更高的官职了。不过,到了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后不久,孙秀就被降职为伏波将军、开府如故,也即孙秀在西晋王朝的利用价值明显降低。永宁(301年-302年)年间,孙秀去世,获赠骠骑将军、开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不洗龙袍,那他们要准备多少件来换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龙袍开始正式出现在帝王的身上,严格来讲是在隋代,在隋代以前,龙袍的概念是有的,但大多数时候却只能躺在皇帝的“衣柜”里,自封建时代开始,秦汉,乃至于魏晋南北朝,对于皇帝所强调的是“天子”,而不是“真龙”,因此隋代龙袍的确立,是对皇权加强的一种进步。咱们可以先不说龙袍,就从皇帝的“常服”、“朝服”的角度

  • 武则天与吕雉有哪些相似之处?她是命定的女皇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不管是在她之后的唐朝时期对她的夸赞,还是后来史书上对她的唾骂,不可否认的是,她的确有政治才能,的确为大唐的繁盛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是这些故事我们已经听了很多遍了,甚至耳熟能详,

  • 乾隆为什么把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 乾隆此举是为了保护和珅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乾隆与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是乾隆最宠爱的大臣之一,一直到乾隆去世之前,和珅可以说是只手遮天的存在。但也正是因为手里的权力,也导致了嘉庆亲政之后,直接赐死了和珅,但是和珅的儿女在这场风波中幸免于难,很多人认为是乾隆保住了和珅的孩子,我认为并非如此。和珅

  • 明世宗嘉靖皇帝是怎样的人?为何能主宰大明王朝46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春暖花开,百草争艳,大明王朝即将迎来了最重要的一个人物,而他将主宰大明王朝46年之久,他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湖广安陆州的兴王府内,十五岁的少年朱厚熜与其母蒋氏分别,她哭着对这个孩子说:“吾儿此行,肩负重任,千万不要轻

  • 刘邦在驾崩的前一年,为何要将萧何逮捕入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在驾崩的前一年,为何要将萧何逮捕入狱?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刘邦在沛县人脉很广。朋友多,但也有亲疏之分。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又住在一条街的卢绾;与他同父异母的四弟刘交,这两人是真正的心腹。樊哙、夏侯婴,是他的死党。相比之下,萧何、曹参、周勃等人,关系又要次一些

  • 李世民有没有篡改玄武门之变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告诉我们正史中记载的内容也不一定都是真实的,相反,市井传言中的野史也可能才是事实的真相。“玄武门之变”在历史记载中,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被逼无奈的自卫行动,同时,也将“玄武门之变”中的受害者李建成、李元吉刻画成阴险狡诈的反面的形象,但是对于历史上的这种说法,也有许多

  • 和珅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仅仅是贪污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和珅被赐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一部电视剧?小编小的时候是有看过这一部电视剧的。并且对里面的纪晓岚和和珅的印象十分深刻。在古代历史中,当我们谈到纪晓岚的时候,就不约而同地想到和珅。当谈到和珅的时候,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贪官,

  • 王保保为什么被朱元璋成为奇男子?他奇在哪些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王保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读过倚天屠龙记的朋友们对王保保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在金庸先生的笔下,他是汝阳王的儿子,赵敏的兄长,是一个久经战阵的将军,能征善战的好手,万安寺一役中给武林群豪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么一号人物呢?金庸先生确实没有虚构

  • 苏坦妹死后,朱元璋为何在她的墓前立下罪己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苏坦妹死后,朱元璋为何在她的墓前立下罪己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上,总有一些帝王不爱江山爱美人,甚至为了美人而自愿放弃唾手可得的江山。或许有人觉得这样的帝王没有什么出息,但人生在世,幸福往往比权力更加重要。不过也有一些帝王却选择了江山而放弃

  • 和珅受宠是因为先妃再生吗 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和珅受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小人得志,成为政治上的“暴发户”,有时带上传奇色彩,好像他们命该发迹,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他们全凭卑鄙的鬼蜮伎俩发家。清朝乾隆时期的宰相和珅就是这种典型的小人。和珅,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在官学中读过四书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