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皇帝不洗龙袍,那他们要准备多少件来换洗?

古代皇帝不洗龙袍,那他们要准备多少件来换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580 更新时间:2024/4/28 16:50:46

龙袍开始正式出现在帝王的身上,严格来讲是在隋代,在隋代以前,龙袍的概念是有的,但大多数时候却只能躺在皇帝的“衣柜”里,自封建时代开始,秦汉,乃至于魏晋南北朝,对于皇帝所强调的是“天子”,而不是“真龙”,因此隋代龙袍的确立,是对皇权加强的一种进步。

咱们可以先不说龙袍,就从皇帝的“常服”、“朝服”的角度来讲讲关于天子的衣服具体是一个什么概念。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在周代的时候,礼法确认了帝王的至高无上地位,在孔子强调的“礼乐”中,就要区分开天子和诸侯的差距,因此可想而知的是,关于天子每天都要穿着的衣冠,也有专门的“格式”、“制式”,不过要说明的是,天子想穿啥,和他最终穿啥,不存在联系,说简单点,天子就是个衣服架子,他要穿什么衣服,有专门的部门设计。

这个部门或者官职最早被称为“司服”。

司服这个职位以及这个部门有着很多人,光是工作人员都设立了五个分类,主要的任务就是,给天子准备不同场景的衣服,设计是他们,制造是他们,替换也是他们。

试问,一个部门一年可能生产超过上千件衣服,天子还有没有换洗的必要?

完全不存在,虽然周代天子被诸侯割据搞得很没面子,但是关于礼法,诸侯们还是“尊周天子”。这是常识也是共识,所以周代就奠定了天子的衣着繁琐且不洗的基调,以后的天子都是按照这条“礼法”路线来走。

秦代始皇帝自然不用说,嬴政的衣服一般都是赵高管理的,不过秦代在天子服上有了创新,那就是“九五之龙”,九五至尊这个概念被嬴政的“皇帝”称号再次强调出来,但秦代的礼官没有说一定要每件衣服都画龙。

嬴政的朝服可以一直不换,不过却真的没必要洗,因为洗这个概念,在贵族阶级里一直都不流行。

咱们直接把目光对准龙袍开始正式出现的隋代及以后。

隋代龙袍成为皇帝的唯一标识服装,在用料和图案设计上有所不同,关于龙这个图腾生物,自古以来就有着很多的形象描绘,于是关于龙袍,上面的用料必然是复杂的,比如龙眼就是龙珠,不是用珍贵宝石,就是珍珠,再比如龙爪,用的可能还是金线,都说古代皇帝浑身发光,这可不是骗人的,试想一个浑身挂满珠宝和贵金属的人,能不发光吗?

那么问题也来了,这样材质的衣服,要不要洗?

毫不夸张地讲,如果礼部把这样的衣服洗了,那就是“重罪”,先不说造成龙袍的损坏,“把龙给洗了”,相信没有一个皇帝能忍得了这种暗示,所以礼部的礼官是不可能有洗龙袍这个环节设立的,他们又不嫌命长。

其实这种“不需要洗”的概念的衣服,古今都有,用如今的话来讲正是“奢侈品”,而皇帝的龙袍,就是奢侈品的一种,但又超越了奢侈品。

即便隋文帝杨坚是个节俭的人,即便李渊李世民也是个节俭的人,龙袍这种服饰必不可少,可能这些皇帝自己都愿意洗,愿意打破陈旧的观念,换洗这些衣袍,节约成本。

但这些事情从来都和他们没关系,他们再节俭,礼部一样会造出这样规格的龙袍、礼服,皇帝可以说都没有“选择权”,这便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自唐代后,朝廷上至天子,下至文武百官的朝服颜色有了区别,皇帝独享黄色,其他文武官员,不允许穿着黄色的朝服。

其实这一个规则,持续深化了“龙袍”的特殊性,在汉代时,天子朝服是黑色,文武百官也都是黑色,不分品级,这个时候,只有图案区分天子和文臣武将,但是唐代独立的“皇帝色”,却是将龙袍推到了一个更超然的地位。

这样的龙袍,就不可能洗,如果皇帝不穿了,压箱底都行,连经手都不能超过一定人数,更别说像平民百姓的衣服一样,洗了晾干,这画面未免太过滑稽。

除了龙袍本身的昂贵程度、超然性以外,龙袍本身的“低频性”也是龙袍不洗的重要原因。

所谓低频性,则是皇帝所需要穿着龙袍的次数不多。

其实延续了周代的礼法传统,龙袍的种类,以及不同场景下所需要穿着的特殊龙袍的习惯也逐渐深化,自唐代以后,龙袍不仅雕画着龙,而且还有十数种分类,又对应了不同场合下的需求,就这么两个因素:一、穿的次数不多,二、每次穿的都还不一样,就注定了龙袍成为一种独特的“工具”而不是日常用品。

例如“皮弁服”,在每个朝代有着不同的说法,但这是皇帝最正式的服装,是为朝服,一般朝廷开朝会,或者进行祭天、接见外国使团等大事,都是穿着这种龙袍,在清代,这种龙袍最为复杂,一般的设计都是“龙补图”,设计非常繁复,不存在洗不洗的问题。

而除此之外,还有“常服”、“通天冠服”,这些服装,都是应用在皇帝需要面对的不同的场景,其中常服最简单,但是常服的数量却是不少,在宋代的“舆服志”记载中,宋代天子在礼部每年都有超过千件的常服存量,先不说宋皇帝会不会天天穿常服,就按一天三件的量,可能都没脏就已经换了下一件了,就和没穿似的。

自宋代以后,江南纺织业蓬勃发展,到了明代,江南的手工作坊极其成熟,让服装行业得到了一次跨越式的突破,同样的,龙袍在这一个皇权高度加强,经济更加发达的背景下,含金量再次升级,于是这一个阶段的龙袍开始有了流传,以至于后世成为世人可以收藏的“文物”,这得益于龙袍良好的保存环境,还有保存习惯。

总而言之,龙袍并不应该以平常的生活视角和生活习惯来判断它的存在,和咱们平时躺在衣柜里昂贵的羽绒服一般,这种衣服一般都已经脱离了洗涤这种较为低端的清洁方式,前者更是不属于“衣服”这一个行列,在古代,被礼部视为“法器”,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已经超出了服装的概念。

一年也没穿几次,一天还要轮流换好几件,俗话以“天下之力供养一人”的封建君主压根就不需要洗衣服,脑子里不存在这种观念,可能他们的贴身衣服会有专门的内务人员负责,但是平时的贴身服装和龙袍是两个境界的东西,衣服是生活,但龙袍是任务,是政治的要求。

而在现代出土的古代龙袍的制作材料中也发现了一个特点,那就是龙袍这种服饰,一旦碰到水,就会催化它的破损,因为用料复杂,不仅多,而且都和水有着对立的特性,龙袍果真成为了特殊的“法器”、“礼器”,所以龙袍是衣服,也不是衣服。

不洗龙袍,是封建时代皇帝的“骄傲”,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这种潇洒的骄傲,是建立在特殊的社会之上的,不是常态。

到头来,朴素的生活观念才是真,其实五代时期,后周太祖郭威就曾尝试“缩减”皇帝衣冠的夸张生产,虽然后来还是失败,但最起码也证明了曾有君主想要扭转这种坏习惯,说到底,不是皇帝太浪费,而是礼法太刁钻、太古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与吕雉有哪些相似之处?她是命定的女皇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武则天,相信大家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不管是在她之后的唐朝时期对她的夸赞,还是后来史书上对她的唾骂,不可否认的是,她的确有政治才能,的确为大唐的繁盛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是这些故事我们已经听了很多遍了,甚至耳熟能详,

  • 乾隆为什么把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 乾隆此举是为了保护和珅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乾隆与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和珅是乾隆最宠爱的大臣之一,一直到乾隆去世之前,和珅可以说是只手遮天的存在。但也正是因为手里的权力,也导致了嘉庆亲政之后,直接赐死了和珅,但是和珅的儿女在这场风波中幸免于难,很多人认为是乾隆保住了和珅的孩子,我认为并非如此。和珅

  • 明世宗嘉靖皇帝是怎样的人?为何能主宰大明王朝46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春暖花开,百草争艳,大明王朝即将迎来了最重要的一个人物,而他将主宰大明王朝46年之久,他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湖广安陆州的兴王府内,十五岁的少年朱厚熜与其母蒋氏分别,她哭着对这个孩子说:“吾儿此行,肩负重任,千万不要轻

  • 刘邦在驾崩的前一年,为何要将萧何逮捕入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在驾崩的前一年,为何要将萧何逮捕入狱?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刘邦在沛县人脉很广。朋友多,但也有亲疏之分。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又住在一条街的卢绾;与他同父异母的四弟刘交,这两人是真正的心腹。樊哙、夏侯婴,是他的死党。相比之下,萧何、曹参、周勃等人,关系又要次一些

  • 李世民有没有篡改玄武门之变的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告诉我们正史中记载的内容也不一定都是真实的,相反,市井传言中的野史也可能才是事实的真相。“玄武门之变”在历史记载中,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是被逼无奈的自卫行动,同时,也将“玄武门之变”中的受害者李建成、李元吉刻画成阴险狡诈的反面的形象,但是对于历史上的这种说法,也有许多

  • 和珅被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仅仅是贪污那么简单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和珅被赐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一部电视剧?小编小的时候是有看过这一部电视剧的。并且对里面的纪晓岚和和珅的印象十分深刻。在古代历史中,当我们谈到纪晓岚的时候,就不约而同地想到和珅。当谈到和珅的时候,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贪官,

  • 王保保为什么被朱元璋成为奇男子?他奇在哪些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王保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读过倚天屠龙记的朋友们对王保保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在金庸先生的笔下,他是汝阳王的儿子,赵敏的兄长,是一个久经战阵的将军,能征善战的好手,万安寺一役中给武林群豪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那么历史上是否真有这么一号人物呢?金庸先生确实没有虚构

  • 苏坦妹死后,朱元璋为何在她的墓前立下罪己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苏坦妹死后,朱元璋为何在她的墓前立下罪己碑?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上,总有一些帝王不爱江山爱美人,甚至为了美人而自愿放弃唾手可得的江山。或许有人觉得这样的帝王没有什么出息,但人生在世,幸福往往比权力更加重要。不过也有一些帝王却选择了江山而放弃

  • 和珅受宠是因为先妃再生吗 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和珅受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小人得志,成为政治上的“暴发户”,有时带上传奇色彩,好像他们命该发迹,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实他们全凭卑鄙的鬼蜮伎俩发家。清朝乾隆时期的宰相和珅就是这种典型的小人。和珅,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在官学中读过四书五经

  • 十命可受是什么意思?诸葛亮能算得上是大汉忠臣、千古名相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诸葛亮是千古忠臣良相的典范,不管武庙中人如何变化,诸葛亮从进去那天起就有座位,而且坐得很稳,不像周瑜关羽张飞张辽等人只是挂在墙上的画像,关羽的画像还曾被宋太祖赵匡胤摘下来扔掉。诸葛亮的高风亮节,一直被世人称道,比如他对汉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