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登基有绝招:靠儿子坐上皇位的“四大帝王”

登基有绝招:靠儿子坐上皇位的“四大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035 更新时间:2024/1/23 19:19:18

导读:嫡长子继承制是保护皇家血脉流传下去的一个重要制度。所以有些皇帝一旦是长子,那便可以高枕无忧,皇位基本有保障了,但是也不乏特殊情况。如果你有一个聪明可爱,讨皇帝欢心的儿子,那么你也可能因此沾光坐上皇位。因为皇帝想把皇位留给皇孙,你这个做父亲的自然跟着沾了光。历史上就出现过这样的事情,我们一起看一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君主选择嗣君,主要依据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君主时代君位承袭的最基本原则与标准,它由我国古代西周时期的大圣人周公所开创。除了嫡长子继承制外,古代君主因个人喜好而打破前面的继承原则,主观决定继承人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而在古代,有一群被称为皇孙或王孙的人物,往往也会左右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接班人选择问题。

网络配图

这种现象的缘起是:由于君主特别钟爱某一个皇孙或王孙,而移爱于生下了“好圣孙”的皇子或王子,并坚决地选择了这位皇子或王子为储君,以便保证这些“好圣孙”能够在将来继承大位。那些在皇位(或王位)继承问题上多多少少沾了点儿子的光的帝王有西周先君王季、晋惠帝、明仁宗和清朝的雍正皇帝。

一.西周王朝先祖王季

周朝是我同古代皇权时代以前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段,周代建立以前,先君太王(古公宜父)一共生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历。季历为太王生有一个名叫姬昌孙子

相传,周太王非常喜欢孙子姬昌,因此逐渐萌生出了一个想法——隔过太伯和仲雍,直接将皇位位传给幼子季历,以便保证将来季历再传位给姬昌。据司马光《稽古录》记载:“(姬)昌有盛德……古公(亶父)知其必兴周家,欲立季历以传昌。太伯、仲雍知其指,自窜于句吴以让季历。太伯犹服端委,仲雍遂从夷俗,断发文身,以示不可用。古公薨,季历立,是为王季……王季薨,昌立,是为文王。”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王季的即位,完全得益于两位兄长的让贤,为了能够保证侄儿姬昌的即位,太伯和仲雍宁愿去蛮荒之地,去过野蛮人一般的生活。周太王死后,王季便掌握了周的统治权力;后来他又把权位交给了姬昌。姬昌没有辜负先人的期望,终于使自己成为了一位奠定西周基业的伟大君王。

二.痴儿晋惠帝司马衷

晋武帝司马炎继承父祖功业,建立了西晋。遗憾的是,由于司马炎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傻儿子司马衷,导致了天下大乱,不仅皇族内部互相厮杀,而且外族大肆入侵,西晋也在内外战乱中覆亡。

对于儿子的愚傻,武帝不是不知道,好多大臣都曾劝他更易太子,但武帝一直都没有易储。缘何?首先,司马衷占有了“天时”的优势——他是父母实际上的嫡长子(司马衷之前,武帝与杨皇后生有皇长子司马轨,但却早逝)。除此之外,或许还有一点更为关键,那便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通。

司马衷虽然愚钝,但他与宫女谢氏的儿子司马通却是一个机灵鬼,聪明得要死。晋武帝非常喜欢这个小皇孙,对爱孙抱有莫大的厚望。有人说广陵“有天子气”,将会出天子,武帝信以为真,遂又将爱孙封为了广陵王。很明显,在晋武帝眼中,司马通已经成了有实无名的“皇太孙”。

网络配图

三.瘸子皇帝明仁宗朱高炽

明成祖“靖难之役”推翻侄子朱允炆建文政权之后,原燕王世子同时亦是成祖长子的朱高炽,被册封为了皇太子,成为大明皇权的合法继承人。

按照常理来讲,由王世子而皇太子是再正常不过的水到渠成之事,但是,朱高炽这个太子的选立,却是其父皇朱棣思想斗争后的结果,因为成祖对这个继承人并不十分满意。据《明史》记载,朱高炽“体肥重,且足疾”,行动极为不便,成祖认为儿子的形象不够好,将来作为一国之君,有损国威和形象;另外,他更喜欢朱高炽的二弟朱高煦,并且早在朱棣起兵“靖难”之时,就曾经许诺朱高煦,将来君临天下后,把皇位传给他。

正值明成祖朱棣左右为难之际,大臣谢缙的一个词,终于使成祖坚定了立朱高炽的决心,这个词便是——“好圣孙”。据《明史·谢缙传》载:“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丘福言汉王(朱高煦)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

可见,朱棣立朱高炽为皇太子,是因为朱高炽有个好儿子,即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成祖将继承自己的丰功伟业与国家大权的希望寄托在了朱瞻基这位“好圣孙”的身上,因此才移爱于朱高炽,朱高炽因子得福,由此幸运地成为了皇储。

四.清世宗雍正帝胤稹

有一种说法,就是当初清圣祖康熙帝存晚年废黜皇二子胤礽子之位后,最终选择皇四子胤稹为嗣君,是因为喜爱胤稹儿子弘历(后来的乾隆帝)的缘故。虽然民间及学术界关于雍正即位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但有一点却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那便是康熙晚年极为宠爱皇孙弘历。

网络配图

关于这一点,有两个事例可以佐证。第一,康熙晚年,胤稹曾邀请父皇到圆明同游玩。一次,康熙一行到圆明园牡丹台游赏,胤稹借机将儿子弘历介绍给了康熙,康熙见到弘历后格外高兴,立即“命宫中养育”,这使弘历享受到了其他一百多个皇子皇孙所没有的殊遇。第二,一次在避暑山庄狮子园,胤稹带着嫡福晋乌拉那喇氏和侧福晋、弘历生母钮祜禄氏一同拜见康熙,康熙当着众人的面称钮祜禄氏为“有福之人”。为什么康熙单单称赞妾身份的儿媳钮祜禄氏呢?究其原因,当然是母以子贵,因为她生下了宝贝皇孙弘历,康熙说钮祜禄氏有福,背后隐含之语即弘历日后必大福大贵。后来弘历登基,还曾多次提及自己儿时被皇帝爷爷带在身边的故事。

所以我们可以推断,纵然胤稹最后在诸多兄弟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在于他自身的实力,但弘历的受宠,无疑大大增添了胤禛继承大统的可能性。在康熙遗嘱中被称为“人品贵重,深肖朕躬”的雍正,显然是又一位王季式的因子而得福的古代帝王。

看来不仅要有个好爹,有个好儿子一样很重要。看看这些依靠儿子当上皇帝的君王,你就能深刻体会到这个道理。也应了中国那句古话,养儿防老。这不仅防老,还带来了皇位,何乐而不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唐皇子们的悲惨命运:多半被废或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印象中皇子是仅次于皇帝的人,因为皇子是储君,也就是未来的皇帝,所以应该尊贵又显赫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皇子都能一直养尊处优,历史辉煌的大唐,皇子则多半被废或惨死。到底大唐时期发生了什么变故或改革,以致大唐皇子们遭遇如此悲惨命运?网络配图众所周知,唐高祖李渊的太子李建成死于三弟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兵

  • 悲惨命运:历史上自缢而死的三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历史上除了国家繁荣外,给人最深刻的要属皇帝的葬礼了。生前锦衣玉食,死后必然也要风风光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自己的地位和尊严。可是不是每一位皇帝死后都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历史有三位皇帝的命运就非常悲惨,最后非但没有风光的葬礼,来死亡的方式都是自缢而亡。究竟哪些皇帝这么倒霉呢,我们一起看一下。网络配图

  • 明明是个大贪官 为什么乾隆还这么宠信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是又有谁知道,和珅并非一当官就贪,他也曾有过“辉煌”的反腐经历。他是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19岁时,他袭世职,成为皇宫侍卫,并且只用了7年时间,他就登上了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网络配图和珅为人机敏,善于言辞,“遇事机牙肆应,尤善揣人主喜怒”,巧于应付

  • 雍正继位过程大解密:康熙遗诏是如何被宣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京城九门全部封闭:雍正继位为何如临大敌?康熙死后,因为储位问题还是没有明确的答案,由此引起了一场大混乱。网络配图在其钦定的《大义觉迷录》里,雍正是这样描述整个过程的:“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佑、阿其那(即八阿哥允禩)、塞思黑(九阿哥允禟)、允、公允裪、怡

  • 大清王朝的康乾盛世:一个被统治者吹嘘出来的繁荣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康乾盛世与文景之治、开元盛世、仁宣盛世等,被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几个时期。名义上的康乾盛世起于康熙20年平定三藩之乱以后,截止于嘉庆时期的白莲教之乱。但是,当我们仔细阅读历史以后,就会发现所谓的康乾盛世,所建立的背景是持续几十年年的战乱和大破坏。在这样基础上建立起了的盛世,又有多少人会承认呢?网

  • 年羹尧本是雍正的亲信 为何却被他给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年羹尧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是雍正皇帝的亲信,也算雍正的大舅子之一。因为他的妹妹嫁给了雍正,但不是正牌的皇后。但是雍正即位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却对年羹尧一再的训斥。把他一贬再贬,最后干脆赐年羹尧自尽。作为雍正手下的三大宠臣之一,年羹尧究竟做了哪些事,以至于雍正皇帝忍无可忍,要对让痛下杀手。从年羹尧的行

  • 权势熏天!和珅竟然睡了乾隆那么多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别具风韵的黑玫瑰——乾隆妃子黑玫瑰本是和珅陪乾隆皇上下江南时又扬州盐商汪如龙选送给进贡的美女。她那黑缎子似的皮肤莹洁闪闪,那身材丰满结实,别具风韵,令和珅神魂颠倒了许多年。网络配图别具风韵的黑玫瑰——乾隆妃子后来到了乾隆皇帝晚年,后宫每年春季都会遣散一批宫女出宫,和珅买通太监总管,借机把黑玫瑰遣

  • 朱棣誓要抓遍天下尼姑 残暴不仁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据史料记载,永乐18年,明成祖朱棣下了一条奇怪的圣旨:但凡北京、山东境内道及尼姑,逮上京诘之。随后,明朝便大肆抓捕尼姑道士,全国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统统被逮捕送到京师逐一审讯,验明身份。明成祖与这些信仰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朝廷素无瓜葛的尼姑有何恩怨,以致全国的尼姑都遭受这前所未有的侵扰和追捕?网

  • 罕见!揭秘死后和母亲及妻子同眠一处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95年的时候,汉代的开创者刘邦重病不起,不久后便与世长辞。刘邦死后,时任太子的刘盈即位,在吕后的专权之下,汉惠帝刘盈做了七年的影子皇帝,最终也随刘邦的脚步而去。八年之后,朝堂之内的功臣派和皇族排终结了吕氏的专权,迎来了汉朝的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盈之后,吕氏又另立两个少帝)。网络配图汉文帝

  • 清太宗皇太极的宗室斗争 换旗南面独尊打压诸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太祖去世后,皇太极在众人推荐下登上汗位,汗权受到王权的抑制。皇太极在摧抑诸王之后,初步实现了皇权的集中。但是,皇太极与努尔哈赤相似,集权建立在崇高的个人威望基础之上,王权势力依然强大。一、清太宗嗣位的背景清太祖去世后,四贝勒皇太极在诸贝勒推荐下成为新的大汗,即清太宗。“代善与其子岳讬、萨哈廉以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