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知道北伐不可行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

诸葛亮知道北伐不可行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82 更新时间:2024/1/22 5:17:19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北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一直以来关于诸葛亮北伐的目的都是“兴复汉室”,这点在诸葛亮的《出师表》当中就有所提及“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是近年来,关于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又有了新的观点。这个观点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攻代守”的一种策略。

那么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是“兴复汉室”还是“以攻代守”。所谓的“以攻代守”指的是战争中常被使用的一种谋略手段。其含义,简单地说就是运用进攻的方式,击退来犯的敌人,达到守御的目的。明朝时期的唐顺之在其编撰的《武编·守》当中就提到了:“凡城内器械已备,守御已得,当出奇用诈,以战代守,以击解围”。 但是从诸葛亮对北伐的精心筹备来看,他的北伐绝对不是简单的“以攻代守”。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为了兑现自己对刘备的诺言,开始了对北伐的精心筹备。诸葛亮第一步是整顿吏治,刘禅即位后,诸葛亮受封为丞相、武乡侯,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对此,诸葛亮“乃约官职,修法制”、“发教于群下”,以求褒扬忠勤,集思广益,修明政治,和合臣僚。第二步是修复与东吴的关系,夷陵之战后,孙刘两大阵营出现了裂缝,在刘备去世后,为了北伐,诸葛亮只能派邓芝“聘吴”,借此修复两国的关系,建立一个政治、军事上的联盟。

第三步是发展经济,在刘禅即位后,诸葛亮提出了“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政策,以此恢复蜀国经济。第四步是平定内乱。刘备死后,蜀汉“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到了公元225年始亲自率军出征。他采用了马谡的建议“心战 ”为主,“七纵七擒”终于从根本上解决了蜀国内部的夷汉关系问题。第五步是“治戎讲武”,经过数年的努力,蜀国政理内修,盟援外结,“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于是诸葛亮训练士卒,“整理戎旅,工械技巧,务求其极”。经过了这五步精心准备,诸葛亮才开始了他北伐大计。如此精心筹备,绝非是一个简简单单地“以攻代守”的目的。

除了自身的准备之外,再看下对手的想法。当时的魏国并没有将蜀国视为主要威胁,在魏国眼中,吴国的威胁来得更大一些。所以魏国的本意是先消灭吴国,也正因如此,魏国才屡屡对吴用兵。公元222年,魏国兴兵伐吴,曹丕更是亲自到宛督师,可惜魏军围攻江陵六个月,仍然不能攻克,无奈之下,才选择退兵。公元224年,曹丕再次伐吴,这次因为江水突然涨起来,不得已又得退兵。

在这几年的时间里,蜀汉政权并未受到魏国的军事威胁和进攻,此时魏国的注意力在吴国,而不在蜀国。公元228年,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自己则“身率诸军攻祁山”,此时的魏国认为“以蜀中唯有刘备,备 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在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的这七年当中,魏国主动伐蜀只有公元230年的一次,而诸葛亮主动攻魏却达五次。可见当时的魏国根本没有进攻蜀国的意思,对于蜀国,魏国才是真正的守。

最关键的是,对于北伐诸葛亮是全身心地投入。要知道诸葛亮在蜀国的职位可是丞相。古代的丞相是中央政权的最高行政长官,其职责主要是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但是身居丞相之位的诸葛亮自公元227年起,便亲率二十万大军驻于汉中,并且每次北伐,他都亲自组织,亲自指挥,直接参与,甚至亲临前线。他身仗旎锥,亲统三军“夙兴夜寐”,倾力以赴,直至积劳成疾,病逝于前线军中。

这样的投入可不是简单的“以攻代守”,倘若真的是“以攻代守”,诸葛亮就不会本人带队,而且战斗的规模也没必要那么大,可以以简单的游击战为主,通过游击让魏国疲于奔命,毕竟蜀国占据了重要关隘,防守的难度可比进攻小。但是不可否认,在魏强蜀弱的情况下,诸葛亮的北伐,确实起到了“以攻代守”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是如何告诫李恪的?李恪是否觊觎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二月初六黄昏,雪花如席,纷纷扬扬,长安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御史台辖属一座小屋内,昏暗的油灯发出微弱的黄光,四面泥墙抹的滑不留手,就连壁虎都趴不住,一尺见方的窗口糊的密不透风。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

  • 郑观音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与李建成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郑观音,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正月十五,上元节。上元节是祭祀道家天神“太一”的节日,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并称道家三大节。这一天,全国上下都要燃灯,“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南油倶满,西漆争燃。苏征争息,蜡出龙川。

  • 李婉顺的出身是怎样的?她与刘应道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婉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六日,艳阳高照,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看望爹娘。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晋文公五贤之一的狐偃骄傲自大,气死同属五贤之一的亲家赵衰。有一年晋国某地歉收,孤偃出京放粮,女婿赵盾便想乘孤偃过生日之时,为

  • 赵蕤的一生是怎样的?他教会了李白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赵蕤,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深秋,落叶飘零,长安城太极宫内,喜气盎然。42岁的李白在贺知章引荐下,终于见到了大唐王朝的御宇者李隆基,时年李隆基57岁。李隆基久闻谪仙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器宇不凡,顿时龙颜大悦,请李白吃了一顿

  • 长孙无忌:终其一生都在处理李世民的家世,最后也因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长孙无忌,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七月初八,黔中道黔州(治今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霏霏淫雨已经连续下了一个多月,下的人们心头宛若住了二十五只猫,百爪挠心。73岁的长孙无忌蜗居在狭窄简陋潮湿阴冷的贬所内,须发皆白,苍老不堪。自从

  • 卜商:孔子最长寿的学生,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末期,孔子这位圣人无疑培养了诸多优秀的徒弟。其中,“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显然是孔子徒弟中的佼佼者。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受儒教祭祀。《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

  • 李泌的志向是什么?他的仕途之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泌,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三月初二,长安城乍暖还寒,宰相李泌府邸,一片香气缭绕。李泌须发皓然,身穿道装,手执拂尘,敷座而坐,跟妻子卢氏和五个儿子说,我要上天当神仙了,你们不要悲伤,应该替我高兴。本来我15岁就能位列仙班,只

  • 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有什么恩怨,以至于会斗得那么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有什么恩怨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北宋天禧三年(1019)冬涑水乡出生一个男婴,此人便是司马光。司马光自幼聪敏,诗词文章无所不通,堪称奇才,曾因为机智砸了一口水缸救出小伙伴,而名震京城洛阳。在他出生的第二年也是冬天,临川天降瑞雪,王家的第三个儿子王安石出生了,

  • 探索唐德宗李适的一生,为什么说他的人生轨迹与崇祯帝的契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寒风凛冽,天空中飘扬着鹅毛大雪,长安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唐德宗李适躺在大明宫会宁殿病榻上,已经不能说话,须臾,驾崩,宫中痛哭失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四月,李适出生于长安

  • 李隆基封杨贵妃为妃,当时的大臣们没有反对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隆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有个很关键的时期,确定了之后2000年中国社会制度的大体。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定了儒家思想作为全国的社会制,中国古代也从此成为了一个礼治的社会。古代社会中,尤其是对于有地位的统治者来说,礼仪规矩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