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穆公死后究竟用了多少人来为自己殉葬

秦穆公死后究竟用了多少人来为自己殉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60 更新时间:2024/2/4 14:30:29

秦穆公死后,人们对他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为穆公对秦国的发展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后期却没能因功绩被后世所歌颂、所赞美、所怀念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是因为,在穆公死时他做出了一件极其荒谬的事情,这便是找人殉葬。

其实殉葬的风俗并非起源于秦国,而是在殷商时期变兴起的,那时稍有身份的显贵人士觉得如果死后没有人殉葬便是一种耻辱,是一种颜面无光的事情。

这个风俗在秦国时期也没有被废止,但却有所收敛。

秦穆公在早秦时期是有历史意义的,他的作风,他的开明,他的视百姓疾苦为自己的失职,他辛勤的为扩大秦国的疆土而孜孜努力,他付出了很多,才能成就历史上的春秋霸主地位。

他礼下士,积极引进人才,听取不同的意见,融合不同人才的才能,并将其用之刀刃之处,他体恤百姓,常下访民间,看到百姓的流离

为此,人们对秦穆公有很高的期许,觉得此国君与众不同,能带给我们全新的秦国风貌,能吸纳好的意见建议,废止掉不合适的、苛刻的国家弊政。

虽然秦穆公生前并未明发诏令废止殉葬的陋制,但百姓们以为这个风俗已然终止,当秦穆公死后,下属竟然有117名殉葬,其中还有三位谋略很强大的谋臣随之赴死,给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大大地颠覆了他们对秦穆公的看法和评价,这也是造成穆公评价褒贬不一的重要原因。

秦穆公儿子是怎样的人

秦穆公在秦朝历史上的诸位国君里,算是比较长命的,在位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他的子孙也是比较多的,据非官方统计,秦穆公的子嗣达10位。这里的子嗣特指儿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太子只有一位,继承人也只有一位,那边是公子罃,他的生母是穆姬,也就是说他其实跟晋国有着姻亲关系,如重耳便是他的舅舅。

秦穆公一生英明,他的儿子是不是也是同样英明呢?秦穆公死后,他的儿子在政治上有何功劳,对秦国后期的整体发展又起了什么样的关键作用呢?

公子罃在秦穆公死后即君主位,史称秦康公,秦康公与其父亲的行事作风没有半点相似之处,其实这里我也有所疑惑,为何父亲如此伟大,生下的儿子却如此萎靡,为何一定要立此子为自己的继承人,这里原因不得考究,但据我推测,可能是因为穆姬的缘故,毕竟穆姬与晋国国君有着千丝万联的关系,所以秦穆公轻易不会去罢黜继承人。

秦康公的为人确实太上不得台面,他无勇无谋,登上国君位后,只顾自己享乐,丝毫没有将民生疾苦放在心上,也没有说想去任用贤臣谋士去发展秦国的事业,光大其父的业绩,他只是一味的享乐,为了达到自己享乐目的,居然劳财伤民,花费了3年的时间建好自己的香榭亭台,以供自己游乐,结果导致民心充满了怨愤。

另一方面,在与晋国的交锋中,屡战屡败,实在是将其父穆公的脸丢光了,也让秦国的进步一度停滞,反而倒退回了穆公治理的初期时代。

秦穆公的形象特点如何

要是说秦穆公有什么突出之处,有什么外部形象特点让人一眼记住,那我倒觉得并无特殊之处,只是依据史记中的记载,他在我脑海中倒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一个瘦削、硬朗的男子,有些刻板、有些固执、甚至可以说有些呆板,面部表情不是很丰富,甚至是很少有面部表情的,但目光却是灵活的,精明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在我脑海里,穆公会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呢,下面我将告诉你原因。

瘦削是因为古时的男子整体形象并不算高大,尤其是在早秦时代,那时候贫苦,皇室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待遇。但穆公既然为君,那么他的身板一定是挺直的,整个人物形象必定是硬朗的。

刻板、固执乃至面部表情不会过于丰富,也是基于整个人物设定,穆公有野心,一心想攻打晋国,但因各种原因使得初期的他不得不放弃这个目标,但他仍然是想扩疆拓土的,收复西戎便是他这个霸业的第一开端,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秦国的发展壮大埋下了伏笔。收复西戎后,穆公并没有平息自己的野心,相反的攻打晋国的愿望变得更为强烈,这也为晋国最后沦陷的命定结果做出了说明。

目光灵活精明是说明他为人精明,且目光如炬能作为伯乐,选择更好的人才,这也是为后期的战争胜利、政治地位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这就是穆公在我心中的形象,作为君主他的形象,作为伯乐他的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知道北伐不可行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诸葛亮北伐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直以来关于诸葛亮北伐的目的都是“兴复汉室”,这点在诸葛亮的《出师表》当中就有所提及“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但是近年来,关于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又有了新的观点。这个观点认为,

  • 李世民是如何告诫李恪的?李恪是否觊觎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二月初六黄昏,雪花如席,纷纷扬扬,长安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御史台辖属一座小屋内,昏暗的油灯发出微弱的黄光,四面泥墙抹的滑不留手,就连壁虎都趴不住,一尺见方的窗口糊的密不透风。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

  • 郑观音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与李建成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郑观音,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正月十五,上元节。上元节是祭祀道家天神“太一”的节日,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并称道家三大节。这一天,全国上下都要燃灯,“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南油倶满,西漆争燃。苏征争息,蜡出龙川。

  • 李婉顺的出身是怎样的?她与刘应道的感情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婉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六日,艳阳高照,这天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看望爹娘。相传春秋时期,晋国晋文公五贤之一的狐偃骄傲自大,气死同属五贤之一的亲家赵衰。有一年晋国某地歉收,孤偃出京放粮,女婿赵盾便想乘孤偃过生日之时,为

  • 赵蕤的一生是怎样的?他教会了李白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赵蕤,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深秋,落叶飘零,长安城太极宫内,喜气盎然。42岁的李白在贺知章引荐下,终于见到了大唐王朝的御宇者李隆基,时年李隆基57岁。李隆基久闻谪仙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器宇不凡,顿时龙颜大悦,请李白吃了一顿

  • 长孙无忌:终其一生都在处理李世民的家世,最后也因此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长孙无忌,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七月初八,黔中道黔州(治今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霏霏淫雨已经连续下了一个多月,下的人们心头宛若住了二十五只猫,百爪挠心。73岁的长孙无忌蜗居在狭窄简陋潮湿阴冷的贬所内,须发皆白,苍老不堪。自从

  • 卜商:孔子最长寿的学生,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末期,孔子这位圣人无疑培养了诸多优秀的徒弟。其中,“孔门七十二贤”和“孔门十哲”显然是孔子徒弟中的佼佼者。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受儒教祭祀。《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

  • 李泌的志向是什么?他的仕途之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泌,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三月初二,长安城乍暖还寒,宰相李泌府邸,一片香气缭绕。李泌须发皓然,身穿道装,手执拂尘,敷座而坐,跟妻子卢氏和五个儿子说,我要上天当神仙了,你们不要悲伤,应该替我高兴。本来我15岁就能位列仙班,只

  • 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有什么恩怨,以至于会斗得那么凶?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安石与司马光之间有什么恩怨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北宋天禧三年(1019)冬涑水乡出生一个男婴,此人便是司马光。司马光自幼聪敏,诗词文章无所不通,堪称奇才,曾因为机智砸了一口水缸救出小伙伴,而名震京城洛阳。在他出生的第二年也是冬天,临川天降瑞雪,王家的第三个儿子王安石出生了,

  • 探索唐德宗李适的一生,为什么说他的人生轨迹与崇祯帝的契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寒风凛冽,天空中飘扬着鹅毛大雪,长安城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唐德宗李适躺在大明宫会宁殿病榻上,已经不能说话,须臾,驾崩,宫中痛哭失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四月,李适出生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