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被杀和马超有关吗 刘备为何只杀刘封不杀马超

关羽被杀和马超有关吗 刘备为何只杀刘封不杀马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55 更新时间:2024/1/17 8:47:09

你真的了解刘备关羽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三国时期,关羽的去世,对刘备集团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在此之前,刘备势力如日中天,似乎真有问鼎中原的机会。而自关羽战死后,刘备势力接连遭到打击,最终只能被限死在益州一带,彻底失去了匡扶汉室的机会。关羽被杀,刘备急于追究责任,而最终这个责任落到了他义子刘封身上,但很多人也对此不服,认为马超也和关羽之死有关,那么为何刘备不处理马超呢?

襄樊之战

在大家的认知中,襄樊之战,关羽其实是不应该去主动发起的,因为当时刘备刚刚打过汉中之战,虽然成功击败曹操,取得了大胜,但这个胜利只能称之为惨胜。为了打赢这一仗,益州已经到了“男子战,女子运”的地步了,可以说,为了这一战,刘备已经是拼尽了全力,所以在汉中之战取得大胜之后,刘备立马就开始了休整。由于汉中之战耗费了巨大的军力、民力、财力,所以当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刘备根本没法去支援关羽。这也是为何关羽在荆州打得热闹,但刘备这边却一直没啥反应的原因。

襄樊之战前期,关羽打得非常顺利,将曹魏名将曹仁打得据守城池不敢出战,就连曹操派来了名将于禁,也被关羽轻松击败,此时的关羽似乎真有北伐成功的希望。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孙权开始了偷袭荆州的计划,而关羽留下来的守将糜芳,竟然直接投降了孙权,导致关羽后方根本没啥抵抗,直接沦陷了。得知孙权偷袭的关羽,并不相信东吴能这么快打下江陵城,所以打算回军救援。也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最终断送了关羽的性命。

江陵城是关羽亲自督造的,非常坚固,关羽认为东吴不可能短期内攻下城池,毕竟当年合肥之战,孙权带着十万人都打不下合肥城。可关羽万万没想到,糜芳竟然会在这个时候主动开城投降,葬送了关羽唯一的机会。走到半路,关羽终于确认了江陵城丢失的消息,只能转向往益州方向撤退,最终被东吴军队追上,斩杀于临沮。

《三国志》: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刘封

关羽被杀,荆州被夺,对于刘备集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复盘整个战事以后,刘封就成为了最终责任人,因为刘封有不救关羽之责。早在关羽出兵襄樊时,他就深知自己兵力不足,多次命令刘封出兵增援,但是刘封对此却置之不理。

《三国志》: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

刘封拒绝出兵援助关羽的原因是怕上庸三郡的人造反,然而刘备让刘封前去驻守上庸,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配合关羽,否则上庸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说,刘封拒绝援助关羽的事情,本身就已经非常不对了。而在荆州被夺,关羽被东吴围追堵截的时候,刘封也没有出兵相救,坐视关羽被杀,这就更加令刘备愤怒了。

刘备这个人,还是比较讲感情的,关羽从河北就开始跟着刘备,和刘备关系非常好,名义上还是刘封的二叔,这必须得救啊,除此之外,关羽也是刘备集团为数不多的,可以独当一面的统帅之才,他的被杀,对蜀汉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刘封救下了关羽,就算是丢了荆州,蜀汉也未必没有翻盘的机会,现在地盘丢了,人也死了,这让刘备如何不愤怒?于是,刘封作为责任人,最终被刘备下令斩杀。

马超

对于刘封的死,很多人都是比较理解的,毕竟刘封确实干错了事情,但是为何大家又说马超也应该对这件事情负责呢?为何又要刘备斩杀马超呢?事实上,这就和三国志中的另一条记载有关了。

《三国志》: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

刘备平定益州以后,升马超为平西将军,让马超督临沮,也正是因为这条任命,所以大家认为,马超应该对关羽的死负责。因为关羽被斩杀的地方就是在临沮!按照大家的猜测,既然刘备让马超督临沮,那就说明临沮是马超的地盘,而最终关羽死在了马超的地盘,这不就是说明马超没有救援关羽,坐视关羽被杀,犯了和刘封一样的罪吗?这种情况下,马超难道不应该为此负责吗?

事实上,刘备让马超督临沮这事,很可能就是嘴上说说,也就是说这是个虚职,并没有让马超真正去临沮上任。因为不久之后的汉中之战,马超和张飞是去参加了下辩之战的,所以马超根本没在临沮!最开始的时候刘备也许有让马超去临沮协助关羽的意思,但是关羽的一封书信,体现了他对马超的敌意,所以刘备很可能就临时改变了主意。

关羽写书信问诸葛亮,马超和他谁更厉害,这其实就已经体现了关羽对马超的敌意,而诸葛亮自然也是懂关羽的意思,所以回信赞美了关羽,说马超和他比不了。诸葛亮和刘备关系多好,自然也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刘备的,而刘备得知了关羽的态度,自然也是不敢把马超放到关羽附近了,所以说马超很可能根本没去临沮,只是个虚职而已,关羽之死和马超并无关系!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关羽之死和刘封确实有一定的关系,刘封不听命令,不去救援关羽,犯下了大错,令蜀汉损失了一大臂膀。而马超和关羽之死并没啥关系,虽然刘备曾令马超督临沮,且关羽死于临沮,但是马超其实并未真正去临沮驻守过,那只不过是个虚职,关羽被杀的时候,马超压根不在临沮,所以整件事情和马超是没啥关系的,不能因此怪罪马超!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探索孟郊悲惨的一生,他将悲伤苦难都倾注的诗歌之中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孟郊,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孟郊,唐代诗人,时人称他为孟东野,生逢盛世,却没能欣赏到盛世之下的最后一抹余晖,他的一生,无疑是命运极其多舛极其坎坷的一生。幼年失怙百事谙,晚岁穷愁形影单。留得清寒苦吟句,游子天涯竟何堪? 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惨

  • 刘备死后蜀汉叛乱纷起 诸葛亮为什么等了两年才平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平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引言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混乱而又精彩的一段时期,从东汉末年再到天下三分,历经了数之不尽

  • 辛弃疾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经历了哪些不甘与愤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辛弃疾,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辛弃疾,字幼安,光看名字,倒有几分李易安的味道,李清照穷其一生寻找安宁之所,可终生难安;老辛幼年多病,名唤弃疾,以期一世安康。老辛终究是不得志,武家出生,最终却以文为业,说他壮志未酬也好,身不称职也罢,可他一生热血不减,

  • 女性大多被记载在列女传里,而正史将相列传却有哪位女性?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女性名人大多被记载在列女传里,不过正史将相列传当中却有一位女性,而且她还是史上唯一存在的封侯女将。这位巾帼英雄的名字,叫做秦良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世袭石砫土司。秦良玉文武双全,她文采斐然,同时又擅长骑射,胆

  • 刘备临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 刘备为什么会这么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刘备和赵云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引言世界之大,精彩纷呈,人们总是会在成长中迷失自己。尤其是对于上位者而言,在拥有了权利之后,是否还可以一如既往的纯正?正如宋代朱熹在《四书或问》中说的:“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只有自己才知道,如何能

  • 南明首辅马士英有何最大污点?相信阮大铖并且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士英、阮大铖都是明末人,这两人在明末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马士英官至内阁首辅,位极人臣,而阮大铖最高的官位也做到兵部尚书。马士英和阮大铖两人之所以成为好友,主要是因为当年他们一起参加会试,不久之后,二人双双考取功名。不过阮大铖后来和阉党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所以在崇祯朝被罢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

  • 曹节为什么不肯让出玉玺 曹节怒丢玉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节丢玉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3年,大汉的权臣曹操将自己的三个亲生女儿曹宪、曹节和曹华一同嫁给了汉献帝刘协。曹操的目的很简单,与汉献帝联姻,安抚众人,第二就是让自己的女儿监视汉献帝一举一动,以免汉献帝搞什么小动作。第二年,汉献帝的皇后伏寿就被曹操所杀

  •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真的吗?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早已成了家喻户晓,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诸葛亮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诸葛亮二气周瑜。周瑜想让刘备长期与诸葛亮、关羽、

  • 探索骆宾王的一生,天才神童成年后却极度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骆宾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在正式开始之前,先要说说一首诗,名叫《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大概是如今绝大多数人会背的第一首诗,读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这首诗初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出彩,它用词简单,结构中规中矩,毫无用

  • 杨炯的一生为什么会有一连串的性格转变?与他的人生经历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杨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杨炯,初唐四杰之一,有点片面的说,他或许是四人中不那么显眼的一位,但同样,也是那个时代公认的四大神童之一,与王勃差不多同年而生,自幼聪敏好学,十岁应弟子举及第,侍制弘文馆,而那时,王勃还在读《汉书》六经,撰《指瑕》十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