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康熙帝真的“微服私访”过民间吗?

揭秘:康熙帝真的“微服私访”过民间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894 更新时间:2023/12/17 4:58:18

导读:我们都看过《康熙微服私访记》,可是康熙帝真的“微服私访”过民间吗?这可不好判定。因为皇帝作为君主,其实是不可以走到民间去接近群众的,历史上也没有史料可以证明康熙走访过民间。

《圣祖仁皇帝圣训》设有“省方”类目,记载康熙皇帝有关巡幸的一些谕旨,表明康熙皇帝的行政特色。省方,就是视察四方。翻开《清圣祖实录》,有关康熙皇帝巡幸的记载连篇累牍。他东巡山东,西巡陕西,北巡塞外,南巡江浙,京畿之地更是频繁巡视之地。巍峨泰山、名胜孔府、壮丽五台、苍莽草原、清秀水乡都留下了康熙皇帝的足迹,不过他的巡视主要不是为了游玩,而是出于政务的考虑,从这个角度看,康熙巡幸是勤政的反映。

网络配图

我们还是看看康熙皇帝巡视地方的一些具体情形,以了解康熙巡幸的历史面貌。康熙皇帝最有代表性的巡视是六次南巡。南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黄淮冲决为患”的问题,亲历河道,寻求治河方案,考察治河工程;同时周知吏治,观览民情。南巡主要走水路运河,御舟自京而下,途径直隶(今河北)、山东、江浙,最远到达苏杭。

康熙皇帝十分注意巡幸,尽量避免骚扰百姓。他要求凡巡幸一切需用之物,皆从节俭,巡幸需用草豆木炭食物,概勿令地方官派取民间,扰害百姓,由衙门照时价采买供给。巡幸时带负责监察的科道官,稽查强行买卖扰害百姓者。要求地方武大小官员不许与扈从官员以戚友送礼,对于馈送收受人员,“以军法从事”,其扈从大小官员及随往仆役,如有横行生事扰民者,一并从重治罪。还到处张贴安民告示,声明发现地方官私征,定行从重治罪。要求凡经过地方,百姓须各安生业,照常生活,不得迁移远避,反滋扰累。康熙皇帝巡视也注意减少随从人员,轻装南下,巡视堤堰,沿途皆设营幄,不御屋庐。康熙皇帝说自己“便道至浙江观风问俗,简约仪从,卤簿不设,扈从者仅三百人”。据此可知简约情形下他的巡视队伍规模。巡幸驻跸之处,他说也未有超过三日的,担心扈从人众,恐多留一日即滋百姓一日之扰。可见他注意节制,尽量少给百姓找麻烦。

尽管如此,地方官害怕接驾不周,同时也想借机敛钱,还是有扰害百姓之事的。康熙皇帝就曾说:各省不肖官员借口修理行宫,供备器物,并建造御书碑亭等项名色,动用正项钱粮。说是捐俸偿还,并不偿补,及至亏空数多,复加倍私派科敛肥己,以致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种种弊端,不可胜指。巡幸免不了加重百姓的经济负担。

康熙皇帝认为:“百姓足则国家充裕,若期比屋丰盈,必以蠲租减赋,除其杂派为先。”同时他为了减轻巡幸沿途百姓的负担,经常蠲免沿途地区的地丁钱粮。如第二次南巡,将江南全省积年民欠一应地丁钱粮、屯粱芦课、米麦豆杂税二百二十余万概与蠲除。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第三次南巡,看见淮扬一路既困潦灾,所过州县耕获、市场不及以前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第一、二次南巡时,认为:“此皆由地方有司奉行不善,不能使实惠及民”,因此“亟思拯恤,截留漕粮,宽免积欠”。采取切实措施减轻百姓负担。他也认识到,蠲免钱粮原为百姓小民,然而田亩多归缙绅豪富之家,小民所获甚微,无田穷民未必均沾实惠,约计人民有恒业者十之三四,余皆赁地出租,所余之粮仅能度日。于是要求地主也要给佃户适当免收地租,调整主佃及其与国家的关系。

由于康熙皇帝大量蠲免钱粮,民间有建立碑亭称颂的,康熙皇帝担心此举各地仿效,未免致损民力,下令停止建造。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南巡驻跸苏州府城内,正逢生日万寿节,官民奏进各种食物。康熙皇帝以“因阅视河工,巡访风俗而来,非为诞辰也”,谢绝礼物。

网络配图

康熙皇帝还以江南浙江为人文萃集之地,入学名额应酌量加增,又于府学分大中小各增五名,以示奖励人才之意,也有同江南知识分子联络感情作用。

清朝常有百姓拦截官舆告状之事发生,皇帝的舆轿被拦阻,势必影响巡视进展,也不利于安全。于是还严禁军民怀奸挟诈,希逞私愤,善于驻跸处所告讦;倘有妄控,除所告事不与准理外,仍严加治罪。从这一点看,康熙皇帝是不会喜欢进行微服私访的。

但是,康熙皇帝巡幸也不是不见百姓。他到了扬州一带,因不严警跸,百姓男女老幼奔走杂沓,瞻望恐后,高岸水次,甚至有倾跌之。于是要求百姓:“止于夹道跪迎,毋得紊乱追趋,致有诸患。”康熙皇帝巡视山东时,所经城邑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康熙皇帝询问道路旁的百姓收成情况,得知“连岁顺成,民生稍得安业”。一般来说,南巡多由舟行,官民群集两岸迎驾,由陆路西巡,经过郡邑官民无不扶老携幼,欢腾道旁。康熙皇帝令在乘舆左右备咨地方利弊,据说大家都畅所欲言。康熙皇帝曾巡幸至德州,见有一二灾民流移道路,于是询问疾苦,表示关心。

康熙皇帝自称通过到处巡幸,因此风俗民情无不洞悉。巡视南方时注意米价的变动和市场供求关系,防止米价上涨;关心全国各地纳税交银而加征的钱粮火耗数量,反对官员加重火耗;了解到江浙人喜好争讼,告诫改变风尚;认为江南人习尚奢靡,家无储蓄,山西商人多在当地经商,勤俭生活,故多富饶,倡导移风易俗。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皇帝对大臣说:“朕巡幸七省,畿辅秦晋民俗丰裕,江浙则较三十八年时更胜,山东近因水旱大异畴昔,河南百姓生计甚艰,此二省之民深历朕怀。”这是他巡视地方得到的民生印象,非端居宫中的帝可比。康熙皇帝评价说:江浙山东等处地方官,因他不时巡幸,各加勉力,操守皆优,山陕官员则劣甚。并说他恨贪污之吏,更过于搞分裂反叛的噶尔丹,此后澄清吏治,如策划平息噶尔丹就好了。

网络配图

巡视使康熙皇帝了解到一些民间具体情况,对于行政决策起到了好的作用。如他针对各省督抚上奏编审人丁数目,并未将增加之数全部上报。于是说他凡巡幸地方,所至询问一户或有五六丁止一人交纳钱粮,或有九丁十丁亦止二三人交纳钱粮,其他人并无差徭,共享安乐。西南平定以来,人口日增,土地开垦耕种,生齿实繁。为掌握人丁的实数,决定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起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康熙皇帝巡视地方也不耽误工作。如康熙二十三年首次南巡,规定奏章俱三日一送行在(“行在”是指皇帝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泛指皇帝所到之处。),有时内阁送来的时间晚了,他要批阅到深夜。

电视剧终究只是电视剧,没有史证,终究只是后人的戏说罢了。但从康熙帝的评价上不可否认康熙帝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并且它也的的确确是中国历史上巡察社会与了解民情最多的皇帝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荒诞背后的真相:宋高宗为何用处女选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自古皇帝选太子都是以“立长、立嫡、立贤”为原则,然而在宋朝,宋高宗却自创了一种荒诞的选太子方法——用处女选太子。宋高宗竟然用十名处女选出太子人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趣闻解密与您一起探讨。继承宋高宗之皇位的宋孝宗赵昚是所有宋朝皇帝中最为精明能干的人物之一,他继承皇位之后,迅速启用了一大批能

  • 旧唐书中说的徐贤妃徐慧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电视剧《武媚娘传奇》刚刚上映,便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再加上宣传力度到位,从正式开始播出的时候起,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便一直暴涨。但是很多人对于武媚娘传奇徐慧这个人物,由于缺乏了解,一直都存在疑问,那么徐慧这个人究竟又是怎样的呢,她和武媚娘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徐慧和武媚娘都是唐太宗

  • 官场不倒翁: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历史上一个人在很多个朝代为官的不少见,但是如果是“十朝元老”那就真的需要一点实力加运气了。改朝换代是历史上常见的事,那些当朝的官员要不叛变,要不被杀。那这“十朝元老”究竟是靠什么当来的呢?中国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候,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中

  • 宫廷历史:清朝皇帝处理国政时不在故宫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故宫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名为“金銮殿”,是皇帝上朝的地方。建于明代第三个皇帝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初,名为“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更名为“皇极殿”。“皇极殿”一直到皇帝顺治帝时,顺治帝二年(1645年)初改名“太和殿”。其实,这里并不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地方,只有巨型

  • “忠疑之术”残害了哪些名臣良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将领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体现了信任的重要性。确实如此,带兵打仗自然要选择信得过的人,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当然信任也是双方的事情,不仅你要做到信任别人,更重要的是要别人信任你。自古很多名臣就死在了这条原因上,因为帝王的怀疑最终惨遭杀害。“忠疑”一词,源出《反经》。是大诗

  • 朱元璋挚爱马皇后:真正母仪天下的典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马皇后在历史上堪称母仪天下,因此,不管是史书上记载还是民间流传,关于她的故事有很多。图片来源于网络据记载,在朱元璋还未称帝前,马皇后曾经几次救了她的丈夫。有次,朱元璋被郭子兴关禁闭,禁止有人给他送食物。马皇后知道后偷偷给朱元璋做了烧饼,但因为被义母撞见而把饼藏在怀里,等拿出时胸上的肉已经被烫焦。义母

  • 史上最会演戏的皇帝 爱妃死了竟哭七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用来证明皇太极大奸大伪的资料和史家用来证明皇太极至诚至善的资料,是一份。网络配图国内史家阎崇年先生登上电视讲清史,讲到这样一件事:正当皇太极发起锦州战役、将锦州围困得水泄不通之时,这时候后方传来消息,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关雎宫宸妃海兰珠病重,“是夜一鼓,盛京使至,奏宸妃疾笃,上即起营”……听到这个

  • 历史上汉文帝刘恒宠姬慎夫人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汉文帝刘恒的宠姬为慎夫人,史书上对慎夫人的记录不是很详细,关于她的出生年月更是不详,只知道慎夫人是邯郸人,长得十分美艳动人,并且擅长音律和歌舞,深得汉文帝的喜爱。图片来源于网络在相关书籍,有记录慎夫人和刘恒的事情。公元前177年,正好到了秋天,长安郊外的花园中,开满了各色各样的花朵,这些花朵异常繁盛

  • 诸葛亮死的时候 刘禅为何要杀死出谋划策的李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死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血腥的杀人事件,原由是怕马屁拍出了杀身之祸!受到架空打压的益州籍官员李邈,对为诸葛亮进行十分肤浅的哀礼尚差别意,找时机对刘禅说道:“西汉时辰的吕禄、霍禹,未必就有谋反之心;文帝、宣帝也不是嗜杀大臣的君主。网络配图前者(指吕后侄儿吕禄)谋反后者(指霍光儿子霍禹)被杀的缘故原由

  • 南朝天子刘彧 登基前由于过分肥胖而被当猪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彧预计是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最胖的天子,在他没有当上天子之前,刘彧因身体肥壮,前天子刘子业称他为猪王,在地上掘坑注入泥水,把刘彧的衣服脱光扔进坑里。再用木槽盛饭拌以杂菜,命他像猪一样爬在地上吃。网络配图南朝的宋废帝刘子业由于酷虐被弑后,宋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湘东王刘彧继位,是为宋明帝。刘彧少年的时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