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贺都已经被废黜帝位了 汉宣帝为什么还立他为海昏侯

刘贺都已经被废黜帝位了 汉宣帝为什么还立他为海昏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373 更新时间:2024/1/23 22:05:1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海昏侯刘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一个“昏”字,让人下意识地认为“海昏侯”就是个侮辱性的封号。古代列侯的封号有两种命名方式,一般情况下以封地命名,也有褒奖或批评式的命名方式,类似于谥号。

比如刘秀曾经封一个叫“子密”的奴才为“不义侯”,这家伙以奴婢之身杀了主人彭宠。彭宠背叛了刘秀,所以刘秀不能不赏赐子密,堂而皇之地册封刘秀又不甘心,因此就给了他一个充满侮辱意味的封号。

刘贺的封号,“海昏”是指刘贺的封地海昏县,在今天南昌市的城北地区。海昏县建立于西汉,南朝刘宋期间被并入建昌县,如果不是海昏侯大墓被发现,海昏县很少为人知。

不过由于海昏县的名称实在“不吉祥”,其名称由来,以及建立的时间无从考证,加之刘贺又是第一代海昏侯,让人难免会产生一个疑问:汉宣帝将刘贺封在海昏县,到底有没有故意羞辱的心思在里面?

刘贺是汉武帝的第五子昌邑王刘髆的儿子,汉昭帝的侄子。其祖母就是那位擅长歌舞,生前极受宠幸,临终前以被蒙头,不让汉武帝见到她憔悴面容的李夫人

太子刘据死于巫蛊之祸后,刘髆本来有望成为下一任太子。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刘贺的帝王生涯,或许没那么曲折离奇。可惜刘髆的舅舅李广利,一番神操作导致家破人亡,导致刘髆彻底失去了竞争储位的可能性。

刘髆回到封地昌邑后,“抢”在老爹汉武帝前一年,就郁郁而终,5岁的刘贺嗣位为昌邑王。

元平元年,20岁的汉昭帝驾崩,无子绝嗣。霍光力主,将刘贺过继给汉昭帝为子,继承皇位。不过,刘贺仅仅在位27天,就被霍光废黜了。

被废黜后的刘贺,回到封地昌邑,只是身份尴尬了,原来的昌邑王爵位丢了!

原本以为捡了个西瓜,岂料西瓜没了,芝麻也没了。好在霍光没有对刘贺赶尽杀绝,给了他2000户汤沐邑,让他不至于跟丐帮为伍。

六年后霍光去世,汉宣帝当家做主了。汉宣帝是前太子刘据的孙子,按辈分是刘贺的侄子,虽然二者年龄只差一两岁。

汉宣帝对这位叔叔很不放心,毕竟他头上挂着“废帝”的身份,作为一个政治符号,“废帝”身上往往自带吸引力,咸鱼翻身的事并不罕见。

因此,汉宣帝对刘贺采取了长达五年的监控,时任山阳郡太守的张敞,就是汉宣帝的密探。

史书保存了多封张敞的密奏,将刘贺的一言一行都做了详细记载。最后张敞得出一个结论:“废帝”已经是废人了,不足为虑。张敞的理由有三点:

一,刘贺健康状况堪忧。张敞拜见刘贺时,发现他“疾痿,行步不便”,二十几岁的小伙子,竟然步履蹒跚,身形佝偻,一副行将就木的状态。

二,刘贺忙于享乐,雄心不再。张敞曾经到刘贺府上清查人口,刘贺误以为朝廷要对他清算。当清查到刘贺的女儿“持辔”时,刘贺下跪求情,说这个女儿是严延年的外孙女,希望格外开恩。

此时刘贺有妻妾16人,儿女22人。在妻妾们的怂恿下,刘贺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纵情欢愉上,孩子生了一堆,“清狂不惠”,一副颓废模样。

三,刘贺“喜乱亡,无仁义”,不足为虑。刘髆去世后,留下11名姬妾给他守陵园。刘贺对父亲的姬妾们态度很恶劣,他明示:这些人病了不要给她们看病,相互斗殴仇杀由她们去,总之让她们赶紧自生自灭,不允许释放。

张敞说,这种天性昏聩被乱,不仁不义的人,根本没有翻身的可能性。

五年的监视,让汉宣帝放心了。对一个没有威胁的人,皇帝自然愿意施以皇恩沐浴,元康三年,汉宣帝下诏,册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4000户。

就这样,刘贺被迁徙到豫章郡,从没有身份的平民,恢复为宗室子弟,并在那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四年时光。

不过,史书记载的一个细节却表明,即便在偏远的南方,汉宣帝依然没有完全“放任”刘贺。

豫章郡一个叫孙万世的卒史,有一天拜访了刘贺,搞了个“访谈节目”:俺好奇,当初你手上握着玉玺,为何不坚守皇宫,调兵杀了霍光,反而被夺了玉玺和兵符,弄得被废了呢?

刘贺挠挠头:是啊,当初脑短路,错失了机会!

孙万世安慰他他说:您应该很快就会被封豫章王,不会长时间只当个“海昏侯”的。刘贺笑笑:应该是这样吧,不过这话不能谈论。

刘贺还知道这样的话题是禁忌,心里可以想,嘴上绝对不能说,可他还是说出来了,收不回去了。不久他就遭到司法机关讯问,最后被汉宣帝下旨,夺封3000户。

出刘贺之口,入孙万世之耳的私密谈话,怎么就被官府知道了?很显然,这位孙万世就是第二个“张敞”,故意来撩拨刘贺,试探他的野心有没有再度发芽。

测试结果表明,刘贺对以前的事没有完全放下,虽然没有过激言行,可也犯了大忌。一句话说丢3000户封邑,代价实在有点大,不过知足吧,汉宣帝不是残忍的人,否则刘贺都没机会到祖国的南方生活。

不久,海昏侯刘贺病逝,终年约33岁。

那么,海昏县是因为刘贺才设立的?还是原本就有海昏县,刘贺被封到此地才有了海昏侯?汉宣帝又为何让刘贺,跟“海昏”这么个难听的名字连接在一起?

应该可以排除第一种说法,假如特地为刘贺设“海昏县”,史书一定会顺便交代此事。因此我个人认为,在汉宣帝朝之前,就有海昏县的存在。学术界一直对“海昏”得名有争议,学术问题我们不作延伸探讨。

那么,天下那么大,汉宣帝偏偏把刘贺封在那里,是不是有故意羞辱的意思呢?

汉宣帝在册封刘贺为“海昏侯”时说:“曾闻舜弟象有罪,舜为帝后封他于有鼻之国。骨肉之亲明而不绝,现封故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

舜帝当年把他犯了罪的弟弟“象”,册封在“有鼻”,以表示骨肉亲情不能绝,汉宣帝封刘贺,是仿效先贤。

有鼻国在哪里呢?对不起,年代久远无从考证!但是学术界一般认为,大致在湖南、江西交界,亦或是湖南和广西交界一带。不管是哪里,方位在东南方错不了,那里在舜帝时期属于未开化的野蛮地,在西汉属于欠发达的瘴气之地。

封在有鼻,显然兼具了“册封”和“惩罚”两种属性,既不失“脉脉温情”,又不失“政治打击”的双重功能,这才是刘贺被封到海昏县的主要原因。

至于海昏这个名字的含义,想来也是大臣们心照不宣的默契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盘点清朝寿命最短的三位皇后,她们是几岁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清朝短命的皇后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寿命。寿命,放在整个历史大体系中并不是很有价值的概念,因为它既不能体现古人才能,更无法反应社会变化。但是放在后宫文化里,却有讨论的余地。男权社会,使许多女子无法活跃在大众眼前,寿命

  • 汉宣帝的功绩远远高于汉武帝 汉宣帝影响力和名气为何比不上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宣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宣帝的影响力和名气为何远远不如汉武帝呢?如果不看过程,只看结果,汉宣帝的功绩要远远高于汉武帝。汉武帝从某种情况下说,毁掉了一个鼎盛的王朝;汉宣帝从某种情况下说,开创了一个鼎盛王朝。汉武帝继承文景之治盛世,结果却毁了文景之治盛世。文景之治是

  • 孟古青的出身如何?顺治帝为什么要废除她的皇后之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孟古青的故事。如果说“清朝有一位废后”,大家会想到谁?可能很多人会提到乾隆继后辉发那拉氏(即如懿传中的如懿,延禧攻略里佘诗曼的角色)。正如我们所了解,继后的结局被囚禁到死、葬礼草草了事、未能与皇帝合葬,而是进入纯惠皇贵妃地宫。但是

  • 周瑜是东吴的军事奇才,他的心胸真如演义中那样狭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周瑜是东汉末年的一名干将,不仅长得十分的高大帅气,志向更是远大无比,如果没有他的辅助,那么孙权也不可能得到天下,只可惜,这样一个难得的人才,却只活到了三十多岁,也是上天也是因为嫉妒他的品貌和才能吧,只是他的去世,让人真心觉得惋惜。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本是和孙策交

  • 巢剌王妃杨氏:既是李世民的弟媳也是他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巢剌王妃杨氏的故事。李世民,是个英明的领导者。隋末大乱,当机立断向父亲提议反隋,进而抓住先机。在政治上,他亦能亲贤臣、远小人,为大唐打下坚实的根基。但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李世民的家庭真和谐完美吗?未必,其中不少纷争,说不好谁

  • 如果慈禧太后没有阻止的话 戊戌变法最后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和戊戌变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经济方面,他们想要鼓励很多民办企业,要发展工商业,这样做是为了富国强民,但是当时国家情况糟糕,而且贪官污吏横行,有一些世家贵族,他们会将这些企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办企业。政治方面,提倡运用一些拥有新思想的年轻

  • 光绪皇帝在京师大学堂演讲是真的吗 光绪有没有做过这件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光绪北大演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网上广为流传着一种说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7月3日,在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成立之日,光绪帝不仅亲自前往参加开学典礼,而且在学校礼堂与一千多名学生来了一场“坐而论道”,发表了一次极为出色的演讲。虽说这个说法广为流传

  • 刘巴得到诸葛亮和刘备的赞赏?但他为何却不怎么待见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这是当时的人对诸葛亮的最高评价。然而在那个时代真的不缺人才谋士,雄才大略的诸葛亮在三国的江湖中笑傲群英,能入他法眼的人才委实不多。然而,有一个非常厉害的奇才,诸葛亮对之非常看重,不仅费尽周折将其网罗至刘备麾下,而且由衷地公开称赞说这个人比自己强:“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

  • 长孙皇后的身份经历过哪些变化?她的后代们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长孙皇后的故事。可能不少人听说过对子:魏无忌,长孙无忌,此无忌彼亦无忌。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长孙无忌,是唐初名臣、宰相。与李世民有布衣之交,李渊起事时,誓死追随,玄武门之变里又坚定地支持唐太宗,最终,成为权贵中的权贵

  • 三国时期的降将也有不少,但庞德为什么就是誓死不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战场取得巨大胜利,并自立为了汉中王,不仅从曹操手中夺得了一块地盘,还让曹操损失了一员大将,即夏侯渊。同年,得以假节钺的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围曹仁、降于禁、斩庞德,吓得曹操差点迁都,再一次对曹魏势力造成了打击。当于禁归降,庞德被斩的消息传来之后,曹操感慨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