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口中“厚颜无耻”的王朗,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

诸葛亮口中“厚颜无耻”的王朗,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070 更新时间:2023/12/8 14:12:15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曹魏时,王朗不顾已七十六岁高龄,与大都督曹真等人于祁山迎战诸葛亮。在阵前与诸葛亮挑起舌战,然而被诸葛亮的言词所驳倒,一时气愤而自马背上摔落而死。被称为“武乡侯骂死王朗”。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蜀汉丞相诸葛亮痛骂王朗为“厚颜无耻之人”。当然,大家都知道,这只是演义中的说法,可谓为突出诸葛亮言辞锐利所虚构的情节。在《三国志》等正史中,王朗实际上和诸葛亮并没有面对面交流的情况。

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即位,进封王朗为兰陵侯,升任司徒。曾上书曹叡谏止营造宫室。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侯。其子王肃袭爵兰陵侯。也即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王朗已在曹魏都城洛阳病重并去世了。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口中“厚颜无耻”的王朗,历史上是怎样的一个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在笔者看来,王朗在演义中被诸葛亮痛骂为“厚颜无耻之人”,其实他是国之良臣。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时汉帝在长安,关东兵起,朗为谦治中,与别驾赵昱等说谦曰:“春秋之义,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谦乃遣昱奉章至长安。天子嘉其意,拜谦安东将军。以昱为广陵太守,朗会稽太守。

初平四年(193年),吕布联手王允除掉董卓后,汉献帝被李傕郭汜控制,王朗时任徐州治中从事,与徐州别驾赵昱建议陶谦遣使向汉献帝进贡,以表示对汉室的支持。一定程度上,这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存在相似之处,本质上都是在利用东汉王朝的影响力,寻求获得汉献帝刘协的支持。在王朗提出建议之后,陶谦听从,并命赵昱带奏章至长安。汉献帝接到奏章后,颇感赞赏,并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王朗也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陶谦可以担任徐州牧一职,王朗可谓功不可没。不过,王朗并没有在徐州任职,而是来到了会稽郡担任太守。除了眼光毒辣,王朗在治理地方上,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裴松之注引《朗家传》中记载:“居郡四年,惠爱在民。”也即王朗在担任会稽太守的四年时间中,获得了百姓的拥戴。不过,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下,王朗无法继续在会稽郡修身之家平天下了,因为他遇到了有着“小霸王”之称的孙策。

建安元年(196年),横扫江东的孙策率兵进攻会稽。面对勇猛不输吕布的孙策,王朗的幕僚、会稽功曹虞翻建议避其锋锐。但是,王朗没有选择退让,而是选择保护城邑。在王朗看来,自己作为东汉王朝任命的官吏,背后是万千黎民,一旦退让,无疑会让会稽的百姓遭到战乱。虽然严格演义上不是一位武将,不过,王朗初期的抵御还是比较成功的。

面对王朗的坚守,“小霸王”孙策数次渡水作战,均为王朗所部击退。在强攻不成的背景下,经由孙策之叔孙静的献策,王朗兵败逃亡交州,出海到东冶时,遭孙策追击,只得投降。当然,对于王朗来说,可谓身在江东心在汉,也即不管孙策如何礼遇,王朗都坚决不愿意为孙策效力。公元200年,孙策去世后,王朗应丞相曹操辟命,辗转数年后才抵达许都,被拜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自此之后,王朗逐渐成为曹魏的一位重臣。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魏国初建,以军祭酒领魏郡太守,迁少府、奉常、大理。务在宽恕,罪疑从轻。钟繇明察当法,俱以治狱见称。

在魏文帝曹丕即位之后,王朗与钟繇都以治狱而知名。等到曹操去世后,魏文帝曹丕即位。王朗因为担任御史大夫一职,所以经常直言劝谏曹丕,尤其是对曹丕的过错直言不讳。一定程度上,王朗和曹丕之间的关系,可以类比魏征和李世民,也即诸葛亮口中的“厚颜无耻之人”,实际上却是“刚正不阿”。

最后,太和元年(227年),魏明帝曹叡即位,进封王朗为兰陵侯,升任司徒。曾上书曹叡谏止营造宫室。在担任曹魏三公之一的司徒之后,王朗面对年轻气盛的魏明帝曹叡,依然是直言不讳。太和二年(228年)王朗去世,谥号成侯。其子王肃袭爵兰陵侯。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王朗已经病重或者病逝了,根本没有和诸葛亮面对面交流的可能。不过,在正史中,王朗和诸葛亮却有隔空交流的情况。

刘备去世后,曹魏司徒华歆、司空王朗等人写书信给诸葛亮,称魏国取代汉室江山是顺理成章的,蜀国应该向魏国称臣。自然,面对曹魏劝降的行为,诸葛亮不会答应,并且回信进行了驳斥。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或许是因为这一情况,《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虚构了诸葛亮面对面痛骂王朗的情节。当然,罗贯中的这一虚构,着实让很多人误解了王朗,也即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不少人认为王朗有名无实,但是,实际上,王朗却是一位治国良臣,不然也不会在曹魏官至三公之一的司徒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司马昭为什么没有称帝 司马昭是没有机会称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昭不称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司马昭之所以没有称帝,用一句精炼的话语来概括就是“前期时机不成熟,后期时机被错过”,正是一些阴差阳错的原因,导致司马昭最后没能当上皇帝,成为晋朝开国皇帝,只能将机会让给儿子司马炎,这对于他来说确实非常遗憾。那么司马昭没

  • 蔡京被《宋史》列为奸臣,为何却是别人口中的宰相之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世人对北宋宰相蔡京的评价是,北宋六贼之首,导致北宋灭亡的千古罪人,北宋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歌谣:“打了桶(童贯),泼了菜(蔡京),便是人间好世界。”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史》直接将蔡京列为奸臣,说他,心狠手辣,排除异己不择手段,利用谣言蛊惑君主,结党乱政导致官风混

  • 明仁宗朱高炽有什么过人之处?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朱高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仁宗朱高炽,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的长子,为明朝第四位皇帝(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他与儿子朱瞻基在位的十数年间,明朝国力鼎盛,百姓富足,被称为“仁宣之治”。作为一朝盛世的开创者,明仁宗自然有过人之处。谥号仁宗历史

  • 陈执中可是宋仁宗的老师,群臣为何要把他参劾倒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陈执中在宋仁宗朝时期可谓是风云人物,两次拜为宰相,他既是仁宗皇帝的老师,也是仁宗皇帝最亲信的大臣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仁宗的爱妃张贵妃死后,御史们纷纷反对追封皇后,作为宰相的陈执中也明知道此事不合礼仪,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不容更改的,因此在这件事上既没有像一些阿

  • 刘秀废除郭圣通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为权还是为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秀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有不少人都认为,刘秀选择废了自己的皇后郭圣通,是因为自己最爱的女人阴丽华。刘秀没有给阴丽华一个完整的丈夫,所以感到非常愧疚,甚至为了弥补,废除了郭圣通。世人都在赞叹刘秀和阴丽华之间的爱情,却不知道,刘秀废后也不仅仅是因为爱情

  • 三国时期孙权是于何时称帝的?为何比曹蜀整整晚8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称帝,并不是建立政权的唯一标志。从再早的时候说起,秦始皇之前并没有“称帝”一说,那时的最高统治者叫“王”。所以秦灭之后,项羽实力最强,并没有称皇帝,而是自称“西楚霸王”,也算是建立政权了。到了两汉末年,人们已经习惯

  • 灭蜀结束后司马昭杀了邓艾和钟会 两人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邓艾和钟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邓艾,原本默默无闻地屯田20余年,直到中年,才为司马懿所提拔,走上名将之路。钟会,更被认为是司马昭的“张良”,是其心腹中的心腹。可是,灭蜀之战后,两人悉数被司马昭所杀。而对司马昭来说,杀钟会、邓艾,并不只是杀了良将,更使其平定天下的部署

  • 朱翊钧二十八年没上朝,国家如何正常运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确的皇帝很奇葩,相信这在很多人的眼里是有共识的,万历皇帝,也称明神宗,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可他却也曾经二十八年几乎都没有上过早朝,这不得不令人费解。那么明神宗朱翊钧二十八年没上朝,是如何做到让明朝正常运转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关于这一点原因很简单,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有两

  • 战功赫赫的唐朝名将薛万彻为何会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薛万彻是唐朝著名的战将,父薛世雄是隋末时期的左御卫大将军,可说是将门之后。在隋末农民起义中,他跟着自己的哥哥投靠了李渊,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在派系上看,他属于李建成幕府的人,在玄武门之变中他曾率东宫兵马力战,不过由于李建成被杀,他只好逃走。不过李世民是爱惜人才的,为此屡次遣使招谕,他这才复出。而

  • 高顺为人忠义战斗力又强 曹操为什么要处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和高顺,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高顺在东汉末年也算响当当的人物。他是吕布帐下的大将,跟随吕布东征西讨。虽然他屡立战功,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得到吕布的重用。甚至在吕布被曹操擒获后,曹操也没有对他网开一面。理论上说,高顺拥有极强的战力,又是个忠义之人,曹操又为什么要将他处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