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没有动过黄袍加身的想法吗?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没有动过黄袍加身的想法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125 更新时间:2024/1/7 19:40:52

1864年6月1日,王洪天贵福继位。随后曾国藩攻破南京镇压太平天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大凡外族势力入主中原,汉人皆愤恨不平,此正汉人中兴之时,因此不仅湘军部下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等人密谋拥戴曾国藩自立,甚至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李秀成等人也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藩为帝,只要建立的帝国是汉人自己的帝国。

千钧一发之际,是像赵匡胤黄袍加身,演绎一出陈桥兵变,称帝以图不世之霸业,还是像象吴三桂一样造反不成、举家被诛,落个身败名裂为世人不齿的下场。面对众将的兴奋雀跃,面对清廷的猜疑忌惮,曾国藩在深深的思考后,写下这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委婉地表明了自己无意自立的想法。

从字面意思来看,“倚天照海花无数”应该是依赖朝廷,借助皇恩浩荡,我们湘军将士个个建功立业、升官发财。的确是这样,攻破南京后,太平天国的金银珠宝都被湘军抢掠一空,而朝廷要求充公,曾国藩后来表示将裁散湘军,自断羽翼,解除朝中疑虑,这才达成交易条件,朝廷不再要钱。

“流水高山心自知”应该是两层含义。一种是和朝廷的关系,毕竟对我有知遇之恩,一步步提拔重用,如何不心存感激?朝廷也会明白我的忠君爱国之心的。另一种是和部下的关系。高山和流水本是相依缠绵的,但毕竟只是擦肩而过,都知道不可能有长久的相处。即便我当上了皇帝,我们之间的结局都是彼此心照不宣,不会有好的结果。前车可鉴,黄袍加身后,也许就会再次演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这又是何苦?

如果反复品读这句诗,再去了解曾国藩其人,我们会发现,这句诗足以证明了曾国藩作为儒学大家,多年深受儒家主流文化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一种修身克己、谦抑自制的人生境界。

曾国藩5岁蒙,23中秀才,24中举人,28中进士,饱学诗书,是中国式文人的标杆。尤其是儒家倡导的“内圣外王”思想深深影响着他。按照历史学家注解,这是要求心中充满圣人的学问与品德,在外的功业则要符合王道,施行仁政。所以曾国藩始终以圣哲为榜样,修身养性,慎独谨言。对外则建功立业、为朝廷分忧,“内圣外王”做得极为到位。

曾国藩不论成名前后,都能忍辱负重,谦逊自制,甚至对旧部左宗棠的骄奢与羞辱,都能以德报怨,让左氏终感自愧。流传后世的《曾国藩家书》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曾国藩对家族后代的告诫教导,做人要谦抑自敛,不露锋芒,不要居功自傲,招人是非。就是这种处处谨慎、时时谦抑、事事隐忍的儒家文化使曾国藩能在乱世之中成不朽之功业,并能全身而退、扬名天下。

这时我们再看这句诗,“倚天照海花无数”也可以理解为身在高处,君临天下时,就会发现天下绚艳的花朵无尽无数,一如天下有很多人比我更出色。“流水高山心自知”我是这样理解的,是做流水一样,甘居下方,围绕高山曲延流淌,万世不变,波澜不惊。还是像高山一样,数峰围绕,千山顶秀,我自己心里很清楚。意思是世上比我强的人多的是,我有多大本事自己知道,我没有能力去当这个皇帝。

所以,曾国藩的一句诗体现了他的一种人生境界,也告诫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成功,做人要收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不重用马超的用意是什么?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少年成名,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马超的先祖马腾来说,跟随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并且,在东汉王朝建立之后,马援仍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对此,在笔者

  • 赵匡胤兵变称帝如此轻松 期间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兵变称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自封为皇帝,建立北宋,赵匡胤为什么能轻易夺取江山?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后周世宗柴荣可以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生争战四方,致力于统一天下,基本扫平当时的劲敌,为后来宋朝统一中国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柴荣是五代时期难得的

  • “曹魏开国三公”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尽60年,出现了许多英雄猛将、名人奇事,华歆、钟繇、王朗为什么被称为“曹魏开国三公”?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登基为帝,三国之一的曹魏从此正式建立了。曹丕登基后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贾诩为太尉。但因为贾诩当时年老多病,所以钟繇很快就取代贾

  • 历史上张叔夜的儿子是什么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荡寇志》中张叔夜之子张伯奋、张仲雄不仅生擒卢俊义还害死了鲁智深,可是出尽了风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荡寇志》虽是胡编乱造,但是张伯奋、张仲雄确有其人,而且也真是张叔夜的儿子,只可惜是不肖之子:跟着父亲张叔夜荡平梁山三十六盗(这就是他们生擒卢俊义、累死鲁智深的

  • 宋高宗赵构和宋太祖赵匡胤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分为南宋北宋,从960年—1279年,一共历经18位皇帝,那么宋高宗赵构和宋太祖赵匡胤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宋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宋太宗赵匡义(976年—997年)宋真宗赵恒(997年—1022年)宋仁宗赵祯(1022年—1063年)宋英宗赵

  • 袁崇焕要杀毛文龙的原因是什么?该对他下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毛文龙与袁崇焕都是明末时期的抗清名将,他们之间也有说不清的某种联系。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有人说正如“莫须有”的冤有头,债有主,袁崇焕所背负的骂名正来自毛文龙。只是,毛文龙并非秦桧。要让同样颇受争议的毛文龙来替袁崇焕背锅,这事还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一、毛文龙与毛家军毛文龙,明末驻守辽东的重要军事将领

  • 胡亥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杀了 胡亥为什么没有杀子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胡亥为什么没有杀子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胡亥登基后亲自下手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子婴为什么能逃脱一劫?胡亥为什么没有杀他?秦始皇病逝沙丘之后,中车府令赵高说服胡亥和李斯,密谋篡改始皇帝遗诏。以秦始皇的名义,下令长公子扶苏和蒙恬自杀,得到二人自杀的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

  • 如果说胡亥杀兄弟是为了皇权 那么胡亥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胡亥杀兄弟姐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知道胡亥为巩固皇位杀了自己的22个兄弟,如果杀兄弟是为了皇权,那么杀生下的姐妹又是什么意思?关于秦朝的事情,可以说遗憾还是蛮多的。从赵高李斯篡改遗诏骗扶苏自杀开始,秦朝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儿。其实小编很想知道,始皇帝在地府看

  • 三国时期都曾以少胜多打败曹魏得东吴武将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东吴将领让人熟知的只有四英杰,相比曹蜀的将领,名气并不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而要说起东吴将领中的智将,黄盖是要数第一个。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与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当时黄盖跟随周瑜与曹军于赤壁作战。为了战胜曹操,黄盖提出火攻战术,并亲自前往曹军诈

  • 诸葛亮和姜维都这么努力了 蜀汉为何还是逃脱不了灭亡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对姜维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和诸葛亮都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此拼命下,蜀汉的亡国命运为何还是救不回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如此能力卓著的两代军政综合型能臣,竟然没有将蜀汉带出蜀中,没有挽回蜀汉被魏国灭亡的结局,让那些喜爱蜀汉势力,推崇诸葛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