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法正对蜀汉有多重要?为什么连曹操都觉得招揽不到他是个天大的遗憾?

法正对蜀汉有多重要?为什么连曹操都觉得招揽不到他是个天大的遗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569 更新时间:2024/1/3 17:38:15

三国是个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时代,在《三国演义》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对刘备说过“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然而二者皆得的刘备最后也并没兴复汉室,统一天下。于是后世有人归纳出来另一句话,“子初孝直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孝直指的就是法正。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孝直是何许人,他到底对蜀汉、对刘备集团有着如何的重要性,他的早逝对蜀汉逐鹿中原到底有多大影响?为什么曹操都觉得招揽不到法正是个天大的遗憾?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法正到底有多厉害?

迎刘备入蜀,拥立大功

法正,字孝直,陕西眉县人,早年由于天下大乱,法正与好友孟达觉得益州是块净土,于是便携手投奔了当时的益州牧刘璋

刘璋这个人,比较仁善,天性不能识人才,特别是对那些品德上有瑕疵的人不怎么待见。恰巧法正就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所以刘璋并不重用他,法正在益州待了好几年,也不过是个县令的角色,这令他感觉到怀才不遇,经常向好友张松倾诉。

建安十三年,也是法正到益州的第十三年,张松被刘璋派去联合曹操,这时候曹操对刘璋并不感冒,也没给张松好脸色,碰了一鼻子灰的张松转而找到刘备,从此开始与法正密谋,迎刘备入蜀,取代刘璋。

这与刘备集团横跨荆、益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很快刘备便率军入蜀,在入蜀的途中,法正和刘备第一次见面,这一次见面令二人都感觉相见恨晚。不久,凤雏庞统在落凤坡战死,刘备取益州的形势,突然严峻起来,这时候的法正对刘备依然是不离不弃,坚定地站在刘备阵营。

很快随着诸葛亮、张飞、赵云从荆州来援,刘备军顺便的攻到了成都城下,这时候法正献策,招降刘璋,毕竟成都将成刘备的根据地,如果打的残垣断壁,损失还是自己的利益,刘备接受了法正的建议,通过几轮谈判,最后在马超赶到成都城下时,刘璋无奈投降,自此,刘备成为益州之主。

这段时期,法正叛旧主,在困难时坚定的支持刘备笼络益州人心,关键时刻劝降刘璋,可以说在拥立刘备主政益州是立了头功的。

谏取汉中,稳固天下三分有其一

刘备入主益州后,法正根据益州当时的实际情况,建议刘备重用华而不实的许靖,以笼络天下士人之心,又建议刘备迎娶蜀中大族豪强吴壹的妹妹,获取蜀中大族的支持,好坐稳江山,刘备都言听计从,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一来刘备和法正的关系更加亲近。

三年后,曹操攻取汉中,夺取了益州的咽喉之地,但并没有继续进攻益州,而是留下张郃和夏侯渊镇守汉中以遏制刘备出川。

法正敏锐地察觉到,这是曹操的一次失误,当即建议刘备趁机夺取汉中,届时进便可从汉中出陇右威胁长安,从江陵出兵威胁宛洛;退则固守汉中,割据蜀中,长治久安。这建议简直说到了刘备的心坎,焉能不从,于是刘备倾全力举兵,亲征汉中,法正也随军而行。

汉中之战可以说是法正一生最闪光的时刻,他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趁夏侯渊分兵的机会,策划了黄忠阵斩夏侯渊,一举夺取了汉中最重要的据点定军山。这也是曹刘争夺汉中的转折点,最终的结果也正如法正所料,曹操舍弃了犹如鸡肋的汉中,刘备取得了汉中之战的全面胜利。

刘备取得汉中后,法正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又献策让刘备进位汉中王,增强自己的政治号召力,封赏功臣,这样更能巩固统治,刘备也是欣然采纳,并在登位汉中王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这个职位可以说是蜀汉文官实权派中的前两位了,还一位自然是军师将军诸葛亮了。

可惜,天不假年,法正担任尚书令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刘备顿失股肱,大哭了三天,可见法正之于刘备是多么的重要。

总结:法正是蜀汉重要的谋主之一,他不同于诸葛亮在同时期主要以内政为主,法正善于奇谋,多随军出征,在战略方面也很有远见卓识,和刘备的个人关系也相当好。所以后来的夷陵之战,诸葛亮才会感概,若法孝直在,不至于会劝不动刘备伐吴,即使劝不动,也不至于全军覆没。

曹操也曾感叹,“吾固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可见法正可比曹操之郭嘉,如果他能为蜀汉多效力几年,也许蜀汉的结局会有所不同,但历史没有假设,郭嘉没能参加赤壁之战,法正也未能阻止夷陵之战,这或许就是曹操和刘备的宿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后,没有动过黄袍加身的想法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864年6月1日,王洪天贵福继位。随后曾国藩攻破南京镇压太平天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大凡外族势力入主中原,汉人皆愤恨不平,此正汉人中兴之时,因此不仅湘军部下曾国荃、彭玉麟、左宗棠等人密谋拥戴曾国藩自立,甚至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李秀成等人也表示“愿以长江两岸数十万余部”拥戴曾国

  • 刘备不重用马超的用意是什么?与什么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少年成名,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马超的先祖马腾来说,跟随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并且,在东汉王朝建立之后,马援仍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对此,在笔者

  • 赵匡胤兵变称帝如此轻松 期间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匡胤兵变称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自封为皇帝,建立北宋,赵匡胤为什么能轻易夺取江山?就没有人站出来反抗吗后周世宗柴荣可以算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一生争战四方,致力于统一天下,基本扫平当时的劲敌,为后来宋朝统一中国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柴荣是五代时期难得的

  • “曹魏开国三公”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尽60年,出现了许多英雄猛将、名人奇事,华歆、钟繇、王朗为什么被称为“曹魏开国三公”?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取代东汉登基为帝,三国之一的曹魏从此正式建立了。曹丕登基后封华歆为司徒、王朗为司空、贾诩为太尉。但因为贾诩当时年老多病,所以钟繇很快就取代贾

  • 历史上张叔夜的儿子是什么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荡寇志》中张叔夜之子张伯奋、张仲雄不仅生擒卢俊义还害死了鲁智深,可是出尽了风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荡寇志》虽是胡编乱造,但是张伯奋、张仲雄确有其人,而且也真是张叔夜的儿子,只可惜是不肖之子:跟着父亲张叔夜荡平梁山三十六盗(这就是他们生擒卢俊义、累死鲁智深的

  • 宋高宗赵构和宋太祖赵匡胤是什么关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分为南宋北宋,从960年—1279年,一共历经18位皇帝,那么宋高宗赵构和宋太祖赵匡胤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北宋宋太祖赵匡胤(960年—976年)宋太宗赵匡义(976年—997年)宋真宗赵恒(997年—1022年)宋仁宗赵祯(1022年—1063年)宋英宗赵

  • 袁崇焕要杀毛文龙的原因是什么?该对他下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毛文龙与袁崇焕都是明末时期的抗清名将,他们之间也有说不清的某种联系。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有人说正如“莫须有”的冤有头,债有主,袁崇焕所背负的骂名正来自毛文龙。只是,毛文龙并非秦桧。要让同样颇受争议的毛文龙来替袁崇焕背锅,这事还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一、毛文龙与毛家军毛文龙,明末驻守辽东的重要军事将领

  • 胡亥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杀了 胡亥为什么没有杀子婴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胡亥为什么没有杀子婴,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胡亥登基后亲自下手杀自己的兄弟姐妹,子婴为什么能逃脱一劫?胡亥为什么没有杀他?秦始皇病逝沙丘之后,中车府令赵高说服胡亥和李斯,密谋篡改始皇帝遗诏。以秦始皇的名义,下令长公子扶苏和蒙恬自杀,得到二人自杀的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

  • 如果说胡亥杀兄弟是为了皇权 那么胡亥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胡亥杀兄弟姐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都知道胡亥为巩固皇位杀了自己的22个兄弟,如果杀兄弟是为了皇权,那么杀生下的姐妹又是什么意思?关于秦朝的事情,可以说遗憾还是蛮多的。从赵高李斯篡改遗诏骗扶苏自杀开始,秦朝就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儿。其实小编很想知道,始皇帝在地府看

  • 三国时期都曾以少胜多打败曹魏得东吴武将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的东吴将领让人熟知的只有四英杰,相比曹蜀的将领,名气并不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而要说起东吴将领中的智将,黄盖是要数第一个。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与孙刘联军对峙于赤壁,当时黄盖跟随周瑜与曹军于赤壁作战。为了战胜曹操,黄盖提出火攻战术,并亲自前往曹军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