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起的军事能力如何?他为什么不在战国四大名将之列?

吴起的军事能力如何?他为什么不在战国四大名将之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890 更新时间:2024/1/23 21:52:29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吴起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有“战国四大名将”的说法,这四大名将分别是白起、王翦、廉颇和李牧,每一个都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大将。不过除了他们之外,战国时期其实还是有很多其他的名将的,比如吴起,吴起相对来说还更厉害,一生甚至可以说是从无败绩,而且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从军事能力上来说绝对是一个极其厉害的人物,但是为什么他并没有能够入选战国四大名将的行列呢?吴起之所以落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时间问题,吴起乃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物

我们知道,东周被划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然而关于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目前则仍有争议,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1、前481年。“春秋”因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而《春秋》主要记述的便是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之间,共计二百四十二年的大事。因此,部分人认为应该将《春秋》记载的最后一年,即前481年作为春秋和战国分界线。

2、前476年。郭沫若等历史学家根据历史的断代认为,公元前476年以前是奴隶社会,而前475年以后则是封建社会,因而应该将前476年定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同时,司马迁的《史记》,也是从周元王元年(前475年)来记述“六国时事”的。

3、前403年。这种说法认为应该以“三家分晋”为分界线,因为“三家分晋”不仅代表了春秋霸主晋国的彻底灭亡,而且还代表了维持周王室统治的“礼乐制度”彻底崩溃,同时也标志着战国七雄的正式诞生。同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将此作为开篇之作。

除了以上三种说法外,还有另外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应该以孔子去世的前479年为分界线,另一种认为应该以韩、赵、魏三家攻灭晋国执政智氏的前453年为分界线。而这五种说法中,目前比较公认,也是采用最多的乃是第三种,即以“三家分晋”的前403年为分界线。

对于吴起来说,不论是以他的生卒年份(前440年至前381年),还是以他的为官年份(前412年至前381年)来说,吴起都是标准的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物。而“战国四大名将”,则全部为战国中后期人物。

2、价值观问题,吴起虽然才能出色但不符合传统价值观

就个人能力来说,吴起毫无疑问极为出色,然而吴起却太过贪恋权力,甚至为了权力不惜手段,这导致他在个人品德方面风评不佳,且并不符合传统价值观。

1、残杀乡里。吴起出身于一个富有之家,但为了在仕途上取得发展,便曾到处寻找入仕的门路,结果弄得倾家荡产,也没能得到一官半职,结果遭到了乡里人的讥讽嘲笑。吴起气愤不过,一气之下便杀了嘲笑自己的三十余人。

2、不讲孝道。吴起在孔子的弟子曹参门下学习儒术期间,虽然他的母亲去世,但他却没有返回家中奔丧守孝,导致曾申认为其不讲孝道,违背了儒家忠孝的信条,不配作儒家的门徒,于是和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

3、杀妻求官。齐宣公于前412年发兵攻打鲁国,鲁穆公便想起用弃儒学兵的吴起为将,但吴起的妻子却是齐国人,鲁穆公担心其立场。吴起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便杀死了妻子,鲁穆公于是起用吴起为将,率兵大败齐军。吴起虽然立下战功,但这种杀妻求官的做法,却令鲁穆公对其极为忌惮,于是不久便免去了吴起的官职。

4、效忠三国。吴起最初在鲁国为官,被鲁穆公免职之后便又到了魏国, 在魏国为将的吴起,在魏国相国田文死后(非战国四公子之一的田文),因与公叔痤争夺相国之位失败,又转而逃至楚国为官。

要知道,“战国四大名将”这种说法出自于《千字文》,而《千字文》乃是南北朝时期,由南梁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撰而成。南北朝时期,儒家的忠孝廉礼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吴起不仅先后曾在三个国家为官,且还有不守孝道、杀妻求官这样的劣迹,显然不符合当时的价值观,未将其选入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千字文》乃是由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之所以将战国中后期的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选入,乃是考虑到了押韵的问题,而并不是说吴起、乐毅等人的军事才能不如以上四人。

3、如何看待战国四大名将

和“四大名著”、“四大发明”、“百大金曲”一样,所谓“战国四大将”的提法实际上只是后人对古人的美称,在某种程度上还带有数字崇拜之嫌的排行榜。准确地讲,该榜单应该是仅限于战国后期的秦赵两国的著名军事将领。“战国四大将”分别是秦国的白起(?—公元前257年)、王翦,赵国的廉颇(前327年-前243年)、李牧(?-公元前229年)。

上榜的确是战国后期了不起的名将,但不可否认的是,该榜单也遗失了不少同时代的著名将领,比如秦国的李信(灭燕功臣)、赵国的赵奢(也是入祀武庙的名将之一)、楚国的项燕(项羽的祖父,曾击败李信)等,当然战国前期的乐毅、田单、孙膑、庞涓以及著名兵家的尉缭子也均未上榜。根据贾谊的《过秦论》,其实还有“东方六国八名将”之说,即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

所以,千万不要把“战国四大将”这个榜单,看成是战国时期的至高荣誉和无敌存在。

其实,较之“战国四大将”,还有更为高大上的榜单——"兵家四圣",它是对中国古代(特别是先秦)四位战略家与军事家孙武、吴起、孙膑和尉缭等四人的统称,他们的军事造诣非同一般,分别著作有《孙子兵法》、《吴子》、《孙膑兵法》、《尉缭子》等。当然,兵圣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孙武、鬼谷子、吴起、孙膑。但无论那种说法,吴起都是榜上有名,妥妥的兵家四圣之一。

吴起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据《吴子兵法》记载,吴起担任西河郡守期间率兵南征北战,为魏国夺取土地千里。期间共与诸侯军队大战76次,大胜64次,其余不分胜负。

孙武号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吴起的称号是“亚圣”,这在儒家里可是专属于孟子的位置,后世把吴起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您说吴起在兵家中的地位高不高?吴起不仅在军事上造诣很深,而且也长于法家,为楚国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继商鞅后另一位改革家。吴起一生历侍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

若把他这个战国前期的卫国人,列入战国后期专属秦赵两国“战国四大将”,是不是有些削足适履、强人所难,而且也是将他降级了呢?

另外,在武庙里,廉颇、赵奢、王翦、李牧算作是六十四名将,吴起是武庙十哲,有人说白起也在十哲之列。说的不错,但是当宋太祖赵匡胤视察武庙后,“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直接就把白起踢出了武庙。吴起在武庙中的地位也是比战国四大将整体要高出一个档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羽打仗那么的厉害 刘备会给关羽发多少钱的工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关羽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华夏民族,从秦始皇统一王朝,建立秦朝以后,为了防止外敌的侵入,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乡,稳定和保全统治阶级手里的权利和势力。就组织了庞大的军队!在军队中当官的将军就是这个部队的主心骨,军队里面的士兵是这个中心的基础

  • 韩信被世人奉为“兵仙”,那么他在被害之前有着传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用兵讲究的是以正合,以奇胜。不管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基本上都是依靠这样的战略方针。说到用兵,在中国古代有一人,此前受到胯下之辱,后来助君王一统天下,他的名声可以说是无人不知,他就是被世人奉为“兵仙”的韩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韩信有何能力。韩信是不是有真才实

  • 庞德当初都能放过关羽 关羽为什么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庞德和关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庞德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人,每一次谈到他的时候,都会觉得特别的惋惜,因为他的结局不是特别好,所以说我们对于他真的是很遗憾了,而且也觉得如果当初他能够跟随刘备的话,那么对于刘备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助力,而且他也不会再有这样的结局。他其实是一个

  • 关羽只是抓了一个于禁 关羽怎么就能威震华夏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对关羽威震华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被现在的人称为“关帝圣君”,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之高。关羽被人们认为是忠义之神,因为曾经曹操用各种手段想要留住他,他却丝毫不为之所动,最后仍归蜀汉,人们歌颂的是这种对兄弟忠心的情义。在打仗方面,关羽是三国斩杀名将最多的

  • 关羽能够轻松斩杀华雄 是因为关羽的实力太强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和华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华雄是董卓阵营中,比较厉害的一个角色,论实力可以排第四。要知道当时的董卓,可是天下诸侯最强的一个,麾下也是猛将如云,如吕布、李傕、郭汜、张辽、高顺等人。所以,华雄能排到第四,含金量也是很高的。虎牢关一役,华雄连挫十八路

  • 刘邦说了外姓不得封王,但他本人就封过哪八个异姓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外姓不得封王,无功不得封侯的祖训,但刘邦本人就曾封过八个异姓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刘邦为何要封他们为王?他们最终的结局如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人是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韩信。反秦战争爆发后,韩信去投奔项梁,但没有得到任用,又

  • 古代美男之一的潘安,落个阖门受戮的结局,到底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美男之一的潘安,落个阖门受戮的结局,到底是为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潘安(247-300),原名潘岳,西晋文学团体二十四友之首,而他有一个更加广为人知的名号:古代四大美男之首。然而这样一个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人,在历史上的评价却大多以负面为主。他在西晋

  • 诸葛亮让关羽去华容道围截曹操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华容道本身算计的就是关羽,不是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派关羽去华容道,其实是藏着巨大阴谋的。因为不但诸葛亮知道关羽不会杀曹操,甚至刘备都对诸葛亮说:“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而去,只恐端的放了!”也就是说,连刘备

  • 盘点死法最窝囊的三国大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互相征伐。在不断的争斗中,无数谋士、战将从人群中脱颖而出。这些人在史册上各自留下姓名,或勇猛,或机智。谋士在后面出谋划策,最终的死法并没有太大区别。反观战将,死法就不同了。有些战将在战场奋力作战,力竭而死;有些战将却不是没有死在疆场,没有轰轰烈烈。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死得窝囊的三

  • 彭羕能被庞统举荐,为何却在监狱中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历史中很多受过折磨的人,往往能够成就大事。今天我爱历史网要讲的一位,他被自己的主公剃去头发和胡须,戴上刑具处罚,并被贬为奴隶。这番羞辱没能彻底击败他,而是引导他走向另一条光辉的道路,这个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