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濂在明朝是何地位?朱元璋要杀他时又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宋濂在明朝是何地位?朱元璋要杀他时又是如何化险为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14 更新时间:2024/1/23 2:53:43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濂在明朝是何地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1353年,朱元璋走出皇觉寺,参见了红巾军。在濠州红巾军中,他得到了元帅郭子兴的重用,并且迎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这对小夫妻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仅仅过了15年,他们俩就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和皇后。马皇后心地善良,在朱元璋大肆杀伐的过程中,马皇后从朱元璋手中救了许多有功之臣,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宋濂。

有明以来,宋濂在文臣中的地位不亚于刘伯温,宋濂学识渊博,是明朝初年“诗文三大家”之一,太子朱标、名臣方孝孺都是宋濂的学生。公元1359年,朱元璋攻克集庆(南京),以此为据点,持续向浙东发展。当朱元璋占领衢州、滁州、金华之后,他开始广泛招揽浙东人才。此时,宋濂走入朱元璋的视线,此时宋濂已经50岁。

宋濂是个早产儿,她的母亲怀孕七个月就生下宋濂,以至于宋濂从小体弱多病。但宋濂却是个“神童”,《明史》说宋濂“于学无所不通”,可见其学识之渊博。宋濂还曾拒绝元朝的邀请,宁愿做道士也不愿为腐朽的元朝效力。朱元璋占领金华后,大将胡大海一次性向朱元璋推荐了4个人,《明史纪事本末》记载:

十二月,遣使征青田刘基、浦江宋濂、龙泉章溢、丽水叶琛,胡大海荐四人贤。

也就是说,胡大海一口气推荐了刘伯温、宋濂等四人给朱元璋,称这四人都是当世贤才,朱元璋求贤若渴,立即派人去请。不仅如此,朱元璋还特地在南京设立“礼贤馆”,对宋濂等人说“我为天下屈四先生”。可见,朱元璋对宋濂等人礼遇有加。这四人在朱元璋的麾下各有所用,例如,刘伯温擅长韬略和兵法,他被朱元璋安排在军中,为朱元璋统一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宋濂博学,朱元璋任命宋濂做各位儒学大臣的首领,并且做朱元璋长子朱标的老师。

宋濂治学严谨,在为人方面也十分谨慎,对朱元璋非常忠心。有一次,一位曾效力于元朝的朋友找宋濂喝酒叙旧,朱元璋派人暗暗监视。第二天,朱元璋问宋濂昨天干嘛去了,宋濂把昨天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包括喝了什么酒都十分详细地向朱元璋汇报,朱元璋因此对宋濂十分放心。

自从朱元璋把教育朱标的任务交给宋濂后,宋濂兢兢业业,为朱标传授正统的儒学文化,教导朱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看着朱标从朱元璋的长子成长为吴王世子,再成为优秀的明朝太子,宋濂十分欣慰。

宋濂还有一大功绩就是主编《元史》和明朝的各大法典,为明朝乃至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他所著的《送东阳马生序》至今仍是古文中的名篇,激励了一代代人。

洪武四年,67岁的宋濂因为身体原因提出告老还乡。朱元璋亲自为宋濂设宴践行,并且命太子朱标送老师宋濂一程。宋濂作为明初大儒、太子朱标的恩师,垂暮之年告老还乡。他本以为自己可以安度晚年,本以为自己可以享誉后世。可是,仅仅过了3年,宋濂就差点身首异处。

原来,三年后,胡惟庸案爆发,宋濂的孙子宋慎牵连到胡惟庸案中,被判为“谋逆罪”,根据《大明律》,宋濂一家都要被株连。虽然宋濂曾参与编纂《大明律》,但他仍然逃不过这部法典的制裁。朱元璋命人将70岁的宋濂、以及他的家人都抓到京城,宋濂的儿子宋璲此过程中被杀,宋濂也难逃厄运。

宋濂在朝中门生遍野,同僚旧故也很多,大家纷纷为宋濂求情,太子朱标也出面为老师求情,但朱元璋铁了心要杀宋濂,并没有给大家面子。在这个时刻,能劝动朱元璋的人只有马皇后了,马皇后思前想后,用了一个好办法。

朱元璋下朝之后,马皇后派人请朱元璋到她宫中用膳,朱元璋来到后,马皇后绝口不提宋濂的事情。等饭菜上桌,朱元璋发现,没有酒,也没有肉,一桌菜竟然都是素斋。朱元璋问马皇后这是为何?马皇后说:“平常的百姓家中,都知道尊师重教,宋濂曾教导太子,是一位合格的老师。他归隐多年,对孙子做的事情并不知情,眼看宋濂就要被处死了,我这几天吃素为他祈福!”

《明史·孝慈高皇后传》有记载:

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

马皇后用一桌素菜来为宋濂求情,效果显著。朱元璋当时虽然非常生气,连筷子都扔了,可到了第二天,还是觉得马皇后说得有道理,赦免了宋濂的死罪,改为流放四川。宋濂此时膝下儿孙全无,古稀之年流放他乡,身心深受折磨,第二年死于夔州。

唐太宗李世民长孙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都是善于劝谏帝王的贤后。李世民麾下尚有魏征,但朱元璋性格刚猛,无敢谏之臣,唯有马皇后能够让朱元璋减少杀戮。这不仅说明了马皇后是一位贤德、仁慈的国母,更能说明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感情深厚。只可惜,洪武十五年,马皇后薨逝,再也没有人能够止住朱元璋晚年的屠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正史中伯邑考没能成为姬昌的继承人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正史中伯邑考没能成为姬昌的继承人的真相是什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近期热播的新《封神演义》中,翩翩公子伯邑考,无论是在西岐还是进入朝歌都很受人们的欢迎。在西岐时,姬昌的所有儿子,以及西岐的臣子都对伯邑考敬重有加,姬昌被软禁在朝歌后,伯邑考就被众人推举卫西岐的主人。而在伯邑考

  • 武则天是为何下定决心要杀外甥贺兰敏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贺兰敏之堪称唐朝采花第一人,对象上到84,下到8岁,即使是太子未婚妻都不放过,爆发了唐朝最劲爆的丑闻,可武则天却始终袒护,直到有一天,武则天突然翻脸,列举了贺兰敏之五大罪状。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武则天变化如此之快呢?贺兰敏之的姐姐和母亲抢走了唐玄宗的宠爱,因此被杀武士彟是一名贩卖木材的小商人,依靠积货生

  • 康熙皇帝的后代中有多少为公主?大多英年早逝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的后代中有多少为公主?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清朝众多皇帝之中,大部分皇帝都拥有众多的子嗣。就像乾隆皇帝一样,他一共有三十多位子女。而且还是男子居多。这在古代也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除了皇子以外,皇帝们也都有自己的女儿。一般选择皇子来继承皇位。公主都是用来对

  • 项羽如果没有杀楚怀王的话 刘邦还能打败项羽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项羽和楚怀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楚汉争霸中,早年推翻秦朝,夺得天下的不是刘邦而是项羽。只不过项羽在占领咸阳后没有称帝,而是给自己封了一个西楚霸王的称号。对此,很多人都说项羽没有称霸天下的野心,事实真是这样吗?其实项羽并不是不想称霸天下,不过是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毕

  • 李世民起兵时,堂弟李道彦为何被迫乞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隋末,风云际会,天地色变。李渊、李世民于617年在晋阳起兵,短短7年间,李氏家族驰骋沙场,东征西讨,迅速一统天下。所以,我们只要一想起大唐李氏家族的成员,总以为他们都跟李世民一样,英姿飒爽,风光无限。其实起兵之初,很多人处境并不好,比如说李世民的堂叔李神通与堂弟李道彦,竟然混到讨饭的地步,但最终也成

  • 李世民的贴身保镖:刘仁愿有多厉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曾经有一男一女两个保镖,都非常厉害。以前我写过一文介绍李世民的女保镖高惠通,此女武功高强,相貌不凡,是李世民仇人之女,但李世民却敢于让她做贴身保镖,并将之纳为妾,传为美谈。李世民的“荒唐”:用仇人之女做贴身保镖,还纳为侍妾今天我再说说李世民的男保镖刘仁愿,他的故事就大不一样了,传奇色彩中带着挥

  • 清朝作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 溥仪为什么没有子嗣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溥仪无子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光绪皇帝在位时对于中国和平改造非常支持,但他自幼年便登上皇位,朝廷政务都是慈禧一手操持,直到成年才正式把握政权,可朝堂众臣其实早已慈禧马首是瞻。当年发起的戊戌变法一旦成功,对于中国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可能会走向相当强大的道路。由于当时的领导

  • 后蜀国君投降宋朝后,百姓们为何还纷纷痛哭?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后蜀皇帝孟昶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坑了70多岁的老母亲,让她死不瞑目。而被他寄予厚望的太子孟玄喆就是个坑爹货,将自己的江山葬送了不说,反而帮自己的仇人开疆扩土。怎么一回事呢?这还要从孟昶治理后蜀说起。.孟昶(919-965年),是五代后蜀国君,明德元年(934年)继承父亲孟知祥的帝位,成为后蜀政权的

  • 杜甫晚年为了借钱写下的一首诗,读来令人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一文钱难倒英雄宋太祖赵匡胤在黄袍加身之前,在军中当兵。穷困潦倒,身上经常不名一文。 有一次赵匡胤自己在外面,天气炎热,他恰好路过一个西瓜园。他心想,虽然自己身上没钱,但是可以先吃瓜,吃完后问多少钱,然后说西瓜太贵了,不给瓜主钱,趁机白吃。令赵匡胤没想到的是,在他吃完后,瓜主说“一文钱”,在古代没有比

  • 曹操为何不杀掉与自己有杀子之仇的张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曹操为何不杀掉与自己有杀子之仇的张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说到和曹操结下深仇大恨的诸侯,应该有两个,分别是陶谦和张绣。一方面,就陶谦来说,东汉末年,曹操之父、前任太尉曹嵩在琅邪躲避战乱,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迎接曹嵩到兖州。《三国志》记载陶谦素来怨恨曹操攻打徐州,派遣骑兵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