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最清廉的宰相:揭秘张俭的生平经历

历史上最清廉的宰相:揭秘张俭的生平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17 更新时间:2024/1/3 9:48:37

在古代,宰相是皇帝的辅佐,是最高的官职。这个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的官职,到了明朝才废除。宰相这一职位废除,意味着中央集权制度到达顶峰。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有名的宰相很多,比如张居正、魏征长孙无忌等等。今天要说的这位宰相,叫张俭。他并不著名,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不足六百字,但是他却为一代帝国奠定了丰厚基业。

汉人才子远走契丹,原因是被“献宝”?

张俭是汉人,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生活的时代,石敬瑭已经把燕云十六州割让出去。导致宋辽两国分而治之。

张俭在宋太宗时期通过辽国的科举考试,在山西大同一个节度使手下做官。作为汉人,考上辽国的进士并不容易,可见张俭这个人十分地有才能。在山西为官后,他名声很好,才干突出,深受同僚和上司好评。

当时,宋朝和辽国以黄河为界,分割而治,辽国统治着黄河以北,而宋朝统治黄河以南,张俭所在的地方正好是两国的交界地区。

一天,当时的辽国皇帝辽圣宗游访民间。主管张俭的这个节度使对圣宗说,有一个宝贝要进献给他。辽圣宗正因和宋朝割地和亲被拒绝而烦恼,听说有宝贝,以为是什么奇珍异宝,没想到,节度使送来的是个大活人,这个人就是张俭。

辽圣宗本来很纳闷,一个地方官员算什么宝贝?但是听了张俭的名字以后就感兴趣了。因为辽圣宗为了和宋朝周旋而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有四个仆人,一人喂两口饭。

在古代,“俭”字是一个人字旁,右边上下三个人字头,一横,两个口。这不是正对上了辽圣宗的梦吗?辽圣宗非常高兴,认为张俭是天降祥瑞,是来帮他的圣人。加上张俭胸藏文韬武略,在大殿上对答如流,恳切建言,提了三十多条建议,个个切中要害,深合圣宗的心意。于是圣宗重用了他。

高歌猛进,一路升迁,成为辽国最年轻的正国级领导

圣宗派他到大辽首都上京,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担任监察御史。这是个七品小官,但比从前担任地方官的幕僚要好上很多,这给了张俭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

上任后的张俭没有让辽圣宗失望,屡建功绩。遗憾的是,或许是辽国的官员缺乏编撰史册的能力,或是因为史书流失,张俭的丰功伟绩没有明确的记载。史上唯一能证明这个人卓越才能的,就是他十多年高歌猛进的升迁之路。张俭在正七品位置上呆了没两年,就升迁为次五品司门外郎。

47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张俭丁忧三年。终于回朝后,皇帝看见张俭就像看见久别重逢的情人一样热情,立马任命他为礼部郎中、知制诰,入职枢密院工作。掌管了辽朝文化宣传、教育、外交等一系列工作。张俭此时就相当于副部级干部了,皇帝还给了他柱国的封号,意思是身负重任的大臣。

两年后,张俭奉命出使宋朝,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外交成果。回来后,皇帝很高兴,封他当政事舍人、知枢密直学士,相当于辽国汉族地区事务及对宋战略委员会首席专家。

短短十几年,张俭从一个幕僚,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的领导。证明这个人能力确实不可小觑。

衣服上的窟窿带了一年,皇帝惊了!

一个汉人,在辽国的升迁速度比辽国本国的人都快,这当然会引人嫉妒。加上张俭这个人非常廉洁,很容易被人质疑。所以有人说,张俭是假模假样地在皇帝面前装清廉、装好人,实际上是个奸佞小人。

这话开始没人敢传,因为张俭是圣宗的心腹大臣,是皇帝的高级幕僚,但是在张俭六十九岁那年,辽圣宗因病去世了,他的儿子耶律宗真即位了。传谣言的人一看,新皇帝即位了,觉得是个中伤张俭的好机会,于是就把这些话想办法传到了新皇帝的耳朵里。

其实张俭作为圣宗留给兴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得兴宗的信任的。但是这谣言传播甚广,激起了兴宗的好奇心。兴宗把这话听进去了,他也有心想试试这个俸禄多到拿不过来的大臣,到底是不是如同传闻中那样的清廉。

一天议论国事,兴宗跑了一会儿神儿,他发现张俭总穿着同样的一件皮袍子上朝,这个年轻的皇帝玩心大起,他故意在张俭的衣服上烧了一个小窟窿,张俭无知无觉,还在认真地研究国事。

暑往寒来又一年,又是兴宗召见大臣们议论国事。他记着去年在张俭衣服上烫了个洞,他就特意去看去年烧坏的那个地方,这一看兴宗就惊了——那个洞还在衣服上!已经一年了,张俭都没换一件冬衣。

按说张俭可不穷啊,他当时有“食赋三百石”的待遇。别说买一件皮袍子,他就是一天买一件他也买得起。辽兴宗一问才知道,这件皮袍张俭穿了三十年!

可是他的俸禄都去哪了呢?他都拿去接济亲友和穷人了,自己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习惯。

兴宗这才相信,张俭是真的人如其名,非常节俭,非常清廉。他大受感动,立马让内官去开国库,告诉张俭,国库里有的,他想要的,尽管拿。

张俭呢,也不贪婪。他只拿了三匹布就出来了。兴宗一看,张俭放着绫罗绸缎不拿,拿的是三匹粗布就更感动了。张俭用自己的行动,一力辟谣,从此以后再也没人质疑他的德行了。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为外人的言行所影响,有自己的人生准则和行事风范,这才能得到独立的人格。其实俭以养德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如果一个人能坚持俭朴的生活,不贪婪,这是需要强大的自制力的。

一个自制力强大的人,就不会做出有损他人利益和自己人格的事情。这也是俭以养德这句话的由来。我们虽然不用像张俭一样,三十年不买一件新衣服,但是在浮躁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初心是非常必要的,你说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孙皓作为亡国之君却敢顶撞司马炎 孙皓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皓和司马炎,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亡国之君往往难以得到比较好的结局,纵观中外各国,一旦被击败以至于亡国,失去了君主之位、更是丢失了国家为依靠的那些亡国君主难免兔死狐悲,像是之前依附自己的人、之前自己的臣子也都会树倒猢狲散,都各自奔前程去了,而自己就成为了真正的

  • 汉元帝到汉平帝时期,有几位宰相?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宰相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本文将介绍从汉元帝到汉平帝在位期间的12位宰相,他们分别是:韦玄成、匡衡、王商、张禹、薛宣、翟方进、孔光、朱博、平当、王嘉、孔光(二次为相)、马宫。韦玄成:韦玄成的父亲是汉宣帝时宰相韦贤,韦贤去世,韦玄成佯狂让爵于兄,朝议高其节,

  • 刘备的干儿子刘封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0年,刘封丢失上庸,逃回成都。刘备看见这个败逃狼狈的干儿子,瞬间想到了自己惨死的二弟,怒火中烧,骂道:你还有脸回来,不援救关二叔,还丢城失地,我赐你一死吧。刘封瞬间泪奔:父王,你为何这样不顾父子之情?刘备听到刘封的辩解,依然十分愤怒:如果不是你按兵不动,二弟怎么惨死,我已经和丞相商定了,赐你

  • 永瑆为何斗不过资质平庸的永琰,没能顺利继承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嘉庆帝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乾隆皇帝作为清朝有名的皇帝之一,他的一生让世人非常好奇,乾隆作为古代皇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健健康康地活到了88岁的高龄。他这一生总共有17位皇子,当他退位的时候,大部分的皇子已经去世或者是病逝了。只留下屈指可数的几个皇子。这七位皇子都还算优秀,那么应该选

  • 纪灵曾和关羽大战三十回合,为何与张飞十合便战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纪灵乃是袁术手下大将,为其征战沙场多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曾和关羽大战三十回合,并未落败,然而,与此人动手,仅仅十合,便被刺身亡,这是为什么呢?奥妙在哪?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从纪灵大战关羽和张飞两次战斗,分析如下。演义中第十四回中,刘备从徐州

  • 揭秘: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李隆基在晚年的时候,逐渐开始对自己的养子—四镇节度使王忠嗣产生了不信任,认为他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不仅罢免了王忠嗣的职务,还逼死了他,换上一个叫安禄山的胡人担任节度使。李隆基不会想到,自己的这个行为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尽管安禄山当时看起来人畜无害,但是李隆基对他并不放心,主要是因为节度使这个

  • 揭秘:武则天为什么可以安然退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83年,高宗李治去世,武则天接管唐朝统治大权;公元690年,武则天改朝武周,此时年逾66岁;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公元709年,武则天去世,享年85岁。从高宗去世到武则天退位,武则天把持最高唐朝的最高政权长达22年,其中包括了她称帝的15年,但奇怪的是,在武

  • 大将军蓝玉干了什么,最后为何下场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蓝玉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名将蓝玉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处死,被剥皮实草,诛三族,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一万五千多人。蓝玉到底做了什么?朱元璋会剥他的皮,诛他全族,功勋大臣们又做了什么?朱元璋会在晚年赶尽杀绝。蓝玉是大明王朝继徐达、常遇春后最能打仗的一代名将,在大将军徐达去世后,蓝玉多次统率大军北伐、西

  • 司马炎灭掉蜀汉之后 司马炎为什么用了十五年才灭掉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司马炎灭吴,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263年,魏国两路夹击,最终吞并了蜀国。两年之后,司马炎逼迫魏国皇帝退位,自己建立了西晋王朝。但是接下来,西晋与东吴却一直处于对抗的状态。到了280年,也就是15年之后,司马炎才最终消灭了东吴政权。那么,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司马炎为

  • 袁术是东汉诸侯第一个称帝的,他手下的武将到底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袁术,这位东汉末年第一位称帝的诸侯,可以说最后的下场实属不怎么好,但袁术作为四世三公名门之间,可以说在当时地位很高。袁术并且是嫡次子,作为同父异母的袁绍,因为母亲是个婢女,在家中地位低,也被袁术看不上。袁术在东汉末年能够称帝,不仅仅是因为家庭背景,而是因为袁术这个人很有侠义之心,在当时非常的出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