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甄宓失宠后写下《塘上行》,表达出妻子对丈夫浓烈的思念之情

甄宓失宠后写下《塘上行》,表达出妻子对丈夫浓烈的思念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83 更新时间:2023/12/16 7:15:39

文昭甄皇后,名不明,相传为甄宓,实际上并无确切记载,史称甄夫人,父亲是上蔡令甄逸。她是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生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甄夫人在三国时代是货真价实的美女,在当时有“江南有二乔,河北有甄氏”之说,甄夫人的美貌可与著名的美女大乔小乔相比。

曹植专门为描绘自己嫂子甄夫人的风华绝代,而写出的那篇脍炙人口的《洛神赋》,更是使甄夫人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美女之一。

甄夫人出身于无极甄氏,乃是当地的望族,甄夫人的父亲甄逸曾任上蔡令,母亲张氏是常山人,生有三子五女,甄夫人最小,上面全是哥哥姐姐。

甄夫人三岁的时候,父亲甄逸去世。九岁的时候,她便喜欢用兄长们的文房四宝来写作文章,并立志要做一个贤女。

建安年间,甄夫人在待嫁之年,被河北豪强袁绍为他的次子袁熙聘娶为妻,但这段婚姻并不长久。

建安九年(204年),随着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所击败,甄夫人的命运随即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魏略》中是这样记载甄夫人的出场:“及邺城破,绍妻及后(指魏文帝曹丕的妻子甄夫人)共坐皇堂上。文帝(曹丕)入绍舍,见绍妻及后,后怖,以头伏姑膝上,绍妻两手自搏。文帝谓曰:“刘夫人云何如此?令新妇举头!”姑乃捧后令仰,文帝就视,见其颜色非凡,称叹之。太祖(曹操)闻其意,遂为迎取。”

就这样,甄夫人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曹操的儿子曹丕的妻子。在之后的南征北战岁月中,曹丕一直对甄夫人宠爱有加,夫妻感情十分融洽。期间,甄夫人还为曹丕生下儿子曹叡[ruì]和女儿东乡公主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曹丕继位丞相、魏王。同年十月,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帝位,自己称帝当上了魏国皇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

曹丕称帝时,甄夫人已经37岁了,再美丽的女子也经不起岁月年华的流逝,相对于那些年轻的女子,甄夫人也算是年老色衰了。

已经退位为山阳公的汉献帝刘协为了讨好曹丕,还把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为妃嫔,另有郭贵嫔和李、阴两位贵人同时得到了曹丕的宠爱,甄夫人日益失宠。

此时的甄夫人虽然待在深宫中,但自己原来的夫君已经成为世间最不可能专情的帝王了,失宠后的她,写下了这首著名的相思曲:

《塘上行》 甄夫人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甄夫人这首《塘上行》以决绝的笔触,抒发了因谗言而与丈夫嫌隙的沉痛,追思昔日欢好。不同于其他闺怨诗的哀愁,整部作品于阴云密布中透露出一种难得的自尊之情。

我们细读此诗,必会为诗中妻子对丈夫浓烈的思念之情所感动。“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只有相爱至深的女子,才能把这种相思写得如此刻骨铭心。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三句则是对薄情夫君的指责与不满。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坦露了丈夫不在身边,自己出入都是忧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个中滋味又有谁能体会到呢?

常言道“诗以言志”,当甄夫人写出这首诗后,很快就遭到了郭贵嫔和李、阴两位贵人的谗言诬陷,指出甄夫人心怀不满,故以《塘上行》诗来怨怼皇帝曹丕。

果然,曹丕震怒,在称帝后的第二年就赐甄夫人自尽,葬在邺城。次年,曹丕立郭贵嫔为皇后。

六年后,曹丕去世,甄夫人的儿子曹叡即位,才追谥自己的母亲为文昭皇后。

甄夫人这首《塘上行》堪称是乐府诗歌的典范,唐代诗人王叡在《炙毂子》中评此诗结尾“从君独乐,延年千秋”之语可称绝妙,“于悲恸伤绝中又生沉致之姿,风采殊绝。”

明代“吴中诗冠”徐祯卿在《谈艺录》中感慨此诗云:“诗殊不能受瑕,工拙之间,相去无几,顿自绝殊。”

这首《塘上行》最初编入南朝《玉台新咏》、后经唐代《艺文类聚》、明代《古乐苑》、清代《古诗源》等诗集,承传于后世,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诗歌。当代的《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辞典》亦录有此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巡:睢阳保卫战的指挥官,成功为大唐的反攻提供时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战争似乎都是武将们的事,文弱书生基本没有上战场的可能,最多就是作为主将的军师、参谋,在幕后出谋划策。但是历史上文官带兵出彩的例子也不少,比如西周初年的姜太公、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等,一开始数量很少,直到宋代文官将兵才基本成为常例。早在在唐代中期,就有一位书生将兵,他带领着少数的唐军死守一城,“用兵未

  •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是如何对待柴氏及其子孙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下,流传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帝王一手遮天的古代,这样的总结非但无人反驳,还赢得人人称道。可一统天下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曾有为手下败将抓耳挠腮之时。一、陈桥兵变与承诺五代十国,中国封建时代

  • 历史上孝庄文皇后与康熙是什么关系 让她死后整整停灵了37年才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孝庄去世后,康熙哭得捶胸顿足,几次伤心地昏死过去。据《清实录》记载,在孝庄去世后的几天,康熙日夜守灵,哭泣声不断

  • 樊城之战时寡欲想要攻下樊城,他需要什么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曹操知道消息后,立马派出于禁率领七路大军援助樊城。只可惜于禁将大军驻扎在低洼处,而八月时阴雨连绵,汉水暴涨,使得于禁率领的军队被山洪淹没,当时关羽趁机攻打于禁,就此逼

  • 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宋仁宗被百姓称为“一代圣君”,其中有何原委?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宋朝最优秀的皇帝是谁,你可能会想到开国之君宋太祖或者维持新政、坚持改革的宋神宗。然而在宋朝百姓眼里,宋仁宗才是最好的皇帝,他们将那个当了42年皇帝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仁宗称为“一代圣君”,这其中的原委何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先看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苏氏兄弟和宋仁宗之间。殿试

  • 被崇祯无尽信任的袁崇焕为何会被凌迟?真的是他咎由自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崇焕作为明末历史上无法绕过的人物,关于其被杀之事,几百年来便始终争论不休。个人认为,袁崇焕的被

  •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会输?他真的将粮草都储存在乌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打算率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南下攻打许都,与曹军相持于官渡。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由于袁绍实力远胜曹操,因此当消息传来后,曹操的部将大多认为此战曹操无法获胜。但曹操却认为袁绍能力不足,即便实力强于他,也不足为惧。为了争取到战事的主动性,曹操没有分兵把守

  • 阿鲁特氏突然去世跟慈禧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年仅二十二岁的同治帝的原配皇后阿鲁特氏在同治帝驾崩仅仅两个多月后离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关于阿鲁特氏的去世,有不少人认为她是被慈禧太后逼死的,虽说慈禧在历史上的口碑的确不怎么样,但关于阿鲁特氏之死,恐怕我们还真的冤枉了慈禧。阿鲁特氏被立为皇后,更多是政治博弈结果阿鲁特氏

  • 与刘备之间明明有冲突,袁绍为何还要接纳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曾经投靠公孙瓒时,在河北战场为袁绍带去了很多麻烦,这也是他们之间的冲突所在。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志·先主传》:(刘备)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而自陶谦手中接管徐

  • 朱元璋非常残暴,为何却能够深得民心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朱元璋是滥杀无辜的残酷之人,也有人说他是个勤政爱民的有为之君,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中国历史上杀功臣最多的一位皇帝,你认为是谁?想必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是朱元璋,毕竟他是一个残酷、多疑的人,而且他的残酷面目闻名于史。如果换作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