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是如何对待柴氏及其子孙的?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是如何对待柴氏及其子孙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404 更新时间:2023/12/18 7:32:05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下,流传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帝王一手遮天的古代,这样的总结非但无人反驳,还赢得人人称道。可一统天下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也曾有为手下败将抓耳挠腮之时。

一、陈桥兵变与承诺

五代十国,中国封建时代知名的大动荡与分裂时期。这一时期有一名为“后晋”的政权,由太原人石敬瑭于契丹天显十一年(936)建立。然而这个有契丹撑腰的政权仅仅存在了十二年,历经两帝,便被扶持自己的契丹倾覆。

后来后晋的地盘落入以刘知远为首的后汉手里。但后汉也不善守业,很快就被崛起自内部的郭威夺去。结果郭威本人也没命享福,称帝仅一年就匆匆离世。于是中原的霸主之位,落到了郭威之养子柴荣手中。

在五代历史上,柴荣堪称鲜有的明君。他曾领导了大败北汉,击溃南唐,与辽交手,夺回曾被石敬瑭拱手让人的燕云十六州中的两州……只可惜如养父郭威一般,柴荣看似亦无享福之命。后周显德六年(959),时年三十九岁的柴荣突然病逝。偌大一个后周,成了年仅七岁的柴荣之子柴宗训的所有物。

而柴宗训说是新帝,其真实处境我们也不难料想。柴宗训尚且年幼,掌握实权是自然不可能的。而彼时后周正处在兵戎之中,掌握军权的武将才是朝中真正的得势者。其中,执掌禁军多时的赵匡胤更是堪称说一不二。

因而也曾有朝臣提出应当遏制赵匡胤等的权力。甚至还有人认为应当先发制人,直接铲除赵匡胤。可面对这些提议,年幼的柴宗训只在其母的建议下改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当辽与北汉联军入侵的消息传到宫中后,柴宗训更是命赵匡胤亲率禁军迎敌。

这次出征的后续,便是知名的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而后篡夺了后周大权的赵匡胤颁布的第一道诏书就是要求善待柴宗训母子,赐其丹书铁券,并立誓赵氏会保证柴氏及其子孙永享荣华富贵。

二、丹书铁券与不忿

所谓“丹书铁券”,其实就是古代的一种勋章。早在西汉初年刘邦夺取天下后,他就颁发了一批“丹书铁券”给功臣,以褒奖他们的开国之功。后来,这种勋章又被加以免罪、免死等许诺,因而逐渐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免死金牌”。

而柴宗训从赵匡胤手中得到的丹书铁券就是一道保命符。只要凭借此丹书铁券,柴氏子孙便可永远犯罪而免死。这也是为何在《水浒传》中,自称柴氏后代的柴进一开始能活得十分恣肆。

但话说回来,丹书铁券的存在就像是国家制度的一个漏洞。原本律法要求臣民应当尽义务,遵法度。但拥有丹书铁券的柴氏却可以随心所欲而不用承担后果。即便柴氏有心谋反,因为丹书铁券的存在,赵氏想要处理柴氏而不引起民怨都不是一件易事。

于是我们看到,即便柴宗训在禅位后得到赵匡胤的善待,甚至还娶妻生子,却年仅加冠就在房州逝世。而后他的五个儿子,也因为各种原因早逝,没有一个能活到安度晚年。

三、绵延香火与担忧

有趣的是,尽管柴宗训一脉早早已绝,丹书铁券亦没有直接的继承人,可宋仁宗时期,朝廷还是花了不小的功夫从柴氏的旁系之中找了一个名为柴咏的人,来继承柴宗训的崇义公之位。

这位柴咏有没有获得柴宗训的丹书铁券我们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的是,柴咏只能算柴宗训的远亲,柴荣乃至其兄弟的后裔。宋仁宗重封柴咏一事,归根究柢只是赵氏为宣扬自身统治正统性而安排的一件面子工程。

在北宋覆灭后,时为崇义公的柴辅禄或因战乱与朝廷失去联系。于是在南宋,赵构又如当初的宋仁宗一样再度从柴氏后人中选择一人另立为崇义公,以在名义上继承柴宗训的衣钵,“顺带”彰显赵氏的宽宏胸襟和气度。

事实上,经由宋太祖、宋仁宗和宋高宗几帝的有意为之,柴氏崇义公还真的从北宋初期一直传承到南宋覆灭。赵匡胤当初向柴宗训许下的永保柴氏子孙荣华富贵的承诺,在一连串的政治作秀之中也算是得到了遵守。只是于柴宗训一脉来说,这承诺实现得也太敷衍了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孝庄文皇后与康熙是什么关系 让她死后整整停灵了37年才下葬?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贝勒宰桑-布和之女,孝端文皇后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孝庄去世后,康熙哭得捶胸顿足,几次伤心地昏死过去。据《清实录》记载,在孝庄去世后的几天,康熙日夜守灵,哭泣声不断

  • 樊城之战时寡欲想要攻下樊城,他需要什么怎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曹操知道消息后,立马派出于禁率领七路大军援助樊城。只可惜于禁将大军驻扎在低洼处,而八月时阴雨连绵,汉水暴涨,使得于禁率领的军队被山洪淹没,当时关羽趁机攻打于禁,就此逼

  • 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宋仁宗被百姓称为“一代圣君”,其中有何原委?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宋朝最优秀的皇帝是谁,你可能会想到开国之君宋太祖或者维持新政、坚持改革的宋神宗。然而在宋朝百姓眼里,宋仁宗才是最好的皇帝,他们将那个当了42年皇帝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仁宗称为“一代圣君”,这其中的原委何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先看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苏氏兄弟和宋仁宗之间。殿试

  • 被崇祯无尽信任的袁崇焕为何会被凌迟?真的是他咎由自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爱国将领。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崇焕作为明末历史上无法绕过的人物,关于其被杀之事,几百年来便始终争论不休。个人认为,袁崇焕的被

  • 官渡之战袁绍为何会输?他真的将粮草都储存在乌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打算率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南下攻打许都,与曹军相持于官渡。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由于袁绍实力远胜曹操,因此当消息传来后,曹操的部将大多认为此战曹操无法获胜。但曹操却认为袁绍能力不足,即便实力强于他,也不足为惧。为了争取到战事的主动性,曹操没有分兵把守

  • 阿鲁特氏突然去世跟慈禧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年仅二十二岁的同治帝的原配皇后阿鲁特氏在同治帝驾崩仅仅两个多月后离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关于阿鲁特氏的去世,有不少人认为她是被慈禧太后逼死的,虽说慈禧在历史上的口碑的确不怎么样,但关于阿鲁特氏之死,恐怕我们还真的冤枉了慈禧。阿鲁特氏被立为皇后,更多是政治博弈结果阿鲁特氏

  • 与刘备之间明明有冲突,袁绍为何还要接纳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曾经投靠公孙瓒时,在河北战场为袁绍带去了很多麻烦,这也是他们之间的冲突所在。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三国志·先主传》:(刘备)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而自陶谦手中接管徐

  • 朱元璋非常残暴,为何却能够深得民心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朱元璋是滥杀无辜的残酷之人,也有人说他是个勤政爱民的有为之君,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中国历史上杀功臣最多的一位皇帝,你认为是谁?想必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是朱元璋,毕竟他是一个残酷、多疑的人,而且他的残酷面目闻名于史。如果换作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君主,

  • 李慎:李世民与韦贵妃的儿子,最后在流放途中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子,最后在流放途中去世,此人就是李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李慎是李世民的第十子,母亲是韦贵妃,如此显赫的出身,生活自然过得顺风顺水,但这种平静只持续到了李治驾崩,李治去世后,李慎等众多皇子的结局都没善终。先来简单说一下李慎的生平经历,梳理一下时间线。

  • 司马懿眼中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特别极端的存在。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所谓两同:同为三国乃至历史上的顶级牛人。同为托孤重臣,身系一国安危。所谓两不同: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篡权乱政,夺人江山,这叫结局不同。一个正气凛然,一个深藏不露,这叫形象不同。因同为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