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与刘备之间明明有冲突,袁绍为何还要接纳他?

与刘备之间明明有冲突,袁绍为何还要接纳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54 更新时间:2023/12/16 8:12:23

刘备曾经投靠公孙瓒时,在河北战场为袁绍带去了很多麻烦,这也是他们之间的冲突所在。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三国志·先主传》:(刘备)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

而自陶谦手中接管徐州后,情况便出现了一些微妙的转变。刘备集团一度面临内有人事矛盾、外有着袁绍(曹操)、袁术两大集团环伺的危险局面。内忧尚无法调和,解决外患便是重中之重。

若示好于袁术,则依旧开罪于袁、曹二家;若示好于袁绍,则可同时向袁、曹二家释放善意,进而专心抵御袁术。个中利害,纵使初来乍到刘备的不知,徐州豪强的心里定已掂量得一清二楚。

故而,我们可以看到以陈登为首的本地豪强率先遣使向袁绍示好,而袁绍也颇为领情,顺水推舟地认可了由刘备接管徐州。

《献帝春秋》:陈登等遣使诣袁绍曰:"天降灾沴,祸臻鄙州,州将殂殒,生民无主,恐惧奸雄一旦承隙,以贻盟主日昃之忧,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以为宗主,永使百姓知有依归。方今寇难纵横,不遑释甲,谨遣下吏奔告于执事。"《献帝春秋》:(袁)绍答(陈登)曰:"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从“利益”的角度考虑,示好于袁绍对徐州豪族而言是无疑一步妙棋。袁绍以善意回报陈登后,弱小的刘备集团也得以挥军南下,在江淮地界与袁术集团拉锯月余,直到后方起火、吕布趁虚袭下邳,一发不可收拾。

回到本题。刘备投奔袁绍之时,时局已大不如前,袁、曹二人已然兵戎相见。昔日的小弟开始对老大哥磨刀霍霍,袁绍自然需要重新审视与刘备的之间关系。

刘备举荐袁谭为茂才的具体时间尚有争议,但袁谭确是接受了刘备的举荐。自此,袁、刘二人之间便出现了一种颇为微妙的信号:刘备有意继续向袁绍释放善意,而袁绍也有意继续接受刘备所释放的善意。

《三国志·先主传》: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将步骑迎先主。先主随谭到平原,谭驰使白绍。

纵然曹操事后追悔莫及、拍遍栏杆,刘备手里的左将军印绶却是货真价实。事实上,投奔袁绍集团的刘备曾两次深入豫州境内,率领着刘辟、龚都等贼军穿行于其间,兵锋一度直抵距许都已然咫尺之遥的隱强。

《三国志·曹仁传》: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绍遣刘备徇隱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

若不是曹操嗅觉灵敏、反应迅速,即刻派遣曹仁率军击退了刘备,后又亲率伍卒南征二度入豫的刘备,这位能征善战的兵油子指不定能给曹操捅出多大的篓子。

若不是曹操嗅觉灵敏、反应迅速,即刻派遣曹仁率军击退了刘备,后又亲率伍卒南征二度入豫的刘备,这位能征善战的兵油子指不定能给曹操捅出多大的篓子。

《三国志·武帝纪》:汝南降贼刘辟等叛应绍,略许下。(袁)绍使刘备助辟,公使曹仁击破之。备走,遂破辟屯。《三国志·先主传》:(袁)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三国志·武帝纪》:(袁)绍之未破也,使刘备略汝南,汝南贼共都等应之……公南征备。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都等皆散。

接纳前来投奔的刘备,对彼时的袁绍集团而言可谓“百利而无一害”。袁绍作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做出了一项正确的选择。

至于袁绍为何要亲自出邺城二百里迎接刘备……谁都有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时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非常残暴,为何却能够深得民心呢?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有人说朱元璋是滥杀无辜的残酷之人,也有人说他是个勤政爱民的有为之君,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中国历史上杀功臣最多的一位皇帝,你认为是谁?想必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是朱元璋,毕竟他是一个残酷、多疑的人,而且他的残酷面目闻名于史。如果换作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君主,

  • 李慎:李世民与韦贵妃的儿子,最后在流放途中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子,最后在流放途中去世,此人就是李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李慎是李世民的第十子,母亲是韦贵妃,如此显赫的出身,生活自然过得顺风顺水,但这种平静只持续到了李治驾崩,李治去世后,李慎等众多皇子的结局都没善终。先来简单说一下李慎的生平经历,梳理一下时间线。

  • 司马懿眼中的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评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诸葛亮和司马懿都是特别极端的存在。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所谓两同:同为三国乃至历史上的顶级牛人。同为托孤重臣,身系一国安危。所谓两不同: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篡权乱政,夺人江山,这叫结局不同。一个正气凛然,一个深藏不露,这叫形象不同。因同为顶

  • 阿巴亥与努尔哈赤之间有感情吗?被逼殉葬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阿巴亥于乌拉部主满泰之女,布占泰的侄女。万历二十九年(1601)嫁给了努尔哈赤。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尽管对方是一统女真三大部落的努尔哈赤,但这么大的年龄差,便意味着二人的婚姻并非你情我愿,同时也就能理解为何阿巴亥年纪轻轻就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原因了。万历十八年(1590)阿巴亥出

  • 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是如何躲过朱元璋的屠刀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最早起兵反元的那些人结局却并不好,唯独方国珍是个例外。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由于部分读者对元末的农民起义不太熟悉,笔者在这里赘述一下。元朝末年,苛政如虎,民不聊生,百姓不堪压迫,只得反抗暴政。公元1351年,颍州人韩山童发动黄河民工起义,天下顿时大

  • 大禹为何能成为部落首领?他有哪些功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上古时期在黄河中游地区有着许多的氏族、部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占据着中原地区,逐渐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这就是被后世称为的“华夏部落联盟”。禹,便是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也是夏朝开国君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起初,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由陶唐氏部落的酋

  • 交州战乱纷纭,人口稀少,孙权为何要夺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当刘备西征益州之际,东吴大将步骘便被任命为交州刺史,这也就意味着交州就成为了东吴的势力范围。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从表面上的利益来看,夺得交州自然能对东吴产生一定的实际意义,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交州荒凉,瘴气弥漫,出产的作物等都远逊于中原,但交州的开发和治理早在五百年前就开始了,正因如此,在夺得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在漫长的历史之中也涌现出了很多女性将领。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商王朝时期便已经开始推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商王可以拥有大量王妇,但同一时期则只允许有一位正妻,只有当正妻去世之后,才可以立新的正妻。因此,武丁的“诸妇”虽然有六十多位,但能够享受祭祀的却只有三

  • 魏文帝曹丕年仅四十岁就逝世,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220年曹丕继位,是为魏文帝,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曹丕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十月底即位改元做皇帝,至此尚不足六载,那么,是何原因让这位胸怀大志的皇帝如此匆匆地英年早逝了呢?一、预判成真?汉魏时期,

  • 吴三桂让清兵入关的真正想法是为了李自成还是陈圆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随后大同、宣府、居庸关、北京相继攻陷。崇祯皇帝在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在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而此时,正在进京勤王路上的吴三桂,得知了京师陷落,崇祯皇帝自杀的消息后,使吴三桂失去了依靠。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本来打算向李自成投降。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