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义潮是如何收复河西十一州的?将义军传给张淮深的原因是什么

张义潮是如何收复河西十一州的?将义军传给张淮深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779 更新时间:2023/12/5 23:40:16

张义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自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政权持续衰微,吐蕃于是趁机攻掠河西诸州,而唐朝对此已是鞭长莫及。唐朝末期,沙州张义潮散尽家财、建归义军,先后收复河西十一州,开拓疆土四千里,使河西之地重归大唐版图,堪称壮举。然而,张义潮之后归义军却迅速衰败,又令人万分惋惜,那么张义潮为不将归义军传给儿子张淮鼎,却传给了侄子张淮深呢?

安史之乱后唐朝迅速由盛转衰,尤其是中央朝廷持续衰微,吐蕃趁机进兵河西,先后攻占攻占河西、陇右诸州,张议潮家族世居的沙州(今甘肃敦煌)同样于建中二年(781年)被吐蕃攻陷。占领河西之后,吐蕃在此地的统治极为残暴,而本就出身沙州富豪之家的张义潮,自幼便苦学兵法和武艺,并暗中招募、训练义军,时刻准备光复河西诸州。

吐蕃虽然强大,但统治却极为混乱,突然膨胀的他们很快便陷入了四面为敌的境地,不仅回鹘汗国和阿拉伯帝国对吐蕃发动了进攻,唐朝和南诏联手之后也在四川方对吐蕃展开了反攻,并在会昌四年(844年)三月,“朝廷以回鹘衰微,吐蕃内乱,议复河、湟四镇十八州”,开始谋划收复河西。

吐蕃的内忧外患,使得张义潮看到了机会,于是在大中二年(848年),率众在沙州发动起义,迅速攻陷沙州。与此同时,吐蕃原洛门川讨击使尚恐热亦发动叛乱,夺取吐蕃大权,自称宰相,之后又与吐蕃鄯州节度使尚婢婢争权夺利,自相残杀,这给了张议潮难得的喘息之机。

张义潮一面扩充稳定地盘,一面派出十路信使传信长安,希望与朝廷联手恢复河西。然而,由于路途艰险,九路信使葬送在了路途当中,只有敦煌高僧悟真所率领的信使于两年后抵达长安,闻听消息的朝廷虽然欣喜万分,但却无法给张义潮更多支持,更多的只是精神上的鼓励。

十路信使却只有一路到达长安

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张义潮率军对吐蕃展开反攻,到八月时,张义潮已经控制了除凉州之外的河西十一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张义潮在向朝廷报捷的同时,为了表示衷心,以其兄长张议潭为首的这支信使队伍,就此留在了长安为质。

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历经三年血战,张议潮统率的归义军终于攻克了吐蕃在河西的最后一个据点凉州。之后数年,张议潮又以瓜州、沙州为根基,再度四面出击,一面抵御吐谷浑、回鹘的进攻,另一面则不断扩大战果,巩固河西的统治,河西地区彻底得以克复,使“百年左衽,复为冠裳;十郡遗黎,悉出汤火”。

咸通八年(公元867年),在长安为质的张议潭去世,张议潮于是将河西职务交给了已经长大成人的张淮深(其兄张议潭之子),而自己则以69岁的高龄亲往长安为质。唐朝为了奖励其功绩,在其入朝之后,授予其右神武统军,晋官司徒,职列金吾,并赐给田地宅第。而张义潮最终于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八月,卒于长安,享年74 岁。

张义潮为何将归义军交给了侄子,却没有交给儿子?

张义潮前往长安后,河西的归义军便被他交到了侄子张淮深手中,张淮深则成为了第二任归义军节度使,那么张义潮为何不将军队交给自己的儿子呢?我认为,主要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1、主观原因:张淮深长期随军作战。虽然史料关于归义军的记载相对较为零散和杂乱,但从仅有的资料来看,张淮深参与起义和领兵作战的时间都及早。在咸通二年(861年)三月,在攻克凉州的战役中,张淮深便已经是一路主将。反之,张义潮的儿子张淮鼎却少有带兵作战的记载。因此,张淮深虽然只是张义潮的侄子,但却是张义潮极为重要的左膀右臂,且因为长期带兵的缘故,在军中拥有较高的声望,以其为归义军节度使,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张淮鼎在这一点上则要稍逊一筹,除了张义潮儿子的身份外,在局势不稳的情况下,他并不是合适的人选。

2、客观原因一:张淮鼎被留在了长安。毫无疑问,张义潮对唐王朝是忠心耿耿的,因此才会在兄长张议潭去世之后,便前往了长安为质。然而,张义潮这次前往长安,或许是由于没有了解到唐王朝的真正意图,因而并未携带家眷,然而当唐王朝通过授官、赐宅等方式将其留在长安之后,张义潮这才了解到唐王朝的用意,因而不久便遣人返回沙州将家人接到了长安。《押衙马通达状稿(三件)》中第一件的记载中,便有“(马通达)先随司空到京,遣来凉州,却送家累”的记载。

3、客观原因二:来自长安的命令。《资治通鉴》有载,“(咸通八年二月)归义军节度使张义潮入朝,以为右神武统军,命其族子怀深守归义”。从这段记载来看,张淮深能够接任归义军节度使,除了自身的条件之外,与唐王朝的态度同样密不可分。或许正是为了将张义潮一家留在长安,唐王朝才没有任命张淮鼎为节度使,而是任命了张淮深。

然而,张义潮去世之后,归义军却很快陷入了动乱。大顺元年(890年),张义潮的女婿索勋发动政变,杀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夫妻和六子,拥立张义潮的儿子张淮鼎为节度使。两年后,张淮鼎去世,索勋又自立为节度使,结果引发张义潮第十四女、明振之妻张氏的不满,索勋于乾宁元年(894年)被张氏的三个儿子所杀,张淮鼎的儿子张承奉又被立为节度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任皇帝,以苛察严厉著称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汉明帝刘庄是重建汉室的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汉王朝的第二任皇帝,他在后世最广为人知的是所谓“夜梦金人、遣使求法”的神迹、引发了白马驮经、佛教东传之事,从而深深影响了此后两千年中国的宗教、哲学、社会习俗的变化与发展。当然这个事件的真实性一直饱受质疑,其实早在西汉中晚期就有了佛教徒在中国活动的迹象,而整个两

  • 完颜陈和尚:金末第一名将,结局悲壮殉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说女真人建立的金朝是踩在契丹人的辽国尸骸上崛起的话,那么横扫欧亚的蒙古帝国就是在摧毁金朝之后,才积聚起一飞冲天的实力的。在金朝建立之初,从白山黑水艰苦的渔猎生活中锤炼出钢筋铁骨的女真战士,曾拥有整个东亚范围内最强大的战斗力,他们吞辽灭宋、横行天下,铸就了所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赫赫威名,

  • 不允许官员到家乡赴任的雍正,为何会同意李绮调到江苏任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不允许官员到家乡赴任的雍正,为何会同意李绮调到江苏任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清朝雍正、乾隆、嘉庆时期,江苏铜山(今徐州丰县)有一个著名的李氏家族,这个家族人丁兴旺,在苏北很有影响力。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就是雍正朝著名的能臣——李卫。李卫在雍正时期官至浙江总督、

  • 张邦昌一个月就还皇位给赵构 张邦昌最后为什么会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对张邦昌和赵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从1127年北宋灭亡之后,张邦昌曾今在金人的威胁下做了一个月的假皇帝,虽然说当皇帝能够要风得风,但是他本身是不愿意的,因为他一直都认为皇位不应该是他的,而是赵家的。所以在金人撤退了之后,他就将这个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好兄弟赵构,

  • 陈庆之:南朝第一战神,视北魏数十万雄师如无物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中,南北朝是存在感相对比较薄弱的一个阶段,因为没有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古典名著的传播与推广,人们对南北朝的历史人物和主要事件都比较陌生。不过网络时代到来以后,有一位人物的英名与功绩、却穿过了一千多年光阴的阻隔,成为众多喜好历史的网友口中的南朝第一战神,他就是南梁名将陈庆之。他统

  • 李世民砸掉魏征的墓碑,是什么原因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位皇帝是人们公认的明君,唐朝的李世民,更是被很多人视为千古第一明君,他在位时能够做到虚心纳谏,知人善用。在他的统治下,唐朝的实力逐渐强盛,并且呈现出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不过即便李世民有诸多的优点,做派也足够明君,但是他也曾犯过一些错误,只不过到最后都能够及时地弥补。魏征是李世民手下的

  • 诸葛瞻在临终前说了三罪分别是什么?都是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瞻在临终前说了三罪分别是什么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263年,司马昭召集四方兵力,随后,他以钟会为统帅,兵分三路攻打蜀汉,当时西路军由邓艾所率的三万多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直接进攻姜维,而中路军则由诸葛绪率三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路,剩下的

  • 赵构守住半壁江山遭人骂 崇祯丢了江山为何能得到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构和崇祯,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2000多年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历史上,大多数亡国之君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对,是导致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的名声自然不好,是人们反感的人。但是,为什么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却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情?而守住半壁江山的赵构,却遭人骂?其实,这主要

  • 韩世忠和岳飞都威震天下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韩世忠和岳飞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南宋有大名鼎鼎的“中兴四将”,其中刘光世徒有虚名,张俊参与岳飞冤案实属小人,唯有岳飞和韩世忠真正当得起这个名号。韩世忠与岳飞一样,是南宋的中流砥柱,他的韩家军同样威震天下,为南宋立下汗马功劳。有人说岳飞死是因为他的军

  • 赵构提前传位为什么不传位给自己的亲生儿子 赵构有什么难言之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构为什么传位给赵匡胤子孙,赵构失去生育能力,赵构为什么选赵昚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构传位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六月,在位三十六年的南宋皇帝宋高宗做了一件大事:他以“倦勤”为由提前退位,并传位给养子赵昚,自称太上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很少有提前退位的,将皇位传给养子而非亲生儿子,则更为罕见。赵构为何要这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