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终其一生也没有灭亡卫国是为何?哪些原因导致的

秦始皇终其一生也没有灭亡卫国是为何?哪些原因导致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37 更新时间:2024/1/3 22:11:54

你们知道秦始皇终其一生也没有灭亡卫国是为何?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卫国,周朝时期的姬姓诸侯国,先后建都于楚丘、帝丘、野王等地,前后存立907年,乃是存在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即使秦始皇灭六国后也未将其灭掉,直到秦二世时,胡亥才将卫君角废为庶人,卫国至此才彻底灭亡。那么,秦始皇为何终其一生也没有灭亡卫国呢?

说法一:感念卫鞅和吕不韦,故而不灭其国

这是流传最广的一个说法。这种说法认为,秦始皇乃是感念于卫鞅和吕不韦对秦国的贡献,因此这才在统一天下后没有灭掉卫国。

毫无疑问,卫鞅和吕不韦在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卫鞅的变法,乃是秦国崛起并最终统一天下的根基和关键;而吕不韦则是先后辅佐秦庄襄王和秦始皇两代君王,堪称功不可没。

这种说法虽说看起来较为合理,但实际上很难站得住脚,商鞅和吕不韦均为卫国人不假,两人对秦国贡献颇大同样不假,但两人却均因罪而死,吕不韦更是等于间接死在了秦始皇手中,他又岂会为了这个而放过卫国?

说法二:卫国存在具有象征性,秦始皇故意留之不灭

这种说法认为,秦始皇虽然已经灭掉了六国,但却并未彻底统一天下,边远地区仍然存在割据势力,典型的便是百越地区,而秦始皇留着卫国便于此有关。

《西南夷列传》有载“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东越列传》则记载“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越王勾践世家》则记载“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

此后,秦始皇虽然先后攻占了这些地区,但却均未实现直接统治,而是封当地人为君,从而实现间接统治。而此时卫国的国君也是“君”,且已经臣服于秦国,因而秦始皇留着卫国就是表示,“君”也在自己统治之下,他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此外,卫国虽弱,但文人学士却很多,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致力于推动大一统,对各国文人士子最初采取了容忍和包容态度,这也是其设立咸阳学宫和博士制度的原因所在。因此,秦始皇留下卫国便是在给天下文人学子一个信号,秦国是个文明先进的国家,愿意接纳不同文化。

说法三:卫国已经名存实亡,已经灭无所灭

卫国虽然存国时间较长,且也曾在春秋时期一度强盛,但在进入战国之后便再也不复往日荣光,因此在三家分晋之后便成为了魏国的附属,到最后更是只剩下了濮阳一地,因而卫国国君先是自贬为侯,后又自贬为君。

要知道,当时只有诸侯国的封臣才称为“君”,也就是说从卫国国君自贬为君的那一刻,卫国便已经名存实亡了,已经不再具有诸侯国的身份,而只是魏国的一个小封君而已。前241年,秦国攻取濮阳等地,卫元君被迫迁往野王,卫国就连自己的封地也失去了,此时的卫国国君,除了保留有“君”的封号之外,甚至连“名存实亡”都算不上了。对于这样一个已经不存在的“封国”,自然也就谈不上灭不灭了。

秦始皇显然不是残暴之人,即使攻灭六国,也未曾过多苛责六国贵族,对于已经没有了封地的“国君”,秦始皇自然不会太过关注。因此,直到秦二世时才“废君角为庶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初三杰中,为什么韩信的结局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韩信的故事。西汉立国初期,在刘邦铲除大多异姓王,稳住了大汉局势之后,汉初三杰也迎来了不同的命运,其中最为大家评判的就是韩信之死了,在吕后的萧何的共同谋划之下,韩信被杀,刘邦心中大患被铲除,也是可以舒心了。可能同情韩信的人,都会说当

  • 李显都已经被武则天废去帝位了 李显又是怎么成为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显上位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第一,唐中宗李显虽然被废,但他始终是李唐的后人,当时天下虽然是在武则天弄治理下,但天下百姓和大臣多数心里还是向着大唐的!而李显本来就是皇帝,只不过是被权利很大的武则天的废去了帝位。若是武则天最后把皇位传给武姓之人,是很难让天下人新服的

  • 高启一生有何作为?最后被朱元璋腰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高启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为了改变五代十国时期武将作乱的弊病,赵匡胤决定重文轻武,并且立下石碑,要求宋朝历代帝王都不准杀士大夫。所以说,宋朝文臣是极其幸运的,即使是直接讽刺朝政的苏轼、变法失败成为众矢之的王安石,最多也只是被贬,很少因

  • 刘备南逃时没有让关羽先占据江陵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征刘表。当时刘表病逝,刘表之子刘琮继位荆州牧,并派出使者请降曹操。当时刘备屯兵于樊城,他并不知晓曹操已经率军来到荆州,刘琮投降的事情,直到曹操已经来到宛城时刘备才知晓了这件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只能带领诸位将士离

  • 刘宠巅峰时期投靠的百姓多达十多万,他为什么会死于刺杀?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来说说刘宠的故事。东汉末期,有一位汉室宗亲,有地盘,有兵力,加之在乱世中,治下治理得比较好,四周百姓争相投靠,巅峰的时候投靠的百姓高达十多万,他在乱世的发家资本,可要比刘备强多了。最主要的是他为人比较勇武,所以说手下的将士比较信服于他,

  • 李旦明明更加接近皇位 李旦为什么会让位给李显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李显和李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武则天篡唐建周是大唐历史中的一段插曲。大唐由高祖李渊开国,经太宗、高宗两朝,统治已深入人心。武则天虽启用酷吏,用高压政策压制住了反对的声音,但那只是暂时的。其实,上到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思唐之心从未真正中止过。武则天晚年逐渐明白人心思

  • 刘备在拿下巴蜀这个地方后 刘备有没有压榨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和巴蜀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经历了三年的苦战之后,刘备也是成功占领了成都,随着刘璋的果断投降刘备也是将成都的一切收为己有。成都在三国时期属于一个特殊地带,而刘备之所以能够在此开展自己的霸业,可以说也和成都的地缘有关系。诸葛亮曾经就说过“益州险塞,

  • 24岁拜将33岁称帝,周世宗柴荣怎么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世宗诚创业造功英主也。 使天假之年,其功业可比汉高祖。"是宋神宗赵顼对周世宗柴荣的评价由此可见,在赵顼的心里,柴荣堪称一代明君。然而,细数中国古代史上历朝历代的君王,从不乏有道明君。他们要么文治武功,要么统一河山,不管在位时间长短,却都有突出的表现。可虽然他们都是历史上所谓的明君,但都有不足之处。

  • 武则天退位时唯一哭泣的大臣是谁?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姚崇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众所周知,我国自古以来掌权的女性有很多,比如刘邦的老婆吕雉、晚清慈禧太后等人。但她们也都是垂帘听政,从未真正称帝。真正称帝的只有武则天一人,成为了人生赢家。她是一位聪明的女子,不仅善于谋略,还重视人才,奖励农桑、改革吏治,也称得上是一位明君。

  • 嘉靖皇帝遇到了什么事件?让他从励精图治变成昏庸颓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的皇帝有很多,同时明朝创立的中兴局面也有很多。今天我们所要讲到的明世宗就是其中的一位。明世宗年号嘉靖,后代一般都称呼他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的在位时间很长,有四十五年之久,这也让嘉靖这个年号成为了明朝第二长的使用年号。可是这个嘉靖皇帝却是一位非常难以评价的皇帝,如果我们说他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