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南宋最后一位铁血宰相 却被后人视为奸臣

南宋最后一位铁血宰相 却被后人视为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77 更新时间:2024/1/15 12:58:39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看作积弱的代表。好像不管谁在北面,都能够踢上几脚。

实际上么……还真就是这样。

除了南宋初年,岳飞、韩世忠等人活跃了一阵子之外,南宋的对外战绩乏善可陈。好不容易在采石一战,虞允文大显身手,击破金海陵完颜亮大军。宋孝宗得意非常,开始搞北伐,但很快兵败,从此老老实实给金国交保护费,闷头在家里搞经济。

又过了几十年,才有一个猛人宰相,再度力图北伐。然而此时的南宋,早已习惯于偏安一隅,这次北伐除了证明满朝君臣清一色的平庸以外,毫无所得,从此南宋继续安心的沉沦下去。

倒是这个猛人,给南宋后期的苟且历史中,增加了少见的血性涟漪。

今天煮茶就讲讲这个猛人宰相的故事。故事不长,也不为娱乐搞笑,只给大家讲一个少有人知的政治人物的生平。

南宋最后力图振作的宰相

今人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一般只认为他是南宋一个权臣。这倒也是事实。其人乃是北宋名臣韩琦之曾孙,母亲为宋高宗吴皇后的妹妹。韩侂胄的正妻是吴皇后的侄女,其侄孙女又是宋宁宗的恭淑皇后,可以说韩侂胄身世显赫。

话说宋孝宗赵昚末年,因为身体健康原因,让位于三子赵惇,也就是宋光宗。宋光宗这个人生性懦弱,体弱多病,即位后,把大权交给了老婆李皇后,天天对李家人大加封赏,对年老的孝宗不闻不问,搞得父子之间关系非常僵。

后来孝宗去世,宋光宗仍然不理不睬,连丧礼都不肯主持,一些大臣终于坐不住了。因为韩侂胄乃是高宗皇后吴太后的外甥,宗室名臣赵汝愚便请韩侂胄秘密联系吴太后,在吴太后的首肯下,宣布光宗退位,立光宗子嘉王赵扩继位——也就是宋宁宗。此事称为“绍熙内禅”。

宋宁宗登基,赵汝愚担任辅政,韩侂胄自居拥立有功,却没什么封赏,便怀疑赵汝愚有意排挤他,于是使人跟皇帝宋宁宗讲坏话。说赵汝愚出身宗室,担任辅政不是好事,有可能会威胁到皇权。宋宁宗也不是什么聪明人,一想还真是。大家都姓赵,万一赵汝愚要当皇帝,那还了得,肯定干得比我好。于是流放了赵汝愚。后来赵汝愚死于流放途中。韩侂胄从此一跃成为朝中重臣。

从这一点上说,韩侂胄其人丝毫不是正人君子,甚至可以说精于算计,好使手段。其实这也不奇怪,像韩侂胄出身豪族,从小受精英教育,一贯自视甚高,绝不是那种守规矩讲原则的人。

跟大儒朱子不对付

韩侂冑获得宋宁宗的信任,从此平步青云,加官进爵,一步步升任太师,后又担任宰相,直至做到比宰相更高级的平章军国重事。

但这个过程中,韩侂胄却得罪了一个人。此人就是名噪天下的大儒朱熹。

韩侂胄出身贵族,一向对人间规则浑不在意,秉持实用主义。朱熹的学派则不然,讲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学。当时朱熹的学说在士人之中流传甚广,韩侂胄却对此非常不屑。他早就有意北伐,认为理学徒众中都是苟且偷安之辈,只会成为北伐的障碍,故对朱熹及徒众进行打压,将朱熹理学斥为伪学,对朱熹的门人弟子一概不加录用。

就当时来说,韩侂胄手眼通天,朱熹等人肯定斗不过。然而到了后世元朝以后,朱熹学派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韩侂胄也因此名声大坏,被后来的理学家归为奸臣。

开禧北伐

当时南宋士人抗金中兴的呼声很高,韩侂胄有意借机建功,便追封岳飞为鄂王,追夺秦桧的爵位,谥号改为缪丑,并积极组织大军北伐。

1206年,韩侂胄经过准备,发动了对金朝的北伐战争。这一年为宋宁宗开禧2年,故名开禧北伐。话说“开禧”这个年号,取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开宝”年号和宋真宗赵恒的“天禧”的头尾两字,赵匡胤是宋的开拓者,创立了北宋的版图,赵恒则御驾亲征,北上抗辽,使用这两个皇帝的年号,表示了此时南宋朝廷的恢复之志。

煮茶前面曾经提过,之前宋孝宗赵昚曾经力图振作,搞了一次北伐,但弄得灰头土脸,不得不与金人订立隆兴和议。

可惜这次北伐与宋孝宗那次有着同样的问题,同样是先取得胜利,但随即因为将帅的指挥不利而开始溃败。金兵立即转为反攻,南宋的四川长官吴曦(南宋抗金名将吴璘之孙)也叛宋降金,一时间金的势力大盛,南宋岌岌可危。韩侂胄只得厚着脸皮再去求和。

金兵形势一片大好,皇帝金章宗完颜璟大喜,发话:讲和可以,拿韩侂胄的人头来!

韩侂胄一见求和无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抵抗,甚至自出家财二十万用于抗金,把全部身家一块押进去了。

金人南下反攻宋朝,却意外出现了同宋人北伐攻金一样的情况,也是先胜后败,难以为继。而刚刚降金的吴曦也迅速被部下所杀,四川重新归宋。金人这边议和的口风也就松了。

然而事情又发生了变化。

南宋的杨皇后与韩侂胄之前有隙,便与礼部侍郎史弥远(后来的大权相)等人密谋矫诏杀死了韩侂胄,也不顾当时宋军局面大好,竟然真的将韩侂胄的首级送给金人求和。将自家主战宰相的人头送出去求和,这件事在外交上简直丢老了人了,令南宋朝廷受到全国痛骂。

金人本来都放弃要求韩侂胄脑袋了,至此又得了韩的脑袋,自然心满意足,开开心心地接受了议和。双方以宋高宗赵构时期的绍兴和议为蓝本,又搞了一个嘉定和议。结果金宋又玩回到了起点。

可怜韩侂胄,心比天高,发动北伐,却落了个悲剧下场。

后人有人感慨:宋高宗时,有北伐之将,却无其君;宋孝宗时,有北伐之君,却无其将;宋宁宗时,既无其君,也无其将,只有一个力图振奋的宰相,老哥一个向前冲,结果死无葬身之地。

几十年后,蒙古侵宋,偏安的朝廷再也无法通过交保护费的方式自保,最终南宋灭亡,汉人的政权中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最年轻权臣:死时仅十四岁 留下四个遗腹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煮茶在前文贪淫好杀!父子连续两代皇帝在历史上都被冠以乱伦恶名!曾讲过南北朝时刘骏、刘子业两父子的故事。看到有读者朋友留言,觉得刘子业十二岁时就有死老婆的履历,实在太离谱。其实这真的很正常。当时皇族男性娶妻都非常早。当然,虽然早早结为夫妻,但是否早早就有夫妻生活,可就不一定了。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倘若这

  • 羊献容:历史上唯一给两朝皇帝当皇后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帝王后宫多如牛毛,有名有姓,艳绝天下,甚至凶悍强硬者也非常之多。但有这么个女人,论姿色可谓一代美妇,却在历史上少有人知。这个美女最特殊之处,乃是成为两个完全不同朝代的皇后,中国几千年来独一份,也算是一个奇人奇事。煮茶今天就讲这个美女羊献容的故事。成为西晋皇后羊献容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短暂统

  • 此人坑过刘备战过关羽 所有人都佩服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胡,是指任性而为,乱来。胡,可说是张飞性格中最大的特点之一。也正因为如此,遇事而胡,贸然从事,闯了不少祸出来。张飞是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出场的。黄巾作乱,幽州发布檄文招募义兵。刘备在檄文前慨然长叹。身后一人厉声说道: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刘备回头一看,只见此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

  • 三国能忽悠曹操的人 直接导致乱世近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后汉三国乱世,是一场大动乱,大浩劫。这场从180年左右开始,一直到280年左右结束的动乱,长达百年。而实际上,这场乱世本该在中途完结,却因为曹操的一个“自作聪明”的失误,导致乱世延续。这个失误不是赤壁之战,而是建安四年放走刘备!我们都知道,刘备曾跟随曹操在许昌,曹操对刘备礼遇甚厚,表封其豫州牧、左将

  • 东吴第一猛将 咳嗽一声吓得关羽不敢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甘宁,三国时代东吴猛将。对于甘宁,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知道,他被称为“锦帆贼”,在小说中,甘宁百骑劫魏营,杀得曹军胆寒,成为了经典之战。自从孙策、太史慈死后,他堪称东吴诸将中的最强者。其实,历史上的甘宁之神勇远超《三国演义》,他厉害到随便发出点声音,关羽不敢动的地步!这件事《三国演义》没有写出

  • 刘备根本不是草根 他爷爷是县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能人异士车载斗量,但是,这群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出身较高的人。以曹操、孙权、司马懿、诸葛亮等著名人物为例,曹操是官二代,孙权是富二代,诸葛亮是士族代表,司马懿更是世家大族出身。在群雄中,有一个人比较特殊,这个人就是刘备。普遍认为,刘备是个卖草鞋的出身,最后成就了霸业,称王称

  • 历史上最伟大的宰相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伟大帝王,建立丰功伟绩,而这些帝王们成功的背后,总少不了一些人的影子,这群人就是辅佐帝王的宰相们。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宰相,谁才是您心目中的第一名呢?首先说明,这个排名是从秦之后开始,之前不计入统计,直到清朝1840年以前结束。十、王猛帮助苻坚建立前秦,实现了五胡乱华后

  • 马谡为什么一定要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延是被谁杀死的,马谡为什么失街亭,三国里诸葛亮厉害还是司马懿厉害

    读过三国之后,一直在想,孔明为什么要杀马谡,就是因为他失了街亭吗?难道孔明真的糊涂到,连胜败乃兵之常情都不知道吗?又有几人是常胜将军呢?我对斩马谡,是这样认识的,可能只是猜想,请诸君批评。首先,诸葛亮出师北伐并非是为了光复中原。我们都知道,刘备在蜀地称帝之后,国家的主要领导力量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

  • 孙权攻打合肥只是声东击西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趁曹操主力在荆州之机,亲率大军围攻合肥,攻城逾月。曹操在赤壁失败后,赶快回军北撤,派张喜带骑兵救援合肥。孙权听到曹操援军将到的消息,主动撤军,第一次攻打合肥就此结束。215年,曹操率大军攻汉中。孙权趁曹操主力陷在汉中之机,再次带10万大军围攻合肥,引发了著名的逍遥

  • 揭秘岳飞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民族英雄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力,也因此有许多民间传说,其中秦桧之奸与岳飞之忠更是被民间演绎得精彩绝伦。那么岳飞之死的背后到底有什么样的深层原因使得宋高宗非杀岳飞不可呢?岳飞之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赵构被推上皇帝接班人宝座,无疑是捡漏的结果。为什么让他捡漏皇位呢?最具说服力的理由是:他是正统。先帝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