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要杀皇帝宠信的宦官 皇帝都保不住

他要杀皇帝宠信的宦官 皇帝都保不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66 更新时间:2024/2/17 9:39:53

在中国历史上,能历经三四朝的宰相,已经是相当少见了。若要历经七朝,不说是唯一的,起码是极为罕见的。可裴度的一生,就经历了唐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文宗七朝,史称七朝元老。所以史书称他“威望德业”,为世所重;宰相之中,“推度为首”。裴度所在的裴氏家族,世居闻喜裴柏村(今山西闻喜县),是中国古代的世家望族,从东汉至唐,见于史书的从宰相至郡守有五百零六人,魏晋时的地图学家裴秀、南北朝时的史学家裴松之,都属裴氏家族。其中宰相五十九人,大将军五十九人,中书侍郎十四人,尚书五十五人,太守七十七人。裴度的祖父为濮阳令,父亲为渑池丞,裴度本人更是得了一大串官号。因此,裴柏村也被称为“宰相村”。

裴度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世家望族中,唐德宗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二十五岁的裴度考中进士,后参加朝廷设计的专科考试,成绩不错,评价是品德方正,有思想,善于表达,敢于直言,因此授官河阴(今河南洛阳孟津)县尉,先到基层锻炼。裴度做官很勤奋,比较符合初时慨然发奋、励精图治的唐宪宗的胃口。因此在宪宗元和时期,他不断被加官进职,由司封员外郎、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累官至御史中丞。时唐宪宗在宰相李吉甫武元衡的支持下,决心削平不受朝命的藩镇。成德(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王承宗、淄青(今山东益都)节度使李师道与淮西(治蔡州,今河南汝南)吴元济勾结,派遣刺客刺死主张讨伐的宰相武元衡,并砍伤了裴度。唐宪宗即命裴度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晋国公,代武元衡为相,主持讨逆军事行动。后至唐穆宗朝,裴度又数度出镇拜相。官终至中书令(即宰相)。

裴度最辉煌的一项业绩是辅佐唐宪宗平定藩镇割据。他早在任宰相之前,就为削藩做出过贡献。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八月,魏博节度使田季安死,魏博将士拥立步射都知兵马使田兴(田兴归顺后朝廷赐名弘正)为留后。为了稳定魏博军民的情绪,十一月,裴度受命去魏州宣谕。裴度先跟田兴大谈君臣之间的道理,把田兴聊得晕头转向。不过效果很明显,田兴自此如皈依佛祖一般,对中央保持高度忠诚。另外,裴度还用一百五十万缗钱,犒赏军士,争取军心;同时宣布魏博境内六个州的老百姓免除一年的赋税,争取民心;他的足迹遍布魏博各州县,每到一处就释放囚犯、拜访孤寡老人,探望残疾人士,因此为朝廷争得了广泛的好评。

裴度最值得自豪的功绩是平定淮西叛乱。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八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因长期得不到朝廷的承认,便起兵造反。朝廷立刻派兵平叛。到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讨伐淮西的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战局仍没有什么大的起色,朝廷中主和派开始占上风。此时裴度力排众议,坚决主张铲平淮西,并请求亲自到前线督战。唐宪宗任命他为蔡州刺史、赴淮西四面行营宣慰招讨处置使,充当了讨伐淮西的总指挥。他到任后取消宦官监军,排除了宦官的干扰,使指挥权重新回到将领们的手中,调动了将士们的积极性,同时严肃军纪,整饬号令。拖了四年之久的战争仅用了三个月,便使叛乱得到平定。淮西平定后,山东、河北诸藩镇大为惊慌。参与反叛的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势穷,于是献地纳子,归服中央。裴度接着设计诛杀缁青节度使李师道,收回淄青。至此,全国终于实现了统一,大唐王朝在短期内出现了政令顺畅的局面。这一时期,史称“元和中兴”,裴度也由此被誉为“中兴名臣”。

裴度在任上最迫不得已的事情是打击宦官势力。裴度本不是个真正的政客,虽不愿和宦官搅和在一起,但要打击宦官,那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九月,五坊使杨朝汶跟往常一样随意抓了一个人过来,严刑拷打,追讨利息。此人经不起折腾,便招供了一大批人,这一大批人每个人再招供一批人,人数便迅速成梯级增长,颇像现在的传销模式,没多久就抓了一千多号人。若在平时,五坊使抓几个人小打小闹一下,并不算是新闻,大臣们能忍的也就忍了,但这次闹大了。裴度时任宰相,正率军讨伐缁青节度使李师道,听说了这事,便放下手中军务,请求皇上严惩杨朝汶。

唐宪宗一向宠信宦官,他对裴度说:“你先忙你的军务吧,这种小事就让我来处理。”裴度不干,说:“这怎么能算是小事呢,我不管军务,只是山东一个地方出问题,但如果不管这件事,就是天下出问题了。”在裴度的坚持下,唐宪宗不得不赐死杨朝汶,并释放所有被拘系的人。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十月,裴度又接连上表抨击揭露任知枢密的宦官魏弘简和翰林学士元稹,阻挠和破坏讨伐幽州叛将的罪行。唐穆宗不得不把魏弘简降职为弓箭库使,元稹降为工部侍郎。长庆二年初,裴度上表要求唐穆宗严惩恃宠骄恣,欺凌主将的昭义监军刘承偕,穆宗不得不公布刘承偕罪恶,并宣布将其流放远州。应该说,唐宪宗时期也是裴度最风光的时期,他成功地辅佐唐宪宗完成了打击藩镇势力的工作,使中央统一政令的权威得以落实。此时的他,可谓是声名威望日隆。后来到了唐穆宗、唐敬宗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他发现,王朝已经不再需要他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南宋最后一位铁血宰相 却被后人视为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看作积弱的代表。好像不管谁在北面,都能够踢上几脚。实际上么……还真就是这样。除了南宋初年,岳飞、韩世忠等人活跃了一阵子之外,南宋的对外战绩乏善可陈。好不容易在采石一战,虞允文大显身手,击破金海陵完颜亮大军。宋孝宗得意非常,开始搞北伐,但很快兵败,从此老老实实给金国交保护费,闷头

  • 最年轻权臣:死时仅十四岁 留下四个遗腹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煮茶在前文贪淫好杀!父子连续两代皇帝在历史上都被冠以乱伦恶名!曾讲过南北朝时刘骏、刘子业两父子的故事。看到有读者朋友留言,觉得刘子业十二岁时就有死老婆的履历,实在太离谱。其实这真的很正常。当时皇族男性娶妻都非常早。当然,虽然早早结为夫妻,但是否早早就有夫妻生活,可就不一定了。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倘若这

  • 羊献容:历史上唯一给两朝皇帝当皇后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帝王后宫多如牛毛,有名有姓,艳绝天下,甚至凶悍强硬者也非常之多。但有这么个女人,论姿色可谓一代美妇,却在历史上少有人知。这个美女最特殊之处,乃是成为两个完全不同朝代的皇后,中国几千年来独一份,也算是一个奇人奇事。煮茶今天就讲这个美女羊献容的故事。成为西晋皇后羊献容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短暂统

  • 此人坑过刘备战过关羽 所有人都佩服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胡,是指任性而为,乱来。胡,可说是张飞性格中最大的特点之一。也正因为如此,遇事而胡,贸然从事,闯了不少祸出来。张飞是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出场的。黄巾作乱,幽州发布檄文招募义兵。刘备在檄文前慨然长叹。身后一人厉声说道: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刘备回头一看,只见此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

  • 三国能忽悠曹操的人 直接导致乱世近百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后汉三国乱世,是一场大动乱,大浩劫。这场从180年左右开始,一直到280年左右结束的动乱,长达百年。而实际上,这场乱世本该在中途完结,却因为曹操的一个“自作聪明”的失误,导致乱世延续。这个失误不是赤壁之战,而是建安四年放走刘备!我们都知道,刘备曾跟随曹操在许昌,曹操对刘备礼遇甚厚,表封其豫州牧、左将

  • 东吴第一猛将 咳嗽一声吓得关羽不敢动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甘宁,三国时代东吴猛将。对于甘宁,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知道,他被称为“锦帆贼”,在小说中,甘宁百骑劫魏营,杀得曹军胆寒,成为了经典之战。自从孙策、太史慈死后,他堪称东吴诸将中的最强者。其实,历史上的甘宁之神勇远超《三国演义》,他厉害到随便发出点声音,关羽不敢动的地步!这件事《三国演义》没有写出

  • 刘备根本不是草根 他爷爷是县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能人异士车载斗量,但是,这群人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出身较高的人。以曹操、孙权、司马懿、诸葛亮等著名人物为例,曹操是官二代,孙权是富二代,诸葛亮是士族代表,司马懿更是世家大族出身。在群雄中,有一个人比较特殊,这个人就是刘备。普遍认为,刘备是个卖草鞋的出身,最后成就了霸业,称王称

  • 历史上最伟大的宰相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伟大帝王,建立丰功伟绩,而这些帝王们成功的背后,总少不了一些人的影子,这群人就是辅佐帝王的宰相们。今天我们就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宰相,谁才是您心目中的第一名呢?首先说明,这个排名是从秦之后开始,之前不计入统计,直到清朝1840年以前结束。十、王猛帮助苻坚建立前秦,实现了五胡乱华后

  • 马谡为什么一定要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延是被谁杀死的,马谡为什么失街亭,三国里诸葛亮厉害还是司马懿厉害

    读过三国之后,一直在想,孔明为什么要杀马谡,就是因为他失了街亭吗?难道孔明真的糊涂到,连胜败乃兵之常情都不知道吗?又有几人是常胜将军呢?我对斩马谡,是这样认识的,可能只是猜想,请诸君批评。首先,诸葛亮出师北伐并非是为了光复中原。我们都知道,刘备在蜀地称帝之后,国家的主要领导力量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

  • 孙权攻打合肥只是声东击西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208年,也就是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趁曹操主力在荆州之机,亲率大军围攻合肥,攻城逾月。曹操在赤壁失败后,赶快回军北撤,派张喜带骑兵救援合肥。孙权听到曹操援军将到的消息,主动撤军,第一次攻打合肥就此结束。215年,曹操率大军攻汉中。孙权趁曹操主力陷在汉中之机,再次带10万大军围攻合肥,引发了著名的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