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为什么能重用功臣?

唐太宗为什么能重用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928 更新时间:2023/12/7 0:19:35

在中国历史上,如何处理功臣一直是让皇帝头疼和棘手的问题。“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如诅咒般伴随着每一个初生的朝。为了处理功臣问题,皇帝一般使用两种办法。

一种办法是给功臣很高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甚至结成各种亲戚关系,但不给他们实际的权力。这种方法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

另一种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直接,就是把功臣们治罪或者杀掉。比如汉高祖杀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功臣。明太祖更是通过“胡蓝”两案杀了几万名功臣及其家属部从,是杀功臣最多的皇帝。

可是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却是与众不同,他不仅不打击功臣,还让功臣担任要害的官职,给予很大的权力。那为什么唐太宗可以摆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一诅咒呢?

一,心胸宽广,重感情

若论心胸宽广,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的英主中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唐太宗感情丰富(哭过好几次),非常珍惜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功臣集团。可以说单从性格和感情上,唐太宗就不想对功臣进行处置。

二,朝局不利

唐太宗的皇位是通过武装政变迫使父亲退位而来的。登基之初的唐太宗面对的朝廷是唐高祖的旧臣占据多数,这对唐太宗掌控朝政和推行改革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唐太宗必须在朝廷发展自己可以依靠的势力,这是他信任和重用功臣的重要原因。

三,治国思维

唐太宗早年是在隋末乱世中度过的,隋朝的二世暴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太宗认为隋朝快速灭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与大臣互相猜忌,导致朝廷混乱、人心离散。唐太宗汲取这一教训后,自然要对功臣信任和重用了。

四,自己功盖天下

古代皇帝之所以要“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原因说白了就是四个字:功高震主。功臣凭借功劳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直接威胁皇帝的地位。而皇帝又无法抵消这种影响(功高难赏),只能将功臣闲置或者杀害。

可是对于大唐来说,天下第一功臣正是唐太宗,没人的功劳能相比。而在玄武门之变中,包括调太子齐王出宫、击毙太子等关键的工作也都是唐太宗亲自完成的。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功臣的功劳比唐太宗大。既然没有“功高震主”,那唐太宗又何必搞“鸟尽弓藏”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不用君子用小人——曹操的用人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孔子区分君子与小人用的是,我不是君子但也不是小人,君子和小人之间用成怎样说

    说起历朝历代的特务机构,大家都会想起明朝的锦衣卫及东西内厂。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创了秘密刺探组织到朱棣的发扬光大,纵观276年的明朝统治史也是特务组织的最猖獗、社会最黑暗的发展史。然而,读过《三国志》的人,不难发现,早在三国时期,曹操就已经建立起一套非常成熟的特务政治体系了。三国时期是个乱世,群雄揭竿而

  • 诸葛亮六出祁山是自强不息 还是不可而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是六出祁山还是七出,诸葛亮带料事如神还是落雷,六出祁山的结果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把《三国演义》中的“三绝”之一诸葛亮(诸葛亮为智绝,曹操为奸绝,关羽为义绝)当成智慧的化身,因此,凡是诸葛亮所做的事都认为是明智的。例如,人们总是喜欢把六出祁山的这件事,看成是诸葛亮自强不息的表现而大加赞赏。然而,也有人对诸葛亮六出祁山这件事持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 清朝大臣噶礼为何会被康熙判以凌迟极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时期的大臣排名,雍正为什么杀戴铎,和珅是康熙年间的吗

    “其母尚耻其行,其罪不容诛矣!”这是噶礼被康熙判以凌迟处死时做说过的一段话!那么噶礼到底是谁?噶礼是满洲正红旗一族,当年康熙亲征噶尔丹时,噶礼也随军出征。在康熙未正式对噶礼动手的时候,其实是十分器重和信任他的!但是噶礼此人却恃宠而骄,贪婪无度丝毫不知收敛,最后连他的母亲都对他的不忠不孝无法忍受,向康

  • 皇后的克星:康熙的三位皇后为何接连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接下来是哪个皇帝,乾隆令妃死后谁最得宠,康熙为什么将30个宫女

    康熙皇帝共有三位皇后相继去世,她们是孝诚皇后赫舍里氏、孝昭皇后钮祜禄氏、孝懿皇后佟佳氏。孝诚皇后赫舍里氏,是领侍卫内大臣咯布拉之女,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康熙四年册封为皇后,时年13岁,她能成为中宫皇后,是因孝庄极力推荐,康熙八年生皇子,早殇;康熙十三年,孝诚分娩在即,可是,这一次,她却难产,孩子生下

  • 西晋灭吴的功臣是谁?揭西晋灭吴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春秋末期吴王是谁,吴王僚是谁,陈胜吴广是被谁灭的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继东汉之后又一大一统的王朝。据记载,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农民百姓不堪不堪重荷,终于爆发了黄巾之乱,而后,各地方好强拥兵自重,群雄割据。东汉灭亡后,出现了一个特别的时期,那就是三国,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三国后短暂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

  • “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创下三项之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最有玩味价值的就是清高宗乾隆了。康熙和雍正爷俩辛辛苦苦治理天下,所以等到乾隆继位的时候,正赶上了大清帝国最繁荣昌盛的时候。乾隆帝手上,开疆扩土,壮大版图,修《四库全书》,建三山五园,把康乾盛世推向了顶峰。所以他曾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十全老人”。这当然是大话,自古及今,哪有十全?不

  • 史上最悲惨的公主柔福帝姬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徽宗年间,靖康之难让金人进入汴京,掳走了很多后宫女子,其中有一名便是柔福帝姬。柔福帝姬原名为赵多富,是宋徽宗与肃贵妃王氏所生的女儿。柔福帝姬生于公元1112年,卒于公元1142年。相传历史上有两位柔福帝姬,真假公主之谜也成为宋人谈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柔福帝姬17岁时被掳走到金国,因为是未出嫁的公主

  • 项羽为什么将自己的头颅送给出卖他的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的家族很有来头,可追溯至黄帝后代的封国首领,在春秋时被鲁国所灭。后来楚国灭鲁,项氏家族精英世代做楚将,直至秦国攻破楚国都城郢,项氏成了流亡的贵族。项羽这个流亡的贵族身份成就了他的功名霸业,成就了他一直高仰不肯低下的霸气,却也毁掉了他所就的王业,自刎了那颗高贵的头颅。秦末楚汉争霸至最后关头,汉将灌

  • 柔福帝姬-宋徽宗赵佶第二十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如何评价宋徽宗赵佶,宋徽宗爱妃王婉容,宋徽宗帝姬

    柔福帝姬为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女,名赵多富,又名嬛嬛,生母为懿肃贵妃王氏,靖康之变时年仅十七岁。1126年,靖康之变,年仅十七岁的柔福帝姬与宋徽宗、宋钦宗及后宫妃嫔、皇族、宗室贵戚、大臣将近三千余人被迁至北方。柔福帝姬是宋徽宗还未出阁的公主中最年长的,金兵于是想将她献给金太祖,但在靖康之变以后,她先被

  • 为什么说智武子荀罃是晋国终结楚霸的最大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将王翦的下场,白起败光了秦国家底,王翦是怎么打败楚国的

    智罃史称智武子,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十分出名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智罃出生在晋国名门荀氏一族,他的父亲是被称为智庄子的荀首、晋国名将荀林父是其叔父,史称中行宣子的荀庚也是晋国少有的名臣。智罃一生传奇曲折,先是与父亲讨伐晋国被俘历经了九年的囚禁之苦,回到晋国后又经历了新旧两主的交替,年老丧子之痛。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