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权臣董卓废黜少帝刘辩的理由是什么

东汉权臣董卓废黜少帝刘辩的理由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11 更新时间:2023/12/5 22:48:38

董卓是谁

董卓,三国时期东汉权臣,出身于豪强家族,其家乡所在地区极为殷富,与西北羌人聚集地相邻。董卓自幼养尊处优,少年时期性情便极为放纵,顽劣至极,无人可以教训他。

董卓剧照

虽然董卓为人粗猛,但在处事方面极有谋略,常常在羌人部落中游走,凭借其富裕的家庭背景,与当地羌族首领交好,而且董卓身强力壮,通晓武艺,马上功夫更是了得,加之其凶狠果断的性格,当地人都敬畏其三分,周边羌人也都趋炎附势。时机日渐成熟,董卓趁势发展自己的势力,拉拢迎合自己的羌人及豪强,并且收罗亲信。为了广招贤才,董卓家中几乎每日摆酒迎客,款待羌人豪强,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忠诚。

除了结交羌人,董卓还在暗中大批收罗落魄草寇、地痞无赖,甚至与他们称兄道弟,是他们成为自己的死忠之士。前期的董卓在当地豪强中极有威信,朝廷在解决西羌问题时,便看中了董卓的影响力,任用其为羽林郎,征战时期,董卓的勇猛强悍的特性得到了展现,纵横冲杀,左右开弓,一时威震四海。

如此,借着战时的功绩与日渐丰满的羽翼,董卓一步步离自己的最终目标越来越近,他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在乱世中因其残暴的性格使其一路高升,手中所握权利无人能及,废黜少帝刘辩,扶植幼帝汉献帝,壮大董家势力,逐步问鼎中央政权。

董卓性格

董卓做为三国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其人物个性极为鲜明,残忍暴力、贪婪好色在他的身上皆演绎到极端,在他独霸汉室政权后,残暴的性格更是得到放大化,变本加厉地残害俘虏,滥杀无辜,霸占妇孺,掠夺财务。

董卓剧照

董卓出身于豪强世家,家族财大气粗,对董卓更是宠爱,使其少年时期便为所欲为,不加节制,少年时期随着身体日益健壮,所学本领日渐精湛,年轻气盛的他到处惹是生非,欺善霸弱,与当地豪强称兄道弟,更是拉拢地痞流氓,明目张胆地掠夺平民财物妻女。

对于董卓肆无忌惮的恶行无人可以压制,反倒因其嚣张的气焰,一路攀升,世人皆攀附其势力,使其气焰日益高涨,野心也随之强大。

东汉末年,董卓掌控中央政权后,更是不加收敛,鼓动将士见家底殷实者,上门掠夺,展开了“受牢”运动,到处杀人放火,奸淫妇女,搜刮财物,是洛阳城内犹如人间地狱,人心惶惶。

一日,董卓邀请众臣赴宴,董卓心情大好,招呼群臣不要拘束,畅怀痛饮。官员心中极为不安,不知董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酒过三巡后,董卓神秘地对众臣说道为大家喝酒助兴,随即击掌示意,士兵将战场俘获的几百名战俘押解到会场中心,命令士兵割舌头、斩手足,挖眼睛,整个会场成为了血腥的屠宰场,一旁的官员皆呕吐不已,只有董卓引以为乐。

董卓废帝的理由是什么

董卓在何苗死后,不费一兵一卒便当了回渔翁,坐享其成,将何进、何苗部下的军队尽数收编,占据了强大的军事后盾。紧接着部署战略,派人大将吕布刺杀洛阳卫戍军队统领执金吾,顺势接收他所掌管的洛阳卫戍军队。

董卓废帝的理由是什么

如此,董卓不仅拥有了大量常规军对,并且掌握着都城洛阳的直隶部队,使其问鼎中央政权的筹码大大提升,控制中央政权的目标也更加明确清晰,因此,董卓开始着手肃清前方道路上的绊脚石。

为了进一步控制中央政权,董卓决定召开拜官会议,商讨废黜少帝刘辩之事。在会议中,董卓大肆宣称少帝年幼无知,品德欠缺,上不能敬奉宗庙,下不能体恤百姓,难盛大任。为了天下百姓与汉室江山着想,他愿效仿霍光废昌邑之举,废黜少帝,另立陈留王刘协,即汉献帝。

在场官员多忌惮董卓淫威,未能有敢言者,仅有尚书卢植对其独断专行的行为发表批判之言,他认为少帝刘辩如今年纪尚小,对其德行尚不能盖棺定论,更不能将其与昌邑王相提并论。董卓听其言大怒,未曾想到竟有人胆敢违逆他的遗愿,便下令将卢植拖出去斩首,辛亏有侍中采邑为其保荐,极力相劝,才保住其性命。

可见当时,董卓势力早已无人能及,废黜少帝的理由随其信手捏来,即使荒谬也无人敢违背。

董卓迁都

十八路诸侯结盟,意欲要灭董卓,虽然当时董卓势力仍在各方诸侯之上,但在当时的军阀混战中,此番结盟势力对董卓来说仍然是不容小觑的力量,当时李儒进谏迁都洛阳,便为董卓所接纳。

董卓迁都

既然诸侯对自己手中的这块肥肉虎视眈眈,董卓所幸放弃,留下一座废城,自己远避长安享乐。火烧洛阳,是何等狠戾残忍之人才会颁布的指令,弃全城百姓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不顾,只为了不给东汉朝臣留有退路,背弃自己,并在与众诸侯较量的过程中,不屈居下风,使他人获取利益。

董卓下令将整座洛阳城极其方圆二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大量建筑全数烧毁,不留任何完整屋宇,昔日繁华都城在熊熊火光中,化为灰烬,大火少了近半个月,黑烟冲天,弥漫了大半个天际,此情此景无不让留恋之人痛心疾首,整个洛阳城在董卓的肆意毁灭下,变得满目疮痍,城将不城,尽是残垣。

成功迁都长安后,牵制董卓的力量已再难有所作为,董卓施行暴政酷吏更是变本加厉,对待俘虏用尽极刑,手段残忍另在座宾客皆心有余悸,吓得双腿难以站立。放任将士掠夺财富与妇女,残害男子,行军所到之处皆是鲜血淋淋的场面。足见董卓之人生性暴戾,穷凶极恶,焚烧洛阳,迁都长安,即是意味着东汉王朝自此覆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不韦是怎么死的 吕不韦的墓在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吕不韦怎么死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了卿卿性命。吕不韦的死真真是应验了这样的一句话。吕不韦的成功,归咎到底,是因为他的目光长远,选好了一个人,并通过购入、囤积、投资、经营运作,将其推至顶峰,随之自己也达到顶峰,达到共赢状态。吕不韦画像却也因为得意忘形,觉得毫无危机,最终将他埋葬,让他步入死局,以致抑郁而

  • 吕不韦的父亲是谁 吕不韦与嬴政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吕不韦简介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早已形成一条叹为观止的长河,在这条长河中,经历了无数朝代的更迭,在乱世中展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这就是时势造英雄,乱世出英雄了吧。吕不韦画像其中影响到了朝代更替的人物,更是不胜枚举,如战国时期的吕不韦、唐朝的武则天及杨贵妃、宋朝的赵匡胤、明朝的吴三

  • 关羽单刀赴会鲁肃,忠义不顾生死,壮志豪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当年刘备借孙权的荆州安身,待刘备安过身有自己的发展后,孙权便想要回荆州,刘备当然不想还,到了嘴里的肉谁也不愿吐出来啊。这就有了后来鲁肃请关羽面谈归还荆州之事。《三国》里是这样演绎的,壮志豪迈,关羽单刀会。好江风,将这轻舟推送,波翻浪涌,添几分壮志豪情。龙潭虎穴何足惧,剑戟丛中就鏖兵。非是俺藐群雄,一

  • 从降将到战神,李世民对他的信任简直让人嫉妒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一提到李靖,可能脑海中第一印象便是哪吒的老爹,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原型李靖,其才干名气甩出神话版李靖一条街,是个真正厉害的人物!唐朝初年,天下动乱,南有萧铣,北有突厥,西有吐谷浑。在这个新建立的王朝岌岌可危的时候,战神李靖横空出世,帮助李渊扫平天下、统一全国、外击异族、开疆拓土,奠定盛世局面的基础。用一

  • 他一生从未有过败绩 最终成了帝王中的奇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中国所秉承的指导思想就是君权神授,自从汉武帝之后,皇帝接受了儒家的思想,为了逢迎皇帝的需求,董仲舒对儒家的思想进行了改造,将天的概念引入了儒家学派。皇帝自此之后可以宣称自己是天子,但是同时上天所产生的种种自然灾害也对皇帝的作为有了钳制的作用。因为自然环境的因素,地壳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所以当地

  • 揭秘:一代巨贪和珅的“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1750-1799年),纽祜禄氏,字致斋,原名善保,满洲正红旗人,乾隆皇帝宠臣,以巨贪(揭秘一代巨贪和珅的生财之道)而出名。他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5月28日,其父亲名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据史料记载,和珅从继承三等轻车都尉,直至他获罪前后的29年中,重要的封官就有47次之多。乾隆三

  • 司马迁受宫刑的原因竟然是这个?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迁简介司马迁出生在汉景帝时期的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司马迁就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之下学习读书写字,十岁的司马迁就能够阅读《尚书》、《左传》等。年长一些,司马迁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了父亲为官的京城,之后父亲就吩咐司马迁去游历天下,搜罗遗闻古事。司马迁游历了大江南北之后回到京城,因为父亲的关系,在京中做了郎

  • 刘墉是罗锅吗 刘墉和纪晓岚和珅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刘墉是罗锅吗一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让刘墉这个人物家喻户晓,而在剧中刘墉的形象也是深得人心,乾隆皇帝对他是又爱又恨,又很无奈。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电视剧中他是驼背的,但实际上刘墉不仅不是矮小,驼背的“罗锅”,很有可能是个身高一米九的大高个。《宰相刘罗锅》剧照关于他是否真的是“罗锅

  • 北宋六贼之首蔡京死因:虽有重金却饿死在路上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蔡京的奸臣吗千百年来,蔡京都是以奸臣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千百年来也都为人所不齿。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流行为很多历史上的恶人翻案,当然也有人为这位“大奸臣”站出来说话。薛中锐饰蔡京我们先将小说中描写的那个蔡京扔到一边,从历史的角度重新来看这个人。蔡京四岁就能背诵经典,二十三岁中进士。后来蔡京

  • 宇文护杀了哪三个皇帝:宇文护为什么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护杀了哪三个皇帝宇文护是北周的权臣,曾经灭亡西魏改建北周。而除了杀死西魏最后一个皇帝外,北周的前两个皇帝虽然从辈分上说是他的堂弟,但最后也是死于他的手里。所以,历史上宇文护总共杀了三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杀过最多的。宇文护杀皇帝宇文护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侄子,因为父亲早亡后来一直跟在宇文泰身边,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