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葭萌关之战是什么结果?马超为何两次磕头认错?

葭萌关之战是什么结果?马超为何两次磕头认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264 更新时间:2024/3/11 8:52:04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葭萌关之战是什么结果,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现在很多人都在争论马超与张飞的葭萌关之战谁赢了,认为马超赢了的,依据是曹操说马超有吕布之勇;认为张飞赢了的,也有自己的道理:即使马超有吕布之勇又当如何?在战斗中成长起来的张三爷,打纳了貂蝉的吕布,一百回合不输,三百回合能赢!

其实马超和张飞心里都清楚那场战斗谁输谁赢——在接下来的至少一个月的时间里,马超并没有叩关挑战,张飞也没冲出来跟马超单挑,他们都知道再打下去毫无意义,大家绝招都使完了,除了落得满头大汗,啥也捞不着。

那么这场三国最精彩的单挑之一,真的是以平局告终吗?这一点不用争论,不管是看正史还是演义小说,最后的赢家都是张飞,因为马超去到葭萌关给刘备磕头认错了—— 马超两次磕头认错,给葭萌关之战画上了句号:谁输谁赢早已没有悬念了。

读者诸君都知道,马超来到葭萌关前,是奉汉中张鲁之命驰援刘璋,其战略目的是解成都之围,要想达到这个战略目的,就必须拿下葭萌关、打通进军通道,但是碰上张飞这根硬钉子,他连挥兵攻城的念头都没了。

我们可以细想一下马超当时进退失据的窘境:前有张飞拦路,后有张鲁不断催促,马超的选择是顿兵坚城之下,既不战也不退,就在那里干耗。

马超也算一方枭雄,他当然知道这样耗下去会把自己耗死,但还是呆在那里不懂,肯定有他的如意算盘:张鲁是靠不住了,刘皇叔咋不给我个台阶下?

刘备也知道马超的想法,所以他派督邮李恢前去劝降:“将军与曹操有杀父之仇,而陇西又有切齿之恨;前不能救刘璋而退荆州之兵,后不能制杨松而见张鲁之面;目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若复有渭桥之败,冀城之失,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

李恢点明了马超的被动局面,马超当时的反应也在李恢甚至刘备诸葛亮意料之中:“超顿首谢曰:‘公言极善,但超无路可行。’”

顿首就是磕头,谢就是认错道歉,这场景不用细描,懂古文的读者一望便知。马超之所以如此放低身段,就是因为他知道虽然单挑打成了平手,但是葭萌关战役,他是百分之百地输了——他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只待说客开口,他就借坡下驴。

李恢给了个台阶,马超愉快接受,高高兴兴地去葭萌关给刘备磕头去了:“超顿首谢曰:‘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两次磕头道歉(顿首谢),再也不提“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了,因为马超知道,曹操刘备简直可以算得上是“公侯世家克星”:一个宦官之孙,一个织席贩履者,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术就是死在这二位青梅煮酒的酒友手里的——袁术是被刘备逼死的,袁绍知道,马超也知道。

刘备没有把世代公侯放在眼里,张飞恨不能把公侯们当成猪来杀,这二位面对马超,一点畏惧之心都没有,所以马超只好放低身段去磕头认错。

这时候可能有喜欢马超的人要说了:马超投降是被逼无奈,也不能说他就是输给了张飞吧?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战斗和战役两方面来看:葭萌关战役是以张飞大获全胜、马超磕头投降告终,这还用争论吗?

一次战役可以分好几次战斗,马超与张飞的第一次战斗,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但是如果有第二次战斗,马超必输无疑。

在葭萌关战役中,刘备张飞的目的是守住葭萌关,马超的目标是拿下关隘直驱成都,结果是刘备张飞不但守住了地盘,还招降了一员虎将,而马超则输得精光,从一方枭雄变成了一个不太受信任的打工仔。

我们要是细看《三国演义》原著,就会发现张飞之所不出战,是刘备想収降马超:“吾见马超英勇,甚爱之。如何可得?”

在诸葛亮看来,収降马超如探囊取物,所以他让赵云黄忠留守绵竹不必赶来:“可用条小计,令马超归降主公。”

葭萌关仅有刘备张飞,马超尚且不能越雷池一步,诸葛亮赶来火上浇油,马超连一线获胜的希望都没有了:即使刘备不派李恢前去劝降,马超也得主动来投——诸葛亮派间谍赶赴汉中游说张鲁,张鲁一连三次命令马超撤军,这可不是十天半月能做到的。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葭萌关之战打成了“静坐战争”,这是因为马超一鼓作气,再衰三竭,已经失去了跟张飞单挑的勇气和底气。

马超选择静坐不战,其实是很聪明的:“我在城下挨饿受冻,你张飞可以每天跟刘备喝酒吃肉酣然大睡,养足了精神每天下来打一架,只要耗上三五天,我就连战马都上不去了!”

请读者诸君试想一下:已经被张鲁断了后路的马超,军中肯定已经粮草不济,再加上他的兵马都是张鲁给的,如果旷日持久消耗下去,没准哪天他一觉醒来,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被捆成粽子送到刘备或张鲁面前了。

马超在一战之后,可以说是心力交瘁身心俱疲,以这样的状态去挑战“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张飞,岂不是自取其辱?

正因为知道自己此战有输没赢,所以马超才在前线坐等刘备招降,这就是偃旗息鼓,弃甲认输了——但凡有一成获胜的希望,西凉马超有怎能不孤注一掷背水一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功臣都是草根出身的人,他们的兵法从哪里学?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明朝开国功臣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元朝中后期,政治极其腐败,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交织在一起,社会矛盾被激化而趋于无法调和。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四处蜂起。1368年,朱元璋的军队攻入元大都,元朝的全国性政权宣告结束,自此中国进入了朱元璋开创的明朝时代,从忽必烈建国到元大都被攻

  • 郭子仪75岁入朝接受封赏的时候 郭子仪为何只要美女不要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郭子仪要美人,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嬴政统一天下建立秦朝自称皇帝之后,皇帝就成了封建时代地位最高最有权势的人。而有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朝中也会出现权倾朝野,势力膨胀到能够影响皇权的权臣。古往今来权臣要么能够将皇帝赶下台,如西汉汉平帝时期的权臣王莽、魏国时期的司马家族、南朝梁时

  • 关羽千里走单骑时,为何没有斩杀了“第七将”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关羽千里走单骑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演义中,关羽秒杀颜良和文丑后,得知大哥刘备的下落,于是挂印封金,护送着两个嫂嫂踏上了寻兄的旅程。他没有曹操颁发的过关公文,过了东岭、洛阳、汜水、荥阳、黄河渡口五关,斩杀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在关羽

  • 历史上真实的芈启是什么样的?他是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昌平君芈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大秦赋》热播,许多配角的表演十分精彩,例如郭开、郑货等人,把对应角色饰演得惟妙惟肖。在历史上,郭开确有其人,但却没有关于郑货的记载。除了这两位外,还有一个人演技也不错,此人就是《大秦赋》中的昌平君——芈启。只是,芈启在历史上非常尴尬,因为关于历史上的确有芈启的存在

  • 步练师:她是孙权的爱妃,宠冠后宫结局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孙权想必大家都知道,但要提起他的后宫妃子您知道几位呢?孙权一生妻妾众多,他最宠爱的女人又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快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起孙权的宠妃,那必然要说一说这位步练师步氏的故事。步练师是孙权的宠妃,可她出身平民,养在深闺人不识,她与孙权又是如何相识的呢?步练师与孙权的遇见完全是偶然

  • 岳飞冤死在狱中后,他的妻女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岳飞冤死在狱中后,大奸臣秦桧是如何对待岳飞的妻子和子女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宋朝名将,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岳飞岳元师。可惜,他空有一腔驱逐胡虏、收复失地的志向,却不为统治者所容,壮志未酬身先死,成为千古憾事。“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古代

  • 为什么说晁盖攻打曾头市是怄气出战?他为何不带吴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晁盖攻打曾头市为什么不带吴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晁盖不带吴用我觉得是轻敌所致,晁盖自从宋江上到梁山以来一直以土皇帝的身份固守山寨,留守大后方,凡是冲锋陷阵带兵打仗的事儿全部由宋江一手包办。可以说晁盖久疏战阵,猛不丁得带兵打仗对战场的形势判断出现失误,再加上他本次领兵出征是怄

  • 先提出招安的武松,为什么到最后却坚决不同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水浒传武松。武松在鸳鸯楼上杀了张都监、张团练、蒋忠、张夫人、张家丫头仆人后,当夜越过城墙,从城濠边涉水走到对岸,再走小路,到了一座古庙,因打杀,再加一路狂奔,武松累得半死,便倒在庙里,就美美睡一觉。武松眼还没闭,就被四人绑了。或许是绑得太紧了,武松力气再大,也挣

  • 雍正杀了谋士戴铎?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不光是戴铎,但凡辅佐雍正登基的那几个重要的帮手,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戴铎也就是《雍正王朝》里邬思道的部分原型。可以说是戴铎一手策划了雍正夺嫡的戏码,因为他是雍正最器重的谋士,雍正做了皇帝以后,戴铎连根毛线都没有捞到,不久还被雍正给处死了。从戴铎的结局,我们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给邬思道安排那样的结局了

  • 孙刘联盟时,诸葛亮为何没有留下来辅佐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刘联盟时,诸葛亮为何没有留下来辅佐孙权?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样样精通,乃是小说中的“智绝”,只不过在诸葛亮为了孙刘联盟的事情来到东吴之后,由于东吴的部分大臣不愿意东吴与曹操交手,因此不惜一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