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开国功臣都是草根出身的人,他们的兵法从哪里学?

明朝开国功臣都是草根出身的人,他们的兵法从哪里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20 更新时间:2024/2/24 15:49:26

大家好,说起明朝开国功臣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元朝中后期,政治极其腐败,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交织在一起,社会矛盾被激化而趋于无法调和。

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四处蜂起。

1368年,朱元璋的军队攻入元大都,元朝的全国性政权宣告结束,自此中国进入了朱元璋开创的明朝时代,从忽必烈建国到元大都被攻破,元朝共有98年的国祚,这个寿命,说短不短,但也绝不算长。

推翻元朝的朱元璋,是地地道道的草根出身,放过牛、种过地、要过饭、还当过和尚,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命运选择成为了乱世终结者,穷苦人民的救世主。

影视中的朱元璋

这或许正验证了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吧,朱元璋的筋骨有没有被“劳”,飞鱼不清楚,但是他却是真正地被饿了肚子,要不也不会为了糊口,把“受之父母”的头发都给剃了,而去当了个和尚。

朱元璋能够得到天下,不是巧合,也不是意外,而是历史的必然。

他在打天下的时候,身边聚集了一大堆能人,并且这群能人里很多都是朱元璋儿时的玩伴,这也就意味着跟随朱元璋征战四方的将军,很多也都是草根出身。

所以在明朝建立之时,草根皇帝、草根将军、草根文臣汇聚一堂,简直是个“草根王朝”,不过它却拥有着276年的国祚,让人不服都不行。

那么问题就来了,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又没有受教育和学习兵法的机会,他们为什么会调兵遣将,又为何会精通兵法,总打胜仗呢?

说此之前,我们先简单说下徐达和常遇春这两人对于明朝的功绩。

徐达和常遇春皆不世名将。

徐达是明朝开国的军事统帅,农民出身,被誉为明朝第一功臣,可以说朱元璋的天下,没有此人那是根本打不下来,朱元璋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有两大拦路虎,一个是陈友谅,另一个是张士诚

而这两人无一例外,都是被徐达给灭的,后来徐达又奉命挥师北伐攻打元朝,继而攻破元大都,灭亡了元朝,元朝的统治者抵挡不住向西北逃窜,在那里又建立起北元的政权,而后徐达又连连出兵攻打北元的残余势力,稳固了明朝的江山。

常遇春是明朝的杰出将领,也是农民出身,被誉为明朝的开国名将,他相比徐达虽然不是那么耀眼,但此人也极其厉害,在归附朱元璋之后,自请为先锋,在明朝的对外战争中,那就像一把尖刀,能处处插入对手的心脏。

常遇春自诩能带兵十万,所以江湖人人送外号“常十万”,在徐达领导的很多次大战中,常遇春都是徐达的副手,当然也是功不可没,而在攻打徐达攻打陈友谅和攻破元大都的战役中,常遇春都有参加,可以说这两人打仗的水平那是常人难及,那么这两位农民出身的人,为何就那么会打仗呢?

不可否认的天才本领。

这个世界上总不乏天才人物,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在某方面拥有着“特长”,而徐达和常遇春两人应该也是属于天才将领,所以他们才会在打仗中那么耀眼。

当然,在历史上,这类人并不少见,比如说战国时期的白起,那是地地道道的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出身也不高,也是从基层一步一步打上去的,在带领秦军攻打山东六国的过程中,那数百万的人头,可不是简单说出来的。

此外,白起出生在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在当时秦国人想要学习,很难,只能靠奋勇杀敌或者努力种地才能获得爵位,所以白起想要研究前室留下来的兵法,那也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接着再说徐达和常遇春,两人出身卑微,受教育的机会自然很少,尤其是在元朝末年的暴政之中,能够活下来都是运气,所以这两人应该也具有军事方面独特的才能,当然只是这样,还不够。

善于在实战中总结经验。

飞鱼记得曾经学过一篇叫《伤仲永》的课文,说的就是如果是个天才,但是后天如果没有学习,那最终的结果也是和常人无异,而徐达和常遇春如果不是生在乱世,他们或许也只是常人,因为他们没有在战争中学习和总结经验的机会。

徐达和常遇春两人打过的仗那是数不胜数,每次战争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就是在这些数不胜数的战斗中,这两人获得了大量的经验,从而也总结出了一套自己认为切实可行且可以取得胜利的“兵法”。

徐达和常遇春两人,无疑也是善于学习和总结的,不然这么多次战争,他们仅凭运气取得胜利,这也说不过去,毕竟运气并不会常常眷顾一个人,如果有了实力再加上运气,那基本就是无敌的存在了。

说到这,我们还得再说说战国时期和白起同一时期的人物——赵括,此人从刚出生起,就有学习的机会,各种兵法那是背的滚瓜烂熟,但是在白起面前,那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因为他没有实战经验,面对瞬息万变的战争形势,一味只想着兵法上应对的办法,自然会失败。

作战勇猛制造机会。

徐达和常遇春两人还有另外的一个特征,那就是在战争中作战勇猛,往往都是身先士卒,这样做的好处很多,比如说可以最清晰地看到战场上的变化,比如说可以鼓舞手下的士兵,在比如说可以得到领导的赏识。

而这两人都是靠着这点,一步步成为了朱元璋信赖,士兵信服的将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将军都能使用这点,前提是本身得有过人的本领,不然,一味的冲锋,很可能还没有建功立业,就交代在了战场上。

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那些不怕死的士兵也是功不可没的,但是往往他们总是被忽视,不过如何让士兵舍生忘死,这也是当将军的一门学问,很显然,徐达和常遇春在这点上都做的很好。

不得不说,这两人的功成名就,也并不是意外或者巧合,而是自身实力的体现,虽然两人是农民出身,但是都在自己的生平上写下了令后人敬仰的诗篇。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这些草根出身的人,为什么会精通兵法,难道这些人是天生就会打仗吗?

其实并不是,说白了就是因为这些人本身就有领兵打仗的天赋,而又善于制造让自己高升的机会,再加上能在在战争中总结经验,让他们自身拥有了一套比兵书更为实用,也更适合自己的“兵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郭子仪75岁入朝接受封赏的时候 郭子仪为何只要美女不要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郭子仪要美人,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嬴政统一天下建立秦朝自称皇帝之后,皇帝就成了封建时代地位最高最有权势的人。而有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朝中也会出现权倾朝野,势力膨胀到能够影响皇权的权臣。古往今来权臣要么能够将皇帝赶下台,如西汉汉平帝时期的权臣王莽、魏国时期的司马家族、南朝梁时

  • 关羽千里走单骑时,为何没有斩杀了“第七将”夏侯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关羽千里走单骑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演义中,关羽秒杀颜良和文丑后,得知大哥刘备的下落,于是挂印封金,护送着两个嫂嫂踏上了寻兄的旅程。他没有曹操颁发的过关公文,过了东岭、洛阳、汜水、荥阳、黄河渡口五关,斩杀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在关羽

  • 历史上真实的芈启是什么样的?他是什么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昌平君芈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大秦赋》热播,许多配角的表演十分精彩,例如郭开、郑货等人,把对应角色饰演得惟妙惟肖。在历史上,郭开确有其人,但却没有关于郑货的记载。除了这两位外,还有一个人演技也不错,此人就是《大秦赋》中的昌平君——芈启。只是,芈启在历史上非常尴尬,因为关于历史上的确有芈启的存在

  • 步练师:她是孙权的爱妃,宠冠后宫结局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孙权想必大家都知道,但要提起他的后宫妃子您知道几位呢?孙权一生妻妾众多,他最宠爱的女人又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快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起孙权的宠妃,那必然要说一说这位步练师步氏的故事。步练师是孙权的宠妃,可她出身平民,养在深闺人不识,她与孙权又是如何相识的呢?步练师与孙权的遇见完全是偶然

  • 岳飞冤死在狱中后,他的妻女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岳飞冤死在狱中后,大奸臣秦桧是如何对待岳飞的妻子和子女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宋朝名将,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岳飞岳元师。可惜,他空有一腔驱逐胡虏、收复失地的志向,却不为统治者所容,壮志未酬身先死,成为千古憾事。“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古代

  • 为什么说晁盖攻打曾头市是怄气出战?他为何不带吴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晁盖攻打曾头市为什么不带吴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晁盖不带吴用我觉得是轻敌所致,晁盖自从宋江上到梁山以来一直以土皇帝的身份固守山寨,留守大后方,凡是冲锋陷阵带兵打仗的事儿全部由宋江一手包办。可以说晁盖久疏战阵,猛不丁得带兵打仗对战场的形势判断出现失误,再加上他本次领兵出征是怄

  • 先提出招安的武松,为什么到最后却坚决不同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水浒传武松。武松在鸳鸯楼上杀了张都监、张团练、蒋忠、张夫人、张家丫头仆人后,当夜越过城墙,从城濠边涉水走到对岸,再走小路,到了一座古庙,因打杀,再加一路狂奔,武松累得半死,便倒在庙里,就美美睡一觉。武松眼还没闭,就被四人绑了。或许是绑得太紧了,武松力气再大,也挣

  • 雍正杀了谋士戴铎?背后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不光是戴铎,但凡辅佐雍正登基的那几个重要的帮手,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戴铎也就是《雍正王朝》里邬思道的部分原型。可以说是戴铎一手策划了雍正夺嫡的戏码,因为他是雍正最器重的谋士,雍正做了皇帝以后,戴铎连根毛线都没有捞到,不久还被雍正给处死了。从戴铎的结局,我们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给邬思道安排那样的结局了

  • 孙刘联盟时,诸葛亮为何没有留下来辅佐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孙刘联盟时,诸葛亮为何没有留下来辅佐孙权?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样样精通,乃是小说中的“智绝”,只不过在诸葛亮为了孙刘联盟的事情来到东吴之后,由于东吴的部分大臣不愿意东吴与曹操交手,因此不惜一切来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刘备为什么不让出南郡让曹操和孙权争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让南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想入川的人说的,同时对于想出川的人也是一样的艰难,如果只想偏安一隅,占据了四川确实可以,但刘备志在一统三国,必然不可能放弃任何一块地方的,更不可能将战略重地南郡拱手相让。赤壁之战后,曹魏集团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