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鞅为国家鞠躬尽瘁,为什么最后面对的是车刑?

商鞅为国家鞠躬尽瘁,为什么最后面对的是车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41 更新时间:2024/1/15 23:32:1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商鞅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商鞅是历史上一个较为出名的人物,但是关于这个人的看法却是褒贬不一,和商鞅有关的话题就没有停止过。历史上有批评商鞅的人物,就比如《史记》的司马迁,就曾在《史记》里面这么写,商鞅这个人很刻薄。也有对他评价很正面的,比如梁超就曾说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与管仲诸葛亮齐名。商鞅对秦国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他通过实行变法让秦国从一个普通国家变成了一个超级强国。比如,在政治方面,商鞅就提出了针对户籍、土地、行政、税收等多个领域的变革与改良,这些做法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无形中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尤其是法律方面,商鞅推崇严刑,这让整个国家都十分安分。在军事上,他制定了二十级军功爵制度,这个制度让人人都有希望得到升迁,大大鼓舞了军人的士气,让秦国的军事力量得到了提升。在经济方面,商鞅没有本末倒置,任然重视国家的基础农业的发张,在稳定中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前行。人才上,随着秦国国力的增强,全天下的人才开始向秦国聚集,大量人才的投奔,让秦国有了丰富的人才储备。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为了国家鞠躬尽瘁的人,最后面对的却是车刑。这背后到底是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小编分析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刑罚过重,过于刻薄

固然商鞅变法提出的法律制度大大加强了秦国的法制约束力,可是他制定的刑法本身太阴毒,特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刑法的设定太让人毛骨悚然,比如肉刑、抽肋、车刑这些,听名字都有点吃不下饭。这些刑法固然能够给予老百姓足够的震慑力,但是其刑法本身太过血腥残暴,有违人道主义。二是是处罚太重,明明一点小错却要受到如此的重刑,刑罚已经脱离了原来的意义,更多的是要威吓其他人。三是商鞅设置了连坐之法,特别提出就算是最亲密的夫妻和亲人,都不能包庇对方,如果对方犯了罪必须立即向当地行政部门揭发,如果不积极揭发,那么将一起受刑。只靠恐吓是无法得到民心的,这样的律法实施以后,百姓们对于商鞅自然是没什么好印象。失去了百姓的支持,最终没什么好下场,商鞅在逃离的时候,还想借住在百姓家里,结果一报上自己的名字,就被人家驱逐了,由此可见,商鞅是自食恶果,最后死在自己发明的刑罚上面。

二、变法成为部分人的绊脚石

自古以来,所有变法都会有支持的人还有反对的人,商鞅的变法损害了很多贵族的利益。他实行的两个政策,都伤害到了权贵的利益。一、励军功令,对财富分配制度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权利继承改为按功行赏,这极大的伤害了老牌权贵的利益。立下过功劳的贵族可以依旧享受自己荣华富贵,但是没有功劳的人,自己的权利就会被他人所剥夺,这直接动摇了他们的根本。二是,让立下军功的新贵族势力迅速崛起,导致了新旧贵族势力的相互竞争。这让那些旧贵族很难接受,在他们看来,这是对自己身份的亵渎。就是这几点,让商鞅成为他们的眼中刺,欲拔之而后快,等到秦孝公一死,他们就开始采取行动了。另外,商鞅还惹了一个惹不起的人--太子。早年时期,太子还很小,不懂事的他被人利用,教唆着去杀人,商鞅正好刚刚立法,敲山震虎,将太子进行严惩,以示天下。但是考虑到太子年龄太小,所以就让他的两个老师为他受刑,其中一个老师嬴虔甚至被割去了鼻子。太子虽然年小,但是也是记仇的,最终借以此事为理由,让商鞅死在了自己手中。

三、沦为牺牲品

对于秦国商鞅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很多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就拿百姓来说,百姓对他都是怨恨很深,再加上百官的怨言,而且当时秦孝公死的时候,秦国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不需要商鞅了,于是商鞅就没有存活的价值了。是时候给那些变法中利益受损的人一个说法来安抚人心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杀掉商鞅,这样才能安抚大家。商鞅也不过就是政治吓的牺牲品罢了。

四,商鞅太过狂妄

变法经过十年,他在秦国已经拥有了绝对的权力,权力几乎仅次于秦孝公。自然他就开始变得狂妄自大。那时候,他把很多人都聚在一起,让大家评价下他的伟大功绩。他把自己和百里奚进行比较,还询问赵良的看法,赵良委婉的攻击了他暴力治国的错误方法。随后又劝商鞅早日解甲归田,因为他积怨太深,可能晚年不保,商鞅不以为然。他认为秦国现在拥有那么强盛的国力全是他的功劳,他的出行特别的高调,随时出行都是上百人的护卫团队。他这样招摇过市,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五、掠夺财富

变法有效进行,为他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几百里封地,十五座城池。优越的地理位置,而且具有战略意义。这样的几处城池,是国家的命脉,统治者自然要亲自掌控,对于那些钱财,没收充公也是十分不错的选择。历史上皇帝不都是这么做的吗?只可惜商鞅这个人太过狂妄,不仅死无全尸,还财宝尽失。商鞅是一位改革家,商鞅变法积极有效,虽然也有一些不足,但理念是超越那个时代的,而且行之有效。是他让秦国可以一统六国,让历史得以快速发展,让秦国各个方面都得到完善。

以上就是商鞅为什么会被处死的几点原因,小伙伴们有什么看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禅真的是一个低能儿吗 诸葛亮为何没有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虎父焉生犬子!”但历史的玩笑常常是虎父偏生犬子。大英雄刘备的儿子刘禅有一个很特别的小名刘阿斗。刘阿斗就被人称做“犬豚”。那么,刘阿斗果真是一个低能儿吗?关于刘阿斗的身世,史籍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鱼豢《魏略》的说法:刘阿斗生于

  • 朱祁钰如果狠心对朱祁镇下手 朱祁钰结局会不会更好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祁钰和朱祁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景泰8年正月17,当所有的文武百官都齐聚午门,准备按照惯例参加早朝的时候,皇宫内却传来了皇位更迭的重大消息。原来,多年前被迎回号称“太上皇”的朱祁镇重新复辟为皇帝,而景泰帝朱祁钰不知所踪。明英宗朱祁镇对百官淡定的说了一句:“郕王

  • 北宋末年宰相张邦昌:被逼当傀儡皇帝,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兵攻下北宋都城汴京(今开封),俘虏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灭亡。但是,由于各地的抗金运动仍然如火如荼,金人感觉自己统治宋人的这片区域相当费事,他们乃决定采取“以汉治汉”的政策,也就是找个比较听话的汉人当皇帝,替他们继续统治大宋的百姓。金人经过反复商议,最终决定让

  • 刘备遗言说马谡绝不可大用 诸葛亮为何没有照做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和马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说,刘备在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绝不可大用。可是为什么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时候,就派马谡前去镇守街亭,而把刘备的临终遗言抛之脑后了呢?其实原因也不是很复杂。我们知道,马谡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跟在诸葛亮

  • 魏延为什么会死马岱手里 诸葛亮为什么安排马岱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和马岱说的什么,诸葛亮为什么选择马岱,严颜

    对魏延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所以秘密把马岱叫到身边传授对策。果然,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魏延立马和杨仪翻脸了,蜀军一下子分为两派,一派跟魏延,一派跟杨仪。但是大部分人都跟随杨仪,但是马岱站在了魏延身边。魏延以为得到了马岱的支持,话不多说

  • 李自成攻下北京后有几十年降军是真的吗 李自成为何打不过清兵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攻进北京城,李自成和清军打过吗,李自成为什么放清兵入关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自成和清兵,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自成的狗血人生:失业欠债坐牢杀妻,最终带领2万乌合之众攻灭300年大明,却挡不住满清八旗兵李自成如今是大名鼎鼎的历史人物,各类教科书将其封为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对其吹捧得上了天。可谁知道他走上造反这条不归路,其实是一个非常偶然的原因

  • 崇祯如果顺利南迁的话 南明有南宋一样百年时间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南迁,崇祯为什么时候南迁,崇祯南迁吴三桂

    很多人都不了解崇祯不南迁,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南明和南宋,很多人经常做对比。的确,两个王朝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前任的延续。可惜的是,南宋存活下来了,而南明却以失败告终。在找双方不同点时候,有人提出来了,这是因为赵构是宋朝皇室的漏网之鱼,他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唯一人选。可是,南明就不一样了

  • 孙权有七子:前两子早逝,后五子死得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有人反对吗,孙权杀孙策的子孙

    三国时期,曹操率军与东吴的孙权对战时,当他看到东吴的军队阵容整齐,训练有素,不禁脱口而出:“生子当如孙仲谋”。宋代词人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的末句还引用了曹操的这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建立者,孙权能获得曹操如此夸赞,这在当时可是

  • 少年从军便屡立军功,揭秘吕蒙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吕蒙 (178年—220年),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字子明,有关他的故事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两个,一个是成语故事:“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另一个就是他设计夺荆州,擒拿住关羽,并最终让“武圣人”亡于东吴。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那么,有关吕蒙的成长故事你知道些什么呢?本文来简单叙述一下吕

  • 诸葛亮喜欢拿手摇鹅毛扇,背后跟一个女子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的羽毛扇,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葛亮为什么喜欢拿扇子

    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我们常常看到诸葛亮是身穿八卦衣,手持鹅毛扇摇个不停。不仅仅是电视剧中,我们在各种戏剧、图画中,看到的诸葛亮一般也是这种装扮,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原来,诸葛亮的这套装扮和两个女人有关,一个是和他的师母有关,另一个则和他的妻子黄月英有关。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