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岳飞被冤杀!为何助纣为虐者多 敢于说不者少

岳飞被冤杀!为何助纣为虐者多 敢于说不者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68 更新时间:2023/12/8 11:18:04

岳飞被供奉于庙宇,享千年的烟火;秦桧被铸成铁人,在岳飞墓前长跪不起。然而在当时,岳飞作为朝廷钦定要犯,名声不如后来显赫,与之迅速划清界限的有之,检举、揭发者有之,为求个人荣华富贵而落井下石者亦大有人在。

网络配图

先说说他的僚属姚岳。南宋初,陕西陷落,姚岳逃奔四川,于绍兴二年(1132年)考中流寓进士(在寄居地考上进士)。当时,岳飞任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都总管。岳飞在一次偶遇姚岳后,对其非常赏识,立即辟为幕僚,引为亲信。后来,岳飞获罪,姚岳却极力避嫌,矢口否认曾为岳飞属官。为了进一步与岳飞划清界线,他还神经兮兮地向宋高宗上书请求将地名中有一“岳”字的岳州改为纯州,其节镇岳阳军改为华容军。不想,宋高宗竟然“从谏如流”,接受了这一堪称“史上最荒唐的建议”。《宋史·本纪·高宗》载:“(二十五年六月)癸卯,以言者追谮岳飞,改岳州为纯州,岳阳军为华容军。”看来,有怎样的昏君,就有怎样的佞臣。

姚岳之类,在南宋初的官场,不是少数,有些人甚至助纣为虐地迫害岳飞家属。据南宋王明清《玉照新志》记载,岳飞被杀害后,除岳云随父遭冤杀外,其余子孙亲属被流放到蛮荒之地,朝廷每月仅给少量米粮,条件恶劣,生活艰苦。即便是对于这样遭受灭顶之灾的家庭,当时仍有一位漳州知州上书,建议朝廷取消对岳飞亲属仅有的一点米粮供应,以斩草除根,真是卑鄙龌龊至极。难怪王明清在书中评论道:“士大夫为官爵所钓,用心至是,可谓‘狗彘不食其余’矣!”

网络配图

不过,还是有一些一身正气的士大夫,敢于向邪恶说不。

枢密院编修胡铨上书宋高宗,请求斩秦桧,为岳飞鸣冤雪耻,结果被秦桧贬谪海南。布衣刘允升、知浃纷纷上书朝廷,要求释放岳飞,被秦桧及其党羽下大理寺处死。上至朝官同僚,下至布衣百姓,他们都齐了心似的为岳飞鸣冤,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并无丝毫畏惧和退缩,这既体现了他们不惧强权的勇气,也体现了岳飞在士大夫和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处于中间地带的人又如何呢?如韩世忠,作为与岳飞、张俊同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他,与岳飞交情还不如同张俊深厚,张俊助秦桧构陷岳飞,韩世忠却始终不相信岳飞谋反。《宋史·岳飞传》载,岳飞系狱,韩世忠抱不平,秦桧说:“岳云写给张宪的策反信虽未查明白,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这说明,韩世忠虽不偏袒岳飞,但他心存正义,希望看到证据。

网络配图

就连羁押岳飞的狱卒都伸出正义之手。狱卒隗顺,非常同情岳飞遭遇,岳飞遇难后,他将岳飞尸体偷偷抱出,掩埋于杭州栖霞岭,他担心被发现获罪,一直不敢声张。临死之际,他才把儿子叫到跟前,告诉儿子偷埋岳飞一事,还说:“将来岳飞必有昭雪的一天,到时朝廷若雪此冤案,必悬赏求岳飞遗骨,届时你可向官府如实相告,坟上植有两棵橘树,岳飞身上有他原来佩戴的玉环,棺上铅筩刻有‘大理寺’字样,均是我埋葬时特意做的记号。”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继位,随即为岳飞平反,依礼改葬,不知原葬处,果然悬赏求尸。隗顺的儿子报告,才使岳飞之墓堂堂正正地出现在后人面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可怜而又不甘心蹂躏的曹魏皇帝曹髦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曹髦是三国时期的人物,善丹青诗赋。可惜历史阴差阳错,让他做了一代帝王,而且生逢魏国末代,又碰到了一个阴险常怀篡逆之心的司马昭,以致曹髦的处境势若累卵。网络配图曹髦字彦士,本是魏文帝曹丕之孙。公元254年,司马师废掉魏国皇帝曹芳,十二岁的曹髦被立为帝,改元“正元”。正本清源,按理说曹髦天赋高,悟性好,

  • 西楚霸王项羽夺取天下失败,也斗不过刘邦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西楚霸王项羽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楚汉战争的结局有点“不尽人意”,很多人都搞不懂:西楚霸王项羽那等的英雄豪杰,怎会败于刘邦这个奸诈小人之手?夺取天下的难道不该是项羽吗,兵败自刎的难道不该是刘邦吗?为何结局会反过来呢?很多喜欢楚汉历史的人都想不通这点,

  • 盛唐都有宦官乱政,宋朝为什么没有?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上,由于皇帝这一至高无上的特殊性,在皇宫内出现了以净身之后服侍众嫔妃的太监,也就是宦官群体。可不要小看这群太监们,一旦他们得势,不仅仅是乱政而已,更是可以操纵皇帝的生杀废立。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不少,但人们比较称道的是“强汉盛唐”,这两个王朝可谓是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

  • 秦武烈王真的是莽夫吗?他在位期间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秦武烈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西汉文豪贾谊曾在其代表作《过秦论》一文中曾如是写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认为,秦王政之所以能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顺利灭掉与秦

  • 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是“六出祁山”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四大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伐曹魏是该书后期特别着重描写的大事件,从第九十一回《伐中原武侯上表》到第一百零五回《武侯预伏锦囊计》,罗贯中先生洋洋洒洒地写了十五回,其中大小战役不计其数。诸葛亮北伐曹魏,“兴复汉室”,这是诸葛亮在隆中时就与刘备制定下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他一生的理想。因此,在“七擒

  • 晚清三杰指的是谁?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晚清时期的历史,有三个人不得不提,他们就是被称为晚清三杰的左宗棠、曾国藩和李鸿章。他们是中兴名臣,也是洋务重臣,在晚清汉臣政治势力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帮助清朝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这是晚清三杰对清朝做出的伟大贡献。但是从更深的层次来看,他们最大的贡献是维护了正统的中华文化,保

  • 水镜先生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为何不推荐司马懿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水镜先生为什么只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而不推荐司马懿?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刘备在荆州时,遇到了一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精通奇门遁甲、阴阳五行、兵书战策的高人——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自己的两个弟子——诸葛亮和庞统,说他们是能认清天下大势的俊杰。在《

  • 宋初画家郭忠恕: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郭忠恕(?—977年),是五代末期至宋代初期的画家,字恕先,聪明绝世,声名远扬。他既是一个才子,也是一个有名的画家,从不拘于礼法,有话就说,有愤就泄。据《宋史·郭忠恕传》,说他七岁就能读书作文,不到十岁考中了童子举,这是科举考试中专为儿童设立的考试科目。童子举,也叫做童子科,凡十岁以下能背诵任意一种

  • 宋太宗颁布的《戒石铭》,在历史上有何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宗赵光义曾颁布《戒石铭》,全文仅四句,短短十六个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戒石铭》原出自五代蜀主孟昶的《官箴》,共有24句96个字,宋太宗删繁就简,摘取其中的四句,以《戒石铭》的名称颁于州县,并敕令勘石立于各衙署大堂前。当各州主县令坐堂理事时,即可见此十六字,以警戒其秉公

  • 郭嘉是怎么知道司马懿会造反的?曹操为何没有除掉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在东汉末年,谋士可谓是占据一席之地,曹魏有郭嘉、司马懿等人;蜀汉有诸葛亮、法正等人;孙吴周瑜、鲁肃等人,可以说智谋的对决不输武将的单打独斗。今天就要说一说曹魏的两位谋士,郭嘉与司马懿,他们二人可以说是完成了交接棒,郭嘉作为曹操前半生最重要的谋士,而司马懿则是撑起了曹魏谋士断层的重任。在江湖上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