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述律平比吕后更厉害的开国皇后,却死在孙子手上

述律平比吕后更厉害的开国皇后,却死在孙子手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67 更新时间:2023/12/14 10:54:3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比吕后更厉害的开国皇后述律平,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历史上有不少杰出的优秀女性,她们的故事让历史的长河更加璀璨,这其中有武则天、李清照、花木兰等。当然,杰出的女性中不排除她们有如男人一般的心狠手辣才能够在一些特殊的位置上坐稳,就如宋代诗人柴元彪所作的诗中所写:“人心仅一寸,日夜风波起”。

在我国历代的很多皇宫贵族中都有着很多的女性人物,但是能够站在历史舞台中留下笔墨的一定都是一些强势的女性,就如建立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皇后:吕后,在刘邦死后,是她把持着汉代朝政多年,大汉的江山都在她的手中,但是她并没有走出最后那成为“女皇”的一步。

在历史上还有一位女性和吕后一样是一国开国皇帝的夫人,她比吕后更厉害,帮助自己的丈夫夺得天下,但最后却死在自己孙子的手中,这到底是为何呢?这位比吕后还要厉害的开国皇后就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夫人——述律平,她在史料中被称为辽国的奠基人,在辽史中有着很高的历史地位。

述律平来自的回鹘的述律部落,父亲述律婆姑是回鹘人,母亲为契丹贵族,述律和耶律两个部落是通婚部落,彼此都在对方的部落中寻找自己的配偶,而述律平的母亲又是耶律阿保机的姑姑,所以述律平和耶律阿保机的联姻在那个时代可谓是是亲上加亲。当耶律阿保机开始统一契丹各部时,述律平站出来和他一起作战,不仅在自己手下培养了一批精锐部队,还经常为耶律阿保机出谋划策,述律平的这些付出可谓是给辽国的统一立下大功。

在辽国建立之初,述律平就认为,辽国单单靠契丹人的管理方法是没有办法实现一个王朝的发展的。因此,述律平便建议耶律阿保机用汉人,用一些汉人的治国手段来建立辽国国制,辽国也在新的国制下逐步地步入正轨。辽史中,述律平和耶律阿保机的地位是几乎是一样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的国事都是由二人共同决定。

直到耶律阿保机去世,辽国在较短的时间中没有皇帝坐镇,述律平明白,一国不能无主,因此述律平将二儿子耶律德光选为了皇帝,她认为二儿子是三个儿子中最会上马战斗的,这也是游牧民族最为看重的一点,因此她毅然决然地将二儿子选为皇帝。

对于她的做法有不少的文武大臣反对,因他们认为擅长舞文弄墨的大儿子耶律倍更加适合成为一国之主。述律平是从长远的战略考虑的,她认为大儿子成为皇帝,辽国必将全部汉化,因为大儿子耶律倍更加倾向于汉文化,这一点是非常不利于他们这个游牧民族国家发展的。而且,

耶律阿保机还在世时,灭掉了渤海国,耶律倍也被留在渤海国进行治理,还将耶律倍封为“人丹王”,因此述律平认为耶律倍也无需再做辽国的皇帝。

军事方面非常厉害的耶律德光在继位以后,沿袭了耶律阿保机的做法开始南征北战,开拓了辽国的疆土,实现了当年耶律阿保机和述律平建国时的战略目标,当然在这些征战中的很多策略都是有述律平提供的。这个时候的耶律倍也是很识趣的,他没有违背过母亲的决定,因为他知道,只有顺从母亲,他才能够保命。在弟弟继位之后还要随时提防着弟弟,后来他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便逃往后唐,也在后唐的国土上逝世。

再到后来,耶律德光在征战回国的途中突然因病离世,但是述律平并不知道自己的二儿子逝世的消息,因此不愿让凶残无能的述律平的小儿子耶律李胡继位的大臣们,将从小跟随耶律德光长大的耶律阮拥护成为辽国的新一任皇帝,而这个耶律阮是耶律倍的儿子。

当耶律阮带着自己叔叔的灵柩在返回辽国皇宫的路途中,述律平才得知自己儿子离世以及孙子继位的消息,她为此十分的生气,认为这样的国家大事都没有和自己商量,更是认为二儿子死后就应该让自己的小儿子继位。

为此述律平还和自己的小儿子联合起来组织大军,准备在半路中杀掉自己的孙子耶律阮。

所幸的是,有大臣站出来向述律平分析了形势上的利弊,听了劝说的述律平也只得接受孙子坐上皇位的现实。但述律平并没有这样就放过自己的孙子,她一直认为自帮助丈夫耶律阿保机打下辽国的江山,却在丈夫死后不久就被抛弃,于是对此一直抱有怨言的述律平策划谋反。在发现了自己奶奶的阴谋之后,耶律阮一气之下将奶奶软禁,并将自己的小叔抓捕,对二人实行严加看管。述律平也在被孙子软禁后的第6年去世,享年75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李贽:堪称史上第一狂生,他到底有多狂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生政史这三个组合好吗,李贽为什么自称异端,史订生

    李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儒家眼里,秦始皇与孔子的历史定位非常明确,秦始皇是超级暴君,孔子是至圣先师,这是儒家门徒的基调,不容置疑不容推翻。即便偶有质疑,也只会偷偷摸摸、非常隐晦地点到为止。二千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秦始皇与孔子历史评价一直如此。明朝建立后,起

  • 安禄山蓄谋已久才发动安史之乱,为何唐朝镇压只用了七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安禄山把唐朝推翻了吗,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唐朝中期安禄山叛乱的事件

    你真的了解安史之乱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先说安禄山的军队,其实安禄山的军队很强大的,算得上当时唐朝军队的顶尖水平,这都是因为安禄山经过长期的准备,部队训练有素,而且大部分都是骁勇善战的骑兵,可以说算得上是精锐部队。但要说为什么唐朝只用了七年?那我告诉你,要不是史思明的响应、晚年

  •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的美名为什么能名扬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为什么唐代诗歌的成就最高,唐代诗人为什么这么多,白居易不出名的诗

    白居易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唐朝的诗坛上人才济济,白居易就是其中一位。白居易,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太谷县。白居易出身官宦家庭,祖上世代为官。他的祖父原是河南巩县的县令,因为和新郑县令交好,所以举家迁到了上水秀美的新郑,白居易就出生在新郑。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

  • 边塞诗人高适的一生是怎样的?他什么时候投笔从戎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没去过边塞的边塞诗人,高适的诗,辛弃疾是边塞诗人吗

    高适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安史之乱的发生,让整个大唐王朝生灵涂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很多名人异士也难以独善其身,纷纷卷入其中,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便是其中一个。高适的祖籍在渤海蓨县(今景县),出生于官二代家庭,他的先祖高洪曾在东汉时期任渤海太守而举家迁居蓨县,此

  • 黄巢身上有哪些特点?关于他的下场有哪些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怎么评价黄巢,黄巢是个什么样的人,黄巢起义的原因和结果

    黄巢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黄巢是唐末的大牛人,他农民起义军的领袖。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他有三大特点。一是出身特殊。他出身于一个时代贩卖私盐的家庭,家里相当殷实,可以说是典型的暴发户。正如《新唐书》给黄巢的6字评价:世鬻盐,富于赀。二是本领超群。因为

  • 曾经有勇有谋的赵武灵王,为什么最后会以悲剧结尾?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国武最后的结局,结尾的特点,以悲剧结尾的电影

    赵武灵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四分五裂。经过春秋三百六十多年的战争兼并,最终决出战国七雄。而在秦统一天下前,赵国也称得上是兵强马壮,实力强悍了。其中赵国打下的坚实基础大多归功于一位敢于创新和变革且有勇有谋的君王——赵武灵王。公元前326年,赵肃侯

  • 王翦为秦国的统一作出了哪些贡献?一人灭了五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七雄秦国为什么会胜出,秦始皇派王翦守南中国,秦朝被灭的时候王翦呢

    王翦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其余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因此被史上称作最公认的千古一帝。秦国在当时的实力最强,嬴政的野心,是打算将其余六国全部彻底消灭,扩充自己国家的版图。王翦为秦国统一作出很大的贡献。王翦所处

  • 张绣反叛,杀死曹操长子,为什么后来曹操还要收留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绣被谁杀了,如果曹丕不死司马懿敢反吗,曹丕不死司马懿能成功吗

    张绣是凉州军阀张济的侄子,张济当时又是董卓手下的大将。张绣年轻的时候便以胆略义气闻名,成为了家乡豪杰的首领。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张绣便跟随张济、李傕、郭汜、樊稠等人一起反攻长安,成功地控制汉献帝。随后张绣被封为建忠将军,封宣威侯。后来张济被安排在战略要道弘农郡驻守,献帝东迁时,张济

  • 说说三国开国皇帝的婚事 曹丕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丕后面的皇位继承者,曹丕之后谁继承了皇位,曹睿之后谁继承皇位

    对三国开国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的开国之君,在对待婚事上,似乎都很奇葩。曹操,有史记载的妻妾有十六个,其中不少是抢别人的老婆。看别人老婆漂亮,抢了也就抢吧,这个男人都能理解,令人不解的是,曹操连别人的儿子也抢,自己能生,为何还要抢别人的呢?这不,曹操娶了

  • 李白的身上有哪些特点?如何形容李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白,喜欢李白的人的特点,李白是什么

    李白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提起李白,世人无不赫赫称赞,他被称为“中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称。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晚唐诗人杜荀鹤称李白为“千古一诗人”。当然,对于这样一位大诗人,如果只用一句话来形容李白就是:诗文路上辉煌,官场仕途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