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审食其:吕雉的头号知己,最后什么下场?

审食其:吕雉的头号知己,最后什么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055 更新时间:2023/12/18 10:54:31

刘邦在临终之前,吕后曾经问他,萧何死后谁可以接替相国,刘邦回答道:“曹参可以。”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又有谁能接替相国,刘邦回答道:“王陵可以,不过他略显刚直迂腐,陈平可以帮助他,陈平智慧有余,然而难以独自担当重任,周勃深沉厚道,缺少文才,但安定刘氏天下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担任太尉。”

从以上《史记》高祖本纪,刘邦和吕后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刘邦对身边每一个人的性格特长,都十分了解,并且知人善用,知道他们都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岗位。

话说到这里,当年刘邦自立沛公起义,把老父刘太公托付给自己兄弟刘喜和同乡审食其照顾,足以证明审食其深得刘邦的信任。

后来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刘邦兵败弃父和妻儿逃走,项羽俘获刘太公和吕雉。按理说,审食其完全没有必要趟这个浑水,然而审食其却一直追随着刘太公和吕雉,成了项羽的阶下囚。从客观角度分析,审食其一直在履行着刘邦的托付,也是因为如此,审食其深得吕后的信任和照顾。

看似审食其和秦朝服侍赵姬嫪毐一样,都属于宠男级别的身份,但审食其绝不会做出像嫪毐那样不知羞耻的事情来,再者吕后不像秦始皇赵姬那么傻,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否则以刘邦好猜忌的性格,审食其早已被诛杀了九族。也正因为审食其的小心谨慎,才躲过多场政变暗杀,但其最终还是惨死在淮南王刘长手中。

心腹之人必有福

吕后深知审食其是一个八面玲珑之人,所以在刘邦逝世之后,才找来审食其商议对策。其实在吕后心中她最怕刘邦以前的武将,会不听她的号令,所以才令审食其去探探武将的口风,看武将会不会俯首效忠于年轻的新皇帝。

在这个时候,审食其把吕后的原话说给郦商听,郦商说明其中利害,这才使吕后放心发布刘邦的死讯,打消了诛灭武将而天下安定的念想。

从客观分析,《史记》高祖本纪中,曾记载有人听到吕后和审食其的谈话,而告诉郦商。这一点有些说不通,以吕后诛杀韩信的事迹来看,如此机密的事情,怎会让下人听到。

再者郦商从起事开始,就一直追随刘邦东征西战,其俨然是刘邦的心腹,再加上其儿子郦况和吕氏族人吕禄交好。所以从客观分析,自郦商通过审食其向吕后献计来看,郦商最起码和审食其是一个战线上的人。

再结合吕后掌握大权,夺了王陵的相权,封审食其为左丞相,专门沟通拍板朝中大臣政务来看,审食其此人的人缘还是挺好的。所以《史记》上所说的传话人,应该就是审食其自己找郦商商量,怎么说服吕后心中的疑虑。这无疑也是审食其深受吕后信任的最主要原因。

三不管三不问的祸

吕后逝世,吕氏一族相继被周勃等人诛杀,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向来在吕后身边得宠的审食其却相安无事。从史料记载客观分析,之所以审食其未受波及,一夏侯婴、周勃与其同乡都是沛县人,二审食其此人向来三不管三不问很少得罪人。

赵王张敖曾经向刘邦献上一个美人叫赵姬,在赵姬怀上刘邦的孩子之后,张敖的手下贯高因心中不满,决定安排刀斧手暗杀刘邦,但事败牵连美人赵姬和张敖入狱。赵姬的弟弟曾相求审食其,劝说吕后在刘邦面前为赵姬说情,但吕后色衰十分嫉妒美色女子。所以审食其便一言不发,直到赵姬产下一子,便自杀而亡,这个孩子暂且由吕后抚养长大。以此可以看出,审食其此人,并不是一个爱财之人,其也深知吕后的性子。

后来刘邦的宠妃戚夫人和儿子赵王刘如意被吕后残害,再到吕姓诸王想颠覆刘氏政权,审食其都没有随风而动,而是袖手旁观不参与任何一派的争斗。

从客观分析,审食其压根就不会想到赵姬的儿子刘长,会记恨自己当年未为其母说情,而在若干年后跑到自己的家中锤杀了自己。不得不说,审食其小心谨慎了一辈子,最终会死在一个残暴的小子手中。

吕后之所以会赡养赵姬的儿子刘长,也在于碍着刘邦的面子,不得已而为之,不然刘长绝不会有锤杀审食其的机会。审食其死后被追封为幽侯,无不影射出其一生壅遏不通,但审食其是个顺应时代的聪明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萧何是怎么堪破韩信身负惊天奇才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汉元年之前,韩信确实没有打过什么仗,也没有什么捂都捂不住的军事才能显现出来。但在投入到刘邦阵营之后,韩信却一再受到了刘邦的一帮老班底的举荐,先是夏侯婴,而后是萧何。萧何表现得更为奇葩,怒骂刘邦错失了韩信这样的“奇才”的同时,亲自出马追回了已经逃离刘邦阵营的韩信,并恳请刘邦委任韩信为统帅全部汉军的大

  • 清朝最心理变态的皇子,允礽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近来以清朝宫廷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持续热播,即使平日不读史料的观众也大概知道康熙二废皇太子的故事,为何一朝贤君两立两废太子?太子为何行径如此暴戾乖张?是康熙教育的失败还是太子允礽自身的问题?皇太子的心理变态康熙帝虽然做出废黜皇太子的决定,但对允礽仍旧怀有鞠育之情,因而深深地陷入矛盾、痛苦之中,思想产生一

  • 诸葛亮千方百计要除掉的一个人,也是三国死得最冤的战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先有坐视关羽兵败被杀,却拒绝前往救援,后又孟达投降魏国,有失察之责,就凭这两点,刘封被赐死,似乎不冤,然而真相恐怕并非如此。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也有观点称,刘封亦曾有降魏之意,只是犹豫未决罢了,证据就是刘封临死前说了一句话:“恨不用孟子度(孟达字)之言”,因为孟达此前曾写信劝他

  • 闻鸡起舞的民族英雄祖逖,耗时8年北伐,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祖逖率一百人渡江北上誓收复山河,耗时8年终壮志难酬,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西晋灭亡,南迁建立东晋政权,留下的中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建立。而他们却还处于游牧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化阶段,对于以农耕为主的中原,他们还是以破坏为主长江以北繁华的中原之地,遭受到了巨大的打

  • 李世民杀死隐太子后,太子妃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建成太子妃的情况长期史无明载。根据近几年发现的太子妃墓志,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在玄武门之后还活了整整50年。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2012年,西安破获一起倒卖文物的犯罪团伙,追回了一批唐代墓志,包括李建成太子妃郑观音的墓志。可以想象,有更多的包含珍贵史料的墓志等文物被犯罪团伙贩卖

  • 曹叡一生都在压制司马懿,为何还仍命他为辅政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魏明帝曹睿既然当得一个“明”字,自然对司马懿是有所警惕的。不过,尽管曹睿考虑过多种方案,却根本没有办法不把司马懿列入辅政大臣的序列。曹睿对司马懿的警惕曹睿与司马懿的关系一直很微妙。这倒不是因为什么“鹰视狼顾”之类的戏言,所有的君主,与辅政大臣之间都有天然的矛盾。曹睿即位时,司马懿、曹真、曹休、陈群,

  • 陈桥兵变后,周世宗柴荣的儿子们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在夺权成功后,对周世宗柴荣的四个儿子十分“优待”,优待的结果是,两个莫名失踪,一个莫名夭折,被迫禅位的周恭帝柴宗训,也就活到二十岁。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在后周的朝堂上,人声鼎沸,吵成一团,原来有传闻说契丹将联合北汉南下攻打后周,此时正值周世宗柴荣驾崩不久,年仅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也是继位不足半

  • 五皇子永琪那么受宠,生母愉妃为何只是个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乾隆的五阿哥永琪大家都很熟悉,他是《还珠格格》里敢爱敢恨的小燕子老公,也是《如懿传》和《延禧攻略》里愉妃的儿子。说到他的母亲愉妃,不论是《如懿传》里的姐妹情深还是《延禧攻略》里的胆小懦弱被人操纵,这个女人在后宫里总给人不一样的“感觉”。那么,愉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呢?为什么只得了一个妃位?愉妃

  • 刘邦临终前的丞相人选特意提到周勃,是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对周勃是极其信任的。刘邦已经预感到了将来刘吕两家必有一个了断。而周勃与陈平就是安刘的关键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按照刘邦的安排,萧何之后由曹参接任丞相,曹参之后由王陵接任,但是要让陈平辅佐他。然后特意交代让周勃当太尉。吕后是一个有能力的政治家,这些任命除

  • 明英宗复辟上台后,为什么就立刻让人杀了于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英宗上台后,立刻就杀了于谦,这是一件让人非常不理解的事情。为什么这样说呢?其一,明英宗不该杀于谦。明英宗在“土木堡事变”中被俘,接着瓦剌的统帅也先用明英宗要挟明朝。于谦在那时候坚决支持把朱祁钰扶起来当皇帝,不接也先的招。于谦这样做,诚然是不顾及明英宗生命安全的表现。但是,他却因此保住了明朝江山。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