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和刘备最有默契的蜀汉名将 并非诸葛亮!

和刘备最有默契的蜀汉名将 并非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50 更新时间:2024/1/7 7:26:19

刘备手下很有多名将,比如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人,他们对刘备都是言听计从,不过和刘备最为默契的当属张飞。就像李逵和宋江。也许有人会说,那张飞脾气粗暴,喜欢酗酒,他和刘备有什么交集,且听江湖给你一一到来:

网络配图

其一,张飞虽然粗鲁,但是能急刘备之所急。刘备遇到麻烦,张飞第一个跳出来,比如鞭打都邮,很挫了对方的锐气,同时也让别人知道,欺负刘备就是欺负俺桃园弟兄。关羽做事稍微稳妥,尽管他也尊敬刘备,但一般不会蛮干。

其二,张飞是直肠子,敢为刘备赴汤蹈火。看三国,张飞为刘备做事,不管胜败如何,刘备总是很放心,很少责备。张飞醉酒,打了曹豹,曹豹和吕布串通,逼得张飞弃徐州而逃。此时,刘备的家小都在城内,关羽很恼火,对张飞一顿狠批,张飞要自杀谢罪。倒是刘备说了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提醒张飞不要难过。

其三,张飞一身是胆,粗中有细。曹操率军攻打,赵子龙杀得曹军七进七出,救出幼主。张飞怒立桥头,让过赵云,单人独骑,与曹军对垒,因为身后尘土迷茫,曹操以为是伏兵,不敢向前。张飞大声让曹军与之交战,曹军后退,自相踩踏的不可胜数。

网络配图

其四,张飞虽然粗鲁,可帮刘备寻到了一个大贤才。庞统昔日和诸葛亮齐名,庞统因为相貌丑陋,不受孙权待见,鲁肃诸葛亮联名推荐给刘备。只是庞统想自己去见刘备,没拿出众人的介绍信,刘备也不喜欢,于是就让他做了耒阳令,结果庞统在耒阳每日只是喝酒,并不办公。张飞微服私访,好多人都说庞统的坏话,张飞问庞统到底怎么想的。结果庞统说没有什么事情有些无聊。于是开始审案子,居然对答如流。此时张飞方知道是大哥怠慢了贤士,于是诚恳告罪,把庞统推荐给刘备,从此庞统平步青云,贵为刘备攻打西川的军师。

其五,张飞平日里只认识刘备,当听说关羽投降了曹操,怒火万丈,因此在古城前要挑杀关羽。刘备的夫人解劝,飞曰:“嫂嫂休要被他瞒过了!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因此拦住厮杀,不久蔡阳领兵赶到,张飞亲见关羽斩杀蔡阳,方才冰释前嫌。

其六,张飞为刘备马首是瞻,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本来一肚子意见,可大哥说去就去了;请回诸葛亮,对于诸葛亮是个年轻的后生,张飞关羽很是不满,可刘备说不许闹就不许闹;后来火烧新野火烧博望之后,对诸葛亮彻底的服气,不像关羽也是有些小心思在里面。

网络配图

事实上,别看张飞粗鲁,其实和刘备最有缘,因此张飞是刘备的代言人。所以刘备为自己的儿子选择的妻子就是张飞的女儿,如此二人又是儿女亲家。张飞的官做得很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封张飞为桓侯,这个“桓”字,意思就是开疆拓土的意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战神白起:屠戮敌军160万 究竟是嗜杀还是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起杀40万赵军是真的吗,白起坑杀40万大军真的假的,凶残嗜杀

    战国时期,秦风尚武,名将辈出,白起的战功堪称秦国历代将军之冠。白起在军事上的成就,让他赢得了“战神”的美称,成为了后人景仰的对象。网络配图翻开《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便有对白起战功的一连串记录:“某年某月,白起攻某地,拔城多少,斩首多少。”太史公以简练而铿锵的笔调,概述了白起南征北战的一生。其中,最

  • 王翦挂帅领兵 为何“贪得无厌”讨要封赏?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王翦手下大将,秦始皇请王翦出山,王翦简介

    王翦是我国杰出的军事家,战国末期秦国名将。在秦王嬴政打算出兵灭楚时,已是老将的王翦一口咬定非60万大军不可。网络配图这几乎是当时秦国兵力的总和。另一位年轻将军李信则表示,灭楚只需20万兵马。嬴政听后,非常欣赏李信,当即命他率兵攻打楚国。王翦因建议未被采纳而告老还乡。不料,李信被楚军打得落花流水,大败

  • 清末名臣曾国藩一生多病却能高寿 揭其养生治心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英年早逝的养生专家,晚清名臣100人,曾国藩的一生经历

    一生多病的曾国藩,历尽惊涛骇浪,终于在同治十一年(1872)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享年62岁。这个寿数,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但在一百多年前,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曾国藩的养生治心之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的今天,他的养生治心之道有哪

  •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秦始皇统一后五次“巡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简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五次巡游的目的,秦始皇统一了哪些方面

    巡视制度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形式,其显著特征是皇帝和中央监察机关定期或临时派遣官员巡视地方,以达到监察百官、察举非法、反腐肃贪和惩奸除恶等作用。巡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官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萌芽于“三皇五帝”时代,确立于秦汉,完备于隋唐宋,成熟和强化于元明清时期,历代相沿。在形式上,有皇帝亲

  • 康熙厉行节约:毡毯用30年妃嫔不坐轿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本着厉行节约原则,雍正对年妃的感情,康熙的妃子们

    康熙帝的日常生活较为简朴。康熙三十九年(1700),他对大学士们说,“自朕听政(康熙帝14岁亲政)以来,一应服食,俱从节俭”。四十七年秋,他斥责皇太子胤礽时又说:“朕即位以来,诸事节俭,身御敝褥,足用布袜。”此言虽有炫耀之意,但不能否认,他在努力为臣工做出节俭的榜样。雍正三年(1725),雍正帝召集

  • 乾隆惊讶:10两银子一枚鸡蛋,我都不敢多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的银子现在值多少钱,张廷玉和乾隆的矛盾,乾隆时期十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钱

    历史和现实反复启示我们,“坏人”是坏的制度惯出来的,“好人”是好的制度制约、引导出来的。与其寄希望于发现“好人”,不如多花功夫在建立健全制度上。从皇帝“伙食费”看古代治理贪腐皇帝这份“工作”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有滋味,风险高、工作量大且不说,光是后勤部门报花账这事,就很难对付。比如,自己的伙食开销到

  • 曾国藩家书背后的委屈:咸丰骂他虚伪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家书值得看吗,曾国藩家书内容,看曾国藩家书有什么用

    曾国藩家书到底是写给谁看的?当然是写给家人看的。然而,在风云变幻的晚清时代,作为一代重臣的他,其身负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还有一方军政局面,因此,对老曾家书的解读也会往上延伸,例如有观点认为他的家书是写给咸丰皇帝看的,以表明自己的姿态。然而,笔者认为,老曾的家书是写给自己看的,是为缓解压力的,正如夜行人

  • 嘉庆生母孝仪纯皇后:有名无权的空架子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金佳氏淑嘉皇贵妃,嘉庆跪拜端慧皇太子,孝仪皇后出土照片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是乾隆的妃嫔,乾隆去世后,她以贵妃的身份随葬,后被追封为皇后。虽然在乾隆心中,她或许不是最受宠最重要的那个女人,但毋庸置疑的是,作为嘉庆的母亲,在当时的后宫中,魏佳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画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本是汉族人,以宫女的身份进入皇宫,凭借着秀美的容貌和善良的品

  • 乾隆皇帝为何如此宠信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是又有谁知道,和珅并非一当官就贪,他也曾有过“辉煌”的反腐经历。他是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19岁时,他袭世职,成为皇宫侍卫,并且只用了7年时间,他就登上了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和珅为人机敏,善于言辞,“遇事机牙肆应,尤善揣人主喜怒”,巧

  • 揭秘乾隆立储之谜:为何选才具平庸的嘉庆接班?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的身世到底是怎么样的,乾隆陪葬品有哪些,为什么嘉庆毫无作为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五代君主,1796~1820年间中国的最高统治者。此前,清朝经过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皇帝。颙琰本名永琰,是乾隆皇帝第十五子。永琰母亲魏佳氏的地位不高,自己的排行又很靠后,因此,永琰继承皇位的优势本来并不突出。而且,在永琰出生的时候,父亲乾隆皇帝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