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环肥燕瘦的杨玉环,在历史上真的是个大胖子?

环肥燕瘦的杨玉环,在历史上真的是个大胖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98 更新时间:2024/2/3 13:52:37

关于杨玉环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提起杨贵妃,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毕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要是深究杨贵妃的体重到底是多少,这个问题就很能说道说道,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持一个相同的观点:就是杨贵妃是较为肥胖的。

并且还有一个成语来形容杨贵妃,"环肥燕瘦",更是给传说中较为肥胖的杨贵妃贴上了一个固定的标签。这样看来,较为丰满的杨贵妃在今天、乃至在封建社会上似乎是不太符合主流审美的,因为我们喜欢的一般都是清瘦型的美人儿。显然,杨贵妃相比之下有点太过丰满,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温泉水华洗凝脂"就可以看出来杨贵妃并不是那么的骨感,那么这位以丰腴著名的美人究竟的真实体重应该是多少呢?

要了解杨贵妃的体重,首先要了解唐朝以肥为美的先例是如何来的。因为,唐朝本身就有着胡族血统,胡族和汉族在文化根源上就有着审美的差异,因为胡人属于游牧民族,游牧民族需要强健的体魄才能生活下去,故而在他们的认知和审美里,体型健硕就是美的象征。唐朝胡人的习惯也在由上往下影响着唐朝,渐渐的,民间也开始豪放起来,出现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风气。

除此之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也为唐朝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所以相比之前来说,唐朝女子的饮食架构也更加的丰富,虽然牛、羊是上层社会吃的,但是普通百姓也能够经常吃到鸡、鸭、鱼肉。在唐朝那个盛产诗的年代,无数的文人墨客都似乎在处处暗示着吃货盛行,处于这样的一个审美转变和物质丰富的时代,想要保持一个纤细的身材是非常困难的事。并且,在当时还没人能嫌弃你胖,催着你减肥。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唐朝认为的胖和我们现在的胖还是有次元壁的,他们认为的胖是体型健壮,面容艳丽,娇艳欲滴的美,跟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一身臃肿的胖是不一样的。唐玄宗,虽已年过半百,却还是一个妥妥的文艺老大叔,他的艺术造艺术修养非常高,如果杨贵妃仅有美貌的话,是不能让他宠爱那么长时间的,杨贵妃独创的与霓裳羽衣舞就深得唐玄宗的喜爱。

它不仅是唐朝歌舞的巅峰代表,更是可以称作唐玄宗可以前往月宫见到仙女的情景剧。想要表演这首歌舞,如果是一个满身都是肥肉的杨贵妃饰演仙气飘飘的仙女,怎么看都很有违和感,普通人尚且这么认为,更何况是文艺范儿十足的唐玄宗呢?杨贵妃自小练舞,筋骨匀称,诗圣杜甫曾经一睹过杨贵妃的风采,称赞到"肌理细腻骨肉匀",杨贵妃并不是我们认为的肥胖,

最起码是匀称的身材,体态适中的肉感美人。

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录了这样的故事,63岁的唐玄宗曾经一把将杨贵妃抱了起来,先不说二人是如何秀恩爱的,但是以唐玄宗63岁的高龄,能够轻松的抱过杨贵妃,就足以证明杨贵妃并不是一个体型臃肿的大胖子。在唐武宗时期的宰相刘德玉也写过唐玄宗给太子选妃的标准,当时唐玄宗还是非常宠爱杨贵妃的,他的要求就是细长洁白的女性,以这种挑选太子妃的标准来看,唐玄宗并不会容忍躺在自己身边、深受宠爱的女人是一个满身赘肉的大胖子的。

除此之外,也有考古学家也做出了自己的推算,得出了杨贵妃的大致身高在1米65左右,体重65公斤上下的结论。为什么杨贵妃这样一个丰腴美人到了后世,却成为了众人眼中的大胖子了呢?

实际上,这与正史对杨贵妃的个人看法是离不开的,出于"避尊者讳"的思想,《旧唐书》中对于唐玄宗个人的错误避而不谈,独独将作为弱势群体的杨贵妃定为红颜祸水,再加上诗人们对于杨贵妃容貌的渲染和描绘,似乎杨贵妃"祸国殃民"的说法也就行得通了,同时,也奠定了后世文人抨击杨贵妃的基调对于这样一个容貌艳丽、冰肌玉骨的美人来说,攻击她最快的方式无疑就是诋毁她的容貌和身材,

在宋朝以后,伴随着贬低杨贵妃形象的丑闻也就越来越多,《开元天宝遗事》是最早写杨贵妃肥胖的文献,直言讽刺她是一堆肥肉。到了明清时期就更加过分了,经过各类小说演绎的传播,她的肥胖形象已经定型,深入人心。

从此,杨贵妃的风华绝代就随着那个包罗万象的大唐盛世一同埋葬,一去不复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高宗钦点的状元:张孝祥在历史上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人称紫府仙,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张孝祥的词作继承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豪放词风,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对后世爱国词风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张孝祥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天才儿童”,《宋史

  • 李卫没有当大学士,也没有进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雍正宠臣李卫的故事。说起雍正乾隆共同重用的宠臣,人们肯定会想起张廷玉和鄂尔泰,因为这两个人都当了大学士,也都进了军机处,按照雍正朝以后的说法,是“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没进过军机处的刘墉和纪晓岚

  • 朱元璋写的《释道论》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掀起反元狂潮的红巾军最早是依靠在中原地区秘密传教的白莲教组织,当以韩山童、刘福通为代表的起义军正式拉响灭元的冲锋号角后,其起义斗争便不可避免地连累到了佛教及其他教派。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因此,在各地镇压白莲教徒的元军常常采取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策略,把途经的寺庙视为眼中

  • 潘美的能力如何?他是如何一路晋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潘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潘美,北宋时期的开国将领之一,是宋朝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少年时期,他就与同在后周政权为官的赵匡胤关系密切,并在赵匡胤决定密谋发动政变的时候他也始终跟随在身边,为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在宋朝建立之后,潘美受到了重用。后

  • 徐达一生有四子四女 徐达死后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名将徐达,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徐达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一生共有四子四女。徐达死后,长子被囚,二子善终,三子早卒,四子被杀。长女做了皇后,次女和四女做了王妃,三女出家为尼。徐家子女,之所以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结局,主要是和历史上那场靖难之役有关。徐达出身底层,少年时就和朱元

  • 于禁在投降关羽后,他的命运如何?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于禁为什么打不过关羽,徐晃于禁,于禁投降后应该回蜀国的

    于禁在投降关羽后,他的命运如何?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于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人。他本来是鲍信部将,在鲍信战死后,就跟着曹操混了。于禁善于治军,跟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在曹仁求援时,曹操派出于禁和庞德驰援,没想到被关羽利用汉水暴涨,水淹七军。于禁为了自己手下三

  • 都说先入关中者为王 项羽为何违约改封刘邦为汉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项羽和刘邦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起初,楚怀王和诸将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艰苦奋战一年,首先进入关中,应该做关中王,却被项羽封为汉王。为什么项羽宁愿违背约定,也非要改封刘邦为汉王呢?小编认为存在以下三大原因。第一,关中地势险要,是霸业根基关中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

  • 诸葛亮人生最大的失误是什么 不是用错马谡和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错误,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诸葛亮讨伐魏国的时候,因为马谡的刚愎自用,导致街亭被失,后来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时诸葛亮第一次用人失误,这第二次就是错用了魏延,此人十分好战,时常不顾及大局,诸葛亮判定这人不可重用,但由于惜才,还是把魏延留在了自己帐下。马谡,魏延都是诸葛

  • 范增身为项羽的亚父 范增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范增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此人年近70才出山求取功名,大器晚成颇有太公之风。而他虽被项羽尊为亚父,却徒有虚名,一生未能施展其才志,屡屡遭到不公对待,谋略虽精却难为君主所用。其际遇又与明初大将徐达何其相似,都是遭到君主猜忌后,背后发疽疮而亡。

  • 安禄山能带动手下的唐军反叛,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安禄山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关于安禄山造反,近代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有这么一段话:安禄山的势力,是唐室用中国财富豢养成的胡兵团。此种胡兵团,只朘吸了唐室的膏血,并没有受到唐室的教育。他们一旦羽翼成长,自然要扑到唐室的内地来。但实际上,安史之乱的叛军,是由各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