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吴第四任大都督陆逊:为何说他是东吴“擎天柱”?

东吴第四任大都督陆逊:为何说他是东吴“擎天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73 更新时间:2023/12/30 8:35:45

陆逊(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东吴四英将”之一,他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成为东吴第四任大都督,有东吴“擎天柱”之称。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对陆逊其人,他的前任吕蒙曾有这样的评价: “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 (《三国志·陆逊传》)

孙权也清楚地认识到了陆逊的这个特点,因此,总是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把他推上前台,小说《三国演义》也抓住了这个特点,较好的塑造了陆逊这个智谋超群、勇挑重担的书生拜将形象。

当年在周瑜联合刘备击败曹操南侵的赤壁之战后,荆州的归属问题一直是孙、刘两家矛盾的焦点。

吕蒙认为关羽素怀兼并江南的野心,对东吴有很大的威胁,力主消灭雄踞荆州的关羽,以除后患。

但是,关羽“军马整肃,预有准备”,吕蒙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只好“托病不出”。

孙权听闻都督吕蒙有病,十分担心,而此时只是一介书生的陆逊却看出了吕蒙的“病因”,因此,他前往军营探望,并给吕蒙献上了一个“骄兵之计”,让吕蒙“托疾辞职”,以骄关羽之心。

吕蒙经过一番交谈后,发现陆逊是可用之才,立即向孙权推荐,由陆逊代替自己执掌帅印。

按照预定方案,陆逊一上任,就“呈书备礼”来向关羽祝贺,他抓住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书词极其卑谨",使关羽看后“仰面大笑”、“无复有忧江东之意”。

随后,关羽带着防守荆州的一大半兵力主动去攻击由曹仁镇守的樊城,从而给东吴造成了可乘之机,陆逊抓住战机,“白衣渡江”后,一举击败关羽,夺回了孙权梦寐以求的荆州。

吕蒙之所以举荐陆逊,是因为他“意思深长,而未有远名”,正好可以用来蒙蔽关羽。

而陆逊也充分利用这一点,使刚刚“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关羽完全放松了对东吴的警惕。

在之后爆发的刘备亲自带领蜀汉大军为关羽报仇的夷陵之战中,陆逊仍以“年幼望轻”麻痹了刘备,在刘备看来,这个“黄口孺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因此,对陆逊的骄兵之计也是不加防范,结果被“火烧连营七百里”,征战一生的刘备,居然在这个年轻的书生面前吃了一个大败仗!

对陆逊来说,夷陵之战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同时,他非凡的指挥才能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刘备率70万大军压境, “江南之人尽皆胆裂,日夜号哭”,东吴先期失地折将,节节败退,欲战不胜,欲和不能。

在这种情况下,陆逊临危受命,总督军马以破刘备。虽然孙权对他极其信任,但满朝文武仍然非议颇多。

阚泽举荐他为帅时,张昭、顾雍等文臣都一致反对,理由是: "陆逊乃一书生耳,非刘备敌手,恐不可用", "陆逊年幼望轻,恐诸公不服;若不服则生祸乱,必误大事”。

在前方迎敌的东吴老将韩当周泰等也有“主上如何以一书生总兵耶?”的疑问。

因此,陆逊刚到时, “众皆不服”。面对内忧外患,陆逊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明确职责、申明纪律: “主上命吾为将,督军破蜀。军有常法,公等各宜遵守。违者王法无亲,勿致后悔。”

第二天,陆逊传令各处牢守隘口,“众皆笑其儒,不肯坚守”,以韩当为首的众将则坚决要求出战,于是,陆逊“掣剑在手,厉声曰: ‘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汝等只各守隘口,牢把险要,不许妄动。如违令者皆斩!’”再次搬出军法,维护了自己的权威。

在以军法约束部将的同时,陆逊又与部将在战争过程中沟通。他将自己对战争形势的分析、判断以及下一步的打算等与诸将交流,从初到任时韩当等对他的分析“心中只是不服”,到刘备移营后诸将对他判断的“叹服”,陆逊以理服人,向手下众将展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

陆逊正是因为得到了部下一致的信服,他才能激发出东吴军队潜藏的全部能量,最终打败了刘备。

陆逊的另一个特点是胸怀全局,能审时度势,及时改变战略。《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题为“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图”,陆逊在火烧七百里连营之后,一路追赶刘备到鱼腹浦,左右将领都认为“刘备兵败势穷,因守一城,正好乘势击之。”

但陆逊却下令班师,他的理由是: “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诈与父无异,今知吾追赶蜀兵,必乘虚来袭。吾若深入西川,急难退矣。”

众将多以为他是被诸葛亮的“八阵图”吓住了,但事实证明陆逊所料不谬,魏军果然“三路兵马数十万,星夜至境”。

陆逊杰出的洞察力使东吴免去了一场覆国之灾。在胜利面前有如此清醒的头脑,比众将棋高一着自不待言。

陆逊不仅能连续两次击败蜀汉的关羽和刘备,有他镇守在东吴,强大的曹魏也只能碰壁。

黄武七年(228年),在石亭之战中,孙权再次拜陆逊为都督,带兵迎战魏国曹休的10万大军,结果陆逊大败魏军,一路斩擒魏军一万余人,缴获牛马骡驴车乘万辆,军资器械无数。曹休残部幸得贾逵接应,方得生还,但不久便因气愤发病而死。

曹休病死后,魏国也一直未再南侵,直到24年之后,也就是在陆逊死了7年后,才再次发起大规模攻吴的东兴之战。

陆逊的军事能力,在东吴集团中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尤其是在他死之后,他的儿子陆抗又继承其父之志,保护东吴政权不受曹魏及后来的晋国的威胁,称陆逊为东吴的“擎天柱”是毫不为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朝为何会实行先南后北的策略?赵匡胤为何做出这个决策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赵匡胤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现在有很多人把赵匡胤制定的“先南后北”战略视为宋朝不能完成统一的重要原因,认为如果先北后南、先难后易的话,早就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并且南方的割据政权大多数都比较弱小,迟早是宋朝囊中物。其实我们不要想得太简单,先来看下赵匡胤到

  • 诸葛亮对姜维有提拔之恩 姜维为何对诸葛亮一点也不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姜维关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在经过数年的养精蓄锐之后,亲自带领大军北伐曹魏,掀起了六出祁山第一战。诸葛亮把攻击目标定在魏国的陇西祁山堡、天水郡一带。诸葛亮为了保证这次大举进攻出师必胜,可谓精心策划、煞费苦心,老将赵云

  • 慈禧当了皇太后,为什么不住慈宁宫呢?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慈禧太后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里,大概只有唐朝的女皇武则天比慈禧还强那么一些。实际上,武则天在晚年的时候,被宰相张柬之等大臣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太子李显复位,恢复大唐王朝。而慈禧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发动“辛酉政变”开始,直到光绪三十年(19

  • 历史上的鲁肃是忠厚老实的无用之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能人志士纷纷涌出,登上我国历史上最绚丽精彩夺目的三国舞台,并且,受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的描写与宣传,三国时代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杰出人物,比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张辽、司马懿、周瑜、陆逊等等。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除了那些表现

  • 环肥燕瘦的杨玉环,在历史上真的是个大胖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关于杨玉环的事迹你知道吗?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提起杨贵妃,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毕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要是深究杨贵妃的体重到底是多少,这个问题就很能说道说道,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持一个相同的观点:就是杨贵妃是较为肥胖的。并且还有一个成语来形容杨贵妃,"环肥燕瘦",更是给传说中较为肥胖

  • 宋高宗钦点的状元:张孝祥在历史上有何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人称紫府仙,历阳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人。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张孝祥的词作继承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豪放词风,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对后世爱国词风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张孝祥自幼资质过人,被视为“天才儿童”,《宋史

  • 李卫没有当大学士,也没有进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雍正宠臣李卫的故事。说起雍正乾隆共同重用的宠臣,人们肯定会想起张廷玉和鄂尔泰,因为这两个人都当了大学士,也都进了军机处,按照雍正朝以后的说法,是“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没进过军机处的刘墉和纪晓岚

  • 朱元璋写的《释道论》在当时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末年,掀起反元狂潮的红巾军最早是依靠在中原地区秘密传教的白莲教组织,当以韩山童、刘福通为代表的起义军正式拉响灭元的冲锋号角后,其起义斗争便不可避免地连累到了佛教及其他教派。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因此,在各地镇压白莲教徒的元军常常采取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策略,把途经的寺庙视为眼中

  • 潘美的能力如何?他是如何一路晋升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潘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潘美,北宋时期的开国将领之一,是宋朝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少年时期,他就与同在后周政权为官的赵匡胤关系密切,并在赵匡胤决定密谋发动政变的时候他也始终跟随在身边,为宋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因此在宋朝建立之后,潘美受到了重用。后

  • 徐达一生有四子四女 徐达死后他们的结局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名将徐达,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徐达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一生共有四子四女。徐达死后,长子被囚,二子善终,三子早卒,四子被杀。长女做了皇后,次女和四女做了王妃,三女出家为尼。徐家子女,之所以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结局,主要是和历史上那场靖难之役有关。徐达出身底层,少年时就和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