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明明知道打不过曹魏 刘备为何还举全国之力北伐

刘备明明知道打不过曹魏 刘备为何还举全国之力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377 更新时间:2024/1/4 23:08:5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北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三国是诸多历史爱好者迷醉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有数不清的英雄与传奇!郭嘉诸葛亮、刘关张等都是已经铭刻国人心中的经典形象,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诸葛北伐更是成为很多人心中神往的经典战例。

其中,蜀汉北伐的一系列战争长久以来一直热度不减,被人津津乐道。就以大家熟悉的“七出祁山”和“九伐中原”相加,就有16次之多。

不少人认为蜀汉弱,能够守成已是幸事,反以弱攻强,真是不自量力。其实蜀汉北伐有不得不为的原因,必须以出兵北伐为基本国策。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合法性上,蜀汉以大汉正统自居,大家都知道那句著名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吧!

如果偏安一隅,自甘做益州一地之主,那还怎么能证明自己继承了汉室正统呢?北伐在蜀汉可谓是一项“政治正确”!诸葛亮主持北伐时所说的那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就是这种态度的最真实、最直接写照。

另一方面,也是最现实的方面,则是为了以攻代守!从诸葛亮七出祁山到姜维九伐中原,蜀汉始终维持自己对于曹魏的进攻态势。从战略上说,其实就是以较小规模的资源和兵力投入来牵制曹魏,让其不得不在关陇方向长期维持重兵,虚耗钱粮。

在正史中,诸葛亮时期蜀汉一方凭借高于曹魏一筹的战场指挥,也的确达成了战略目的。总兵力四五十万的曹魏被兵不满十万的蜀汉长期牵制,不能集中精力恢复和建设,甚至一度窘迫到只能依靠驻守洛阳的五万中央军到处救火。

这两方面原因,最主要的自然是以攻代守,正巧也符合了蜀汉的政治正确,所以这一国策几乎持续了蜀汉的始终。当然,因为蜀汉地盘小、人口少、兵力不足,也决定了蜀汉每次北伐的第一原则是不能出现大败或者说大减员,所以也导致了诸葛亮北伐时刻谨慎,即便胜利也不冒险突进。

到了姜维时期,因为能动用的兵力远远不及诸葛亮,所以“以攻代守”的效果大不如前,曹魏使用关陇的兵力就可以应对了。相对于“常败将军”的固有印象,姜维多次北伐中,其实大败仅有一次,也就是“段谷之战”。

但就是这次“段谷之战”,立刻让蜀汉军队损失惨重,丧失了主动进攻能力,直到魏国发动灭蜀之战时也没能完全恢复过来。

一旦“以攻代守”不能继续下去,加上魏国占据的北方地盘经济力量全面复苏,蜀汉的覆灭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禅投降之后为什么还被封为安乐公 司马昭为何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后主刘禅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提起安乐公国,许多人或许有些陌生,内心会生出这样的疑问,这是什么国家?怎么没有印象,其实安乐公国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它只是一个国中之国,一个蜀汉皇帝投降被曹魏优待的封国,首任国君相信大家也不陌生,他就是刘备的儿子、蜀汉的最后

  • 刘禅投降后蜀汉就灭亡了 刘禅的子女下场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禅投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园263年,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以及诸葛绪等三路大军伐蜀,趁着钟会和姜维对峙于剑阁之时,邓艾率军偷渡阴平小道,并于绵竹之战中击败诸葛瞻父子,威逼成都。在光禄大夫谯周的劝谏下,刘禅决定开城投降。由此,蜀汉灭亡。那么,蜀汉灭亡之后,刘禅的子

  • 魏蜀吴三国之中 宦官专权为什么只出现在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蜀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蜀汉在诸葛亮逝世,魏延和马岱火并,让刘备带来的外来派在政治上彻底边缘化。军事只能靠姜维以诸葛亮指定继承人的名义,以继续北伐的方式稳固军权。但是朝政上外来派已经算是全军覆没,身居高位的几个都是本土派,蒋琬苦苦支撑,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诸

  • 刘备死后蜀汉发生叛乱 诸葛亮为什么两年后才开始平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平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写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三国动荡,群雄割据,各路英雄层出不穷,不论是哪位君主,身边都有能言善辩的谋士,曹操就是如此,曹操为人爽直,待下宽和,身边的谋士忠心耿耿,程昱,此人有勇有谋,

  • 诸葛亮死后如果是魏延接管大权 魏延会不会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魏延和诸葛亮,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其实在三国的历史中,战争就好比家常便饭一般,战争所发生的频率,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三国鼎立之时。虽然相较于官渡、赤壁、夷陵三个较为大型的战役之后,大型的战争几乎没有,只不过小规模的军事冲突还是时有发生的。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我们所了解到

  • 刘备三顾茅庐如果换成曹操的话 诸葛亮会不会跟着曹操走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总是相似的,因果自然,都有规律可循,诸葛亮没出山就知道曹操势力大,却选择了刘备。难道是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吗,其实即便曹操三顾茅庐,诸葛亮也不会选择跟随曹操。第一:二人的政治理念不同。诸葛亮属于儒学思想的坚定者,虽与司马懿同

  • 据历代记载可考,历史上有哪些较为著名的豫章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豫章王,为中国历史上在豫章所分封的国王或者王爵,多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朝可考者21人,历史上较著名的豫章王有晋豫章王司马炽(晋孝怀帝)、南朝宋豫章王刘子尚、南朝齐豫章王萧嶷、南朝梁豫章王萧欢、萧栋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吴孙(雨单),字(艹冏)东吴景帝孙休长子

  • 雍正在位时间只有十几年时间 雍正都有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雍正政绩,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康熙帝即位以后,不仅完成了顺治帝的一致统一了全国,而且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政治清明。在思想文化上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康熙帝虽然政绩显赫,但不骄不躁可以称得上一位历史上少有的明主。在康熙帝病逝以后。接而代之的就是。

  • 孙权长子孙登:20岁被封太子,却在33岁时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孙权长子,20岁被封太子,33岁英年早逝,此人就是孙登,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他生母地位卑贱,所以是正室徐夫人将他抚养长大的。孙权封吴王时就对孙登就极为重视,不仅选取优秀的士人作为他的宾友,还召集大将军的儿子们进宫为孙登讲读诗书,还一起练习骑马射猎。曹丕还曾

  • 揭秘顺治下落之谜 顺治究竟是驾崩了还是出家当和尚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顺治下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清朝入关以后,清朝的第1个皇帝就是顺治,顺治在登基时年仅6岁,但是他非常聪明并且胸怀大志,皇后又不断的教导他,她小小的年纪就能懂得治国方略,当时清军入关时,多尔衮和顺治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又是朝暮旧关帝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