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在政治上元稹有哪些成就影响?

在政治上元稹有哪些成就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735 更新时间:2024/1/15 22:20:50

元稹是唐朝大臣、学家、诗人。元稹少有才名。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授左拾遗,进入河中幕府,擢校书郎,迁监察御史。长庆二年(822),由工部侍郎拜相,后出任同州刺史,入为尚书右丞。太和四年(830年),出任武昌军节度使。大和五年(831年)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那么在政治上元稹有哪些成就影响呢?

1、整顿法度

元稹在朝廷任监察御史时,在整顿法度方面做出了不小的成绩。元和四年(809年)朝廷派他担任剑南东川(相当于今天的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一带)详覆使,前往东川调查泸州小吏任敬仲的贪污案,顺便调研采访,看看有没有其它不法事件。元稹到了泸州开始着手调查,发现在任敬仲的事件中牵涉到泸州刺史刘文翼的贪污行贿案,刘文翼的贪污行贿又和前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随着调查的深入,元稹发现严砺犯有收受贿赂、诬陷良民、擅自没收百姓财产、擅自征收赋税留为己用等不法行为。元稹把这些写成长篇弹状上奏朝廷,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案,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和崇高赞誉。白居易更是作诗赠他“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申”。

元稹完成出使任务,回到朝廷之后,继续充满激情地履行着自己作为御史的职责,在几个月内又先后调查并上报了十余起违法案件,弹劾的人员包括浙西节度使、河南尹、武宁等高官贵戚。

后来元稹担任尚书左丞,出任郎官,与违法乱纪的七个朝臣交锋争斗,在整顿法度,肃清吏治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

2、地方政

元稹在地方做官时也作出了显著的政绩。元稹在通州,前三年任司马,后担任代理刺史七个月。他整顿吏治,出台政策,“赏信罚必,市无欺夺,吏不侵轶”。他引导百姓除草开荒,着手改变通州的落后面貌;还在南外翠屏山建戛云亭居宿,亲事农事,指挥农业生产;同时亲拟祝文三篇,在华阳观祭天气,求上苍风调雨顺、来年丰收、百姓安康。因为元稹情系百姓,政绩累累,当年通州人在他离任时登高而望,目送天涯,留下了“元九登高节”这一民俗。

元稹在武昌时,关心修水利以发展农业,均贫富以定税籍等改善百姓生活的事情。在岳州大水灾期间,元稹察知辖地实情,上奏朝廷,开仓出官米赈灾,救护百姓。后又向朝廷请求捐免当地秋租,解决百姓生活困难。

《旧唐书·白居易传》:“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壶奥,尽治乱之根。”

杜牧《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述李戡语:自元和己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冬寒夏热,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吾无位,不得用法以治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唐代诗人元稹与白居易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元稹与白居易同科及第,结为终生诗友,同倡新乐府运动,共创“元和体”,世称“元白”。下面一起来看看元稹与白居易的关系怎么样。白居易与元稹是唐代齐名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理论观点相近,共同提倡

  • 宋朝名妓李师师最后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师师(生卒年不详),北宋末年歌妓,东京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人,在野史中与宋徽宗关系密切。1125年,宋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太子尊徽宗为道君太上皇帝,住在太乙宫内,专奉道教。不久,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宋徽宗与宋钦宗在靖康之难成了金人的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

  • 寇准为什么被称为无楼台相公?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但是他却被称为“无楼台相公”,这是什么原因呢?当时有个

  • 寇准被贬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澶渊之盟固然值得称道,在这次战争中,宋军也给辽军以有力的反击,使辽朝统治者认识到宋军和中原地区的人民是不可轻侮的。从此以后,契丹就不敢发动大规模的入侵。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干戈宁息,贸易繁荣,人民生活安定。从积极抗敌到澶渊之盟,寇凖功冠朝臣,朝野上下有目共睹。但是有功之臣却由此招来不测之祸。寇凖对北

  • 什么原因导致丁谓和寇准的关系突然破裂?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丁谓是宋真宗时期的权臣,在北宋的历史上名声并不好,被人称为奸臣,但是他才高八斗,与寇准成为了朋友。宋真宗执政晚期时丁谓却与寇准反目成仇了,什么原因导致两人关系突然破裂?两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后来,人们把“拂须”这一动作认为是拍马屁,而这个典故就与丁谓和寇准有关。宋朝读书

  • 北宋蔡襄的书法成就和书法特点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蔡襄,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唐安乡依仁(安)里赤湖蕉溪(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同时他的书法造诣也是非常深厚,就连“四大家”的苏东坡也甘拜下风,那么蔡襄的书法成就有哪些,他的书法特点又有哪些呢?蔡襄的书法成就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

  • 宋真宗封禅泰山的过程和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同时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澶渊之盟签订后,宋真宗赵恒原以为这是一桩值得自豪的功业,很得意了一阵子后来还为此封禅泰山。王钦若善于察言观色、逢迎邀宠,他看出赵恒既好大喜功,又害怕战争,于是建议赵恒举行封禅大礼。赵恒同意,但又担心宰相王旦将会反对。

  • 北宋五鬼之一王钦若是忠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包括北宋和南宋,历经300多年的历史,诞生了许多令后人敬佩的名臣,但让人憎恨的奸臣却也不少,最著名的奸臣就属北宋五鬼,王钦若就是五鬼之一,此人亦正亦邪,有让人称赞之处,也有让人诟病之处。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北宋大臣,宋真宗、宋仁宗时期两度担

  • 丁谓挖渠修皇宫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丁谓是北宋时期的宰相,可是一个天才型的官员,书上记载的他长得干瘦而精干,一双眼睛有点斜视,可目光炯炯。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首先不可否认他的思维深邃,文采超然,做过许多有益的事情,但也善于弄权,谋取私利,排挤同僚,所以落得“亦忠亦奸”“的名声。他的办事能力深得皇上

  • 北宋宰相丁谓的生平简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丁谓(公元966~公元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河北。北宋宰相、奸臣。与王钦若等人并称为五鬼。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封晋国公。前后共在相位七年。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