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法正人品不好为何能够得到刘备的信任?

法正人品不好为何能够得到刘备的信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4/1/21 16:01:42

一直以来,有才又有德的人总是很难得,就比如三国时期,很多相当有才的人,道德方面,人品方面实在是不怎么样。曹操可能并不在意一个人的德行问题,只要重用他的才能就行,但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刘备应该不会这样做,他应该很看重品德问题才对。可是,他手下的谋士法正,虽然地位很高,有时候连诸葛亮都不敢惹,但是偏偏他的人品有问题,那么,为什么刘备会重用并且如此信任人品有问题的法正呢?

论人品,法正的口碑并不好。在刘璋手下做校尉时,“为其州邑倶侨客者所谤无行”。(《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就是说,大家都说法正德性不行。而且从后面发生的事情看,法正的人品的确不好。法正投靠刘备,任蜀郡太守后,“为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法正心胸狭窄,由于大家曾经看不起他,他就为过去 的小小的恩怨,哪怕是一顿饭的事都进行报复,为此杀了好几个人,真可以说是草菅人命。

德性不好,以才能服人也行呀!法正好像也不太懂得治国的方略。举个例子吧:刘备入蜀后,诸葛亮针对刘璋时期西川法度松驰,国家对民众控制力有限的弊端,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实行严格的法令,动员全国之力以对抗曹操。可是法正却在朝堂上,以汉高祖刘邦入关后实行“约法三章”的宽松法度为由,对诸葛亮的治国方针提出了异议。

诸葛亮只好苦口婆心地告诉他’汉高袓之所以宽松用法是因为秦法过于严 酷,刘邦通过宽松用法,赢得民心。而当前西川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法度过宽,国家控制力不强,在战争年代不利于蜀汉综合国力的提升。诸葛亮颇费了一番 周折才把法正说艮。

可就是这样一个无德无才的人,刘备为什么对其赏识有加、言听计从呢?

当有人向诸葛亮反映法正草菅人命的时候,诸葛亮说过的一段话或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诸葛亮曾说:刘备过去在荆州的时候,北有曹操陈兵百万,东有孙权虎视眈眈,每天睡觉时还得提防着孙夫人。如果没有法正将其引进西川,刘备怎么会有今天呢?在刘备的面子上,也不好严惩法正。

诸葛亮一语道破了天机,法正在取西川事情上曾经帮过刘备的大忙,所以刘备重用法正,甚至纵容法正。

法正的确在刘备谋取西川的过程中出过大力,但在我看来,这绝不是刘备一定要重用法正的理由。

法正原本是刘璋手下的雇员,后来叛降刘备。在双方对抗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喜欢对方的人叛逃过来为自己所用,但却仅仅是利用而已。因为他们也害怕这类反复无常的人再背叛自己。除了法正外,那些帮助刘备取得西川的刘璋旧部,后来都没有太好的下场:孟达被逼反,投降了曹魏;彭素先是被贬,后来被处死。所以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刘备重用法正是因为法正帮助过刘备的话,就未免太幼稚了。

返回头来细细品味诸葛亮那些为法正开脱的话时,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奥妙的。

当人们向诸葛亮反映法正的劣迹时,如果诸葛亮真的爱护法正,或者是从维护班子团结的角度出发,对法正的行为他都是应该加以提醒和制止的。可是诸葛亮却说了一通法正当年如何帮助刘备的话,着实令人费解。诸葛亮表面上是在做解释工作,实际上却是等于在告诉大家:法正为非作歹的后台是刘备,我诸葛亮没有办法。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为什么没有派马超守汉中?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一直很讲究团体的力量,古人也是如此,因此很多将领在打仗的时候,都还会有一些副将,或者是谋士出谋划策,作为协助主将的人物。刘备在好不容易打下汉中之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提拔了魏延作为镇守汉中的主要人物,却让当时官职还在魏延之上的马超做他的助手。派遣魏延已经有很多人不满,为什么还要让马超来做一个协助人

  • 马超明知道自己家人在曹操手上,为什么还要起兵反曹?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马超一生中有一个非常大的污点,那就是自己家的两百多号人,因为自己而被曹操诛杀,马超也因为这件事情,即便后来投靠蜀汉,自己又是一身的本领,却也始终得不到重用。但是当时,马超明明知道自己的家人全部都在曹操的手上,为什么还要起兵反曹?马超并不是因为父亲被杀才起兵,而是因为他的起兵导致了父亲的死亡

  • 历史上富察傅恒有几个老婆?傅恒为什么会取尔晴?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富察傅恒是富察皇后的弟弟,也是一代名臣,年仅30岁就已经身居高位。那傅恒到底是有真本事还是靠着自己姐姐的关系上位的呢?实际上傅恒的确是一位能臣,为当时的清政府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在《延禧攻略》中,傅恒和他的妻子尔晴却成了一大看点,原因还是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实在有些狗血。那在历史上富察傅恒为什么会娶尔

  • 赵括纸上谈兵历史故事是怎样的?赵括是不是长平之战最大败笔?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长平之战,赵王把廉颇换走让善于进攻的赵括顶上,结果赵括带兵被秦军全歼,也是历史上最悲惨的一次战役了。后人把赵国失败的原因对归结到了赵括的身上,说赵括是纸上谈兵,战术还没有经过任何的实践就拿出来用,导致了最后的失败。难道赵括真是长平之战最大的败笔么?下面还是先帮大家回忆一下长平之战的历史故事,再来讨论

  • 秦桧是被冤枉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一提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死,很多人都忍不住扼腕叹息,而同时也因为对于岳飞的敬佩和同情,那么造成他的死的“罪魁”,也就成了很多人憎恶和发泄不满的对象,在岳飞和岳母的墓前,秦桧的铜像就一直跪着,长久的忏悔。只是,这样子吧岳飞之死归结到秦桧的身上,其实是并不合理也不合情的

  • 诸葛亮是怎么对待魏延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三国中蜀国的大将,也是由于《三国演义》中“反骨”的描写,被怀疑得非常多的一位。只不过,由于对于真实历史和小说情节的混淆,魏延经常“被”背叛蜀汉,经常因为“反叛”而“被”杀死,不得不说,这还真的是挺冤

  • 揭秘汉献帝真的是傀儡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长期以来,东汉末年被曹操挟持的那个天子,汉献帝,总是有一个“傀儡皇帝”的称号,先是在董卓手里,董卓死后又落到曹操手里,名为天子,实际上一点自由和权力都没有,前面的几十年,可能活得还不如后来退位之后被封山阳公的日子自在和有价值。但是,这样就能说明,汉献帝就是一个傀儡一样的皇帝吗

  • 刘邦手下有多少人原本是项羽阵营的?项羽损失了多少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楚汉之争,一直以来也都是人们经常议论的一个时期,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争斗,整体说来也是十分精彩的,而主君争斗就一定会需要人才的协助,盘点两方的人才,我们发现,刘邦帐下的很多人,原本都是项羽一方,这些人后期在刘邦手下作用非常。那么,项羽到底损失了多少人才,为什么项羽会损失掉这么多人?“力拔山兮

  • 刘禅为什么"乐不思蜀"?刘禅真的是愚笨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蜀后主刘禅在历史上的名声着实是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让后世这样笑话了他上千年。但是,也有人对此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刘禅并非是真的愚笨不堪,相反,他所做的很多事情,表现出来的应该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为了保全性命,不得不隐藏起真实的自己,就比如&ldq

  • 秦二世胡亥是否有政治头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对于秦二世胡亥的评价,一向都是负面的,首先就是他的皇位得来不正,是在赵高篡改遗诏杀了扶苏之后,落到了胡亥的头上,而成为皇帝之后,人们对胡亥的印象也只是残暴、顽劣。但是,胡亥真的是这样的一个人吗,胡亥为什么会长成那样的呢?身为皇帝的胡亥,是不是一点政治才能都没有呢?胡亥,全名赢胡亥,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