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琳骂过曹操,为何曹操还要重用他?

陈琳骂过曹操,为何曹操还要重用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147 更新时间:2024/1/22 18:22:45

曹操在后世的评价,可不见得有多好,现在的很多人其实受到了尊刘贬曹的思想和《三国演义》小说的影响,如果一定要在曹操和刘备之间选择一个,可能很多人不由自主的就偏向了刘备。然而事实上,曹操也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样子,就比如对待陈琳,他曾经帮助袁绍骂过曹操,可是最终被曹操俘获之后,曹操不仅没有怪他,反而重用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陈琳骂曹,曹操不杀他,反而重用他的故事,已经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先说说“陈琳骂曹”是怎么一回事。

陈琳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原先他是大将军何进的主簿(相当于文字秘书),那时候,何进为了对付朝廷宦官,准备把地方豪强引进朝廷来帮忙。当时陈琳坚决反对,认为这是除掉一群狼,来了一群虎。但是何进不听他的话,终于酿成灾祸,造成了董卓专权。

何进被杀,陈琳逃到袁绍那里。后来袁绍和曹操越做越大,成为北方两大诸侯,势若水火,终于爆发了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写了一篇战斗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

官渡之战后,袁绍大败,陈琳无处可逃,被曹操活捉。曹操大骂陈琳道,你写檄文,骂我也就罢了,为何要骂我的祖父和父亲?陈琳说,我是没有办法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曹操饶了陈琳,还封他为司空军师祭酒(军师祭酒这个官职,是由曹操最早设立的,曾经是由曹操最信任的谋士郭嘉担任)。后来,又提拔他为丞相门下督。

我们看陈琳写的这篇《为袁绍檄豫州文》,可以说,陈琳骂得那叫一个痛快,把曹操从头到脚骂了个遍,把曹操做过的所有事情损了个遍。但是,曹操为什么没有报复杀陈琳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陈琳的这篇文章缓解了曹操的偏头痛,曹操觉得陈琳的文章有治病奇效。

这理由让人啼笑皆非吧?还真不是胡说,史料记载,当时曹操正苦于偏头痛,侍卫们把陈琳的檄文拿来给他看,曹操惊出一身冷汗,然后偏头痛竟然就好了。

当然了,这里说的意思,并不是说陈琳的文章真能治病,而是说他的文章写得痛快淋漓,曹操非常欣赏。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一个文学发烧友,也是一代文学大家。他对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人,是非常欣赏的。他欣赏陈琳的文章,就算陈琳在文章中骂他,他也不以为意。

第二,陈琳骂的话句句属实,曹操无可辩驳。

官渡大战之后,曹操抓到陈琳,他指责陈琳的是这句话:“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曹操只说了陈琳不该骂他的父亲、祖父,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陈琳指责他的那些话都是对的,都是他干过的事情。只不过陈琳在用语上过于夸张,道德评判的色彩过于浓厚。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檄文的格式,陈琳的这种用语,没有什么不对。

第三,曹操唯才是举,而陈琳确实是一个人才,曹操舍不得杀。

曹操最喜欢的就是人才,“唯才是举”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区别于之前的“察举制”。“察举制”主要是从道德层面来评判人才,而“唯才是举”根本不去考虑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只要在行军打仗及治理国家上有用,就可以用。陈琳正是这样一个人才,他最大的才能就是檄文写得好,曹操正需要这样一个写檄文的人。后来曹操出兵打仗的时候,每次要写檄文,都是让陈琳来写的。

第四,陈琳归附曹操以后,真心实意跟随曹操,不反对他。

魏晋文人是很有傲气和傲骨的,他们很少向权贵低头。祢衡反对曹操,那样骂曹操,绝不向曹操低头,曹操都没有杀他。最后曹操忍不住了,放他出去让黄祖杀他,曹操都不杀。曹操杀了孔融,那也是孔融不断反对曹操。不过曹操就算杀孔融,曹操找的借口也不是孔融骂他,而是曹操认为孔融侮辱礼教(孔融说,父母对儿女无恩,不过是一个容器而已)。陈琳既然归附曹操,后来又没有反对过曹操,曹操没有理由杀他。

第五,曹操不杀陈琳,可以争取到更多的人才。

曹操放了陈琳,还给他官做,大家会觉得曹操是一个宽厚大度的人,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人,所以天下的人才都会对曹操趋之若笃。可以说,陈琳事件,给曹操做了一个活广告。而曹操的人才也是三国诸侯中最多的,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既生瑜何生亮,后面还有一句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演义》有一定的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周瑜心胸狭窄的证明,既然已经有了周瑜,又为什么偏偏要多出来一个诸葛亮?但其实,了解真实历史上的周瑜的人都知道,周瑜其实与小说中的形象大相径庭,如果不是知道小说形象取自真实形象,可能完全不会有人把他们联系起来。其实,在既生

  • 长孙皇后是怎样协助李世民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也是他唯一一位皇后,尽管长孙皇后去世得很早,李世民也没有再立一位皇后。长孙皇后被后世看作是皇后界的担当,给予了她非常高的评价,认为她最能担得起千古第一贤后的称号。那么,长孙皇后究竟是做过些什么事情,能够让李世民对她如此爱护和敬重,又让后世如此毫不吝啬对她的赞美呢?李世民

  • 关羽和张飞谁厉害?个人实力张飞可能远胜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和张飞因为都属于三国当中最顶尖的武将,也是被人们称为“万人敌”,那张飞和关羽两人到底谁更厉害一些呢?如果是要比单挑实力的话应该还是张飞占上风,毕竟张飞最早就是干杀猪出身,而且力量非常大,能和吕布打个平手也足以说明张飞的实力非常强劲。关羽虽然单挑打不赢张飞,但是领导能力要比

  • 韩信和萧何是什么关系?萧何是怎么发现韩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跟萧何被后人称为是知己,当年韩信在项羽和刘邦的手下都得不到重用,但是萧何却发现了韩信的潜力,所以极力在刘邦面前推荐韩信。最后也证明了萧何的眼光的确看人很准,但最后杀死韩信的也是萧何这就有点讽刺了。为什么萧何不帮助韩信反而还要把他给除掉呢?在萧何眼中刘邦还是值得为他效力的人,所以两人虽然是知己在刘

  • 曹操原本多疑,为什么会相信庞统的连环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赤壁之战是三国局势的奠定基础,这一战之后,三国基本确立了下来。很多人都对《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津津乐道,在赤壁之战开始之前,庞统因着鲁肃的关系,被周瑜推荐给了蒋干,蒋干又把他推荐给了曹操。曹操爱才若渴,对庞统的态度与孙权和刘备大不相同,庞统也就趁势吧连船的方法告诉了曹操。其实当时,曹操身边也有人看出来

  • 为什么李世民敢造反,朱棣却不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时期,因为有了玄武门之变,才有了李世民的皇帝之位,才有了贞观之治和“盛世大唐”。虽然说李世民皇帝的位子得来的不正当,但是也不可否认,他的确是一位好皇帝,敢于挑起天下的重任,不论他造反的初衷是什么。而明朝时期,朱元璋和朱棣父子两人,却与李渊和李世民,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李

  • 自封汉中王之后,刘备为什没有给诸葛亮升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会认为,诸葛亮在刘备心中地位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三顾茅庐才请出来的大才,又有“卧龙”的绰号,还没出山就已经有隆中对三分天下的大规划,自然是不得不让人敬佩的。的确,在出山之后,诸葛亮也给刘备提出过很多正确的建议和谋划,正是因为有了他,刘备的路才不至于太过坎坷。但是,在刘备

  • 郭嘉和诸葛亮谁才是三国第一军师?郭嘉不死赤壁之战吴蜀根本赢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虽然郭嘉和诸葛亮从来没有正面交过手,但是因为有了这个说法,所以给人的感觉是因为诸葛亮怕郭嘉所以才选择不出山,那实际情况真是这样么?郭嘉是在207这一年中染疾病逝的,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这样看的话诸葛亮出仕年纪的确比较晚,但是

  • 狄仁杰对武则天有多重要?武则天的四个字揭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得益于各种影视和文学作品的传播,狄仁杰的形象现在也算是深入人心,不管是后世的虚构,还是历史上的真实情况,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狄仁杰对于武则天来说相当重要。这种重要到了什么地步呢,狄仁杰死后,武则天悲痛不已,只说了四个字,就足以表达出狄仁杰的地位,不仅仅是对武则天,更是对整个朝堂。那么,究竟是哪

  • 千古一帝是什么意思?哪些皇帝能被称为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千古一帝最早是用在秦始皇身上的一个词,形容秦始皇是文武双全的出色帝王,简直是要一千年才会出现一位。毕竟秦始皇是第一个完成全国统一的皇帝,在这方面的就成还是非常高的。不过历史上能被叫做千古一帝的皇帝也并不是只有秦始皇一位,还有很多好皇帝的贡献不逊于秦始皇,一起来看看这些同样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皇帝你都知